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撰写科技学术论文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要阐述哪些观点和论据?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针对的读者群是谁?准备投什么期刊?其又有何具体的文体方面的要求?以上问题都必须有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佑一 《地球》2011,(8):10-11
谁还能清楚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吃碘盐?为什么吃碘盐?这是一些应当被卫生部门和盐业企业解释的问题,因为人们炙天都在食碘盐,但是问题似乎已经被遗忘。  相似文献   

3.
地震A、B、C     
地震A、B、C张少泉稍稍上了年纪的北京市民,大都有过地震的体验。但人们要问:地震是怎么回事?震中是怎么测定的?地震之前能不能打个招呼?这些问题,不一定谁都能说得清楚。我们希望,这篇短文,能在迫切需要地震知识的社会公众与从事地震研究的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  相似文献   

4.
李宗剑 《地球》2023,(5):24-27
<正>你知道地球上最古老的“房子”是谁建造的吗?它们有多少年的历史呢?它就是软体动物家族的杰出代表,神通广大的“贝壳”。说起贝壳我们都不陌生,它是我们餐桌上的美食,沙滩上的风景。你知道人们常吃的海鲜“蛤蜊”,它的名字从何而来呢?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用“蛤类之利于人者,故名”来解释“蛤蜊”名字的由来。  相似文献   

5.
宋瑞祥 《地球》2011,(2):1-1
先请大家看看封面,我们《地球》杂志的“地球”二字是谁写的?这本杂志创刊将近30年了,关于这个问题,似乎成了一个谜团。从字体上分析,我认为书写者不是郭沫若,就是李四光。大家也可以去研究一下,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这里面可能会很有故事。  相似文献   

6.
常丽君 《地球》2009,(2):48-49
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让我们认识和思考了很多问题:为什么地震预报这么难?对于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我们究竟了解多少?现有的知识和科技手段,能在哪些方面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姚鹏飞 《地球》2014,(6):1-1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在中国,国家又称社稷。社,代表土地;稷,代表粮食。这种对土地至高无上的崇拜,反映了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华民族对土地的依赖。我国人口达到13亿,这么多人要吃饭、要穿衣、要住房,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这是不容否认的客观现实。因此,在中国,吃饭问题历来是最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多年前,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曾发问:"未来,谁来养活中国?"为了让自己的论点更有说服力,莱斯特·布朗甚至从"农田在消失"等方面预测21世纪中国在耕地和粮食保障方面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危机。  相似文献   

8.
李雯雯 《地球》2010,(1):32-35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大会开幕式后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出现了令人心痛的一幕:斐济女代表拉维塔在谈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消失危险的太平洋岛国时掩面痛哭。因为不仅仅是斐济,位于其北面的图瓦卢。这个被喻为世外桃源的岛国即将举国搬迁,将成为首个沉入海底的国家。下一个又将会是谁呢?也许是美丽的岛国马尔代夫,也许是……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6)
<正>美丽的赣鄱大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谁奠定了江西矿产资源大省的地位?是谁让赣南"世界钨都"、"稀土王国"的美名传扬?是江西两万多地矿人献出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青春和热血洒在这片红土地,铸就了找矿突破的辉煌!今天,在无私奉献的人群中,又一个响亮的名字为人们所熟知,他就是已故的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杨衍忠同志1956参加工作,在38年的野外地质工作中,先后承担过  相似文献   

10.
吴燕 《地球》2012,(1):167-168
据说当年哥伦布因为发现新大陆而成为西班牙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国王还授予他海军上将之衔。但是有些贵族认为他的发现没什么了不起,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对他大加讥讽。作为反击,哥伦布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谁能把鸡蛋竖起来?结果贵族们一个个傻了眼。但见哥伦布气定神闲,  相似文献   

11.
尹超  张大伟 《地球》2013,(10):110-111
正每天早上,当鸟儿在树枝间清脆鸣唱时,我们常常被这种小生灵所感动。特别是当它们在蓝天上振翅飞翔的时候,更能让我们产生无限遐想。可以说,它们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这些小生灵们是何时在地球上出现的,它们的祖先又是谁?几年前发现的一块神秘化石,向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冯锐 《地震科学进展》2023,(10):490-503
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孩提时代就被迷住。后来才知道:大家都这样,都是不知道。现在好点了,能大致说出一二三。再多的,还是不知道。不管怎么说,人们从共工触山的传说中看到了一些地震的影子,全球首次。逼着我们想了解宇宙诞生、地球起源、大地演化、末次冰盛期和科里奥利作用等基本概念,继而探讨远古黄河的改道。有证据表明,古黄河曾经弃江淮、改北流,发生在新石器时期的晚期。谁干的?在多种自然因素中,地震的可能性最大,这也许是诞生共工触山传说的物质基础。梦幻般的古老传说反映了沧海桑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高建华 《地球》2011,(4):119-120
2011年刚开头,人们就有些惴惴不安:全球多个国家出现大规模动物集体死亡事件,死因众说纷纭,一时真假难辨。是通信发达的时代让小概率事件变成了“高频现象”,还是所谓“离奇”背后真的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4.
佑一 《地球》2011,(7):110-110
那些背叛同伴的人,也一起毁灭了。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伊素 害虫有什么?你会想起很多,苍蝇、蚊子还有蟑螂,是的,它们让你恶心,对于农民而言。农作物是他们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所以他们恼恨害虫。  相似文献   

15.
我爱胡杨     
章新奇  陆爱萍 《地球》2010,(3):110-112
知道陆爱萍爱好摄影,但我不知道他的摄影技术如何? 中午到食堂,一进门就被援疆干部陆爱萍的《新疆风光摄影展》深深吸引,特别是那不同命名的5张胡杨照片,顿时让我止步不前,好像真实的胡杨就在眼前,那么生动!  相似文献   

16.
尹超 《地球》2014,(7):104-105
当几千年前的古人凝视着繁星点点的苍穹,倾听着大江东去的波涛声时,他们已经在思考一个至今仍然未被完全破解的谜题:“我们人类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 在中国,创造人类的神灵被赋予了一个女性的形象,她能够用七彩神石缝补破损的天空,还用泥土创造了千千万万个小人,这就是女娲。当然中国的道教也宣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西方,有亚当夏娃的故事,有美丽的伊甸园,很多人至今仍然相信是上帝把人类带到这个星球上的。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0,(2):16-17
向着天空喷吐烟雾的工厂烟囱好似一台台加热器,不断暖化着地球。能不能把这些烟囱倒个个儿,让它们头朝下,将大量温室气体注入千米之下的地底——这生意是不是有些疯狂?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6,(12)
正机器人水陆空大赛,谁是最后赢家?机器人有美女"佳佳",也有"钢铁罗汉",你喜欢哪款?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WRC2016)不久前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圆满结束,全球近150家顶尖机器人企业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同台比拼,上演机器人"武林大会"。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特种机器人,能打球、写字、画画、导购的服务机器人,以及"以一当十"的工业机器人纷纷亮相……跟随《地球》记者的镜头,来看看那些让你不得不赞的机器人吧。  相似文献   

19.
陈援 《地球》2009,(6):58-59
长城只是西起喜峪关,东至山海关吗?长城的起点、终点和长度,要不要改写?多年来,我们的教科书关于长城的篇章要不要修订?学术资料的论证要不要实际证实?  相似文献   

20.
曾凡祥 《地球》2010,(1):1-1
气候变化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人类的格外关注。 那么,气候的种种变化对人类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应当以史为鉴,用《地球》这个载体,拿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气候变化对人类起源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比如,正是气候变化让森林变成草原,迫使古猿跳下树直立行走,迈向了通向人类进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