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经河南物探队矿业公司对桐柏县固县镇蓝晶石矿区地质普查后,初步探明该矿区蓝晶石资源量(333)矿石量307.34万吨,矿物量为70.78万吨,其中首采区大王庄矿段矿石量174.04万吨,为一中型蓝晶石矿床。 桐柏蓝晶石矿区具有蓝晶石结晶颗粒粗大、矿石类型单一,物质组份简单,有害杂质除铁时含量低,矿石易于分选等优势。从矿石质量上与国内同类较大规模的江苏沭阳韩山、河北邢台卫鲁、南阳隐山三处蓝晶石矿床相比,应优越于卫鲁及韩山,仅次于隐山蓝晶石矿。该矿区的勘查与开发,不但巩固了河南蓝晶石矿种在全国的优势地位,而且为在该地层中寻找新的蓝…  相似文献   

2.
大石桥-海城地区辽河群的变泥质岩石是主要的变质岩类之一,它们经受了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构造变形形成的叶理(S_1)在变质岩中分布很广;第二期构造变形形成的折劈理(S_2)主要发育在变泥质岩石中,但折劈理的强度在整个地区中有差异;第三期构造变形是以局部发育的膝折带为标志。变泥质岩石中矿物成分繁多,主要的常见矿物有绢云母、白云母、黑云母、绿泥石、石榴石、十字石、石英、硅线石和长石,偶见有蓝晶石、红柱石、堇青石、硬绿泥石和刚玉。据野外观察和研究,十字石、蓝晶石沿岩层走向延伸,显示了原岩成分控制了它们的形成。变泥质岩石的矿物之间、变质作用和变形作用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它们为本区变质作用演化历史和变质变形序列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经河南物探队矿业公司对桐柏县固县镇蓝晶石矿区地质普查后,初步探明该矿区蓝晶石资源量(333)矿石量307.34万吨,矿物量为70.78万吨,其中首采区大王庄矿段矿石量174.04万吨,为一中型蓝晶石矿床.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吉林南部太古宙TTG岩类中的部分岩石发生了深熔作用。深熔作用发生于TTG岩类遭受高角闪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其温度为660~670℃,压力为0.6GPa左右。同时南北向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促进了TTG岩类的深熔作用,并为深熔熔体就位提供了主要空间。深熔岩浆分凝聚集结晶形成了淡色块状花岗岩类。发生深熔作用的TTG岩石和淡色块状花岗岩类中均有两个世代的矿物组合,第一世代矿物代表TTG岩石原有的矿物,第二世代矿物组合则代表TTG岩石深熔熔体结晶的矿物相  相似文献   

5.
都龙锡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夏地块西缘,是中国最大的锡石硫化物矿床之一。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于晚白垩纪花岗岩体上覆新元古代新寨岩组的矽卡岩带内。矽卡岩蚀变矿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石榴子石-辉石阶段、阳起石-绿泥石阶段、磁铁矿-锡石阶段、锡石-磁黄铁矿-闪锌矿阶段、闪锌矿-黄铜矿阶段。以都龙矿床中的矽卡岩为研究对象,在识别矿物组合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探针与LA-ICP-MS技术对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辉石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都龙矿床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可分为3类,且具有一定的世代特征。GrtⅠ世代为早阶段形成的钙铁榴石(And_(95~99)Gr_(1~5)),多位于核部,呈残余状,与透辉石共生;GrtⅡ世代为形成时间稍晚的钙铁-钙铝榴石(And_(50~80)Gr_(20~50)),多围绕GrtⅠ世代形成,与钙铁辉石共生;GrtⅢ世代为最晚阶段形成的细粒钙铝榴石(And_(30~40)Gr_(60~70)),量少,多呈不规则状。石榴子石与辉石的矿物组合变化暗示流体氧化性具有逐渐降低趋势。微量元素特征显示GrtⅠ世代呈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型特征,GrtⅡ世代呈重稀土元素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的左倾型特征,表明稀土元素分配可能受石榴子石晶体化学结构和固溶体端元组分共同影响。不同世代石榴子石成矿元素In和Sn含量差异也较大。GrtⅠ世代In和Sn含量分别为(63.0~264.0)×10~(-6)(平均值为159.0×10~(-6))和(2 790~13 100)×10~(-6)(平均值为7 441×10~(-6));GrtⅡ世代In和Sn含量分别为(1.6~81.0)×10~(-6)(平均值为20.0×10~(-6))和(436~4 740)×10~(-6)(平均值为2 518×10~(-6))。石榴子石中In与Sn含量的正相关关系暗示了两者的同时性、同源性,并且在矽卡岩形成早期已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富集趋势。因此,系统地研究矽卡岩中的矿物化学特征对有效约束成矿流体在矽卡岩蚀变与矿化过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英是辽宁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矿体中最重要的脉石矿物,而且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石英的分布及世代、形态、物理性质和成分特征反映了金矿床形成的地质环境,不同特征的石英含金性也不相同,其中第二世代的灰色石英含金量高。石英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找矿标型矿物。  相似文献   

7.
桂西堆积型铝土矿中三水铝石的成矿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桂西堆积型铝土矿中红土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空间分布规律、产出特征、矿物的形成世代、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和矿体内外的水质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堆积型铝土矿中的三水铝石是由硬水铝石水解形成的,三水铝石的形成受到地下水溶液中Al^3 、[SiO4]^4-浓度及pH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经历了Al(OH)3的沉淀、固化、脱玻化、结晶几个阶段。在淋滤作用的早期,形成了高岭石;在淋滤作用较弱的位置,形成了次生石英。表明该类型铝土矿不仅是新类型矿床,其成因也是独特的,是正处于退化中的铝土矿。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河南省地矿局地球物理勘查队承担的省两权价款项目,河南省桐柏县固县镇矿区蓝晶石矿详查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详查报告已经河南省矿  相似文献   

9.
牡丹江磨刀石地区黑龙江岩群经历了深层次到浅层次的多期、多级变形作用,露头尺度和区域尺度上的主要构造形迹是糜棱面理、构造条带和紧闭同斜褶皱。经详细的构造解析,已初步查明其内三个世代的构造形迹组合,它们是不同变形发展阶段形成的不同构造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10.
辽宁大石桥地区江河岩群变泥质岩石中含有大量的疙瘩状矽线石集合体,主要产于华子峪岩组、汤家沟岩组和江还山岂组中。研究表明,它们的产生和分布既有层控性,又与所处的构造位置有关。本区的矽钱石是在溶液的参与下交代早期变质矿物石榴石、蓝晶石、红柱石和十字石等矿物而形成的,并非是石英+白云母反应的产物。因此,本区的矽线石集合体不能作为高角闪岩相的标志矿物。  相似文献   

11.
广西泥盆纪的沉积相可划分为滨岸碎屑岩相、碳酸盐台地相和陆间海槽相等三个相区。其中最早的碳酸盐台地形成始于早埃姆斯阶晚期,同时伴生小型生物丘和在台地边缘发育的小点礁。本文讨论了广西具代表性的德保钦甲点礁,为一点礁—泥丘组合。  相似文献   

12.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田有两种不同的矿化类型,一种以浅色闪锌矿为标志,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一致,矿石具典型的同生构造,代表了成矿第一世代;另一种以铁闪锌矿为标志,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及不规则状等,靠近岩体接触带或断裂与赋矿层的交汇部位产出,代表了成矿第二世代.矿田层状矽卡岩与接触交代型矽卡岩明显不同,其化学成分特征与现代海洋热水沉积物十分相似,推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喷流岩.矿物流体包裹体成分反映了两种不同性质热液的活动,氢、氧同位素组成所指示的成矿热水以大气水或地下热卤水为主.佛子冲矿田的形成经历了志留纪海底喷流-沉积成矿和燕山期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迭生-改造成矿两个不同时期的成矿事件,在早期矿化基础上经多次、多成因成矿事件复合而成.  相似文献   

13.
鲁东榴辉岩是秦岭—大别山榴辉岩带的东延部分,由郯庐断裂将其切割向北平移。榴辉岩的产状有三种,分别产于片麻岩、层状变质岩系和超镁铁质—镁铁质宕中。其成因有壳成、幔成和岩浆结晶型三种。榴辉岩形成于7.5亿年左右,经历了强烈的变质变形作用,改造最强烈的时间在3.29—2.1亿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变质矿物组合和变质带的特征,结合变形构造研究,认为丹凤地区的刘岭群曾遭受过中压相系的变质作用,随后又被褶皱及剪切推覆作用改造,使变质带倒转、变薄。文章认为,本区刘岭群在时代上不能与西部邻区的中泥盆统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在前人的煤岩、煤质测试成果与资料基础上进行初步综合研究,试对广西早石炭世寺门时煤质特征及其煤的用途进行探讨。根据煤岩学和煤盆地相分析认为:广西寺门时煤主要聚集于煤盆地的滨岸碎相带和潮坪—沼泽相带中;煤种以无烟煤为主,少量的贫煤与瘦煤,无烟煤仅硫量稍高其余各项指标符合优质煤的标准,可用于合成氨及动力燃料。  相似文献   

16.
成生于冰碛扇内,经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成矿作用,以砂金形态分布而富集成矿的金矿称为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它具有沿造山带一定标高范围成群、成带分布,沉积物为近源且半胶结,砂金呈面状分布,并以粒金、块金为主,具胶状、浑圆状、包块状构造形态,分布极不均匀等特征。冰碛扇型砂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河成砂金矿床有本质的区别。它的成矿作用模式是:造山带下地壳富含的活化金通过新构造运动活化的断裂运移地表,经地下流体和地表流体的迁移聚集到冰碛扇这一封闭稳定的生物、物理、化学障环境中,主要经高效聚金微生物有机胶体成矿作用沉淀、再生加大形成砂金,逐步富集成矿床。而红色磨拉石建造中风化离解的Fe,Mn物质对沉淀环境pH值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冰碛扇型砂金矿床在我国西部造山带内广泛分布,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是砂金矿床中一重要类型,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人工催产、波恩氏液固定、石蜡切片和H·E染色等方法,研究了杂交一代(F1)自交的受精细胞学过程。结果表明,鲫鲤杂交一代自交时有正常的受精细胞学过程。受精后,卵子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二极体;15min,雌雄性原核形成,20min,两性原核完全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40min,开始进行卵裂;1h,两个分裂球出现,本实验为F2代是二倍体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8.
北秦岭侵入岩带中的中酸性侵入岩主要形成于晋宁旋回的中晚期阶段。主要岩石类型包括辉石闪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这些岩石主要形成于B型俯冲和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中,而钾长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的伸展阶段。据此,该侵入岩带揭示了北秦岭褶皱带在晋宁旋回中晚期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同源岩浆演化理论为指导思想,对组成商城岩体的楼坊湾、石鼓洼、肆顾墩三个单元,从其地质特征、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的演化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认为其是由同一构造-热事件所产生的同源岩浆,经过三次涌动上侵所形成的复杂深成岩体。并且在岩石成因类型上为具有I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的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