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城市应急救援工作的时间满意度,即在应急救援流程之间的衔接实现适时,在不影响整体救援的情况下,尽量实现时间最小化.本文利用Mobile-GIS集成移动性和GIS功能的特点,在分析综合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城市应急救援规程及其具体工作的基础上,引入生产管理中的JIT(Just-in-time)理念,提出了基于Mobile-GIS的城市应急救援适时模式并做出相应的应用设计.从而实现城市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适时信息通讯、适时决策指挥、适时现场救援,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具有立体、动态、形象地表示物体空间特征的优势,利用该技术能够立体展示矿井分布特征、地质构造与矿山采掘系统结构,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地质构造、矿床赋存与矿井采掘的关系,可以为矿井地质分析、救援方案确定、安全生产保障、矿井灾害救援决策和避灾救护提供技术支持。采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了监控和监管方法,为"科学施救、有效救援"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8月19日,辉县市矿管局在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援演练活动,检验各应急救援单位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Voronoi图为研究工具,对普通Voronoi图在海上救援应用中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合理改进,提出了“海上救援V图”。同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引力模型方法计算各海事机构救援力量的“吸引力”权重矩阵,提出了基于Voronoi图的海上救援调度模型。最后,结合具体救援案例,构建了基于Voronoi图的海上应急救援模型MRSV。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顾及海上特殊地理环境以及要素间空间关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海事机构的救援力量,针对不同海难情况,选调合适的救援机构,调度结果合理,能够达到优化救援力量配置的目的,可以为目前海上应急救援力量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志愿者参与地震等巨灾救援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救援效率,同时有效避免隐私泄漏等风险,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巨灾救援的地面移动目标应急跟踪方法,其通过志愿者注册建立包括手机号码、常住区域等信息的志愿者数据库;巨灾发生后,通过常住区域筛选出位于灾区周边的志愿者,通过短信猫向相应志愿者发送激活短信;志愿者智能终端接收、解析短信,确认同意后向服务器发送当前位置信息启动应急跟踪模式。采用Android/SMS Modem二次开发/Google Maps API等技术实现了志愿者应急跟踪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A-star算法的矿井事故救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井下不同形状巷道几何空间特征,确立以空间点、线、面为基本图元,以巷道中心线作为三维模型构建的基础框架,建立巷道三维模型。采用启发式路径搜索A-star算法,实现了应急救援路线智能快速选择。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矿井事故定位和救援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地理信息平台建设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分步实施的长期过程,构建随需应变的IT技术架构,保证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延续使用和功能扩充,是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技术问题。本文采用SOA的系统构建实践方法论,对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有关平台架构设计、业务集成和技术集成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设计了一个基于SOA的地理信息服务框架,给出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地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井下不同形状巷道几何空间特征,确立以空间点、线、面为基本图元,以巷道中心线作为三维模型构建的基础框架,建立巷道三维模型。采用启发式路径搜索A-star算法,实现了应急救援路线智能快速选择。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矿井事故定位和救援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22日下午,崂山国土资源分局和王哥庄街道办事处牵头组织实施了崂山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此次演练地点位于王哥庄街道办事处返岭社区崩塌滑坡治理点,该次演练的目地,是检验《崂山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发现并修正《崂山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锻炼提高各相关指挥机构和各救援力量处置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10.
5月16日,2014年淳安县防灾减灾演练在金峰乡安上村举行。这是淳安县第一次由多部门(应急办、防汛办、国土局、气象局、民政局、金峰乡政府)联合进行一次综合性防灾减灾的演练,安上村今日在家的村民几乎全部参加这次应急演练。这次演练主要由气象预警、地质灾害撤离、山洪防汛、民政救援四大块内容组成。通过对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部门的联动协作能力,使村民掌握了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了灾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逃生线路,确保在灾害来临时,最大程度减轻损失。通过这次演练,同时也检验了基层乡镇干部在灾害来临时的应急能力,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防灾和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地图     
正花垣组织开展尾矿库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为提高全县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避灾意识,花垣县联合组织县人武部、安监、国土资源、公安、交警、消防、环保、水利、交通、卫生、经信、民政、住建、公路、文广新、气象等部门以及团结镇、村、学校、企业共600人在团结镇开展尾矿库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演练。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09,(7):F0002-F0002
6月17日,省防指牵头,省安监局、国土资源厅等成员单位配合开展了湖南省山洪地质灾害及尾矿库应急救援演练,整个演练在浏阳市七宝山硫铁矿庙冲尾矿库及下游村组进行,  相似文献   

13.
应急地理信息整合平台系统架构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多源应急地理信息在突发事件处置和应急事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跨地区跨部门应急地理信息整合和应用集成的软件体系架构,介绍了主要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应急地理信息整合平台软件原型系统,并在应急管理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4.
崩塌灾害具有高隐蔽性、强突发性、重危害性等特点, 其预警监测是各类重大基础工程准备阶段以及施工期间的重要研究工作, 同时也是崩塌临灾监测救援现场指挥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结合地基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技术(GB-InSAR)和最新的MIMO技术, 将应急边坡救援雷达S-SARⅡ的系统量程扩大了60倍, 并通过监测内蒙古某矿场主矿坑西南帮崩塌隐患点生成雷达形变图, 结合三维高程模型DEM以及多种预测模型预测崩塌发生时间。结果表明, S-SARⅡ精准地确定了形变区域及形变量, 并预测崩塌发生时间为8月29日9∶32-10∶27之间, 最终崩塌发生时间为8月29日10点26分。因此, S-SARⅡ准确预测了崩塌灾害的发生时间, 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矿区的生产安全, 并通过实际应用分析证明, 优化后的S-SARⅡ的系统量程得到了数量级提升, 满足崩塌监测的需要, 且以S-SARⅡ为代表的遥测预警技术在地质灾害险情处置和应急救援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灾区通讯设施破坏环境中,应急测绘指挥调度过程实时通信能力不足的问题,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和短报文的优势,在Android平台基础上设计实现一套可以实时监控、实时反馈应急任务状态的应急测绘移动指挥终端系统,以提高应急测绘指挥调度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分析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自然灾害发生后,准确把握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应急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本文以台风"利奇马"为例,基于"新浪舆情通"系统搜集的相关微博、微信、论坛、网站等全网舆情数据,探究台风灾害全过程舆情信息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灾害舆情...  相似文献   

17.
面向中国洪涝灾害应急监测的无人机空港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洪涝灾害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无人机机动、灵活,安全性高,可迅捷甚至实时获取灾区影像,对灾情的快速评估和应急救援决策意义重大。遥感无人机在洪涝灾害救援中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共识,但是由于灾害的突发性,缺乏就近部署的资源制约了无人机遥感观测和救援作用的发挥。针对突发灾害,在区域和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定的无人机遥感应急体系成为国家面向未来正在考虑的选项。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基于中国科学院的野外台站构建全国无人机遥感观测网的设想。本研究以中国防范洪涝灾害等级分布数据、行政区划数据、中国科学院野外台站分布数据和当前无人机性能数据库为数据源;以行政区划离散并提取的中心点作为需求点,台站作为设施点,不同洪涝等级区域内需要无人机进行应急观测的重要程度作为权重,利用最大覆盖选址模型进行空港选址布局;利用成本-效益曲线确定台站的最佳数量,最终从268个台站中选取出81个作为支撑全国洪涝灾害无人机遥感观测网络的无人机空港。无人机空港布局结果在理论上能够实现对中国绝大数突发洪涝灾害在2 h内初步完成洪涝观测,这对于构建中国空天地一体化的洪涝灾害监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研究中的方法和成果对于进一步构建行业和综合性的全国无人机遥感观测网也具有一定借鉴和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有效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事件的水平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尽量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淳安县在每年投入1500万元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同时,又创新了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一面大屏幕里,师生们快速地跑出教室来到操场,村民们携老扶幼拼了命似地往该村小学方向跑去,警车、救护车呼啸而过……4月16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应急办、广西国土资源厅共同组织的广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暨应急排险实战演练,在宜州市北牙瑶族乡二横村二横屯极尽逼真地上演.广西国土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巡视员梁兵在南宁通过视频观摩演练;广西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应急办副主任韦树奉担任指挥长,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文军、河池市副市长韦克纯担任副指挥长并现场观摩.  相似文献   

20.
突发事件发生后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测绘应急会商服务系统解决救灾现场、后方指挥中心与各应急参与单位之间沟通协调不便的问题。该文在对会商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系统总体架构、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系统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省级测绘应急会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思路。研究了音频、视频、标绘、文字等多种会商方式集成的模式,基于数据推送的协同标绘方法,基于地理信息数据的灾害影响范围分析方法等。山东省测绘应急会商服务系统可为多级多方异地会商提供平台,适用于多种应用模式,可以服务于应急响应不同阶段。在应急响应抢险救灾阶段指挥调度、应急响应中综合评估以及应急现场综合服务等方面,为预案制定、规划设计、灾损评估及各种决策等提供内容丰富、高效便捷的地理信息服务,实现"现场—指挥中心"一体化协同应急,提高应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应对的能力和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