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生态系统管理为工具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海岸带和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几大特征出发 (包括海岸带的中心地带———海 陆生态交错带、海岸带综合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危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管理对象———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等方面 ),提出生态学应成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科学依据,海岸带综合管理应遵循并且充分运用生态学的理念和方法;文章通过对生态系统管理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比较分析,指出生态系统管理正是生态学中有助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最佳工具,海岸带综合管理应以生态系统管理为基础,并进一步阐述了生态系统管理在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一、海岸带特点和现状分析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特殊地带。海岸地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摇篮。海岸带地区在人文、自然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海岸带的现状是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海岸带的特点和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海岸带的重要性海岸带地区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海岸带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海岸带地区是人口密集、经济集中的发达地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粹之地。近海岸带地区的沿海地带集…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综合管理作为沿海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沿海地区科学有效地利用海岸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省、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当前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现状和实践状况,提出了在海岸带综合管理立法缺失、权属不清、海陆统筹不能兼顾、海岸带规划与评价不足、管理技术亟待升级、海岸带基础数据尚不完备等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经验和实践,从加快海岸带立法、完善海岸带规划、协调综合管理、兼顾陆海统筹、提升管理技术、加强管理效果评价以及夯实基础信息等方面提出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是对海岸带资源进行资产化管理和实施有偿使用制度的前提和关键.海岸带资源的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同一种海岸带资源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种海岸带资源的质量都有所差异.因此,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应在对其分等定级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体现海岸带资源质量的优劣和资本收益的差异.在分析海岸带资源价值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不足,根据生产力理论、区位理论和地租理论提出了基于分等定级的海岸带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体系,以推进我国海岸带资源资产化管理和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保证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多驱动因素下海岸带脆弱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腾  邹欣庆  李保杰 《海洋通报》2015,34(4):361-369
基于大量有关海岸带脆弱性文献的分析梳理,从动态角度构建了海岸带脆弱性概念体系,重点总结了引发海岸带脆弱性问题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海岸带脆弱性定量评估方法与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包括IPCC通用方法、PSR模型、CVI指数等。海岸带极端气候事件和相关风险事件发生机制研究、海岸带自然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研究、人地系统要素过程的综合集成研究以及地方性在脆弱性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将是未来海岸带脆弱性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江苏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岸带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全球经济财富大部分产生于海岸区域,但海岸带由于受到多种作用力的交互影响,客观上存在各种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分析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问题,构建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框架,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促使海岸带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从海岸带自然发展状态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了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特点.由于江苏海岸带平缓及淤泥质特征,随着全球海平面上升,海岸带侵蚀加剧,潮滩淹没面积增大.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滩涂围垦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危害日益凸显,使江苏海岸带生态环境呈现出明显的脆弱性.针对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设定海岸带自然环境特点和人类活动两大因素作为压力指标,海岸带在承受此两方面压力下,其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及潮滩等呈现相应的发展状态,针对这种发展状态,提出了应对措施,从而构建了该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海岸带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两方面,共选取反映海岸带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和海岸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15个指标,初步建立了江苏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江苏省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特点和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建议:(1)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体系;(2)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3)采用工程修复和生态修复海岸带生态环境;(4)加强海岸带污染物排放管制.  相似文献   

7.
为保障我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文章在概述海岸带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总结国外海岸带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交界区域,资源极其丰富,但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我国海岸带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灾害频发等问题,主要原因为人类活动高度密集、法律体系不完善、行政管理缺乏规划、执法机制不健全;根据美国、韩国和欧盟海岸带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经验,我国应构建并完善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立陆海统筹综合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海岸带执法机制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8.
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核心目的及有关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岸带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环境问题复杂且动态变化的特殊地区,现在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为了减少海岸带地区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恶化,实现海岸带的持续利用,必须加强对海岸带的综合管理。本文认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同时还介绍了RS、GIS技术和“数字海岸”技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海岸带管理海岸带这个词是近几年来随着全国海岸带调查工作的开展,才被人们逐渐熟悉起来的。海岸带管理这个概念首先在美国被提出。1969年美国海洋科学、工程和资源委员会在《我们的国家和海洋》建议书中提出了“海岸带管理”的概念。1972年美国制定和公布了《海岸带管理法》;嗣后有29个州先后制定了《海岸带管理法》,对海岸带进行综合管理,以达到合理开发资源、保护海滨自然风貌和旅游资源、防御海洋灾害以及为海岸工程项目合理选址等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即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相互作用的地带。它是一个具有高生产力且相对薄弱、敏感的地带。为了对海岸带地区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划分方案,如以海拔划分、距离划分等。这些划分方案在面对海岸带地区管理和规划时显得无能为力了。我国目前对海岸带的划分在全国尚无统一的定论。文章通过以行政区划分海岸带的方案对环渤海地区的人口和面积进行了统计,旨在寻找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海岸带的划分方案,便于海岸带的规划和统计。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的海洋灾害与减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尤其海岸带(沿海带)经济和海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财富积累量迅速攀升,使承灾体在量上讯速增大,同时也使海洋及海岸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急速增长,海洋灾害成为中国自然灾害中损失增长最快的。但由于在沿海实施了正确的减灾战略,加大了防灾减灾能力的建设,不但较好地保证了沿海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我国的海洋灾害经济损失系数(灾害经济损失/GDP)保持在1.23%的较好水平,这仅为同期全国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系数的1/3,接近于世界减轻自然灾害较先进的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卫星遥感解译、潮汐数值模拟、GIS空间拓扑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水边线进行水位订正,推算出2019年度江苏沿海的遥感海岸线,对江苏省海岸侵蚀现状进行了遥感监测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江苏省共有侵蚀岸线长58.55 km,占全省大陆海岸线的7.39%。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型海岸的侵蚀岸段平均年侵蚀后退 59.24 m,主要表现为盐养围堤的冲刷水毁;辐射沙洲北翼淤长型海岸的侵蚀岸段年平均侵蚀后退152.28 m,表现为潮间带上部坡度变缓,海岸线持续内移。全省海岸带侵蚀总面积为 7.244 8 hm2,强侵蚀岸段主要分布在南八滩闸北侧,新洋河口两侧以及斗龙港南侧区域。文章同时结合江苏海域动态监管工作经验,提出了5点海岸侵蚀灾害防治对策:①加强天-空-地一体化多手段联合监测,精确监控海岸侵蚀灾害发生范围与程度,了解海岸侵蚀强度与等级;②联合多平台海洋观测,深入开展致灾因素分析,了解海岸侵蚀灾害的发展与变化趋势,逐步完善灾害预警机制;③根据不同的海岸类型与海岸侵蚀特征,有效开展多策略的海岸防护整治,减少海岸侵蚀灾害损失;④加快海岸带保护修复,明确海岸带开发活动的适宜空间与适宜程度,优化海岸带空间布局;⑤强化海岸责任管理,明确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13.
灾害链是在时间上有先后、空间上彼此相依、成因上相互关联,破坏性极强的呈链式结构的多种灾害。由于灾害链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叠加、放大和链式效应,已经成为灾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海岸带地区成为地球上最活跃、最脆弱的区域。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成为海岸带地区面临的主要地质灾害,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生存环境,这2种灾害相继发生、相互关联,构成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归纳总结了灾害链研究进展,阐述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的演化特征和研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灾害链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的交汇地带,是人类最为密集、开发活动最为频繁、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也是资源环境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由于海洋灾害频发、人类开发活动剧烈,海岸带区域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以加强海岸带区域的保护与管理,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本文概述了我国海岸带区域承受的压力和面临的威胁,以青岛市、东营市、连云港市海岸带为例,介绍了海岸带综合管理采取的有关实践,据此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科技支撑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沿海地区是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易发频发区,也是重要的人口和经济聚集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啸等海洋动力灾害的形成机理、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呈现出新的特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文章阐述海洋动力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在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应对海洋动力灾害现状基础上,提出我国沿海地区应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的对策与建议:建议开展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防御相关立法研究,制订国家层面应对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保险风险补偿机制以及提升重特大海洋动力灾害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6.
The current study area is coastal zone of Cuddalore, Pondicherry and Villupuram districts of the Tamil Nadu along the southeast coast of India. This area is experiencing threat from many disasters such as storm, cyclone, flood, tsunami and erosion. This was one of the worst affected area during 2004 Indian Ocean tsunami and during 2008 Nisha cyclone. The multi-hazard vulnerability maps prepared here are a blended and combined overlay of multiple hazards those affecting the coastal zon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develop a methodology for coastal multi-hazard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using parameters probability of maximum storm surge height during the return period (mean recurrence interval), future sea level rise, coastal erosion and high resolution coastal topography with the aid of the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ools. The assessment results were threatening 3.46 million inhabitants from 129 villages covering a coastal area 360 km2 under the multi-hazard zone. In general river systems act as the flooding corridors which carrying larger and longer hinterland inundation. Multi-hazard Vulnerability maps were further reproduced as risk maps with the land use information. These risk caused due to multi-hazards were assessed up to building levels. The decision-making tools presented here can aid as critical information during a disaster for the evacuation process and to evolve a management strategy. These Multi-hazard vulnerability maps can also be used as a tool in planning a new facility and for insurance purpose.  相似文献   

17.
应急管理是海洋灾害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需要各组成部门的协调一致。文章以连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为例,详细分析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总体构成以及完善海洋综合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作用。通过连江海域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规范风暴潮和海浪灾害以及赤潮灾害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各级海洋综合减灾能力,为其他沿海地区开展海洋灾害综合示范区建设和海洋综合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的海岸侵蚀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山东省海岸侵蚀灾害的基本特征,详细叙述了9216号强热带气旋暴潮的海岸侵蚀灾害情况。分析了海岸侵蚀灾害的基本特征,即侵蚀灾害的普遍性,侵蚀原因的多样性,人为因素的突出性,侵蚀灾害的连续性和突发性灾害的严重性,最后提出了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渤海海岸风沙地貌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于1990-1994年,对黄,渤海海岸风沙地貌,风沙沉积,风沙灾害和土地沙漠化现象进行详细的外业调查,测量和填图,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原理,对海岸岗沙地貌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对海岸风沙地貌分布规律和发育模式进行较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风沙地貌,风沙灾害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主要分布在冬,春季气候干旱,风力强而持久,砂源丰富的渤海海岸和山东半岛半岸的砂质海岸地区,海岸沙丘和风成砂地总面积达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