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步建模法强调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是储层建模的关键,即首先借助地震、测井和钻井岩心等资料,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精细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继而在格架内以不同层次的旋回层序建立沉积微相模型,从而在沉积微相的约束下建立储层物性模型.三步建模法应用于赵凹油田的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储层地下特征,经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地下水流场数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景涛  刘翔  严涛 《水文》2003,23(2):7-10,32
以Visual一Modflow为工具,建立了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地下水流场三维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水源地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计算结果与观测资料拟合检验效果良好。在模型基础上对未来水位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报,并提出了水源地的合理开采量。  相似文献   

3.
王琨  肖克炎  李胜苗  甘曦 《地质通报》2015,34(7):1375-1385
在全面收集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探矿者软件建立了湘西北李梅铅锌矿区的综合地质数据库,利用三维钻孔数据建立了研究区的三维矿床模型,并以矿体模型和地层模型为例,介绍了矿区三维地质建模的一般流程。在矿体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地质块段法、地质截面法、地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储量估算,并与矿山勘探报告中的储量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探矿者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储量估算,操作简便、可视化效果好,不同方法进行储量估算的结果互相印证,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二维高密度电阻率法数值模拟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聪 《地质与勘探》2014,50(5):984-990
高密度电阻率法作为工程勘察领域广泛使用的勘察方法之一,与传统电阻率法相比,具有效率高、信息丰富等优点。本文首先从高密度电法原理出发,介绍了两种常见的装置(温施装置和温纳装置)的特点。然后依据实测资料建立了地电理论模型,并通过理论正反演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装置下模型的电性响应特征,并与实际资料与进行了比较,进而进行地层分层和地质解释。结果表明,温施装置进行地质分层效果更佳,通过高密度电法正演模拟指导反演可提高地层分层和地质解释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地层吸收衰减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面临的一大难题。品质因子Q是描述岩石弹性性质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地层含油气性的重要标志,谱比法是实际运用中最为广泛的Q值估计方法。这里详细阐述了谱比法的基本原理,结合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使用雷克子波作为地震子波,从建立的理论地质模型中提取品质因子Q值,并分析了层厚度、噪声、时窗长度、拟合频带范围等因素对谱比法应用效果的影响。多层模型分析结果和实际地震资料含油气检测证明,谱比法能有效估计Q值变化情况,并能与实际钻井结果相吻合,因此运用谱比法可作为一种有效含油气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河北矾山幅(K-50-135-B)1∶5万区调成果,在全面分析了第四纪地层常用划分方法(岩性法、地貌法、古生物法、气候法、古地磁法、年龄法)的利弊和应用效果的基础上,提出对第四系进行多重地层综合划分应分三步:①根据岩石地层学和地貌地层方法,建立研究区地层相对新老顺序;②根据生物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等方法,确定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③根据古地磁和年代学方法,确定重要地质界限和地质事件的年龄;并对多重地层方法野外填图的基本程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Kriging插值方法在地层模型生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建立三维数字地层,采用了一种适合城市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特点的地层数据模型-基于钻孔信息的3棱柱模型。由于钻孔之间的距离稀疏程度、方向、数据值存在差异,钻孔以外未知的地质特性需要插值和推断,传统的数理统计方法无法很好地解决空间样本点的选取、空间估值和2组以上空间数据的关系等问题。借鉴地质统计学的Kriging方法给出一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即先根据空间数据得到统计特征,再根据统计特征进行插值。通过对地层模型插值结果的观察,得出该算法可以获得良好的插值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对格尔木新城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并借助Visual Modflow软件对格尔木新城规划区地下水渗流场现状、采取不同治水措施后的效果预测及地下水位对工程建设的适应性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研究对格尔木新城区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为该地区今后地下水的有效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倾斜层状地层中速度模型对于震源精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水平层状地层两点间的快速射线追踪法,分析了应力波在倾斜地层中的传播路径及规律。结合网格搜索法,提出了针对倾斜地层的微震定位算法,并与传统的基于单一速度模型的定位算法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性地采用了颗粒流理论构建地层数值模型,通过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模拟应力波传播进行定位算法有效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倾斜地层,基于简化弹性波等速传播规律的定位算法精度较差,单一速度模型不能满足复杂介质的定位要求;(2)采用倾斜分层速度模型并改进应力波传播路径的计算方法能有效提高倾斜地层的震源定位精度,同时分析了地层倾角以及地层数对算法精度的影响,表明定位误差与倾角、地层数成正比;(3)通过减小网格搜索法的网格尺寸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定位精度,合理的尺寸大小和搜索策略有助于网格搜索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建立的倾斜地层震源定位及其验证方法可为进一步研究复杂地层定位监测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浅剖数据为源数据,钻孔实测数据为验证数据,利用普通克里金法对海底地层厚度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地层分布特征,采用3种半变异函数模型和不同取样间距对某井场3组地层厚度进行普通克里金插值并验证其插值效果。结果表明:普通克里金是一种有效的海底地层厚度预测方法;结构分析最佳的模型不一定是误差最小的模型,应对不同模型下的插值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来选择最合适的模型,并提出球状模型在该井场厚度估计中最优,高斯模型次之;对于球状模型,增大取样间距对地层厚度变化剧烈的地层回归效果影响较小,对地层厚度变化不大的地层回归效果影响较大;同时,SE预测值变化率分析表明对于地层厚度变化剧烈的地层,减小取样间距可以大幅度地减少插值误差,而对于地层厚度变化不大的地层,减小取样间距对插值精度提高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平面地质图的复杂断层三维构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平面地质图数据特点的基础上,为准确表达复杂断层的空间几何形态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引入了由地质形体的轮廓线构建而成的线框架模型概念;修正了边界表示法模型有效构建的基本条件;从地层与断层之间的关系角度详细阐述了有效构建线框架模型的方法;提出了以线框架模型为基础的断层面整体构建技术思路,解决了复杂断层面三维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层模型误差修正机制及其实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良峰  吴信才  潘信 《岩土力学》2006,27(2):268-271
三维地层模型是地下工程辅助分析的有效工具,而工程钻孔数据是建模主要的数据源。由于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和采样数据的稀疏性,仅仅利用零散的钻孔采样数据无法有效地控制最终建模结果的误差和精度。在分析三维地层建模误差来源的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两种误差修正方法:地质剖面修正法和虚拟孔修正法。在建模过程中,基于实际勘察获取的资料和工作经验,结合对地质模型的理解,在特定位置处生成能反映地层局部变化特征的地质剖面或虚拟孔,然后将其与实际的钻孔数据一起约束到模型之中,构建出相对精细的三维地层模型,从而在三维空间中实现对地层模型的精确修正。  相似文献   

13.
黄静莉  王清 《吉林地质》2013,(3):111-114
三维工程地质地层模型的建立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城市地下空间的地质结构,能够为岩土勘察、设计和施工提供辅助参考。论文依据《长春市两横两纵快速路系统——二环路工程(二段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中提供的钻孔数据,采用GOCAD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局部路段地层分布的三维工程地质地层模型。通过应用实例证明,GOCAD软件具有快速建模,可视化效果良好的特点,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地层实际分布情况,将其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A.G.W. Cameron 《Earth》1973,9(2):125-137
A brief introduction is given to the various approaches which have been followed in attempting to construct models of the origin of the solar system. The author then outlines in more detail one of the more recent approaches, involving models of a massive primitive solar nebula. In this approach a massive gaseous disk is first formed during the course of star formation, and the Sun must subsequently form from the disk as a result of hydrodynamical dissipation processes. Both the dissipation and the accompanying formation of the planets are estimated to require only a few thousand years. As a consequence, there was little time for the Earth to radiate its energy of gravitational accretion, and the primitive Earth must have been extremely hot.  相似文献   

15.
Short Fortran 77 programs with a microcomputer and printer can construct model block diagrams of strata affected by two generations of folds or by multiple foreland-verging thrusts with or without contemporaneous hinterland-verging thrusts.  相似文献   

16.
渭河盆地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渭河盆地是位于秦岭造山带和鄂尔多斯盆地之间的断陷盆地。渭河盆地的形成时间以及基底构成目前仍存在着争议。近几年来,对于渭河盆地天然气类型、形成机制、成藏条件、资源潜力以及盆地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解决以上争议提供了进一步的资料。根据盆地的钻探资料和物化探新成果,发现渭河盆地是由固市凹陷、西安凹陷、泾河鼻隆、宝鸡凸起、骊山凸起、咸阳斜坡带和富平-蒲城斜坡带组成,并具有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复式盖层和两盆一鼻两凸两斜坡镶嵌复合结构特征;渭河盆地新生代之下的中生代-古生代盖层为:西部宝鸡凸起为古生界地层,中部西安凹陷和咸阳斜坡带为中生代地层,东北部富平-蒲城斜坡带基底为奥陶系地层,东南部固市凹陷基底为晚古生代地层;渭河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具有相同的基底和相似的盖层;太要断裂(约1800 Ma)形成,为渭河盆地形成奠定了构造基础,奥陶世马家沟末加里东运动及渭北隆起南缘同生逆冲断裂形成,标志着渭河盆地独立演化的开始,主沉降期为中生代-新生代;结合已有研究,给出了渭河盆地的基底模型和渭河盆地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发挥FLAC3D在数值计算方面的优势,解决在复杂地质体条件下岩体工程开挖存在的计算模型构建难度大、多采用简化模型而影响计算结果可靠性及准确性的问题。提出采用三维表面模型重建方法建立地质体及岩体工程的表面模型,确定岩层、开挖等的封闭空间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约束德洛内四面体剖分的方法对三维表面模型形成的空间区域进行网格剖分。分析了网格生成器TetGen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确定表面模型数据至TetGen、TetGen网格划分结果至FLAC3D的对应关系,实现能够准确描述地质体与工程开挖的FLAC3D计算模型的构建。通过某大型深部开采铜矿的多个岩层和首采区3个盘区63个采场的模型构建实例,证明该方法简单、可行、有效并且健壮。  相似文献   

18.
Depillaring of the existing pillars (square or rectangular in shape) by continuous miner provides irregular shaped ribs. An assessment of strength of such a rib becomes a difficult task. Literature review finds a number of approaches for the rib design but the scope of straight forward application of these approaches is limited due to the uniqueness of geo-mining conditions of the Indian coalfields. This review also finds that a wide spectrum of moderate roof conditions is yet to be properly addressed. Field studies at some depillaring operations in Indian coalfields indicated the influence of roof strata over the stability of a rib is considerably high.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roof strata influence on simulated models provided interesting results. A model for rib design is conceived on the basi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iscussing couple of field experiences of rib stability during mechanised depillaring under two different types of roof strata of Indian coalfields,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along with the conceived model of a rib design.  相似文献   

19.
杨仁超  韩作振  柳益群  樊爱萍 《铀矿地质》2007,23(4):207-213,233
以铀成矿前景预测为目的,笔者采用野外研究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下白垩统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演化和铀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本区下白垩统砂岩岩石成熟度中等,成岩作用强度较弱,成岩演化经历的同生成岩、早成岩和表生成岩3个阶段均与铀矿化有关。铀成矿条件分析表明,本区下白垩统浅层不利因素多。铀异常的发现和氧化一还原过渡带的展布特征指示铀矿勘探应向深部转移。  相似文献   

20.
上扬子区下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上扬子区下古生界在贵州及其邻区发育较为完整。在震旦纪与寒武纪之交的台地淹没事件之后,寒武系形成一个从深水盆地相黑色页岩系到大套台地碳酸盐的沉积序列,其中下寒武统包含5个三级层序而可以进一步归为一个二级层序,中上寒武统构成一个二级层序而且可以进一步划分为7个三级层序。奥陶纪艾家山世末期的都匀运动、奥陶纪末期的与冈瓦纳大陆冰期相响应的全球海平面下降事件以及志留纪末期广西运动的共同作用,造成扬子地台大幅度的古地理变迁以及残留不全的奥陶系和志留系。详尽追踪和对比的结果可以将奥陶系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且可以进一步归为一个二级层序,在残留不全的的志留系中可以划分出7个三级层序并可以进一步归为一个二级层序。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可以大致解读许多有趣的地质现象,如寒武纪碳酸盐台地的生长过程,奥陶纪与志留纪之交的“浅海静水”型黑色页岩系的发育特点,志留纪由北而南的海侵所造成的复杂的志留系展布特征等等;同时也意味着许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早寒武世数次快速海侵事件与生物事件的关系,奥陶系顶部特殊的“观音桥灰岩”的成因,奥陶系红花园组海绵生物礁的基本沉积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