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桃源县西安钨金矿床位于湘西矿化集中区西安金锑钨成矿带的中部,距沃溪钨锑金大型矿床约15km,是湖南重要的钨金矿床。前人研究注意到该矿区内含矿地层及断裂构造叠加对矿床形成的控制作用。文章通过矿区地质研究和地球物理测量,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和对前人资料的分析,发现该矿区还存在重要的褶皱构造。对该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提出了新的认识,该矿床的形成除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之外,还受到褶皱构造的明显控制,提出了:有利地层和缓倾斜EW向层间滑动断裂带叠加控制了矿化带的形成和分布,高角度NE向断裂是重要的导矿构造,褶皱构造的叠加控制了矿床的形成和分布,次级褶皱尤其是背斜构造的叠加则控制了矿体的形成和分布,该矿床的成矿有利地段是地层和层间滑动断裂带之上叠加了褶皱构造的地段。  相似文献   

2.
张建明  程培生  李壮 《江苏地质》2023,47(3):249-258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庐枞矿集区北部、NE与近EW向基底断裂交会处,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化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西湾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周冲村组灰岩角砾岩,控矿构造为基底褶皱隆起带、基底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和“硅钙面”对铅锌矿体的控制明显。NE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其次级断裂及其形成的破碎带和“硅钙面”为容矿构造。根据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及铅锌矿赋存特征,认为西湾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为地层和构造,该矿床为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3.
右江沉积盆地演化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右江沉积盆地在大地构造位置上被称为右江印支褶皱带,其沉积-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大陆边缘裂谷、弧后裂谷和坳陷盆地.桂西北地区是右江盆地的主体部分,该区典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金牙、高龙)的含矿硅质岩特征、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组构学特征一致表明矿床在沉积成岩期已形成,矿床属同生沉积成因.矿床的形成与右江沉积盆地演化密切相关.裂谷环境、盆地的岩相古地理、同沉积断裂等因素对矿床的形成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非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主要矿化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勘查实践与认识,简要概括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环境的变迁、铜钴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层控特征.在同生沉积成因理论的基础上,依据铜钴矿床在卢菲利弧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加丹加造山运动对矿床的改造程度,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层状铜钴矿床归纳为受D1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铜钴矿床以及受D2-D3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热液改造铜钴矿床2种类型.前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矿山亚群,褶皱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与空间展布,矿床受热液改造的程度低,氧化程度亦较低,氧化带深度一般为20~5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辉铜矿为主,铜主要以结合氧化铜形式存在,矿床的钴含量相对较低,铜钴比值较大.后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迪佩特亚群和木瓦夏亚群,线型构造如韧性剪切带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热液改造程度高,矿床氧化程度较高,氧化带最深可达30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水钴矿为主,钴含量高,铜钴比较值小,铜和钴主要以自由氧化铜及自由氧化钴形式存在.文章解剖了典型矿床的特征,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云南个旧锡石硫化物矿床的岩相古地理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个旧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我国著名而又典型的锡多金属矿床,其产出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和岩浆活动三者的联合控制.从矿床沉积学的角度出发,以矿床(体)产出的地质特征,特别是以矿床(体)宿主岩的宏观、微观含矿性及近矿、远矿围岩的物理机械性质为研究内容,探讨了个旧锡石硫化物矿床产出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作者认为研究此类矿床(体)宿主岩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如同研究同生层控矿床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一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非洲中南部卢弗里安地区Cu-Co矿床的大量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概括了典型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成矿带中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得到①罗安群成岩年龄为765~735Ma,这也是同生沉积层状铜钴矿的形成年龄;②后期多阶段改造的主要成矿年龄为510~500Ma,主要受到卢弗里安时期复杂的逆冲推覆断裂和褶皱控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凤太矿集区铅锌矿床分布特征、地层岩性和构造对成矿的控制、矿体的空间产出特征等方面入手,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凤太矿集区铅锌矿的矿体定位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区内铅锌矿的形成明显受控于地层、岩性、同生断裂、同沉积背斜等致矿地质因素,矿体赋存于特定的地层-岩性-构造组合,空间展布具有规律性侧伏.  相似文献   

8.
新疆晚古生代裂谷中同生断裂的控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晚古生代裂谷中同生断裂具有明显的控矿作用,体现出"三同一体"和多组断裂构造交会的区域构造特征.以构造的不同级别、期次,对矿带、矿田、矿床予以控制,在构造交会和构造复合地段使矿田或矿床就位.由于构造的近等距性发育,从而制约矿田或矿床的近等距分布,更由于裂谷同生断裂的多次开合和地质动力性质转换,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矿种、多类型、且具有矿种分带性的综合矿产链.  相似文献   

9.
塔儿里铅锌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成铅锌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石炭系巴都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与硅质岩接触部位,矿床受地层岩性及断裂、褶皱构造等因素控制,含矿岩性为角砾岩。本文通过矿区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归纳,特别是在化探异常查证和地表矿化较弱的情况下,加强深部验证取得显著找矿成果,对今后地质找矿工作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湖南宝山多金属矿田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宝山多金属矿田由四个大型矿床组成。主要控矿条件包括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矿床的空间分布范围、规模与构造有关。褶皱与断裂的组合构造体系控制了矿床的空间定位,构造型式及其构造作用方式控制了矿体的产状与形态。  相似文献   

11.
平利闹阳坪位于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区内构造断裂发育,萤石矿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通过对闹阳坪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初步认为其具备形成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秦岭风太矿田的层控铅锌矿床,主要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之间的硅质岩中,具有稳定的层位。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地层的循环热液,成矿方式有同生热液沉积和后生充填交代两种类型,成矿元素具有分带特点,反映出矿床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层位(时控)、古构造背景(裂谷盆地与同生断裂)和古沉积环境(台地边缘洼地)的控制。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确定的矿床勘查标志,对于寻找和预测新的矿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群  唐元 《甘肃地质》2013,(4):67-72
黑刺沟金矿位于秦祁昆地槽褶皱系南祁连地向斜构造带的西段。矿床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是构造,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物源,岩浆活动提供了部分流体及热动力,构造破碎带为成矿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4.
断裂及褶皱构造是邯邢地区矽卡岩型铁矿重要的控矿构造:断裂活动不仅控制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而且改造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褶皱构造提供了有利的成矿和容矿空间。在分析矿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侵入体之间的第四系覆盖区是寻找隐伏矿体的有利靶区,而石炭—二叠系地层分布区则具备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照将成矿的地质环境与因素转化为地球化学的环境与因素,进而再把控矿的地球化学环境标志转化为地球化学找矿指标的思路,通过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证明陕南柞水水阳成矿带菱铁矿铅、银、锌矿床上要是海底热卤水同生沉积成困,矿床受相对封闭的海底洼地和同生断裂构造的控制。但在普查阶段同生断裂与海底洼地是很难从地质上确定的,因此设想应用反映热卤水高盐度的地球化学环境标志(粘土岩类高的硼和钡含量)来代替地质环境因素指示成矿有利地段。经近矿与远矿含矿地层(主要由粘土岩组成)硼和钡含量对比,肯定了上述设想,选择黑沟矿区进行硼量和钡量测量,结果在已知矿段圈出规模较大形态规整的硼和钡异常。研究表明,沉积地层中硼和钡的分布不仅可以很好地反映同生沉积成矿的高盐度环境,而且也是该类层控矿床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16.
袁涛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88-92
新疆西天山富铁矿成矿带位于伊犁板块东端,火山岛弧带弧间断陷盆内.文章详述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式可布台铁矿床的地质特征,讨论了矿床成矿机制,对矿床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对比.认为铁质来源于海相火山喷气,海解萃取,高密度流体运移,同生断裂提供热液,贮矿盆地下陷接受沉积,最终呈向斜构造.  相似文献   

17.
谢群 《甘肃地质》2003,12(2):67-72
黑刺沟金矿位于秦祁昆地槽褶皱系南祁连地向斜构造带的西段。矿床赋存于断裂破碎带中,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是构造,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物源,岩浆活动提供了部分流体及热动力,构造破碎带为成矿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8.
酒地红山金矿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其矿质来源于地层,赋矿主岩为变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和灰岩,金矿化受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双重控制。本文论述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条件和成矿机制,旨在为客观评价矿床,扩大矿床规模,在本区及外围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区域成矿背景、地层、构造等几方面探讨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指出NW向同沉积断裂对矿床的空间分布、产状起主要控制作用.其次一级NW向断裂则是矿床的主要赋存构造,矿床的形成受地层、岩性和构造双重控制。通过与丹池矿带中的类似典型矿床的对比,指出北香矿床具有与大厂长坡矿床和大福楼矿床相似的成矿条件,泥盆系地层与NW向同沉积断裂共同控矿,矿体空间产出模式应都具有“上脉下层”的特点;结合已完成的地、物、化、遥等工作成果,认为在矿床的中深部有寻找似层状矿体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0.
铁山岩体北东缘陈盛—集宝庙地区分布有多个铁矿、铜铁矿矿床(点),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通过对研究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分布以及矿床分布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该区矽卡岩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控矿规律。认为矿床与燕山期闪长岩、石英闪长斑岩侵入三叠系碳酸岩、页岩有关,NW或NE向断裂对成矿岩体、矿床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为下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