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SwissTargetPrediction获取药物的活性成分并筛选,在Genecards、OMIM、TTD、DisGeNET数据库检索与该疾病相关的主要靶点;运用韦恩图获取六味地黄丸与老年性便秘的交集靶点。将以上数据通过STRING获得交集靶点的蛋白网络,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对药物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58个有效活性成分和675个对应靶点,主要有效成分有槲皮素、羟基芫花素、泽泻醇B等;药物-疾病交集靶点296个,包括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1 (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GO功能富集共有317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得到215条通路,主要有癌症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该药物主要有效成分和核心靶点蛋白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该研究在总体上预测了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活性成分、靶点和信号通路,表明了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板蓝根-山豆根-白茅根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 TCMSP 平台检索板蓝根-山豆根-白茅根的化学成分,利用GeneCards等数据库检索银屑病的相关靶点基因,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有效成分52种,如β-谷甾醇、槲皮素、山柰酚等;与银屑病相关靶点90个,其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肿瘤蛋白p53、白细胞介素-1β、活化蛋白-1等为核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中共确定了614条GO条目,其中生物过程480条、细胞组分52条、分子功能82条;KEGG富集分析中共确定了102条通路,涉及多种癌症通路、肝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肿瘤坏死因子信号、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信号通路。结论:板蓝根-山豆根-白茅根可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个靶点、多条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及角质细胞增殖、分化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王清坚教授基于“十二纲-病理-方证”辨证体系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治疗难治性面部痤疮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获取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得到难治性面部痤疮的作用靶点;通过R语言将药物有效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并绘制韦恩图,运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治疗难治性面部痤疮的“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169种药物活性成分,对应2781个作用靶点,其中与难治性面部痤疮的共同靶点有77个。PPI网络筛选得到AP-1转录因子亚基、转录因子p65、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等9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共1878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其主要涉及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7和核转录因子-κB等信号通路。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汤合四逆散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地治疗难治性面部痤疮,为进一步发掘其潜在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阳和汤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HERB数据库筛选得到阳和汤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其相关作用靶点,构建有效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靶点,运用仙桃学术工具在线venny分析获取阳和汤与三阴性乳腺癌的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通过FerrDb数据库获取铁死亡相关靶点,并与阳和汤、三阴性乳腺癌靶点取交集,进行PPI网络图构建及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阳和汤的有效成分86个,其中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等,对应作用靶点207个,三阴性乳腺癌的相关靶点1748个,两者共同靶点89个,其中核心靶点为蛋白激酶B(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等,通过KEGG分析发现,阳和汤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黏附连接等主要信号通路。进一步获取铁死亡的调控靶点487个,其中MAPK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为铁死亡参与阳和汤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核心靶点。结论:阳和汤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主要涉及多个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推测铁死亡通路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紫癜(HSP)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平台,对玉屏风散的有效活性成分和有效靶点基因进行检索、收集和筛选。通过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查询和挖掘HSP的相关基因和玉屏风散治疗HSP的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 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和可视化分析。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45个玉屏风散活性成分,212个药物靶点,294个疾病靶点和35个交集靶点,对关键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互作(PPI)网络构建,涉及的主要基因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白细胞介素-1β、肿瘤蛋白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趋化因子c-c配体2、白细胞介素-10、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肽酶抑制因子、CXC趋化因子配体8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数337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284个,分子功能条目35个,细胞组成条目2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01条,主要涉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硬化信号通路、疟疾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传导通路、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结论:玉屏风散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HSP。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蒲黄-姜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获取“蒲黄-姜黄”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挖掘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使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PyMOL、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蒲黄-姜黄”有效成分9个,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靶点190个,核心靶点为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JUN)、肿瘤蛋白P53(IP53)、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1(MAPK1)、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有2438个、细胞组分有97个、分子功能有252个,共计2787个GO功能条目。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信号通路170条,主要涉及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分子对接显示各个成分与靶点均能较好地结合,其中AKT1靶点与这些成分的结合强度最佳。结论:“蒲黄-姜黄”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地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知柏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利用GeenCards、OMIM及MalaCards数据库收集ICPP的疾病靶点,使用韦恩图筛选疾病与有效成分的共同交叉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构建知柏地黄丸-有效成分-交叉靶点-ICPP的网络药理学调控网络,并对知柏地黄丸核心成分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然后利用STRING对交叉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采用R包DOSE、clusterProfiler及pathview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知柏地黄丸潜在活性成分β-谷甾醇、常春藤皂苷元以及吴茱萸次碱等10个,核心靶点雌激素受体1(ES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细胞色素P4503A4酶(CYP3A4)、雄激素受体(AR)、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5个,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受体活性等20个GO功能以及内分泌抵抗、雌激素信号通路、乳腺癌等6条KEGG通路。结论:知柏地黄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途径的整体调控方式作用于ICPP发挥疗效,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罗汉果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出罗汉果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利用GeneCard、TTD、OMIM数据库筛选出糖尿病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对关键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4和Pymol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和可视化。结果:筛选出有效成分18种,糖尿病靶点146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572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67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β-谷甾醇、山柰酚、罗汉果醇等关键活性成分与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等关键靶点的亲和力较高。结论:罗汉果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糖尿病的作用,其关键活性成分通过与SRC、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靶点调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缺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等信号通路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赤芍有效成分治疗血吸虫病及肝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并收集赤芍有效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蛋白的genename转换为genesymbol;通过GeneCards、OMIM、TTD疾病数据库搜集血吸虫病及肝纤维化相关靶点;将赤芍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赤芍治疗血吸虫病及肝纤维化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赤芍活性成分29种,成分靶点与血吸虫病及肝纤维化疾病的交集靶点19个,其中肿瘤抑制蛋白(TP5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TGS2)、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白细胞介素8(IL-8)、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转化生长因子B1(TGFB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为核心靶点,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为癌症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结论:本研究初步预测了赤芍抗血吸虫病及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为今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青风藤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提取青风藤的化学成分,获得药物靶点及疾病相关基因,筛选交集靶点,获得青风藤治疗 KOA 的作用靶点。对交集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利用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平台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青风藤化合物主要化学成分6种、疾病基因643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11个。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青风藤通过调控肿瘤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糖基化终末产及其受体信号通路(AGE-RAGE)、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肿瘤抑制蛋白p53 信号通路(p53)、血清素突触信号通路等作用于前列腺素 G/H 合酶 1(PTGS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合酶 2(PTG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B淋巴细胞瘤-2(Bcl-2)、转化生长因子β-1前蛋白(TGFB1)、胱天蛋白酶3(CASP3)等关键靶点,通过干预细胞凋亡、抑制炎症等发挥治疗KOA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青风藤核心成分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青藤碱(Sinomenine)与核心靶点结合高度稳定。结论:青风藤治疗KOA是多通路、多靶点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凋亡、炎症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析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和台湾中医药数据库筛查药物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UC的已知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应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和R语言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结果:虎地肠溶胶囊治疗UC的活性成分143种,关键成分包括山柰酚、β-谷甾醇、槲皮素等;潜在作用靶点69个,主要有肿瘤蛋白P53(TP53)、原癌基因蛋白(MYC)、胱天蛋白酶3(CASP3)、人雌激素受体α(ESR1)等靶基因。晚期糖基化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DNA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核受体调控、单加氧酶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结论:虎地肠溶胶囊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从多靶点、多通路治疗UC的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三黄紫参油治疗压力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从 TCMSP数据库筛选三黄紫参油的活性成分及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压力性损伤的靶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利用 STRING 数据库在线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用Potts-Guy模型预测药物经皮渗透性。利用 DAVID 6.8在线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三黄紫参油中有182个具有良好药物经皮渗透性的有效活性成分,通过29个靶点发挥对压力性损伤的治疗作用,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6、胰岛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29个靶基因在压力性损伤相关的142个生物学过程、25个细胞组分、38个分子功能和28条KEGG通路显著富集(P<0.01)。通过分析,这些靶基因与缺氧应答、炎症应答、细胞基本进程的调控有密切关系。结论:三黄紫参油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压力性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缺氧应答、炎症应答、调控细胞基本进程等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附子-细辛对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挖掘出附子-细辛的有效成分及药物预测靶点,采用5个生物信息数据库检索出高血压病的疾病预测靶标,构建药物靶点-疾病靶标交集,使用Cytoscape生物信息分析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疾病”中药调控网络,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疾病”相关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PPI),并对其进行GO和KEGG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筛选得到附子-细辛的有效成分29个,对应药物靶点1807个,高血压病的疾病靶标8505个,构建的药物靶点-疾病靶标交集80个。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的GO富集条目91个,KEGG信号通路123条,主要涉及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附子-细辛药对与高血压病密切相关,能够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路协同发挥药效作用,考虑其可能是通过干预血液的流体剪切应力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重塑再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郭维琴教授经验方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DrugBank等数据库,检索益气泻肺汤主要药物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rugBank、DisGeNET等数据库检索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靶点;借助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益气泻肺汤活性成分靶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网络;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潜在分子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果:筛选得到益气泻肺汤活性成分靶点795个,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356个,取交集得到94个关键靶点,构建益气泻肺汤活性成分靶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网络,得到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抑制蛋白(TP53)、内皮素1(EDN19)、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血管紧张素原(AGT)、C反应蛋白(CRP)、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连环蛋白(CTNNB1)8个核心靶点,此为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潜在靶点;GO 功能和KEGG 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益气泻肺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能的潜在通路主要有钙信号通路、肾素分泌等。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益气泻肺汤有效成分通过多靶点调控、参与多种信息通路和生物学过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浙贝母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 TCMSP平台及UniPor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浙贝母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腺样体肥大的靶点基因,并筛选浙贝母有效活性成分与腺样体肥大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 3.9.0软件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预测其关键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浙贝母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有效化合物包含天竺葵素、β-谷甾醇、贝母辛碱、浙贝树脂醇、6-甲氧基-2-乙酰基-3-甲基-1,4-萘醌-8-O-β-D-吡喃葡萄糖苷,相关潜在靶点涉及腺苷受体(AR)、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G)、糖皮质激素受体(NR3C1)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预测靶点主要与雌二醇的反应、药物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相同蛋白结合、凋亡过程的正调控等分子功能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潜在基因主要集中在凋亡-多物种、肿瘤蛋白p53、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信号通路。结论:浙贝母可能通过诱导凋亡、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系统等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参芪复方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采用TCMSP平台筛选出参芪复方8味中药的活性成分及成分相关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与T2DM相关的疾病靶点,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即为参芪复方治疗T2DM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 软件构建可视化网络并寻找核心作用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参芪复方药物活性成分152种及成分相关靶点218个,T2DM的相关靶点12648个,成分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共210个,其中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肿瘤蛋白P53(TP53)、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可能是参芪复方发挥效应的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共涉及255个条目,主要涉及细胞核、RNA转录、DNA等,KEGG通路分析共涉及96条通路,主要包括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κB)信号通路、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转化生成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等。结论:参芪复方可能通过多种活性成分介导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T2DM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四磨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的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TCMID数据库检索四磨汤四味药物所有的有效化合物成分及筛选对应作用靶点,借助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查找STC的疾病靶点,使用Venny 2.1.0在线软件作图工具平台映射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借助STRING 数据库及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获得核心作用靶点,构建药物-有效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利用R语言的clusterProfiler包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利用数据库筛选得到39个四磨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和209个作用靶点,与STC发病机制相关的作用靶点161个,经过拓扑分析得到26个关键治疗靶点,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5个化合物成分。富集分析得到2323条GO功能条目与168条信号通路。结论:四磨汤能够从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炎症反应、调节神经活性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作用,从而改善肠道蠕动功能以治疗STC。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全真一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ETCM筛选全真一气汤活性成分,利用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收集COPD靶点,并取疾病及药物靶点交集。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可视化网络,利用STRING平台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筛选核心靶点,利用Metascape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关键成分和核心靶点蛋白采用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全真一气汤有效成分44种,作用靶点295个,疾病靶点1865个,核心靶点为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肉瘤基因(SRC)、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肿瘤蛋白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染色体基因(JUN)、人雌激素受体α(ESR1);GO功能主要涉及对无机物的反应、蛋白激酶活性、膜筏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较好。结论:全真一气汤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COPD,本研究结果为中医药治疗COPD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石菖蒲-郁金治疗阿尔兹海默症(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石菖蒲、郁金的有效成分,找出其所对应的相关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与基因名的转换,在DisGeNET中寻找AD的基因信息,借助韦恩图找到石菖蒲-郁金与AD相关联的核心靶点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9.1、STRING软件构建可视化“疾病-通路-靶点-药物”网络图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得到治疗AD的基因蛋白。结果:筛选获得石菖蒲-郁金有效成分19种,潜在靶点136个,关键靶点基因40个,其中以蛋白激酶1(AK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半胱天冬酶3(CASP3)、一氧化氮合酶3(NOS3)、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氧化氢酶(CAT)等靶点作用较为突出。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GO功能条目主要有血管生成正调节、细胞核、质膜组成成分、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在所有相关条目中关联性最强,对于治疗AD更有意义。结论:石菖蒲-郁金可以从多基因、多靶点、多途径治疗AD。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法探讨补肾骨蚀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补肾骨蚀方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KOA相关基因数据。使用R软件获取补肾骨蚀方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R软件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运行Autodock Vina对活性成分及关键蛋白进行对接。结果:补肾骨蚀方有效成分84种,相关靶点240个,KOA相关靶点2270个,交集靶点124个。GO富集显示包括生物过程相关条目2334条,细胞成分相关条目70条,分子功能相关条目169条。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前列腺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AGE-RAGE信号通路、卡波济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等132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初步验证了补肾骨蚀方主要活性成分能与关键靶点发生相互作用。结论:补肾骨蚀方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调节骨代谢及抗氧化治疗KOA,这对后续方药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