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测地下水氡含量的变化来预报地震,在我国已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资料。然而利用这些观测资料预报未来地震,事实上遇到很大困难。笔者认为,需解决下面一系列问题,方能达到水氡预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朱岳清等提出的地震活动性增强度的计算方法及增强图象的编制方法,应用鄂西北及邻区1983年9月以来的地震目录编制了该区1988、1989年度地震活动性增强图,得出了该区的明显增强区,经检验认为其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震前地震活动图象 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发生在聊城—兰考断裂带(以下简称聊考带)南段。1937年菏泽7.0级地震就位于5.9级地震震中附近,现今此断裂带的小震活动仍较活跃。 沿聊考带东西两侧各取50公里作为研究区域。依据台网控制能力,取震级下限为2.0,研究了此范围内1970—1983年11月7日5.9级地震前小震活动特征。发现5.9级地震前小震活动有以下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4.
周仕勇  朱令人 《地震研究》1992,15(3):263-270
本文从信息量的角度出发研究定量描述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异常图象的方法,并定义了缺信量I_Q值来定量分析地震活动在时间轴上或空间上分布图象的异常程度。文中还根据1977年1月~1990年11月新疆部分地震区的地震资料,算出了四条I_Q—t曲线,发现在研究的时段和区域内发生的10多次M_s≥5.0级地震中,绝大多数有I_Q低值异常。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地震活动性时,过去我们往往采用震中分布图来表示某地区、某段时间内的地震分布情况。而根据这样的震中分布图难以看出这块区域内地震的发生变化过程。为了表示地震的时间顺序,于是就在每个地震附近标上日期,也有人用线把地震按发生的先后  相似文献   

6.
利用历史地震和现代小地震资料(其中包括少数有感地震)分析区域地震活动图象的文章已屡见不鲜,然而专门分析有感地震区域特征的文章尚未见到。这是由于历史上的有感地震是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分析的结果,精度低,难于分析其区域特征;而现代有感地震资料的积累受到时间的限制,尚未取得一定数量的资料。本文对山东地区近十多年的有感地震进行了搜集整理,并研究其区域地震活动图象,发现其规律性远比相近震级范围的无感地震图象强,从而加深了对本区地震活动格局的认识。有关同一震级范围有感地震与无感地震图象的差异以及有感地震的宏观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将另作讨论。  相似文献   

7.
川滇中短期地震活动图象异常及其在强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川滇20例M≥67级强震前中短期地震活动图象异常的分析对比,归纳出8项有普适性的图象异常指标,试图对一、二年内各个强震区(100×200平方千米)强震孕育程度给出一个经验性的估计量。并将它作为中短期强震预报的基本依据。同时,这些异常的动态既是改进年度性震情会商的着眼点,又是震情跟踪的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位滑动变差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位滑动变差方法是突出地下水位前兆场时空演化特征的良好方法。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像正负区和异常特征区的时空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负值区的演化具有“收缩—扩展—急速扩展—发震”的特征;异常特征区的演化显示“迁移—扩展—稳定—发震—消失”的特征;滑动变差显示”增大—减小—发震—急速减小”的变化过程。据此给出了地震中短期预报新标志。  相似文献   

9.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图象反映的地震构造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四昌 《中国地震》1993,9(3):223-228
本文主要依据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出版的1:600万《中国地震震中分布图(M_L≥2,1970—1989)》,对华北地区地震活动基本图象进行了构造解释。由获取的中上地壳构造信息发现,本区具有清楚的共轭地震构造特征。并且指出,华北平原拗陷区的深、浅构造具有某些不协调特征。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区(30——42N,105——124E)自16世纪以来8次7.5级以上大地震发生之前的地震活动图象.发现在这些大地震发生之前的若干年(绝大多数不超过20年),都表现出一个M4(3/4)地震在某一范围內相对较集中活动的区域,然后在该区中部或边缘发生大地震。 唐山7.8级地震前,随着大地震发生时间的逼近,Ms4.0地震的震中分布,在大范围活动的基础上,分阶段地逐步自外围向主震震中收缩,然后发生大地震。这种地震活动图象的演变过程可分成若干阶段的现象,对于研究震源性质、地震孕育过程和中长期地震预报等,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聊城—兰考断裂带地震活动图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自1970-1982年沿聊考断裂跨度约为140公里范围内的微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地震活动的平面分布与断裂带有密切关系,绝大多数地震都分布在断裂带及其两侧。细察之,其东侧地震活动水平高于西侧;南段地震活动水平高于北段,而整个断裂带及其两侧有约一半以上地震又丛集于一个长轴呈北东向的椭圆形“菏泽地震巢”内。地震分布所表现的这种条带性、分段差异性和集中性除受断裂带控制外,还与1937年荷泽7.0级地震有关。此外,还对聊考断裂带南端的地震活动图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了一个未来可能发生中强震的3级以上地震围空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整理了湖北地区近26年来的202次地震资料,从中判别出138次有感地震.分析了这些地震的时间、空间和频度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1.区内现代有感地震活动西强东弱,三峡地区最强;2.震中多沿断裂带分布,断裂交汇部地震尤其活跃;3.以往划出的11个地震危险区中的竹溪、黄冈和麻城三个历史强震区于最近26年没有发生有感地震,此三区目前应当处于地震活动的平静期.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地震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地震构造角度,把研究地震构造运动本质与探索地震预报联系起来。从应力场不稳定和近场与远场统一动平衡调整的观点出发,着眼于全局,面——全球地震,线——地震带,点——发震构造相结合,通盘考虑地震形式和非地震形式的构造活动,通过地震构造活动势态追踪预报未来地震。这在理论上是合理的,并在中期预报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1979年内蒙五原地震(6.0级)预报成功即为一例。对探索地震成因和地震预报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利用地震活动图象判断现场震情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蒲雄 《地震》1992,(3):1-10
本文根据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近年地震现场工作的某些经验,提出了在地震现场震情分析中,如何利用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的分析来判断已经发生事件的性质和估计未来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16.
耿杰  王吉易 《地震研究》1998,21(2):153-159
采用水位滑动变差方法,研究了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位滑动变差方法是突出地下水位前兆场时空演化特征的良好方法。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像正负区和异常特征区的时空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负值区的演化具有“收缩-扩展-急速扩展-发震”的特征;异常特征区的演化显示“迁移-扩展-稳定-发震-消失”的特征;滑动变差显示“增大-减小-发震-急速减小”的变化过程。据此给出了地震  相似文献   

17.
1983年11月7日山东省菏泽县境内发生5.9级地震,震中区遭受Ⅶ度破坏。这是继1948年5月29日菏泽5 1/2级地震后,在1937年8月1日菏泽7级地震震中区内发生的又一次中强地震。这次地震前曾依据某些异常现象,从不同角度尝试做过中期地震趋势估计。由于它是重复性地震,且发生在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相对平静期内,故深入探讨这次地震的震兆特征,对于中强地震预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江苏射阳5.1级地震的前兆性地震活动图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2月17日11时3分27秒,江苏省射阳县(北纬33°55′,东经120°32′)发生了M_s5.1地震,震源深度约18km。根据图1,该地震序列似应为前—主—余震型。但该序列中最大前震震级为M_s2.4,最大余震震级为M_s1.8,分别和主震震级相差2.7级和3.3级,主震释放能量占全序列释放总能量的99.99%。因此,我们主张称其为“接近孤立型的前—主—余震型序列。 从2月6日至2月17日主震发生前,位于震中区西南约35km处的大丰深井地震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巨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环形分布图象与规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世蓉  宋治平 《地震学报》1996,18(4):414-419
针对巨大地震前经常出现的环形现象展开了系统研究,分析了我国及边界地区16次巨大地震前与部分强震前的环形分布特征,对其普适性、规则性及预测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巨大地震前数十年至上百年,在其周围经常出现中等以上地震形成的环形分布现象,这个图象具有很强的普适性,不仅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巨大地震前,而且出现在7级多地震以前.活动环一般出现在巨大地震周围数百公里至上千公里范围(依震级而定);环内地震活动具有特征不同的三个基本阶段: Ⅰ阶段活动水平较低,分布较散,主震震源区表现为空区;Ⅱ阶段活动性增强,频度、强度、集中度、应变释放率、分布面积率等均增加,空区缩小或消失;Ⅲ阶段活动整体较前期有所减弱,空区再度出现;活动环包围的主震源区在震前数十年可能出现1~3期活动(称为早期、中期与晚期震源活动);活动环包围的空区长度经历大——小——大的变化过程等.根据活动环出现的区域、长度及环内地震活动状态的分析,可以估计巨大地震的发生地区、震级及地震孕育所处的阶段.这对巨大地震的长期预测是有价值的.本文还对震前活动环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0.
赵根模 《地震》1995,(2):131-136
大强固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震后运动可以引起触发,强固区破裂引起相邻强固区加载。震后运动可以在大范围内发生并引起相邻区域的不均匀应变积累。 观测表明大震后首先发生中等地震的地点正好是下次大震的位置,所以任何一个大地震发生都提供了一个探寻临界破裂的良好时机。依据1960-1980年资料总结的中期地震危险性估测方法称为“诱发前震图象”,1981-1992年的地震资料完全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