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热资源是贮存在地球深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包括浅层地热能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三种类型,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和开发利用安全、稳定、清洁、高效的特点。随着社会对能源危机、环境保护的深入关注以及我国实现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迫切需要,加快推动地热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缓解资源能源紧缺形势,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地热资源丰富。据初步评价,我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可满足约300亿平方米建筑物供暖需要;估算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8.84亿吨,中—高温发电潜力996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800万度;全国干热岩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是未来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枯竭后最具潜力的战略接替能源。  相似文献   

2.
苏联的煤     
苏联煤的总储量在1980年达到68,060亿吨,其中标准煤56,090亿吨。所有煤类A+B+C级的勘探(表内)储量总计达2,180亿吨(可供露天开采的有2,460亿吨),其中无烟煤1,710亿吨,褐煤1,100亿吨。1981年苏联生产煤7.04亿吨。在煤炭资源总储量中,  相似文献   

3.
前言 煤是地球上已知储量最丰富的矿物燃料,据1977年召开的世界第十届能源会议的匡算,煤的总资源量已超过10万亿吨,探明储量1.4万亿吨,可采储量0.59万亿吨,在当前可以开采利用的各种燃料矿产中,按可能提供的总能量计,煤占47%,原油占12%,天然气占6%,油页岩和沥青砂等其它可燃矿物占35%,因此,现在普遍认为,按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煤是唯一能满足较长时期需求,大约可供人类开采近千年。石油现有的储量约885亿吨,仅可供人类开采几十年。现代世界上能源消耗中煤约占30%—40%,美、苏、英、法、德等发达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1亿吨标准煤,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能源消耗约为100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4.
一、六省能源资源及其特点 (一)能源资源及构成 本区常规能源资源总量为135.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58.6%,水能占41.0%,油、气为0.4%(表1)。  相似文献   

5.
正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一期(I)(以下简称"中煤榆横项目")位于榆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横煤化学工业园,总投资215.54亿元,工程设计规模为180万吨/年煤制甲醇、60万吨/年煤制烯烃,于2014年7月生产出合格聚乙烯和聚丙烯产品,是全球第二个成功投产的煤制烯烃项目。本文基于中煤榆横项目精细化管理经验,论述以设计为主导,设计、采购、施工深度融合的项目管理过程,总结项目进度、费用、质量等全过程控制的经验和体会,以期为行业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到二○○○年上海市区将从141平方公里扩大到260平方公里,人口从现在的620万人有控制地发展到650万人。近郊和远郊的工业卫星城镇相对独立,人口也由现在的50万人发展到130万人。能源消耗和水资源利用,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耗能量全部折算成标准煤为2101.83万吨,平均每亿元工业产值耗煤量为3.23吨,万元国民收入能耗为7.40吨。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但能源不能同步增长。作为能源补充调节的水资源,将起到一定的重要作  相似文献   

7.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最大的耗能城市。据1981年报道全市工业总产值达626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十分之一。但是工业用能源量巨大,全市耗能源量全部折算成煤约为2654万吨,每亿元工业产值平均耗煤量为4.24万吨。上海是无能源资源的工业城市,今后工业要持续增长,能源供应不能同步增长,只有积极开展节能,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法求增长。利用地下含水层储能,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扩大能源资源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煤炭资源极为丰富,保有储量约为2300多亿吨,占全国的1/3.从建国以来到1987年底,山西省累计生产原煤27亿吨,其中外调16.3亿吨.1987年全省煤炭产量达2.31亿吨,占全国的1/4强,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山西省境内有中外合资煤矿1个;国家统配煤矿40个;军队办、司法部门办、地方国营煤矿等339个;乡镇煤矿(包括各类集体煤  相似文献   

9.
近五年来,我国能源的生产与消费都发展很快,但弹性系数过大,反映了我国能源使用率偏低,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总体来看,供需缺口有所扩大但缺口率基本稳定,无明显增长,基本上属于立足本国之列。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可再生能源已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0.
山东煤炭资源丰富,已累计查明煤炭资源储量312.3亿吨,保有煤炭资源储量274.1亿吨。其中,基础储量占保有量的2/5,可采、预可采储量占保有量的1/5。煤类以烟煤为主,褐煤、无烟煤以及炼焦用煤、天然焦较少。山东煤炭可采储量偏低,炼焦用煤储量更少。山东省是产煤大省和消费大省,年产量1.5亿吨左右,居全国第七位,调入2.5亿吨;年消费量3.9亿吨左右,占全国1/10。2014年我国煤炭产量38.7亿吨,占全国能源生产总量的73.2%;消费量35.1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4.2%。在一定时期内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形势下,已设立的煤炭勘查及后续采矿工作仍需推进。山东聚煤期有石炭—二叠纪、中侏罗世坊子期、古近纪五图期三个时期,石炭—二叠纪是最重要的聚煤期。太原组在潟湖及潮汐三角洲远端的部位形成的煤层也较好,局部达可采厚度;山西组河控浅水三角洲在大面积范围内迅速发展,形成了厚度较大、分布面积较广的主采煤层;坊子组及李家崖组聚煤作用发生在盆地水域扩张—盆地萎缩早期,煤聚积由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向盆缘方向扩展。随着聚煤期后发生的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期等一系列构造运动,煤层赋存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剥蚀和影响。研究发现,山东及邻区的赋煤构造总体上表现为"掀斜式构造,北断南超",呈"凹凸相间"的构造样式;其赋煤规律是:具有经济意义的煤层通常赋存在"隆起中的凹陷,凸起的边缘、潜凹陷中的地垒、潜凸起中的地堑";创建的覆盖区的找煤模式是"凹中找垒,凸中找堑",鲁中隆起则是断陷盆地,局部在断块凸起的边缘。根据赋煤规律研究成果,新发现了单县煤田和曹县煤田。在此基础上又给出了山东今后的找煤靶区预测,在菏泽及其南北邻区的河南省、聊城、济南、济宁、德州及邻区的河北省以及鲁中的部分地区,优选了6个找煤靶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将加大力度整治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地质》2007,(3):12-12
据统计,我国采煤平均吨煤排放地下水量为2~2.5吨,排放瓦斯4~5立方米;每采万吨煤沉陷面积4~5亩,消耗木材100立方米。我国煤炭工业53年中,累计排放煤矸石46~50亿吨,排放矿井水680~790亿吨,采煤沉陷土地面积950万亩,形成矸石山2800余座,积存煤矸石36亿吨,矸石山占地6.5万公顷,露天矿挖损土地1125万亩,煤炭自燃56个火区,过火面积720平方公里,采煤引起的地质灾害严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煤炭是我国的优势资源,截止至1986年底的探明储量为8400亿吨.从而使一些人认为今后几十年内甚至更长的时期可以高枕无忧,这种想法将会导致煤田地质勘探、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削弱.事实上,我国煤地质工作者面临着艰巨的、长期持续的繁重任务.1987年原煤产量达9.28亿吨,占我国消费能源构成的78%,我国能源构成立足于煤炭的情况将在很长时期内持续下去.这就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开发煤制醇醚能源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能源的发展方向应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前提下,走以煤炭为主,其他资源为辅的能源结构之路。基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为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积极利用煤炭资源转化为汽车燃料——甲醇、二甲醚(每3.5t煤可生产2t甲醇),提高煤炭企业的效益。大范围推广添加一定比例甲醇的汽油或完全使用甲醇代替车用燃料,改变中国的汽车能源结构乃解决本世纪中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醇、醚燃料已研究成熟,正大力开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杜法尔特湖矿山公司的西诺贝克铜矿,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诺兰达镇以北10英里.铜锌硫化物矿体是1961年9月发现的.日处理1300吨的选厂在1964年10月就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在投入生产之前,矿石储量为236.9万吨,平均含铜4.O%,锌7.2%,银2.2英两/吨和金0.03英两/吨.到1966年底为止,共生产了110万吨矿石,平均品位:铜5.2%,锌8.7%,银2.7英两/吨和金O.04英两/吨.  相似文献   

15.
萨尔-切希麦赫斑岩铜矿床,是世界上最大的开采矿山之一,每昼夜生产4万吨铜-钼矿石(相当于1480吨34%的铜精矿和10吨54%的钼精矿).1978年下半年计划建一座年产14.5万吨粗铜的冶炼厂,以后还要建一座年产17.1万吨铜的精炼厂.矿床的可靠和估计矿量为4.27亿吨(地表以下360米),铜平均品位1.13%,钼0.03%,铜的边界品位0.4%.其中,9320万吨为氧化矿(Cu-1.996%),3.35亿吨为原生矿(Cu-0.895%).目前正在进行的钻探工作,在深度600米以上探明的总矿石量为8亿吨,平均含铜1%.该矿床位于扎格罗斯山脉中部,产于近南北走向的火山-侵入岩带范围内.该带由从土耳其延续到伊朗俾路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热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地热资源分布广泛,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地带性。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地热资源,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分别对浅层地热能、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资源进行了潜力评估,并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我国地热资源量相对较为丰富,出露温泉2 334处,地热开采井5 818眼。水热型地热资源量折合标准煤12 500亿吨,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18.65亿吨;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每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干热岩远景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目前我国地热资源每年利用量折合标准煤0.21亿吨,其中水热型地热资源开采率仅为0.2%,浅层地热能开采率仅为2.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科学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每年可节煤10亿吨,其中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高效利用每年可节煤2.5亿吨;地下热水资源高效利用每年可节煤7.5亿吨,地热资源节能减排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雾霾。  相似文献   

17.
我部新时期的地质找矿任务,已转入以区测、普查、能源、水资源、贵金属与非金属为重点。煤、铀、石油,地热的勘探与开发工作,已大规模展开。煤已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动力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到2000年,煤的年产量将要达到12亿吨以上,因此,在能源地质工作中,今后一个时期,煤将居于首位。大规模展开煤田地质和钻探工作,为煤炭储量、开采量翻番,为煤矿建井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已成为地质、钻探工作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一次能源结构的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煤炭是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长期保持在70%左右。目前探明的煤炭储量超过1万亿吨,但精查储量仅840亿吨,而可供大中型矿井利用的大致只有300亿-400亿吨。  相似文献   

19.
市场预测     
《地下水》1994,(3)
大豆将供不应求 据国家信息中心提供信息,近年来我国大豆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但大豆生产中存在着播种面积大,单产提高缓慢,总产不稳,品质下降等问题,产需矛盾时有发生。今明两年我国大豆供不应求局面将有可能加剧。 据预测,今、明两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分别为1.15亿亩和1.2亿亩,大豆总产量分别为1187.38万吨和1280.78万吨,今、明两年全国大豆需求量分别为1503.75万吨和1647.23万吨。据此,今明两年大豆需求缺口将分别扩大到315.37万吨和356.46万吨。  相似文献   

20.
到1966年底为止,(加拿大大奴湖滨的)杰安特·耶洛奈夫金矿已生产了大约540万吨矿石,平均品位0.75盎斯/吨.选厂从1948年夏开始生产时,日处理量为250吨,到1958年已增加到800吨.1959年以来,每日的采选矿石量已略高于1000吨.现在的储量(包括附近的各矿山)估计为250万吨,平均品位0.67盎斯/吨.绿泥石和绢云母带中不规则的、透镜状的和脉状的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状都是极其多变的(图1).采场的长度可由50英尺到400英尺,宽度由10英尺以下到100英尺以上.片岩带横切一组向西陡倾的火山岩.虽然片岩带的叶理是陡倾或直立的,但它的各组岩相可能向东西方向作较缓或较陡的倾斜.总的看来,这一岩带是一个有倾伏背斜和向斜的折皱了的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