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渤海底层温、盐度与其垂直平均值的统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根据黄渤海区1959-1982年间水温和盐度垂向剖面历史资料,建立了了在给定水深下底层温、盐度与其对应的垂向平均值间的线性关系,进而对所获得的系数建立其与水深和时间(月份)间非线性关系,最终发展了底层温、盐度与其平均值、水深和时间的普适经验关系式TH(SH)=f(TA(SA),H,)为建立避开来自海面的热量、质量和动量在垂向上分配的复杂过程的简易底层温、盐度二维数值预报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中根据黄渤海区1959~1982年间水温和盐度垂向剖面历史资料,建立了在给定水深下底层温、盐度与其对应的垂向平均值间的线性关系,进而对所获得的系数建立其与水深和时间(月份)间非线性关系,最终发展了底层温、盐度与其平均值、水深和时间的普适经验关系式T_H(S_U)=f(T_A(S_A),H,t),为建立避开来自海面的热量、质量和动量在垂向上分配的复杂过程的简易底层温、盐度二维数值预报模式莫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岸基海洋站观测是我国最基本的传统海洋观测方式,也是最重要的海洋观测方式之一,其特点是规范、连续,所获取的海洋环境要素数据具有标准化程度高、质量可靠等优点。文章利用环渤海沿岸9个岸基海洋站的长期观测数据,对渤海沿岸海域的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数据进行了综合统计、分析,得出了渤海沿岸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地域分布特征,同时给出了渤海沿岸各海洋站所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特征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超前滞后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36°N断面、大连—成山头断面和渤海中部断面盐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讨论了环黄、渤海海洋站之间盐度的关系。结果表明,36°N断面、大连—成山头断面和渤海中部断面盐度的整体趋势都是升高,黄河流量的减小是造成渤海盐度升高的重要原因。黄海千里岩站1960~2000年间的盐度整体趋势也是升高,年变化率为0.01/a,造成盐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降水的减少,并且其短期震荡可能和ElNio有关,长期变化则与太平洋年代际震荡(PDO)有关。此外,千里岩站和其他海洋站之间的盐度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只是在时间上存在着1~3个月的超前。对黄、渤海盐度长期变化的系统分析表明,近海盐度可能受到外洋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近海环境演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文中根据黄渤海区1959-1982年间水温和盐度垂向剖面历史资料,建立了在给定水深下底层温,盐度与其对应的垂向平均值间的线性关系,进而对所获得的系数建立其与水深和时间间非线性关系,最终发展了底层温,盐度与其平均值,水深和时间的普适经验关系TH(Su)=f(TA(SA),H,t),为建立避开来自海面的热量,质量和动量在垂向上分配的复杂物理听简易底层温,盐度二维数值预报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中根据黄渤海区1959~1982年间水温和盐度垂向剖面历史资料,建立了在给定水深下底层温、盐度与其对应的垂向平均值间的线性关系,进而对所获得的系数建立其与水深和时间(月份)间非线性关系,最终发展了底层温、盐度与其平均值、水深和时间的普适经验关系式TH(Su)=f(TA(SA),H,t),为建立避开来自海面的热量、质量和动量在会向上分配的复杂物理过程的简易底层温、盐度二维数值预报模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30 年渤海水文和气象状况的长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渤海和北黄海西部沿岸 7个海洋站 1 965— 1 997年实测海洋表层水温和盐度及地面气温和降水等 4个水文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作了分析 ,得出渤海在这 32年期间海表温度年变率为 0 .0 1 5℃ /a ,由此推算得出 32年升高 0 .48℃ ;海表盐度年变率为 0 .0 4 2 /a ,32年升高 1 .34;气温年变率为 0 .0 34℃ /a ,32年升高 1 .0 9℃ ;降水年变率为- 2 .73mm/a,32年减少 87mm。这 4个要素之间及其与厄尔尼诺指数之间的超前 /滞后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海温与气温的年际变化相关关系最密切 ,相关系数达到 76.5 % ,置信度高于0 .99。其次是盐度与降水 ,它们之间亦有良好关系。同年盐度和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43.6% ,盐度落后降水一年时相关系数为 - 39.2 % ,置信度均高于 0 .95。由此可推知 ,盐度变化平均落后降水约半年。渤海水文气象状况变化与厄尔尼诺有一定关系 ,其中以降水与厄尔尼诺关系最密切 ,1 982— 1 983年厄尔尼诺期间渤海气温和水温较高 ,降水显著偏少且海水盐度显著偏高。  相似文献   

8.
根据闸坡、云澳、硇洲3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资料,统计了3个站的多年月平均海水温度、极值水温及月平均水温分布规律;通过对月平均温度进行能谱分析,得出水温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年周期;对旬平均温度进行能谱分析,得出水温变化还具有显著的2a周期和2.8个旬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9.
黄渤海底层盐度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深度平均盐度扩散方程在河口径流量以及蒸发和降水之差为已知情况下构成的闭合方程组,预报出深度平均盐度,然后利用底层盐度与深度平均盐度、水深和时间(月)之间的经验关系,给出底层盐度的二维预报。为了检验试报结果的可靠性,文中将黄渤海底层盐度的试报结果(1979年7月11日,时效为3d)与标准断面观测资料(7月4—14日观测,124.5°E以西,共104站)作一粗略比较。比较表明,试报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均方误差为α=0.26,绝对误差小于0.2和0.3的站数分别占总站数的63.5%和77.0%,而总均绝差为0.19。由此可见,试报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1年6—10月在大西洋中部大洋性金枪鱼延绳钓作业中观测到的黄鳍金枪鱼的上钩钩号,应用悬链线钩深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各钩号的钩深;根据STD仪测得的温度、盐度的垂直分布以钩深为引数,查出该尾鱼捕获水深处的温、盐数据;根据黄鳍金枪鱼的取样数据,推算出各水层、各水温段、各盐度段的渔获率。渔获率最大的水层、水温段、盐度段为黄鳍金枪鱼的最适水层、水温段、盐度段;渔获率为前3位的水层、水温、盐度段为黄鳍金枪鱼活动较频繁的水层、水温段、盐度段。结果表明,在大西洋中部,黄鳍金枪鱼的最适水层为150.00—179.99m,最适水温段为13.00—13.99℃,最适盐度段为35.40—35.49;大西洋中部渔场黄鳍金枪鱼活动较频繁的水层为120.00—209.99m,水温段为12.00—14.99℃,盐度段为35.20—35.49。  相似文献   

11.
广西沿海海洋站观测海水温度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北海、涠洲、白龙尾三个海洋站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资料,统计了三个站的多年月平均海水温度、极值水温及月均水瘟分布规律;经调和分析,水温的年变 有显著的中期及半年周期;揭示了旬平均水温与气温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南海表层水温的长周期振荡及其与埃尔尼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钮智旺 《海洋学报》1994,16(2):43-49
本文对南海西沙海洋站(16°50'N、122°20'E)1961~1987年间的表层水温月平均资料、秘鲁与厄瓜多尔外海(5°N、80°~90°W)的表层水温月平均资料,进行水温功率谱分析,并计算了其表层水温异常的强度和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南海、秘鲁与厄瓜多尔外海的表层水温存在着3.3年的长周期变化,且秘鲁与厄瓜多尔外海的表层水温比南海提前变化约5个月,变化是同相的.在1960~1987年间,每当东太平洋沿岸海区发生一次正、反埃尔尼诺现象,南海也相应出现一次强度相当的暧、冷事件.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洋污染与赤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是一个为辽宁、河北、山东和天津三省一市所环抱的半封闭内海,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渤海以其有限的海洋环境资源,为沿海地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工业产值占全国的109,6,主要海洋产业产值1997年为1007亿元,然而其本身的环境却遭到了损害。在渤海沿岸有217个排污口昼夜向渤海排放污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引水船海洋站 1960 - 2001 年、大戢山海洋站 1978 - 1999 年、吕四海洋站 1960 - 1990 年、滩浒岛海洋站 1984 - 2001 年、嵊山海洋站 1973 - 2001 年夏季 6 - 8 月、秋季 9 - 11 月月平均表面水温资料和美国NCEP / NCAR的北半球月平均 500 hPa 高度场、850 hPa 风场再分析资料,利用合成分析及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东亚夏季风对长江口海域 ( 区 ) 表面水温 ( SST ) 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口区夏季 SST 呈近岸高,外海低的特点.长江口区 SST 冷夏年,东亚夏季风较弱;暖夏年东亚夏季风较强.强夏季风年,长江口区夏季、秋季 SST 偏高;弱夏季风年,长江口区夏季 SST 偏低.  相似文献   

15.
引言 渤海深深地嵌入中国大陆内部,仅以渤海海峡与北黄海相通,属内陆海。整个海区水深较浅,平均深度只有20米左右。且为典型的季风场区,冬季多东北风,夏季则为西南风。 渤海环流制约着该海区的水温、盐度等水文要素的分布状况,又决定着该区与北黄海水交换的进程。因此能够将渤海环流给以理论上的数值模拟,从而分析流场分布特征及其动力机制,这对发展海上生产力、航运交通、石油开采、污染控制等项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洋水温的时空分布是海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利用1970-1999年World Ocean Database的6-8月水温数据,分析了黄渤海水温垂直分布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水温垂直分布有年代际的变化,上层和下层水温差异有增大的趋势。深层冷水区出现的位置和范围大小也存在变化,以80年代的范围最大。以△T/△z≥0.2°C/m作为跃层判断标准,黄渤海存在明显的夏季温度跃层。温度跃层强度在不同海域有较大的差异,也存在年代际的变化。渤海的温度跃层强度变化较小,基本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黄海的温度跃层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发展海洋经济强化海洋管理王曙光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山东省濒临黄渤海,海岸线长3121公里,占全国的1/6;海域面积近1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相当;沿岸有326个海岛,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737公里;水深20米以内的浅海面积2.9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二维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深度平均盐度扩散方程在河口径流量以及蒸发和降水之差为已知情况下构成的闭合方程组,预报出深度平均盐度,然后利用底层盐度与深度平均盐度、水深和时间(月)之间的经验关系,给出底层盐度的二维预报。为了检验试报结果的可靠性,文中将黄渤海底层盐度的试报结果(197年7月11日,时效为3d)与标准断面观测资料(7月11日观测,124.5°E以西,共104站)作一粗略比较。比较表明,试报结果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均方误差为σ=0.26,绝对误差小于0.2和0.3的站数分别占总站数的63.5×10-2和77.0×10-2,而总均绝差为0.19。由此可见,试报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胶州湾潮间带污染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范振刚 《海洋科学》1982,6(6):39-41
胶州湾是一个半封闭性的海湾。湾口距离仅有3.5公里。湾内最大深度65.39米,沿岸入海河流较多,环境中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湾内水温为2—28℃;潮间带滩涂的间隙水温为-1.5至27℃。盐度28.80—33.01‰。由于河流的冲积,湾内潮间带滩涂比较平坦,多属泥沙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1960—1987年我国沿岸有关测站月平均水位和海面水温资料,分析和讨论了它们的年际变化以及近期7次ENSO事件对我国沿岸表面水温和水位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