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充市城区地质环境质量分区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收集了大量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功能,通过专家一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分区评价。地质环境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对城市地质环境条件进行定量评价,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的结果将南充市城市地质环境划分为3个区11个亚区,各区地质环境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并提出城市建设合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邸建雷 《山西地质》2012,(1):50-51,54
对太原市城市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阐述,确定了城市地质环境主要为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地质灾害等,在此基础上对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3.
长期地下水超采,导致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山前倾斜平原浅层地下水疏干,深层承压水水位持续下降,局部地区承压水转为无压水等地质环境问题。利用呼和浩特市城区地下水开采量资料、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以及呼和浩特市水文气象数据,结合该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自然因素和人为影响两个方面对其地质环境问题产生机理进行总结分析。山前倾斜平原含水层结构的特殊性及自然条件的改变为呼和浩特市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承压水开采量的增大及山前侧向径流补给的减少是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双层结构承压水对浅层水的山前侧向径流补给的袭夺,加速了大青山山前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及研究要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恒  张信贵 《地质科学》1999,34(1):107-115
城市地质环境是人造环境与地质环境的复合物,从城市建设特征与地质体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城市用地是城市对地质体施加作用的代表物,建立地层组合模型可以有效地刻划第四系工程地质特性,城市建设对城市区域地下水物理化学场的扰动并引起土体结构强度变异是极为重要的。本文还就地质环境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的要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泉州中心城区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成 《福建地质》1998,17(3):165-170
在分析泉州中心城区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将中心城区地质环境分为3个区,最后从城市发展角度对各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黑河市地质环境的特点及其主要的地质环境问题,文章建立了黑河市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黑河市的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将黑河市的地质环境分为五个区,即工程建设的适宜区、较适宜区、基本适宜区、较不适宜区以及不适宜区,并阐述了各区在工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以后的工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活与活动的客观物质环境,影响城市地质环境的因素包括自然地质环境要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2个方面,采用专家聚类法可以对城市进行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用以表征城市地质环境特征和质量,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城市建设发展适宜性分析,为采取有效的地质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尚浩  严姗姗  李虎 《江苏地质》2019,43(4):599-605
将数字孪生理论应用到城市建设的地质工作中,并基于此打造一套四维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以济南泉域为例,根据已有的海量、多源、多比例尺、实时的城市地质数据,结合数字孪生理论,建立四维地质环境数据库和数字孪生模型,搭建地质环境实时监测网络,研发四维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从而实现城市地质数据挖掘分析,辅助政府在信息化、智慧化建设中的科学决策,推动创新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数字孪生理论,研发海量异构数据的全空间融合展示分析系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青岛城市地质环境信息系统(QUGIS)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青岛城市建设有关的地质环境信息,如图件信息、遥感资料、照片、岩土工程测试与统计数据、地质灾害发育状况等输入数据库。利用CityStar平台建立青岛城市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实现了空间信息查询、重组与定量评价,属性信息查询,数字地形分析,地表形态三维分析,为城市现代化管理和规划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发展中的地质环境演化与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地质环境是城市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概述隐国城市的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通过典型实例分析,论述了城市大规模建设,城市地下资源开发和城市垃圾污染所引起的地质环境的演化规律和控制对策,并对加强我国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这是从地质环境管理与控制方面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淮安市基本地质环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淮安城市化进程中的地质环境问题.这些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地震、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水污染、同体废弃物、地面变形、软土变形和液化土地基.最后在分析其地质和城市化成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城市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四川自贡市的城市地质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地质环境是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根据现有的资料和调查实践,本文在剖析自贡市的地质环境特点,指出值得注意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库区迁建城镇新址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建立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聚类方法,对三峡工程库区九座迁建城镇新址的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划分出三个质量等级。地质环境质量等级反映了迁建城址环境组成要素与人类工程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单要素地质体质量,城市综合灾度和自然资源优势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污染是重要的城市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经济损失评估是一项难于计算的工作。本文在调查研究一处严重的地下水污染场的基础上,利用恢复费用法反算地质环境经济损失,解决了污染场地对下游地下水和地表水影响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计算问题。文中提出的工程措施和计算方法对类似的地质环境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城市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以 GIS为支撑工具 ,对城市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初步划分及城市建设用地与地质环境的协调性评价模型作了分析 ,并选取典型实例进行剖析 ,结果表明 GIS是城市地质环境研究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是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合理途径,而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问题、技术经济等指标因素的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定量评价宁波东部新城浅层(-15~0m)和中层(-30~-15m)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适宜程度。评价结果显示,东部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等级分为Ⅱ级较适宜和Ⅲ级较不适宜,并根据不同的适宜等级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为宁波东部新城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建设依赖于地质环境,又不断改造地质环境,诱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城市地质工作主要解决制约城市化建设的环境地质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城市化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入手,梳理了宁波市城市地质环境问题,总结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方向,并就如何更好地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提出了建议,确保城市地质工作在城市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功能区地质环境风险性分区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的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与城市中长期规划相对照把城市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以此为基础建立不同功能区的城市地质环境风险性评价方法,并以四川康定城为例对此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行,对城市规划、政府部门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质环境,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能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土地、矿产等资源;然而另一方面,仍存在一系列的不良地质现象,例如地面沉降、滑坡等,严重威胁着城市的健康与安全。在此基础上,需要一种全新的评价方法用于城市日常管理,明确城市各区域当前的具体状态,据此提出了城市地质环境健康度的基本概念。对其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的理论与实践方法,从城市建设与管理、居民生活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对地质环境做出全面且系统的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定量的评价,确定城市不同区域的健康等级。在本文中,主要工作是完整构建出城市地质环境健康度的理论体系,明确城市地质环境健康度的概念、解释其内涵与外延、分析其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并给出该评价体系的使用方法,具体以上海市为例,运用建立的体系评价上海各区域的地质环境健康度等级。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10年来,江苏已开展并完成了大量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现代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方面的丰富资料。本文通过对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的有关资料分析比较,总结了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深入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了江苏进一步开展农业地质环境环境调查研究的有利因素及主攻方向,指明了今后工作的前景,认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特色农产品产地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水土地质环境监测网建设等应作为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近期主要成果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