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9月17日至21日在武汉召开了高精度GPS观测资料处理、解释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和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联合主办、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承办、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的。到会代表共76人,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系统的地震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分析预报中心、福建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上海天文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所;解放军总参系统的西安测绘研究所、信息工程大学;高等学校中的同济大学、华中…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震局杭州培训中心委托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于1988年5月9日至21在武汉举办了泛系理论及其在地震研究中的初步应用研讨班。 泛系方法论是我国科学家、武汉数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学谋于七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跨学科横断性新研究。泛系方法论发扬了中国传统哲理与方法论中侧重关系,关系转化与  相似文献   

3.
1982年4月6日至8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在武昌召开了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编绘的《1976年唐山地震震害图(1:20万)》审定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所,河北省地理所、河北省测绘局、湖北省测绘局、武汉测绘学院及其国家地震局直属的有关单位等共二十个单位。代表共26人。 会议听取了地震研究所作的编图报告,同时介绍了1981年5月初审会议的评审意见,并对首次会议所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于1987年10月20日至21日在武汉召开了“定点形变数据库及信息处理系统”技术鉴定会。地震研究所副所长邵占英研究员主持会议。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船舶总公司第七研究院数字工程研究所王振宇总工程师担任,副主任分别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天文大地系主任陶本藻教授、华中工学院陈耀奎副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3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武昌召开了由总参测绘局,总参测绘研究所,国家测绘局研究所,武汉测绘学院、船舶工业工司709所以及参加程序生产试验的湖北省测绘局、湖北省测绘队等二十多个单位的三十多名代表;对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编制的“独立模型法区域网平差Fortran语  相似文献   

6.
1985年3月25—26日,国家地震局领导来武汉在地震研究所主持召开了重力和激光实验室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付局长高文学、科技司司长陈鑫连、湖北省科委付主任崔建瑞和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武汉测绘学院等全国各地的同行专家以及本系统内的科技人员近五十名代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1988年4月13日至14日在武昌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地震、教育、水电等部门的六十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赖锡安副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秘书长徐宗和研究员分别代表地震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学会到会祝贺。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所、四川省地震局雅安测量大队、湖北  相似文献   

8.
1900年10月17日——21日在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了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专业委员会成员,科技司领导,地震研究所领导、部分地震重点监测区省局领导、地壳形变观测(含重力)手段专业技术管理组代表、研讨会学术论文作者以及来自中科院测地所、国家测绘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地震报、地震出版社,《地壳形变与地震》编辑部的部分特邀专家共60余人。研讨会主要议程:一是审议“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二是学术交流。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是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科技司联合制定的。提交大会审议的征求意见稿是今年8月邀请部分专家集中编写,科技司及有关同志汇总  相似文献   

9.
国家地震局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廿日至廿三日在武汉召开了JCY—3型精密激光测距仪(下称:JCY—3)技术鉴定会。会议邀请了五十五个单位的七十余名代表出席。会议领导小组由我国测量和电磁波测距方面的著名专家及有关的负责同志六人组成。他们是武汉测绘学院院长纪增爵教授、清华大学储钟瑞教授,七机部450工程办公室刘闿付研究员、地震研究所曾广梁研究员、郭惠申研究员和国家地震局科研处陈鑫连处长。  相似文献   

10.
华东地震预测预防工作协作区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商定由湖北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负责举办一期地形变学习班。最近,在武汉从1981年9月23日至10月18日举办了学习班,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为执行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门罗帕克分部联合主办的“中美地壳形变与地震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廿九日至卅一日在武汉召开。近百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湖北省付省长梁淑芬出席了开幕式,国家地震局付局长高文学参加了会议。 “地壳形变与地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获取地震造成的地壳形变信息和产生这种形变的机理及其观测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 9月 9日至 16日 ,叶叔华、丁国瑜、魏子卿、许厚泽、宁津生、刘经南等 6名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江城武汉 ,共商天文、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学科发展大计 ,为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等 5家联合主办发行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出谋划策。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本刊名誉主编叶叔华院士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首先听取了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刊物主编李强研究员关于刊物近几年来的工作、办刊方向 ,地震研究所人才结构、人才培养 ,承担的科研项目、成果 …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国家地震局第一次传感技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武汉举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研究员和中国地震学会观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赖锡安副研究员出席了大会,并就传感技术对地震工作的重要意义及‘‘七五"期间传感技术的发展讲了话,出席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4.
20 0 3年 6月 2日 ,湖北省地震局召开会议 ,学习传达中国地震局关于直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组织实施工作的文件 ,以及经中国地震局批准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参加会议的有机关全体工作人员 ,各研究室、中心、经济实体负责人及副高级以上科技人员。会上宣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科技创新基地正式组建。吴云副局长主持会议 ,人事教育处负责人对组建武汉科技创新基地有关问题作了说明 ,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安排。李强局长在会上做了动员。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地震局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正式启…  相似文献   

15.
受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邀请 ,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大久保修平教授、孙文科博士于 2 0 0 2年 4月2 2日至 2 5日访问了我所。大久保修平 (ShuheiOKUBO)博士是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 ,现任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监测与计算地球科学处主任 ,日本国测地学会理事 ,日本国国家大地测量委员会秘书长 ,《JournalofGeodesy》杂志编辑 ,国际大地测量学会邦佛奖获得者 (1991) ,日本坪井忠二奖首次获奖者 (1993) ,Inoue奖获得者 (1997)。与大久保修平教授同行的孙文科博士 ,1977~ 1982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取得学士学…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 5月 30日至 6月 2日 ,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戎绍昌、吴荣辉二位同志来武汉就我所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进行调研。调研中 ,副主任戎绍昌、吴荣辉广泛征求了我所专家和中层干部的意见 ,大家一致认为科技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符合我国科技发展的形势与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愿望。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是地震系统内惟一以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研究、监测地壳形变与地震孕育的研究机构 ,地震科学实践证明 ,大地测量是地震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四大支柱学科之一 ,因此 ,在中国地震局的科技体制改革中 ,对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科技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二年二月四日至七日,国家地震局在武汉召开自记水管倾斜仪技术鉴定会。会上对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的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浙江省地震局和杭州自动化仪器厂研制的WSQ—1型电涡流自记水管倾斜仪、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研制的Z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进行了技术鉴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单位的六十余名代表,其中有三种仪器的研制人员,有国家地震局自记水管倾斜仪测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六日至二十日,国家地震局科研处在武汉召开了《中国活动构造典型卫星影象集》审定会和《1:20万唐山地震震害图》评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各有关直属单位和省(区)地震局的领导同志和代表,武汉测绘学院、湖北省测绘局、武汉地质学院、湖北省地质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廿日至廿三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武昌召开《全国诱发地震座谈会》。这次会议得到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所属各单位和其它有关部门等廿八个单位和部门的代表共46人。 会议收到研究报告、论文53篇。其中属于水库地震的40篇;矿山开采诱发地震的6篇;深井 注水、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震学会前兆专业委员会和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于1981年11月27日—27日在武汉联合召开了“固体潮水平分量与资料处理”和“地形变观测技术”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地震战线46个单位,共100余人。会议进行了大会学术报告、分组学术报告、联组学术报告和小组学术讨论。还参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