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卫气血随机体昼夜规律变化,从而影响机体血压病波动节律,该规律给临床上依据昼夜变化规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中医学理论的昼夜变化节律对疾病的精准预测及治疗思路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而营卫生会理论是中医学昼夜变化节律的重要理论基础,在与循环系统密切相关的高血压病的控制及治疗中,能够针对机体本身顺应自然血压变化的规律进行规范地治疗与调节,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可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本文结合营卫生会理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随昼夜变化的节律,以及由此延伸的与之相关的治疗方案,为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参醇提物及其沉淀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利用环磷酰胺制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以人参水提物为对照,观察人参醇提物及其沉淀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肠道菌群数据采用Flash 1.2.11、Qiime 1.9.1、Mothur 1.30.2及PICRUSt 1.1.0等软件分析。结果:通过样本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小鼠十二指肠、结肠、直肠所在部位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群落组成分析得知,小鼠肠道菌群差异较大的是Firmicu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s(拟杆菌门),Proteobacteria (变形菌门)与 Epsilonbacteraeota,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Tenericutes(柔壁菌门)等。物种差异分析显示,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直肠部位的Epsilonbacteraeota数量显著增多(P=0.02),表明菌群失调;人参能调节肠道菌Epsilonbacteraeota失衡,其功效由大到小依次为人参水提物、醇提物及其沉淀。功能预测显示,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其对应的基因功能信息也改变,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直肠菌群结构与数量改变,引起RNA processing and modification,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dynamics,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version 等方面基因改变。结论:免疫低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改变,人参的不同提取物及其沉淀对小鼠肠道菌群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肺-肠”轴理论实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延伸,是连接肺部与肠道的双向轴。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多种肺系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等。在“肺-肠”轴的调节下,肠道菌群的改变对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及转归都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常见的哮喘患儿多为痰瘀互结,治疗时在使用降肺平喘的药物的基础上佐以通调腑气、活血化瘀之大黄,能起到维持肠道菌群稳定的作用,即通过运用中药调节肠道菌群而达到肺病治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A)“肠-肝轴”紊乱的原因,以及中满分消丸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NAFLD异常“肠-肝轴”,导致肠道细菌及其产物移位到肝脏,引起一系列免疫系统改变和炎症反应,是促进NAFL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改善肠道功能、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屏障,是防治NAFLD的有效途径之一。中满分消丸是临床常用方剂,对NAFL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改善NAFLD中异常的“肠-肝轴”有关。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肠炎对海马养殖业影响巨大, 但病原对海马肠道菌群的具体影响尚不清楚。文章利用已分离的病原细菌 Edwardsiella tarda YT1和海马细菌性肠炎模型, 结合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 探究病原细菌侵染对海马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发现, E. tarda侵染改变了海马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多样性和丰度, 并显著降低了其多样性(p<0.05); 显著增加了海马肠道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 减少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p<0.05); 导致致病菌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在属水平的相对丰度极显著增加(p<0.01), 而肠道固有菌群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罗氏菌属(Rothia)极显著减少(p<0.01), 以及球菌属(Macrococcus)与动球菌属(Planococcus)显著减少(p<0.05)。研究结果表明, E. tarda能通过改变海马肠道固有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导致菌群失调。菌群功能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表明, E. tarda可能通过显著提高细菌趋化性、鞭毛组装、ABC转运蛋白、磷酸转运酶系统以及脂多糖生物合成途径的活性(p<0.05), 抑制肠道核心菌群如嗜冷杆菌属、动球菌属和谷氨酸杆菌属的丰度及其核糖体、RNA降解、核苷酸剪切修复与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活性(p<0.05), 导致肠道菌群功能失调, 并诱发肠炎。  相似文献   

6.
中药通过恢复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肠道菌群稳态、重塑菌群结构,从而抑制炎症因子分泌改善PCOS慢性炎症状态,故中药干预PCOS慢性低度炎症的生物学内涵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达到治疗目的。通过重点探讨肠道菌群、PCOS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相关性,进一步讨论中药重塑肠道菌群结构、抑制慢性低度炎症二者间关系,从肠道菌群调节功能方面评价中药干预PCOS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生物学内涵,为中药治疗PCO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静  臧帆  秦松 《海洋科学》2023,47(12):93-101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是中国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 缺乏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有效方法。螺旋藻藻蓝蛋白(phycocyanin, PC)是一种天然蛋白质, 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本文研究了PC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利用酒精诱导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 分别为对照组, 模型组, 阳性对照组, 藻蓝蛋白组, 灌胃PC干预之后, 通过肝脏切片的Masson和HE染色的病理分析判断肝损伤的程度, 之后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发生了紊乱, 显著降低了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ceae)的丰度, 该菌种可以减少肝脏炎症和肝酶, 口服PC后Bifidobacteriaceae的丰度显著增加。此外, 酒精诱导后, 乳酸杆菌(Lactobacillaceae)的丰度略微增加, 促进酒精代谢。藻蓝蛋白能够通过改变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肠道菌群构成, 从而起到缓解酒精诱导的肝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医学心肾相交理论,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和肠道菌群出发,探讨女性围绝经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继发骨质疏松的科学内涵,并进一步阐明交通心肾功效的方剂从调节睡眠继而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臧帆  李文军  秦松  林剑 《海洋科学》2023,47(6):42-51
博来霉素(bleomycin,BLM)是目前用于治疗头颈癌等多种癌症的药物之一,但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例如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藻蓝蛋白(phycocyanin,PC)作为一种色素蛋白对包括PF在内的多种疾病具有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慢性肠道疾病通常伴有肺部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会发生紊乱。针对上述线索,研究了PC对BLM诱导的PF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通过尾静脉将BLM注入小鼠体内,以构建肺纤维化模型。然后通过16S r 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分析了PC对BLM引起的PF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PC降低了BLM诱导的PF程度并调节了小鼠的肠道菌群。通过尾静脉注射BLM后,小鼠肺部受到损伤,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口服藻蓝蛋白干预后,小鼠的肺组织切片显示其胶原蛋白沉积减少,肺泡间隔和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小鼠PF程度减轻。此时,小鼠肠道菌群中Alistipes、Lachnospiraceae等有益菌的丰度增加,Rikenella等有害菌的丰度降低,肠道菌群趋于正常。推测PC可以通过增加肠道中有益细菌的数量并减少肠道中有害细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饵料对真蛸(Octopus vulgaris)生长与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实验采用4种饵料:蓝点马鲛(鱼组)、天津厚蟹(蟹组)、四角蛤蜊(贝组)和日本枪乌贼(鱿鱼组)分别投喂真蛸,分析了各实验组真蛸的日均摄食量、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经济效益比,以及饵料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指标方面,贝组的日均摄食量最高,而饵料转化率低于鱼组与蟹组;鱼组与蟹组的日均摄食量差异不大,但蟹组真蛸的特定生长率和饵料转化率高于其他三组且经济效益最佳;鱿鱼组的日均摄食量、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比均低于其他三组。在真蛸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与多样性方面,鱼组均高于其他各组,而鱿鱼组的丰富度最低;在门水平上,软壁菌门、螺旋体门、变形菌门等10个门为真蛸的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摄食率最大的贝组真蛸肠道菌群中的支原体、乳球菌等11种菌为优势菌群,特定生长率最大的蟹组中真蛸肠道菌群中的弧菌、小纺锤状菌等5种菌为优势菌群。综合不同饵料对真蛸生长性能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认为蟹类是真蛸理想的饵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例UC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主要肠道菌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均明显上升,而有害菌群(大肠埃希菌)数目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痛泻要方可有效改善UC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纠正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介绍刘绪银主任医师基于“膜络一体”的膜府系统理论辨治高血压病经验。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刘师认为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血脉病”范畴。膜络一体,由三焦、膜原、腠理、膜络、玄府所构成,膜府系统壅滞不通、气血津液输布失常、脏腑经络失其充养、调节气血阴阳功能失常,使痰瘀结于膜络、气血运行不畅,是高血压病的关键病机。本病临床分为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内阻、肝肾阴虚、气血两虚、冲任失调6个证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佐以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芳香类、藤枝类、虫类药治疗,可以内外合治,疏达膜府,畅通脉道,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13.
鱼类肠道应激及其损伤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是动物机体在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产生异常刺激时做出的各种生理应答反应的总和,它直接影响着鱼类的代谢、生长和免疫等多方面。肠道是鱼类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鱼类与外界环境联系最紧密的部位之一。肠道的结构与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鱼类个体的健康。本文综述了应激对鱼类肠道组织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热应激蛋白、益生菌和益生元等在鱼类肠道损伤防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鱼类肠道应激损伤防护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赵英强教授从弦紧脉辨高血压病预后的经验。赵教授认为弦紧脉在判断高血压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根据脉象的弦紧变化判断高血压病的顺逆和预后。脉象由紧转弦,疾病向愈,预后较好,血压稳定;脉象由弦转紧,疾病进展,血压不稳定,此时应及时干预,防止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附加值水产养殖物种,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的病害和病原微生物研究受到人们关注,但对其共生菌群组成、地域性差异及与水体环境间交流等方面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收集了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共786例仿刺参肠道、水体和沉积物的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数据,比较细菌群落组成以探寻仿刺参肠道微生物与环境和地域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尽管仿刺参肠道、水体和沉积物中各细菌组分的比例不同,但共有菌属甚多,表明仿刺参可以从外界环境大量获取微生物。与水体和沉积物的样本类型相比,仿刺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最低且所含菌属的种类最少,进一步提示仿刺参肠道对外界来源的微生物进行了富集和筛选,其中变形细菌门(Proteobacter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的富集尤为明显。中国、日本和韩国来源的仿刺参肠道微生物Alpha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主坐标分析将它们聚为不同的簇,且各自拥有独特的细菌门类。比较中国渤海和黄海两个海区的仿刺参肠道菌群获得了相似的结果,体现出广泛的地域性差异。基于细菌分类的功能预测发现三个国家仿刺参肠道微生物均具有发酵、化能异养和需氧化能异养功能,表明共生菌群在功能上存在共性,并可能对宿主生理产生相同的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仿刺参肠道微生物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与水体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能够为仿刺参共生微生物及其与宿主健康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并可能在自然循环过程和渔业资源保护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美多巴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并基于“脑-肠-微生物轴”理论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通络汤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Ⅱ、UPDRSⅢ评分及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5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PDRSⅡ、UPDRSⅢ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可改善肠道菌群情况,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其对肠道菌群的改变很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多汗症归属于中医学“汗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汗证的发病与阴阳营卫失衡、腠理开合失调密切相关。针灸是临床上治疗汗证的常用手段之一,但针灸治疗多汗症的机制仍有混淆。本文基于调和阴阳、腠理治疗原则,立足于经典文献,从以足太阳膀胱经发挥调和营卫表里、司膀胱津液气化、燮理五脏六腑等生理功能,结合针刺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现代研究来探讨多汗症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用196尾1龄异育银鲫[体重为(30±2)g],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2、3、4为试验组,1组投喂的为基础饲料,2、3、4组投喂的饲料是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00μg/g地衣芽孢杆菌、100μg/g地衣芽孢杆菌与100μg/g低聚木糖、100μg/g地衣芽孢杆菌与300μg/g复合酶制剂,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中饲养112天。研究3种益生素及其配伍对异育银鲫生长、消化及肠道菌群组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3、4组异育银鲫的增重率比1组(对照)均有提高,并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3.97%、43.78%和18.36%(P<0.05)。试验组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酶活性及肝胰脏蛋白酶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在肠道菌群组成上,各试验组大肠杆菌数和乳酸杆菌均比对照组少且差异显著(P<0.05);而在肠道芽孢杆菌方面,除芽孢杆菌与酶制剂配伍组外,其余两试验组对芽孢杆菌均有促生长作用,芽孢杆菌与寡糖配伍组对芽孢杆菌的促生长作用明显(P<0.05)。由此可见,芽孢杆菌、低聚木糖、复合酶制剂及它们的配伍物可以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抑制有害微生物,并且能提高肝胰脏蛋白酶mRNA表达量和肠道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人工饲料饲养的对虾肠道菌群和水体细菌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人工饲料饲养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虾肠道菌群组成及其水体细菌区系组成进行了研究.分离纯化后的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到种的水平.对虾肠道菌群主要由弧菌Vibrio spp.、希瓦氏菌属Shewnella spp.、嗜氢菌属Hydrogenophaga spp.、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spp.、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食酸菌Acidovorax sp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组成.水体细菌区系主要包括弧菌Vibrio spp.、希瓦氏菌属Shewnella spp.、艾肯菌Empedobacter spp.、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sp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肠道菌群和水体细菌区系的优势菌是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利用Shannon-Wiener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虾肠道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高于水体细菌区系,而丰度(D)较低.  相似文献   

20.
实验采用平板分离及16S r DNA序列分析法研究池塘养殖和海上吊笼养殖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前肠、中肠和后肠菌群结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从海上吊笼养殖的仿刺参的肠道内分离鉴定的240株菌株分属于3个门、11个属和34个种.从池塘养殖仿刺参的肠道内分离鉴定的211株菌株分属于3个门、11个属和49个种.两种养殖模式仿刺参肠道菌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仿刺参肠道各部分之间的菌群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海上养殖仿刺参的肠道优势菌群为弧菌属(Vibrio)、Formosa属、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池塘养殖仿刺参的肠道内优势菌群为弧菌属(Vibrio)、芽孢杆菌属(Bacillus)、喜盐芽孢杆菌属(Halobacillus).两个菌群共有菌株有7个种,存在于在不同的肠道部位.两种养殖模式比较发现池塘养殖仿刺参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大于海上吊笼养殖的仿刺参,且池塘养殖仿刺参肠道内芽孢杆菌(Bacillus)等益生菌的占比较高,海上吊笼养殖仿刺参分离得到较多的弧菌属(Vibrio)细菌.本研究可为南方仿刺参人工养殖中潜在益生菌的筛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