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田防护林网要林地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芳  杨戈 《中国沙漠》1997,17(3):295-300
通过1992-1994年的定位观测,对农田防护林网中的护田林、护渠林林地含水量和林木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年平均耗水量:护田林是154.40mm,护渠林内侧2995.92mm,护渠林外侧1514.75mm。护田林带的土壤含水量在0-150cm层内变化,以下为稳定层,而护渠林深层渗漏严重,可穿透3m土层。胸径和材积生长量是护渠林内侧〉护渠林外侧〉护田林,但护田林若遇丰水年份,则胸径和材积猛增,  相似文献   

2.
天山北坡农田防护林合理灌溉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天山北坡箭杆杨成林农田防护林带进行了灌溉量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其净灌溉需水量,确定了本区域新的灌溉制度并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4.
河西走廊中部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单个农田林网的防风度为28.2%,而大面积连片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成,区域性防风效应更加显著。与建设初期相比,张掖、临泽和高台3县(市)防护林网的总防风度为42.8%,年大风日数降低68.4%,年沙尘暴日数降低66.1%。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廓中部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勋  蔺国菊 《中国沙漠》1997,17(4):432-434
单个农田林多的防风度为28.2%,而大面积连片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成,区域性防风效应更加显著。与建设初期相比,张掖,临泽和高台3县防护林网的总防风度为42.8%〉年大风日数降低68.4%,年沙尘爆日数降低66.1%。  相似文献   

6.
冀北坝上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属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是我国沙漠化发展最危险、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因此,在坝上干草原的滩地农区,如何营造农田防护林,继而更新培育第二代防护林,连续发挥林木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层次分析法在民勤绿洲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基于防护林的定位观测数据,利用AHP法建立了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数,并用该指数评价了民勤绿洲不同状态防护林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防风效益是决定民勤农田防护林的关键因素,林网内温湿度改变率、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水分的改变率等因素对防护效益的影响也较大。防护林层次结构和疏透度是影响防护效益的主要参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疏透结构、林下乔灌草结构完整的林网防护效益相对较高,而通风结构或紧密结构、林下层次结构不完整的防护效益并不高。  相似文献   

8.
农田防护林健康对维护绿洲生态安全、减少风沙灾害、改善局地小气候、提高农作物产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对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整体上处于亚健康水平,瓜州县、酒泉市肃州区、嘉峪关市和临泽县的农田防护林处于健康水平,民勤、民乐、高台和阿克塞的农田防护林处于不健康水平,其余区县农田防护林处于亚健康状态。(2)林带连续性、疏透度、修枝情况和地区经济收入是驱动区域农田防护林健康状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绿洲农田防护林可以有效保护绿洲免遭风沙危害,但规格过高的防护林体系不仅消耗水资源,而且有胁地和减产等负面作用,因此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农田防护林空间格局、带斑比及其结构是建立节水型绿洲的基础。酒泉绿洲位于讨赖河流域中游、河西走廊西段,是典型的干旱区绿洲。本文选择酒泉绿洲为研究对象,围绕基于遥感数据提取绿洲防护体系的数据源选择与提取方法、绿洲农田防护林体系格局及其尺度依赖性、农田防护林结构等科学问题,探讨了利用遥感数据提取农田防护林属性的方法、分析讨赖河中游农田防护林的空间格局和结构。研究表明:(1)使用哨兵-2A遥感影像,利用防护林与农作物生长的物候差异,选择合适时间的遥感数据,可以有效提取农田防护林信息,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绿洲农田防护林网的带斑比及其分布状况,计算结果与实地调查相符;(2)讨赖河中游酒泉绿洲农田防护林以新疆杨为主,农田中超过80%的林网带斑比为2.50%~7.50%,具有明显的随尺度变化特征,表现为0.1~10 km内尺度效应明显,10~20 km内随幅度增加尺度效应减弱,当幅度大于20 km时尺度效应逐渐消失;(3)农田防护林平均树高17.5 m,平均胸径25.7 cm...  相似文献   

10.
以水面蒸发量为基础,利用多年的白杨农田防护林试验资料,建立了塔里木河流域白杨农田防护林蒸散量的两种估算模型,并利用白杨林实际蒸散量的测量值,分别对两种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总体上来说,模型(Ⅰ)计算精度较高,但两种模型的相对误差都不是很大,都可以作为计算塔里木河流域白杨农田防护林蒸散量的方法而使用,但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梭梭人工林密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李银芳  杨戈 《中国沙漠》1998,18(1):22-26
对秋灌梭梭人工林进行了2m×4m、2.5m×1.5m和天然荒漠林对照的密度研究。结果表明,2.5m×3m,1333株/hm2作为初植密度和成林密度是较为合适的。土壤高含水量层的深度范围和时间过程构成的面积大,土壤水减少量和蒸散量小,能适时进入成林阶段的郁闭状态,现虽然生长状况一般,但水分供需平衡。而且在不灌溉情况下,仅靠降水不会出现固沙林衰亡的恶果。  相似文献   

12.
借助1997年二类调查数据,在AreInfo的支持下,运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法,对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森林景观要素空间分布与环境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金沟岭林场范围内,坡度和土层厚度对景观格局分布的影响极为有限,景观要素空间格局更多地受海拔和坡向综合控制,海拔是控制景观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坡向;森林景观总体分布是从河谷地低海拔榆杂林和杨桦林到高海拔红松云冷杉林;CCA排序图可将整个林场森林划分6组景观类型:榆树林景观、阔叶混交林景观、杨桦林景观、针阔混交林景观、阔叶红松林景观、人工纯林景观。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森林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提出了用一般性流域水文模型研究森林水文效应的途径。得出在岷江上游地区随着覆盖率的下降年径流量减少、径流成份改变、年风分配更趋不均匀和洪峰流量增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岷江上游地区水源涵养林建设的水文效益与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苏北低山丘陵森林植被的多佯性表明:(丑)杂木林多佯性最高,物种多佯性指数SI)II.39~2. 40,群落均匀度指数 CE 0.56~0.88,生态优势度指数 EDO 15~0.39;侧柏林和刺槐碎多样性最低,——k’7~几m,”—队叮~k‘5,。。k93~几‘8;杆类林和温性松林(赤松林)的多样性分居第二、弟三位.(2)相对而言,苏北东北部低山丘陵生物多样性较西北部低山丘陵高.并对该地区生物多佯性的有效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热带北缘裸地与桉树林地降水-地表侵蚀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水滴动能与地表侵蚀的相互关系问题,通过对相邻的两个地类:没有任何植被的光裸地和地表同样光裸但有人工桉树林的2个试验小集水区的对比研究,说明了单位雨量下的侵蚀强度与水滴动能存在最为紧密的关系。裸地地表的侵蚀强度决定于大气降水动能,而桉树林地的侵蚀强度却主要与林冠的穿透水水滴动能成正相关。总的说来,桉树林林冠的存在加大了林地所接受的降水动能,特别是在中小降雨强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就说明了营造人工林时,必须考虑到林冠结构与林地地表冲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发展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平德 《热带地理》2002,22(4):299-303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交通运输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一体化交通运输网络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构想。认为珠三角交通运输设施虽然种类齐全且发展迅速,但还存在数量、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未来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为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交通运输应从被动适应变为主动发展并引导城镇体系和生产力布局,从注重设施数量变为强调设施质量并向高速高效型发展;应该分4个层次建设3个枢纽和3大组团并与大运量快速干线相连接,构建区域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