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希腊VAN地震预报方法的进展与争论(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合希腊VAN小组成员及各国专家发表的有关论文,全面介绍了VAN小组自80年代初以来所进行的地电地震预报方法的探索和效果,包括观测技术,预报程序,地震三要素的估计,预报及对应情况,国际上的评价及争论等。全文包括两部分,即进展和国际评价和争论,本文是其中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该文综合希腊VAN小组成员及各国专家发表的有关论文,全面介绍了VAN小组自80年代初以来所进行的地电地震预报方法的探索和效果,包括观测技术、预报程序、地震三要素的估计、预报及对应情况,国际上的评价及争论等。全文包括两部分,即进展和国际评价与争论,本文是其中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横波分裂技术进行地震预测在冰岛取得成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罗伯特·盖勒在1997年发表文章否定在现阶段能够实现地震预报以来,国际地震学界对能否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进行了热烈的争论。总体上说,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地震学家中,对地震预报持悲观态度的占主流。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一些地震学家在地震预测、预报领域...  相似文献   

4.
看来此次争论的核心问题是,是否应当把地震预测看成是一种明确的独立研究领域,或者说,它仅仅是震源过程总的研究领域中一项可能的研究课题。由于目前还没有可以乐观的根据,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实现可靠和精确的地震预测(如我在第一篇论文中所定义的),因此,后一...  相似文献   

5.
欧洲地震委员会第24届大会于1994年9月19-24日在希腊首都雅典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380人。会上宣读和张贴论文541篇,内容主要涉及地震预测研究、地震活动性、工程地震、震源物理和数据采集、理论与解释等。本文综述这次大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吴忠良 《中国地震》1998,14(4):9-10
目前国际上围绕地震预测问题的争论,很大程度上与地震的自组织临界性模型有关。根据地震SOC模型,地震预测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这是一个误解这个误解又是关于地震的SOC模型的诸多误解中的一个。在地震的SOC模型中,地震的能量-频度关系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刊登于近期的《EOS》的论文中,Walker(1995)提出了南太平洋区振荡指数特别低跟东太平洋南部地震活动幕之间相关的证据。他推测,地震活动与厄尔尼诺因果关系可能跟伴生震群的大规模海底火山及海底热活动直接和间接产生的热效应有关。为此,他引证了1991-1992年一个发生在18°S,116°W的异常震群,并指出在东太平洋洋脊15°S到19°S附近海域分布着大量火山和年青的熔岩流(Scheirer等,1993)。这一异常震群中的多数地震发生在Walker所关注的时间域内。该震群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EOS/MODIS数据的青海湖遥感监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殷青军  杨英莲 《湖泊科学》2005,17(4):356-360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NASA 开始设计地球观测系统(EOS),MODIS 数据是地球观测系统中很具特色的数据,在 TERRA 和 AQUA 卫星上均搭载有 MODIS 传感器.利用 MODIS 的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进行地球资源的监测 及预测、预报未来变化的研究是近几年热点的研究问题.本文介绍利用 EOS/MODIS 遥感数据进行湖泊水域计算机自动 识别及面积计算、湖水面温度反演、湖冰信息自动提取、湖泊封冻和解冻监测原理和方法,并以青海湖为例介绍了实际应 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1999年 7月 19~ 3 0日 ,第 2 2届 IUGG大会在英国伯明翰大学举行。从提交的论文中可以看出 ,有关地震预测和地震灾害的研究仍是地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介绍了这次大会反映出的有关地震预测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协会于1981年9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联合学术讨论会。双方与会者各为40人。中方代表是正在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总地球物理师、地球物理师、总工程师、工程师、科研人员和教员;美方代表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的专家、教授和工程师。双方代表在会上提出的论文共68篇,美方38篇,中方30篇;其内容绝大部分是属于地震勘探的方法、原理、数据的取得和处理方面的成果,也有些是就一个地震勘探问题的综  相似文献   

11.
转眼间,原尊礼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时至今日,每当我走进会长办公室,都会感到先生仿佛就在屏风对面的办公桌前阅读论文,或是在查看地震图;而我,时而向他请教,时而同他谈谈自已的想法,这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Silicate melts are very active in the interior of the Earth and other terrestrial planets, and are important carriers for the transport of material and energy.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quation of state(EOS) for silicate melt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a precis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lar volume(or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composition is essential for simulating the generation, migration, and eruption processes of magma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magma ocean stage during the early formation of the Earth and other terrestrial planets, for calculating and modeling the phase equilibria involving silicate melts, and for reveal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microstructure of silicate melts with pressure. However, it is experimentally challenging to determine the volumetric properties of silicate melts and the accumulated density data at high pressure are still very limited due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high liquidus temperature of silicate rocks; proneness for silicate melts to react with sample capsules to change the melt composition; and proneness for melts to flow and leak during the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experiments.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rapid progress in the high press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terms of not only the extens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ranges but also the improvement on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methods for in-situ measurements. Here, we review the widely-used theoretical models of ambient-pressure and high-pressure EOS for silicate melts, and illustrate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1) the room pressure EOS for iron-and titanium-bearing silicate melts needs to be improved;(2) the partial molar properties of the H2 O and CO2 components in silicate melts containing volatile components may vary markedly with the melt composition, which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high-pressure EOS;(3) how the formulation and applicable range of EOS correspond to changes in melt structure and compression mechanism requires further study. We highlight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applicable range of various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EOS for silicate melts, and comp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oublebob Archimedes method, fusion curve analysis, shock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sink-float method, X-ray absorption, X-ray diffraction and ultrasonic interferometry. Future trends in this field are to develop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in situ measurements on melt density or sound velocity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and to accumulate more experimental data,and on the other hand, to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models of the EOS for silicate melts by a combination of research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mpression mechanisms of silicate melts.  相似文献   

13.
《四川地震》1998,(1):1-5
康定-泸定地区地城综合防御研究专辑,搜集了地震科学联合(地方)基金会资助课题组全体人员,对工作工科研所获得的系列研究论文。课题组在深入康定-泸定地区现场工作中,搜集到丰富的地震、地质资料、航空照片资料、脾刻、访问资料、历史文献资料和前人工作成果等资料。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的综合分析和计算研究,完成了研究区的震害预测,拟就了研究鸫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为研究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和经济发展布局的重点地  相似文献   

14.
地震预测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要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就地震预测所展开的争论,分析了VAN方法所反映的地震前兆研究动向;就地震前兆观测与数据资料库建设、地震前兆的统计分析、地震的动力学预测、地震预测算法的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国际地震预测研究的进展;并概略地介绍了中国的地震预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OAA—AVHRR数据通过Becker & Li地温计算模型反演,得到有关地震发生前后每日的地表温度分布图像,然后进行逐日的地表温度分布图像以及震源区地表温度平均值日变时序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震前出现了较明显的热红外地震前兆异常。最后指出,从NOAA—AVHRR数据中利用分裂窗技术反演陆地表面温度结果容易受到云层的干扰,但是更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的EOS/MODIS数据的产生以及由于EOS/AMSU能够透过云层探测到地表亮温,必将使卫星遥感热红外信息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范围及深度上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刊》(EOS)1978年10月第59卷10期刊载基斯林格的一篇文章,题为《是地震预报者的道德准则吗?》,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地震学界发表了一些有关地震可预报性的争论性的文章。这种强烈的争论是可以理解的,之所以产生这种争论是因为我们目前对地震不能作出预报和地震预报会对社会具有潜在的重要性。预报地震的困难一方面在于地震和地震波的固有特征,另一方面在于我们对地震过程理解不完...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玉树MS7.1地震前的中长期加速矩释放(AMR)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的加速矩释放(AMR)现象的研究,对理解这次地震的孕震过程、对于时间相依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或中长期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以往AMR研究中的争论,本文不刻意选取AMR分析的时空尺度,而是在已知发震时刻和震中位置情况下,对T-R-MC三维空间中矩释放指数m值的分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震预测研究的争论(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 英国<自然>杂志(Nature)于1999年2月25日至4月8日在因特网上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单个地震的可靠预测是一个现实的科学目标吗?"(Is the reliable prediction of individual earthquakes a realistic scientific goal?)的争论,争论发起人Ian Main写了该次争论的第一篇引论文章,以后陆续有短文和E-mail通讯意见计24篇在此争论栏目中发表.  相似文献   

20.
综合介绍了9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VAN小组预报研究的评价和争论,包括评价的基本方法、三类评价意见以及评价中的几个主要争论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