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万银  陈英  徐彬 《干旱气象》2014,(3):481-486
利用民勤国家基准气候站1992~2001年5~9月各月小型与E-601型2种蒸发皿蒸发量的同步对比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相关分析、离差分析方法以及气候估算值分析得出:(1)各月小型与E-601型2种蒸发的折算系数在0.504~0.601之间,平均折算系数为0.574;各年2种蒸发的折算系数在0.529~0.608之间,平均折算系数为0.574;(2)2种蒸发量5~9月的月、年平均折算系数相同,2种月蒸发量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952,相关性很好,但2种蒸发的年平均相关系数为0.330,相关性很不理想,因此利用按月计算的折算系数来换算2种蒸发量更为合理;(3)小型蒸发量的离差系数大于E-601型蒸发量,小型蒸发量的离散程度比E-601型蒸发量大。由于E-601型蒸发量只有5~9月有观测资料,在考虑民勤站小型蒸发与E-601型蒸发资料互相换算时,首先考虑将E-601型蒸发量换算为小型蒸发量来利用,为有效利用民勤长序列小型蒸发量资料做了很好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我国两种蒸发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980年以后的E-601型蒸发资料与相同时期的20cm小型蒸发资料的比较,分析了两种蒸发资料的特点,给出了两者的折算系数、相关系数、离差系数,建立了利用小型蒸发资料计算大型蒸发资料的订正公式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通常人们把有植物覆盖下的蒸发蒸腾称作蒸散或可能蒸散。蒸散就是指“在指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面蒸发所散失的水分总量。”蒸散量在干旱气候研究、水资源评价、干湿评定、水利建设以及在农田灌溉管理、作物估产等项目的研究和实际应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张掖站1985~2001年5~9月E601(金属制)与玻璃钢制蒸发资料及E601型与小型蒸发观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金属制与玻璃钢制E601型蒸发资料可做为同一资料序列使用;(2)E601型与小型蒸发资料相关性达88%以上,由比值折算系数求得的气候估计值与实际观测值更接近,优于使用一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用作物水份系数分析了南宁地区水稻、玉米各生育期的需水量,并对比同期降水,探讨各作物各生长期的水份盈亏状况,确定水份亏缺时期的灌溉量。一、作物水份盈亏的分析方法作物一生所需水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植物同化过程耗水和植物体内包含的水份;(2)蒸腾耗水,蒸腾大小受植物的种类和品种类型、植株的年龄、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3)农田植株表面的蒸发;(4)土壤蒸发。由于(1)、(3)两部份耗水占总需水量的比例很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常以蒸腾耗水与土壤蒸发之和(蒸散)作为作物的需水量。  相似文献   

6.
小型蒸发误差原因分析和对策韩通(会宁县气象局会宁730700)小型蒸发器观测简便,蒸发量资料积累时间较长,但小型蒸发器所测得的蒸发量与实际蒸发量之间有一定误差。本文就引起小型蒸发器蒸发量(以下简称小型蒸发)误差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探讨改进措施。1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cm小型蒸发器与20m2蒸发池的对比观测试验,找出两者的变化规律,求出订正值,以便充分利用小型蒸发器的蒸发资料,为资料使用部门提供接近实际大水体蒸发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崔凤梅 《广西气象》2007,28(A02):172-174
通过对台山市气象站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E601B型与小型蒸发器一年蒸发量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型蒸发量较大型蒸发量偏大的结论,并且分析了小型蒸发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台山市气象站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E601B型与小型蒸发器一年蒸发量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小型蒸发量较大型蒸发量偏大的结论,并且分析了小型蒸发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邱传涛  罗克勇 《高原气象》1990,9(2):190-193
Ⅰ.引言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灌溉农业区,水资源十分宝贵。研究该地区水分平衡,无论对天气气候的形成,还是对水资源的工农业潜力的估算都有重要意义。蒸发是水分平衡方程的重要分量,而实际蒸发(蒸腾)量是与  相似文献   

11.
玉树站E-601型与小型蒸发器对比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玉树站1986-1999年E-601型与20cm小型蒸发资料的比较,分析了两种蒸发资料的特点,进行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得出了两的折算系数、相关系数、离差系数,求出了累年E-601型蒸发量的气候估计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福泉国家气象观测站新30 a资料(1981—2010年)的小型蒸发观测资料与2014年、2015年自动大型蒸发传感器观测资料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了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新旧两种探测技术蒸发量差异比较大,新探测年、月、日蒸发量明显小,夏秋季差异大、冬春季差异较小。重点分析了两种探测手段对实际蒸发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蒸发观测值的方法,认为自动大型蒸发传感器数据更准确,更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13.
E601型蒸发器     
蒸发是水分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蒸发资料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盐业生产尤其是对水库的设计与管理是十分重要的。解放后,我国气象台站一直采用20厘米口径蒸发器(简称小型蒸发器)的记录,作为蒸发的正式资料。小型蒸发器的蒸发量折算到大水面蒸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观测使用也较方便。但是小型蒸发器由于水的容量少且暴露在地面以上,故记录的代表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例如小型蒸发器的月蒸发总量有时要比大水面蒸发量偏大一倍以上。据了解世界上除少数国家(如新加坡等)采用20厘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济南站1984~93年10年大、小两种蒸发器的对比观测资料,对两种蒸发器的测值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差值原因。通过对比和相关分析,求出了两种蒸发的订正系数,揭示了它们的内在联系。最后,用1951~93年小型蒸发资料,计算得出了各月大型蒸发的气候估值。  相似文献   

15.
非均匀地表条件下区域蒸发散通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改进了计算蒸发散通量的 Kotada-Barton模式(K-B模式)。经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淮河流域试验区各种不同陆面条件(水面,森林,麦田和水稻田)下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和其它方法比较,认为该方法计算精度与涡动相关法及鲍恩比法相当,不论是计算蒸发散通量的瞬时值或日值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该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仅仅依赖于土地资源遥感信息、常规气象资料和基础地理信息如地面高程,而到目前为止上述资料均可以通过卫星等手段及常规观测得到。利用此方法计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种地表面上1995年各月的蒸发散量及该地区的区域平均蒸发散量。结果证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且基础资料容易得到,是一种估计不同地表覆盖条件下的蒸发散量和具有复杂的地形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区域平均蒸发散量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必须了解水份循环实况,也就要进行水份平衡的计算,蒸发项的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直接而且准确地测量自然蒸发是不易做到的。一般采取两类方法:即蒸发力的测量和估算以及蒸发器直接测量法。我国目前大多数气象台站用20厘米口径的小型蒸发器来测量水面的蒸发,所积累的资料年代也较长。但小型蒸发器水体面积小,口沿又离地70厘米高。显而易见,所测出的蒸发量代表性稳定性较差,使用效果也并不理想。E—601型蒸发器就相对地克服了许多小型蒸发器的缺陷。有一定代表性和稳定性。但E—601型蒸发由于观测所得的资料年代短,很难适应各方面需求。如何能较好地找出小型与E—601型蒸发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订正使已有的小型蒸发资料发挥更大效益呢?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小型蒸发器蒸发量测定为负值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梅 《广东气象》2005,(3):48-48
在小型蒸发器蒸发量的观测过程中,有时因一些不明原因,致使蒸发量测定值成为负值。小型蒸发器蒸发量计算公式为蒸发量=原量+降水量-余量,由此可直观看出小型蒸发器蒸发量若为负值,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小型蒸发器的原量+降水量<蒸发余量。现就这一原因进行分析。(1)因小型蒸发器与蒸发专用雨量器构造不同、安装位置不同,对降水量测量结果的减少存在重要的影响。小型蒸发器为口径20 cm、高约10 cm的金属圆盆,受水界面较为单一;而蒸发专用雨量器是由全新不锈钢的口径为20 cm的承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几个部件组成,承水器与漏斗连接面不是…  相似文献   

18.
蒸发对比观测及折算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邢台国家基准气候站1992-2001年4-10月E-601B型与小型蒸发器10年蒸发量观测资料,分别进行了对比分析、离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两种蒸发器测定的平均蒸发量小型为232.9mm.E 601B型为117.4 mm,差值为115.5 mm.偏大率98.4%;②两种蒸发量4-10月的折算系数为0.504,折算系数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③统计了历年E 601B型4-10月蒸发量的气候估计值,可为刑台地区的气候评价、水量平衡分析和水资源调查等提供依据,并为邢台地区有效利用长序列小型蒸发资料提供了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渭北旱塬农田蒸散规律初探杨必仁(咸阳市气象局咸阳·712000)农田蒸散是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总和。在无作物覆盖的裸地,仅表示土壤水分蒸发量。在自然条件下,农田蒸散除受气象条件影响外,还受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物理特性和作物种类等多种因素制约。即使在相似...  相似文献   

20.
非均匀陆面条件下区域蒸散量计算的遥感模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非均匀陆面条件下的区域蒸散计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文中首先在利用遥感资料求取地表特征参数 (如植被覆盖度、地表反照率等 )的基础上 ,建立了裸露地表条件下的裸土蒸发和全植被覆盖条件下植被蒸腾计算模型 ,然后结合植被覆盖度 (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与单位面积之比 )给出非均匀陆面条件下的区域蒸散计算方法。实测资料验算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文章最后利用该模型对中国北方地区的蒸散量进行了计算 ,并对该研究区蒸散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