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深入挖掘我国抑螺植物资源,加大血吸虫病植物防治力度,以我国重要经济树种、传统土农药——乌桕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浓度的乌桕鲜叶石油醚提取液浸杀钉螺,对浸杀后钉螺的头、足部与肝脏,进行蛋白质、酶和糖元等生化因子的分析研究,为科学评价与合理利用抑螺植物提供方法及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挖掘我国抑螺植物资源,加大血吸虫病植物防治力度,选择我国重要经济树种、传统土农药——乌桕为对象,对乌桕根、枝、叶和种子等不同器官用4种不同溶剂粗提物的抑螺效果进行分析,发现乌桕不同器官均具有良好的抑螺效果,表明乌桕是一种优良的抑螺植物材料。结果表明,不同器官中以新叶的粗提物抑螺效果最佳,而且前一年的落叶仍表现出良好的抑螺效果,说明乌桕叶具有持续稳定的抑螺特性,其活性物质提取最佳溶剂为石油醚。  相似文献   

3.
抑螺防病林建设中生物材料的筛选及抑螺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是防治血吸虫病的有效手段,生物材料的筛选是林业血防建设的重要环节。阐述了抑螺防病林建设中生物(植物、微生物)材料筛选及研究进展,并从钉螺生理响应和解剖结构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生物材料抑螺机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血吸虫病危害严重。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经过近20年来的研究探索,已成为血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血吸虫病防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根源、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的理念及其抑螺防病机理进行了系统阐述,对即将启动实施的全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进行了介绍,并就如何搞好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的生态防治与抑螺防病林消除钉螺孳生环境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吸虫病是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历史悠久,传播广泛,危害严重。研究表明,血吸虫是血吸虫病的病原体,哺乳类动物(终末宿主)和钉螺(中间宿主)是血吸虫的两个宿主。由于钉螺寄生终末宿主哺乳类动物种类多样,活动区域繁杂,人类难以控制,抑制中间寄主——钉螺的繁生便成了血吸虫病防治的有效对策。钉螺具有水陆两栖特性,其中卵的孵化、幼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水。钉螺分布和数量受土壤和植被环境因素影响,并对栖息地具有严格的选择性。依据钉螺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彭镇华和江泽慧提出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对血吸虫病进行生态防治的思路——兴林抑螺。参照前人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抑螺防病林改变钉螺孳生环境的机制:(1)在林木个体耗水、林分耗水、小流域耗水和林冠降低径流等方面,抑螺防病林降低了土壤水分含量,使得林地土壤水分无法满足钉螺的生长和发育条件;(2)从林木自身生物化学物质对钉螺外在生存和内部代谢环境影响角度,分析了林木自身代谢产物对抑制钉螺的生存和繁殖的作用及抑螺防病林抑制钉螺生存的生理生化机制。抑螺防病林除了具有抑制钉螺生长发育、控制血吸虫病的功能以外,还兼有人工林的多重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2004年5月13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同年5月20日在湖南岳阳召开了全国血防工作会议,文件提出了“建立抑螺防病  相似文献   

7.
德阳市林业部门积极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近年来,德阳市林业部门按照国家、省、市血防工作安排和总体部署,根据血吸虫防治林业实施方案,切实履行职责,紧紧围绕抑螺防病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8.
林业血防生态工程抑螺防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抑螺防病林建设控制血吸虫病的策略,并从生态系统中各相关要素及其变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抑螺防病林生态控制血吸虫病的机理,为抑螺防病林的深入研究和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正>湖南省从1992年开始实施兴林抑螺科研与工程造林项目,10多年来,先后有14个县(市、区)实施了“兴林抑螺”项目工程示范,项目研究成果在湖区其它县(市、区)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应用。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防治、林业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项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开展抑螺防病林研究有近30年的历史,在血吸虫病疫区建立了大量的抑螺防病林,为疫区人民生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全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的实施与推进,如何加强疫区各省、各县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实施管理,实施监测疫区钉螺滋生动态、动态跟踪评价抑螺防病林的抑螺防病效果,为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进行抑螺防病实时监测预警,初步提出了构建我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定位监测网络体系的设想,旨为今后开展全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的定位监测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研究分别采用益母草的根、茎、叶的0.10、0.25、0.50、2.00、1.00g/L和水苏碱的0.20、0.40、0.60、0.80、1.00g/L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处理液处理钉螺,设清水和0.001g/L浓度的氯硝柳胺溶液为对照。结果表明:(1)益母草各部分的水浸液均有很好的灭螺效果,用不同浓度的处理液浸杀钉螺,在不同时间的处理下,钉螺死亡率存在差异,其钉螺死亡率是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化水浸液和浓度达0.60g/L以上的水苏碱处理液均可达到100%的毒杀钉螺致死效果,与通常使用浓度0.001g/L氯硝柳胺溶液的灭螺效果相当。不过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的毒效较氯硝柳胺略慢,用0.001g/L氯硝柳胺溶液处理钉螺2~3d可达100%的死亡率,而用0.5g/L以上的益母草根、茎、叶水浸液水溶液处理需要3~5d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灭螺效果顺序依次为:叶>茎>根。(2)钉螺趋避性研究表明,水苏碱和益母草根、茎和叶的处理液对钉螺具有明显的驱逐作用,而盐酸益母草碱几乎没有作用。(3)并对其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由此获得化感作用植物益母草灭螺的化学生态学证据,为研制新的具中国特色的植物成份灭螺剂打下了基础,并为合成仿生灭螺剂以及最终构建生态工程中强化感作用植物群落灭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柔韧性概念在沙生植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柔韧性是沙生植物抗风蚀的重要影响因子,柔韧性的研究可对风蚀治理措施的选取及沙地风蚀方程的建立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回顾和总结国内外植物柔韧性的研究现状,提出沙生刚性植物和柔性植物的概念,指出现在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即植物柔韧性的量化测定,柔性植物及刚性植物作用机理,柔性植物与刚性植物的划分和界定,以及植物柔韧性在风洞中的模拟。  相似文献   

13.
Native to South America, water hyacinths were brought to India as ornamental plants and are now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dreaded aquatic weeds in the country. This plant has infested more than 200,000 ha of fresh water bodies in the country. The Indian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al Research resorted to biological methods to control these weeds and received favorable results, however, these weeds tend to reinfest the fresh water bodies. For an effective weed control, the infestation needs to be monitored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 have been recommended for this purpose. In this research, SPOT multitemporal data have been used to monitor the infestation of water hyacinths in Bangalore, India. Using Normalis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this study delineated areas of clearing and new infestation in the fresh water tanks in the study area.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host specific weevils can eradicate water hyacinths in large areas but that reinfestation remains an ongoing problem.  相似文献   

14.
干热退化山地不同类型侵蚀沟生物生态工程治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冲沟是生态环境治理和控制泥石流活动的关键地段。结合云南南涧县城后山泥石流生物生态工程治理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由土石混砌与土木筑造结构的生物谷坊,浆筑结构拦坝和谷坊等组成的沟道侵蚀治理方法,并成功地进行了相应的生物坝系建设,筛选出大叶桉,赤桉,马鹿花,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新叶合欢,夹竹桃等一批适宜干热生境和沟道植被恢复及防护林建设的植物种类,同时采取冲沟与谷坡同时整治,生物治理与调蓄水措施相结合的坡面治理方法。结果表明,这些生物生态工程措施对于防止沟床侵蚀,抑制泥石流活动和护床固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利用林业血防建设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了山丘区抑螺植物材料选择标准和模式配置要求,最后根据山丘区钉螺分布及地形特点,划分了山丘区抑螺防病林类型。  相似文献   

16.
Species diversity influences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atterns and dynamics of species diversity along a chronosequence of vegetation recovery on sand dunes in a semi-arid region to assess the probability of vegetation recovery via succession, and provides some implications for revegetation practices in this region.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indices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succession, except for a decline in the community of 18 years, 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strong dominance of Artemisia halodendron. In each stage of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there was a dominant species with particular life history trait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dominance of this species. Species replacement and habitat changes were the main drivers of succession, while plant species and community succession drove the process of vegetation recovery. Results showed that restoration via succession holds promise for vegetation recovery and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within protected, fenced enclosures.  相似文献   

17.
荒漠是中国北方的重要生态系统,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植物群落是荒漠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国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实施国家重大生态工程、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资源,在国家社会、生态和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塔里木-准噶尔盆地荒漠区、青藏高原高寒荒漠区、阿拉善高原-河西走廊荒漠区、西鄂尔多斯高原-阴山北麓荒漠区、内蒙古中东部半干旱荒漠区为主要调查区域,共布设2 300个调查点,以查清中国北方荒漠植物群落类型、种类组成、群落学特性、空间分布、利用现状及生境特征,测定荒漠植物DNA条形码。获取荒漠植物样本8 300份,生境数据5万份,植物DNA条形码2 300份。以此为基础,编写中国荒漠植物群落类型、特征与现状调查报告,编制荒漠植物群落类型分布图集,建立中国荒漠植物群落资源监测体系。通过构建荒漠植物群落的数据库,利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实现荒漠植物群落特征数据的联网共享,可为中国荒漠治理、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宁化县紫色土侵蚀区4种主要治理模式的植物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区相比,各治理样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植物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稳定。2)随着演替的进展,群落多样性指数在乔灌草混交及封禁治理模式增大,但在油茶园改造模式中变化不明显。3)经济林模式治理年限短,受人为干扰强烈,植物多样性差异较大,其随治理年限的变化有待于进一步观察。4)植物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关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治理初期为草本层大于灌木层,随着群落演替的进展,灌木层逐渐大于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在油茶园改造及乔灌草混交模式中草本层大于灌木层,而在经济林和封禁模式中,多表现为灌木层大于草本层。因此,后续治理应注意:侵蚀劣地的生态恢复必须进行科学的人为干预,生物措施应合理配置乔灌草物种数和个体数,对树种单一的群落需进行补植修复;针对不同治理阶段和治理模式,生态恢复侧重点要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张红菊  赵怀勇  郁继华 《中国沙漠》2013,33(5):1390-1399
以陇椒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α-萘乙酸钠对荒漠区日光温室辣椒产量和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35 mg·L-1的α-萘乙酸钠显著提高了辣椒生育后期的单果重,降低了辣椒不同生育阶段的落花落果率,改善了辣椒植株的营养条件,加速了辣椒根系和地上部分中后期的生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辣椒不同生育阶段单株的产量。单果重和单株平均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5.76%和43.18%,落花落果率较对照降低19.77%。叶面喷施30~35 mg·L-1的α-萘乙酸钠显著降低了辣椒植株生长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和吲哚乙酸(IAA)的含量,而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改变了辣椒叶片内源激素赤霉素(GA)和玉米素(ZR)的浓度和分布。辣椒植株的单株产量与叶片内源激素ZR含量正相关,与IAA和ABA的含量负相关,与GA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科尔沁沙地的流动沙丘上采用不同的人工措施,即铺设秸秆栅栏沙障、草方格和栽植差不嘎蒿,对沙丘的固定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措施都有利于增加沙丘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量,但栽植差不嘎蒿和草方格好于秸秆栅栏沙障;沙丘固定过程中,植物的演替顺序有沙蓬-差不嘎蒿-狗尾草-黄蒿的趋势;植物生物量的形成与土壤湿度关系密切,应用试验数据建立了生物量(Y)与土壤湿度(X)的回归关系方程。Y=-13.7x2+72.5x-11.42 R2=0.8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