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03年3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朱镕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列为中国经济的头号问题。而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五大问题”中,农村问题仍位列榜首。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中国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转为稳步增长,而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增长的政府部门同样也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即从过去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此,浙江省政府审时度势于今年年初在浙江经济工作会议上率先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服务、  相似文献   

3.
《国土资源》2012,(3):7-11
"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温家宝7.5%,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最受关注的一个数字。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而近期,城镇化更被决策层赋予了新的内涵.也就是说,无论是2013年还是未来几年,政府都会把城镇化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之动力.并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或如有人所说,城镇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之红利. 农民变市民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十八大后,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之重心及经济增长之动力,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的,也与现代文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合拍. 笔者认为,政府还应把"城镇化"推进一步,使之变为"城市化".  相似文献   

5.
应该说,在李昌平关于“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概括中,对于农业是否危险,曾有一个时期人们还有争论。面红耳赤者有之,然则,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至于从朱镕基到温家宝,都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呼吁,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他们最关心,也是最忧心的问题。特别是新一届政府,在走马上任的当年,就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解决“三农”问题。把增加粮食生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列入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一、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土地财政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推动本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把“土地财政”当成了,可以动用的重要力量。其具体的原因无非有三:一是政府出让上地不仅可以进行招商引资,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且还可以带来一笔额外的财政收入;二是政府出让土地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7.
宏观调控也就是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政府在经济运行中为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作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上升,经济运营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工业化、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从中出现了一系列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导致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看紧土地,管好信贷自然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的丰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资源状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突出。世界工业经济从1948年到1973年稳定持续地增长了25年,年增幅5%,而1973年的国际资源缺乏与石油危机导致1974年世界经济增长几乎为零,同  相似文献   

9.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各地政府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而进行的积极探索。近年来,我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从1996年全国第一个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土地发展中心成立至今,全国已建立的土地收购储备机构达1700多家,几乎所有城市政府都普遍开展了土地收购储备工作。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增强了政府统一供地的力度,增加了政府的土地收益,为城市建设积聚了资金,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引言 毛主席曾教导我们,看待任何事物要一分为二。又说:抓问题要抓主要矛盾。以毛主席的说法,今日中国社会所产生的“诚信”危机,从更严格的意义讲,我以为其责任主要在于主导社会的政府一方。因为政府不守信,从而导致了企业的不守信;因为强势者不守信,从而社会就没有“信”可以言。比如在讲近年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上,政府做报告常常是将成绩讲得足而又足,而对问题总是轻描淡写,结果,生存于现实社会中的多数人,并没对政府的所言有相同的感受,于是“政府”的诚信便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普遍预测,2010年GDP增速将达到期O%左右的较高水平。这一增速明显超过了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保持在8%左右的目标。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通胀压力加大、外需复苏缓慢等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农村饮用水安全与地下水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水利部与卫生部联合颁布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温家宝总理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作为政府的奋斗目标,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府对农村问题,对广大农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问题给予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3.
节约集约用地是切实保护耕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博兴县国土资源局面对建设用地的过快增长和土地供需矛盾加重的压力,采取果断措施向建设用地开刀,向节约集约用地要效益、要空间,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逐步总结出了一条内涵挖潜集约用地新思路。1政府先从自身做起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给博兴县土地利用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几年,面对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各类用地数量的减少,博兴县国土资源局经过多次探索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认为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政府应先从自身做起,只有积极发挥政府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山西经济主要是靠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目前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并波及我国的情况下,短期内政府扩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办法,增强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对政府执政能力以及经济政策实施贯彻效率的信心,是有效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做法,调结构、促转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温总理表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措辞严厉,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6.
1预算编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是按照客观实际要求,根据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定额标准等,为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定所需人、财、物的经济方案,其编制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规划设计的质量,但编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关于网络经济的经济增长特征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同传统的大工业经济相比较,网络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特征问题有了新的内容。这就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质的变化;经济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开发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性作用;集约化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市场,房地产板块一直扮演着核心角色,是投资者判断宏观经济走向以及大类资产配置的风向标。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而言,房地产集合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信托以及房地产产业链形形色色的供货商、购房者等诸多利益相关者。今天只是从土地财政这一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机理,间接地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房地产的未来。
  虽然年初有严厉的国五条,但上半年的土地市场异常火爆,上海、北京和杭州三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分别同比增加277%、390%和500%,其他城市也类似。大家都意识到房地产泡沫和地方债是困扰现在经济和金融的两大问题,而联系两者的正是土地财政。1999年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为10%左右,到2003年这一比例达到35%,2009年这一比例达到46%。假如算上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各种税费,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市场获取的收入规模又增加很多。呼吁从制度上改变地方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声音很多,特别是宏观经济降温之后恰逢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地方债务还债高峰来临之际。  相似文献   

19.
运用计量经济及支柱产业指标法对我国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经济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经济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文化产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在现阶段海洋文化产业增长不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且海洋文化产业不是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经济向"新常态"过渡的基本途径,而持续简政放权的制度供给是最关键的变量。具体到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政府,正处于"责权下放,监管加强"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