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区域差异与收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志鹏  刘卫东  刘志高  王蓓 《地理研究》2011,30(6):1101-1109
水体中污染物主要来自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工业发展所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不仅影响着人们的饮水安全,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以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着眼点,对1998~2008年我国八大区域T业废水达标排放的区域差异进行了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区域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的总体差异没有呈现出显著的σ收敛.从...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目前的普及率还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在空间上,中国东、中、西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差异显著,省际发展存在极大的地域集中性,同时,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通过分别对2001年和2008年31个省市(区)的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选取的11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区域互联网普及率的3个主因子:区域现代化综合水平因子、区位因子和信息基础设施因子,并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发现各个主因子的影响系数发生了较大变化。最后,动态地分析了各个主因子是如何影响互联网发展与变化的,并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1992~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分析了世界206个国家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的分布特征,以及178个国家或地区指标的收敛性。研究表明:①世界各国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差异很大,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越大;除重债穷国碳排放强度低于高收入国家外,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碳排放强度越低。②世界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都存在17阶段(年)的σ收敛,而世界各国碳排放量的差距在不断扩大。③全球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都具有β绝对收敛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1992~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分析了世界206 个国家的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等指标的分布特征,以及178个国家或地区指标的收敛性。研 究表明:①世界各国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差异很大,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碳排 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越大;除重债穷国碳排放强度低于高收入国家外,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其碳排 放强度越低。②世界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都存在17阶段(年)的σ收敛,而世界各国碳排放 量的差距在不断扩大。③全球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都具有β绝对收敛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刘文新  张平宇 《地理科学》2003,23(4):398-407
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问题。从网络普及率、网络信息资源丰度及互联网商业应用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并设计了互联网发展指数(IDI)、从人均的角度反映互联网发展的综合水平。表明: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梯度不同的是,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稍高于中部地区;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互联网发展综合水平的差异同样显著,按照IDI值大小被划分为6个等级。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区域人口素质水平、区域信息和知识生产能力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解释能力最强,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和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也较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周莺  刘卫东 《地理科学》2013,33(3):257-265
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中国信息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各地区之间差异显著。关于中国信息化水平的测定已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等单指标层面,关于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还很少。通过建立IDI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测算变差系数等方法,从宏观和中观区域视角比较系统的剖析了中国信息化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格局。研究发现,2000~2010年,中国四大板块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自东向西呈阶梯状分布;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较快,区域之间数字鸿沟有所缩小。从中观省级层面上,2000~2010年,省际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差悬殊,但空间格局有较大变化,数字鸿沟明显缩小。另外,信息化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视角,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 评述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的进展,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外研究在多学科融合框架下更为关注地理的作用, 从而导致空间计量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成为热点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逐步受到重视, 研究尺度逐步降低并向实用化发展。国内研究多是国外经验在中国的验证, 本土化创新不足;研究尺度以省域层面为主, 城市和县域研究明显缺乏;空间效应逐步受到关注, 对区域差异的基本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未来研究应在数据选取上更为细化和全面, 尝试追踪和监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格局, 构建经济增长差异定量测度方法体系和技术平台, 加强区域间的关联以及经济溢出、空间溢出效应测度研究, 关注差异机制和机理解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互联网区域差异的时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将中国互联网域名地区分布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 运用相关分析、Lorenz 曲线和区位 熵等方法, 从时间和空间上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分布的区域差异。通过分析认为: (1) 中国互联网发 展水平从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2) 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差距较大。(3) 东部地 区和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在拉大, 但全国各地区差异基本保持不变。(4) 东部地区互联网发 展速度加快, 中部地区发展缓慢, 西部地区步履艰难。(5) 互联网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反 映, 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大陆入境旅游快速发展和区域相对差异趋于下降为背景,利用1997—2005年我国大陆各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数据,对入境旅游增长省区差异做了进一步分析。(1)基于离散系数-竖状散点图分析表明,我国大陆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省区相对差异的降低,主要来自于入境旅游发达省区间发展水平的相互接近,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省区的落后程度在整体上基本没有改变;(2)基于“中心-外围”分析框架,探讨了各省区与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内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差异及变化,结果表明区内离散程度存在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在空间上,重庆、湖北等与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内的相对差异明显较小,而邻省中含有广东或者北京的局部区域的离散系数显著较大;在时间上,大多数局部区域的离散系随时间呈现较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其中,多数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表明我国邻省之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相对差异以降低趋势为主。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与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山东省东西部地区差距显著,堪称我国区域差异的一个缩影.在检验σ趋同和建立绝对β趋同经典回归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经历了"趋同(1978-1983)-趋异(1984-2004)-趋同(2005-2008)"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在较长时期的趋异后2005年以来转为趋同值得关注;进而使用灰色关联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制度变量进行探讨,在引入初始人力资本、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工业化进程、产权制度改革、政府活动等初始变量和控制因素后,存在条件β趋同,其中人力资本禀赋和非国有化进程对山东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突出,劳动力市场表现和政府财政活动的影响不显著.这些结论为缩小区域差距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正在迅速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互联网技术扩散的地理格局,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字鸿沟依然明显。接着分析了政治因素对互联网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计量的手段探究了社会经济因素的效果,结果表明人均产出变量是互联网渗透率区域变差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的这种地理格局对未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最后提出了超越数字鸿沟的基本举措:加快经济发展、重视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和增进国际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洪国志  胡华颖  李郇 《地理学报》2010,65(12):1548-1558
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经济收敛标准分析方法的扩展,就中国240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增长收敛性展开讨论。运用Moran's I 探讨中国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模式与集聚,发现1990-2007 年间人均GDP水平显示出强烈的全局正自相关,且局部空间结构相对稳定,各城市要脱离原来的集群有一定困难。文章指出收敛标准分析存在错误方程设定,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是合适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间存在绝对β收敛,与非空间模型相比收敛速度显著提高且可信,空间因素在区域经济增长与收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敏感性分析显示,绝对收敛的同一稳态以及在空间上并不稳健。从机制看,中国城市间同时存在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所强调的趋同机制。最后,对促进绝对收敛的区域政策进行了讨论,并提出通过模拟经济收敛过程,是判断区域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网络关联及收敛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华军  贾文星 《地理科学》2019,39(5):726-733
基于1992~2013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引力模型和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并基于空间网络权重,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收敛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复杂化与全域性的发展趋势,但网络的整体紧密程度不够。山东、河南和江苏在空间关联网络中既扮演中心行动者的角色,又在网络中发挥着“中介”与“桥梁”的作用。四大板块内部及之间存在普遍的关联关系,板块在四大板块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全域性收敛现象,与基于传统空间权重的模型相比,空间网络权重下模型的收敛速度加快;资本积累是影响收敛的重要因素。此外,东部、中部和西部存在一定程度的俱乐部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假说检验及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伟丽 《地理科学》2018,38(2):258-263
研究俱乐部趋同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针对性地分析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这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从俱乐部趋同假说的检验、解释及中国的相关研究等方面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并指出有待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国内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王坤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3):18-21,47
采用中国西部1991—2010年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西部制造业的产业集聚、西部开发战略、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西部省份的产业集聚度的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西部开发战略的后续效应递减,特别是人才匮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水平低等问题凸显;西部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针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区域趋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区域趋同基本理论,采用新古典方法,运用Barro和Sala—I—Martin趋同模型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α趋同和β趋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差距以及北京、天津显著的综合区位优势是造成京津冀区域趋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沙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沙产业已发展20多年,产业内容日趋丰富,为中国沙区生态环境改善、地方经济发展及农牧民收入提升方面做出了贡献。沙产业积极向好发展的同时广大学者提出新的问题:当前沙区沙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有哪些?融合机理是什么?融合程度如何?融合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不利于沙区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分析当前沙产业发展与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沙产业融合发展的3种模式(产业交叉型、产业链延伸型及技术渗透型),并分析其融合机理。最后结合典型企业具体分析其融合程度并指出沙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沙产业的融合程度所处水平较低,融合稳定性不强等),进而提出围绕“沙产业+”,推行沙产业交叉型融合发展,延伸沙产业融合链条,激发沙产业各部分活力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