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概略讨论了吉林省前寒武纪地质演化与铁矿成矿作用的基础上,从含矿地层、原始沉积环境、变质作用、构造等对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吉林省前寒武纪变质型铁矿完全受基底构造控制,含矿岩系原岩建造基本为海底火山建造;前寒武纪变质铁矿普遍经历了三期成矿作用;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对矿床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铁矿是吉林省的重要矿产,已发现249处矿产地.根据《中国矿产地质志》研编技术要求,吉林省的铁矿床被划分为岩浆型、接触交代型、岩浆热液型、受变质型、化学沉积型和风化型6个成因类型.文章系统总结了铁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并对不同地质时代产出的铁矿床类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系统分析了主要含矿建造、成矿构造条件、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对铁矿成矿的制约,并以地质事件为主线,阐述了地壳演化与成铁作用的内在联系,系统论述了吉林省各种类型铁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本研究对了解吉林省铁矿成矿规律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石碌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石碌铁矿是一个受变质的富铁矿床。多年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对它进行过研究,但在矿床成因、成矿时代、地层层序等问题上还有许多争论。本文试图通过成因矿物学的研究,在变质作用和矿床成因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陈跃志 《地质论评》1980,26(6):499-504
安徽西部霍邱地区,为大片第四系掩盖区。自发现前震旦纪变质铁矿以来,通过大量的磁异常验证和普查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1978年,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铁矿专题组对霍邱地区变质铁矿进行了研究,将晚太古代霍邱群变质岩系,自下而上分为下部花园组:由斜  相似文献   

5.
张新虎等人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比研究甘肃北祁连西段镜铁山铁矿外围成矿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特征,认为祁连山西段具有形成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地质条件,镜铁山铁矿外围是最有利找矿靶区,建议在其东延带部署"丰乐河—西插山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通过该项目实施,进一步理清了"镜铁山式"铁矿含矿岩系空间展布,先后发现了卡瓦铁矿、沙梁铁矿、光滑岭铁矿等一批铁矿点,实现了铁矿勘查新突破,成为甘肃北祁连西段找矿战略突破行动典型实例。通过前期勘查,目前已获铁矿石资源量达5亿吨。本文从区域成矿背景、含矿层位对比、勘查找矿成果及工作部署思路等方面进行初步总结,对该区铁矿勘查规划和找矿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浩楠  陈建平  刘浩 《江苏地质》2023,47(3):297-304
以祁连山北缘西段为研究区,以沉积变质型铁矿为预测矿种,通过铁矿成矿地质规律研究,总结找矿模型,确定找矿标志。基于GIS信息处理技术及其空间分析功能,运用ArcMap、MapGIS平台提取并分析研究区的多源成矿有利地质信息。认为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成矿有利地层为长城系桦树沟组,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8 km是断裂的最佳控矿范围,岩体不是研究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的主要控矿因素;Zn、Mn、Ba异常可以作为研究区内沉积变质型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运用证据权法,将研究区划分为810个网格单元,提取17个证据因子进行成矿预测,共圈定了14个A级、3个B级成矿远景区,为研究区的找矿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海南石碌铁矿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海南石碌铁矿是我国的重要铁矿基地,它以规模大、储量集中、矿石质量优良而著称.解放以来,许多地质工作者在该区进行过大量地质工作,解决了许多地质问题,但对矿床成因却有较大的争论,最初大部分同志认为是夕卡岩型铁矿床;70年代初,沉积变质铁矿的看法开始占优势,但有不少同志则认为是火山沉积铁矿,少部分同志认为是沉积变质热液加富,个别同志则认为是热液矿床或热液倒贯矿床.自1976年海南富铁矿会战开始,三年多来经过多方面的工作,虽有少部分同志仍认为是火山成因的矿床,但大部分同志都认为是沉积变质铁矿.不过对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 经历了漫长地质演化历史, 分为鲁西和鲁东2个主要地块, 地质矿产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其中区内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成因类型多样, 矿床广泛分布, 资源储量丰富, 是全国重要的铁矿开发基地。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全省地质矿产资料进行总结, 从地层赋矿、构造控矿、岩浆岩成矿和物探异常示矿等方面对全省铁矿成矿规律进行分析, 进一步对全省铁矿资源潜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省铁矿类型共分苍峄式、莱芜市、莲子汪式、朱崖式等共14个矿床式; 铁矿成矿规律研究表明, 各铁矿类型受到地质构造演化控矿、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等控制程度不同; 如地层控矿方面尤以沉积变质型、化学沉积型较为突出, 岩体控矿方面尤以岩浆型铁矿最为显著, 而接触交代型铁矿则是地层控矿、岩体控矿、构造控矿联合作用的结果。随着深部找矿工作的持续推进, 认真总结物探异常示矿规律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 低缓磁异常区的勘查是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通过对全区铁矿的时空分布特征对比分析和成矿规律研究, 划分了全省铁矿成矿系列, 并总结了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构建了研究区铁矿综合勘查技术体系。此次研究共圈定了苍峄铁矿远景区、莱芜铁矿远景区、淄河铁矿远景区和莱阳西铁矿远景区等36处; 其中沉积变质型铁矿共15处, 接触交代型铁矿共9处, 岩浆热液型铁矿共4处, 岩浆型铁矿共8处; 在上述36处远景区中, A类远景区共18处, B类远景区共13处, C类远景区共5处, 在今后各个铁矿类型勘查过程中, 沉积变质型铁矿和接触交代型铁矿是今后勘查工作的重点。本次研究为今后全省铁矿找矿工作提供了部署依据和勘查方向。  相似文献   

9.
辽宁鞍本地区铁矿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研究鞍本地区铁矿床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矿成矿规律,并对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预测.研究表明:鞍本地区铁矿均为变质条带状铁矿,矿体具有层控性,该地区铁矿资源潜力巨大,实现铁矿找矿突破是完全可能的,在得出上述结论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工作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勇  赵亮  查名章 《安徽地质》2011,21(2):150-154
铁矿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近几年来我队在沉积变质型铁矿勘查中,从验证地磁异常入手,结合查明地质成矿构造,扩大了矿藏储量,取得了可喜成果。本文概述了蚌埠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安徽省蚌埠市城隍庙沉积变质铁矿地质特征以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天湖铁矿床是新疆东部已知大型铁矿床之一。矿床以层状、似层状产于晚元古代天湖群(1060Ma)角闪岩相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内,呈以白云质大理岩为容矿岩的条纹一条带状磁铁矿,属变质含铁碳酸盐建造。本文从成矿地质环境、变质作用、矿石矿物学等几个方面对其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并与国内同类型矿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土桥岭铁矿位于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位于青龙河绿岩带,赋存于上太古界双山子岩群茨榆山组。通过对土桥岭矿区进行深入的地质调查,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指出原生矿床形成后经变质作用改造,兼沉积和变质的多重性,属于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共发现矿体11条,主要矿体是土桥岭铁矿,其产状稳定、品位较高、规模中等,其成矿条件良好。  相似文献   

13.
天湖铁矿床是新疆东部已知大型铁矿床之一。矿床以层状、似层状产于晚元古代天湖群(1060Ma)角闪岩相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内,呈以白云质大理岩为容矿岩的条纹—条带状磁铁矿,属变质含铁碳酸盐建造。本文从成矿地质环境、变质作用、矿石矿物学等几个方两对其地质特征、矿床类型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并与国内同类型矿床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五台-吕梁地区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的前寒武系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区。全面总结了研究区前人成果和现有资料,利用新的成矿学理论和固体矿产预测方法技术,使用GIS软件平台统计分析了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元信息,并以此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变质型铁矿找矿概念模型;结合网格单元法和证据权重法对研究区进行了铁矿资源预测,并依据计算得到的后验概率值和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圈定了2处A级成矿远景区(五台山远景区、袁家村远景区)和5处B级成矿远景区(桑干河-灵丘县远景区、武灵镇-神堂堡乡远景区、恒山铁矿远景区、轩岗镇-长梁沟镇远景区、关帝山-庞泉沟远景区)。预测结果对该区域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白尖铁矿位于镜铁山铁矿床外围,是北祁连西段铁多金属成矿带内重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之一。白尖铁矿矿体赋存于长城系桦树沟组中,共圈定铁矿体8条,矿体多呈层状产出,分布受控于含矿层位。矿体长度在86~424 m之间,平均厚度在2.24~26.21 m之间,TFe平均品位为22.55%~34.80%,矿石自然类型以菱铁矿矿石为主;矿石具细粒结构,条带状构造发育,品位低、变化大,具沉积变质型铁矿的特点。通过对白尖铁矿地层层序、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综合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今后勘查中找矿方向以赋矿层位为主,这对镜铁山铁矿床外围此类铁矿床的勘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辽宁省岫岩县五道沟铁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变质作用,矿区地球物理特征等。通过对矿矿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在本区找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司家营铁矿床是冀东地区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也是冀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床,累计探明资源量达32亿吨。本文首先对司家营铁矿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控矿条件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并结合前人对司家营铁矿构造背景、成矿时代、铁矿成因及后期改造作用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司家营铁矿的成矿模式。通过对司家营铁矿的航磁、地磁异常特征、区域重力异常特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剖面进行解析和矿致异常信息的提取,认为重磁法为主、电法为辅的地球物理方法在该地区可有效圈定矿集区。因此,本文在总结归纳司家营铁矿矿床地质控矿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司家营铁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为滦县-滦南-昌黎地区进一步开展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司家营铁矿床是冀东地区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也是冀东地区最大的铁矿床,累计探明资源量达32亿吨。本文首先对司家营铁矿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控矿条件等进行了系统总结,并结合前人对司家营铁矿构造背景、成矿时代、铁矿成因及后期改造作用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司家营铁矿的成矿模式。通过对司家营铁矿的航磁、地磁异常特征、区域重力异常特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剖面进行解析和矿致异常信息的提取,认为重磁法为主、电法为辅的地球物理方法在该地区可有效圈定矿集区。因此,本文在总结归纳司家营铁矿矿床地质控矿条件及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司家营铁矿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可为滦县-滦南-昌黎地区进一步开展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宁佐金 《云南地质》2010,29(4):409-415,381
大红山铜铁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铁铜矿床之一。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等综合研究,分析矿床控矿因素,提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单县地区铁矿为赋存于华北克拉通内的深覆盖区BIF型铁矿,近年来,该区铁矿找矿勘查和预测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指导区域铁矿勘查工作,在系统研究相关地区以往矿产勘查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区内大刘庄铁矿床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矿床特征和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研究区铁矿主要受变质地层控制,属受构造活动和侵入岩影响的BIF型铁矿,铁矿体呈层状和似层状(少量为透镜状)多层平行相间产出,成矿地质体为山草峪组含矿变质建造,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晚期。铁矿带与重磁异常关系密切,其形态与磁异常形态基本吻合,显示“磁高矿厚、磁低矿薄、磁宽矿层多、磁窄矿层少”的特征;铁矿带与重力异常梯度带旁侧的高值区及剩余重力异常带分布基本一致。上述重磁异常部位是铁矿勘查的重点位置。矿石成分和稀土元素特征表明,SiO2、Fe2O3和FeO总量相当高,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无明显Ce异常、Y略呈正异常、Y/Ho比值较高等特征,相关研究成果显示,研究区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热液,成矿过程中加入了较多的碎屑物质;研究区BIF含矿建造经受了长期的区域变质作用,并受到了区域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单县地区铁矿含矿建造是典型的BIF型铁矿,其成矿过程是鲁西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