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克明  杨叔子 《地图》1997,(2):28-31
(三)图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图、图版、图像等资料的存档与管理水平如何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周礼》中不仅记载了周代从中央到地方设有各类图的专职管理官员,而且,各级职官收藏图版,保管存档的事实记录尤详,反映了周代社会图学发展的整体水平。据《周礼》"天官家宰·司会"载:"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鄙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束之治,而听其会计。"版,即户籍,图,指土地形象,田地广狭。土地形象谓方圆邪正之形,田地广…  相似文献   

2.
《地图》1993,(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地图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夏代,地图的发展历史大体经历了汉代以前的原始地图,汉以后的古典地图,以及清代康、乾以来的实测地图三个阶段。我国最早的地图传说是古籍《世本·作篇》记载的“史皇作图”以及民间流传的《河伯献图》故事。《左传》关于夏禹铸鼎所刻图像被认为是“山海图”,就是一种原始地图。《周礼》记载的“九州之图”被认为是较早的旅行图。另据《述导记》记载,春秋时鲁国工匠鲁班创造了最早的石刻  相似文献   

3.
《周礼》是一部成书于战国时期、叙述西周社会制度和典章文物的书,同时,也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地图的著名史料,研究它对探讨我国地图学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四个方面讨论《周礼》中所述的地图: 一、周礼记述的地图特点在地图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据《周礼》记载,地图的数量和种类大大超  相似文献   

4.
孙果清 《地图》2004,(4):74-75
中国国家图书馆现今珍藏着惟一的一份《鲁国之图》早期拓本地图。该图系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刻石。图碑曾佚失多年,1985年在湖北省阳新县一中学发现,但已毁坏严重,不仅圈碑裂断,图上所绘画内容也无法看清了。可见现存这幅拓本地图已成为《鲁国之图》的孤本。图碑高217厘米,宽112厘米。  相似文献   

5.
李俊生 《地图》1995,(1):57-59
有关《皇舆全览图》的三个问题李俊生《皇舆全览图》是中国首次实测并绘有经纬网的地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成图后深藏内府,未能刊行,所以历史上有关的文献记载都比较零散,给后人研究该图带来一定困难。除地图本身之外,还有一些有关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
万邦 《地图》1999,(4):40-41
传说中伏羲时代已有规、矩,大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和表木等测量工具。大禹还“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最早制作了“九州之域”的地理模型。“九鼎之图”即是后来流传过的《山海图》,可惜到晋代就失传了。远古传说时期关于地图测绘缺少史料,实物地图迄今尚无考古发现。直到周、秦时期,测绘职官与地图在信史上才有正式记载,可又过于简略。比如《诗经》中有:“堕山乔岳,允犹翁河”,郑玄笺注说:‘忧,图也,…··借信案山川之图而次序祭之”;《世本·作篇》中记载有“史皇作图”;《周礼》记有与地图有关的‘大司…  相似文献   

7.
《地图》1993,(2)
《西夏地形图》不仅是最早,也是唯一留传下来的有关西夏的地图。关于《西夏地形图》的绘制年代,学术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据文献记载此图见于宋人《范文正公集》,故为宋人所绘;另一种认为,所见实物仅存于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一书中,此图为清人所绘。黄盛璋、汪前进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撰文考证,明万历三十六年范仲淹、范纯仁之文集合刻的《宋两名  相似文献   

8.
方华 《地图》2002,(2):26-28
杨守敬从20岁起,便与地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个人之力编绘巨著《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历代舆地图》、《水经注图》,可谓独有千古。他的成就也成为了中国历史地图编绘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古老的地籍图———《潼关图》据古籍载,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地籍图作为一个地图品种,就已应运而生。《周礼·地官司徒》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忧邦国。”“小司徒之职,……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  相似文献   

10.
城市环境地图地理底图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永立 《地图》1997,(4):28-30
地理底图是所有专题地图或专题地图集的地理基础,其内容也是专题地图或地图集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制图与用图的角度考虑,地理底图在专题地图上对专题内容要素起着控制作用,亦是专题内容的背景要素。因此,地理底图内容要素的种类和表示的详略程度,主要取决于专题内容的特征。城市是多种环境要素的综合体,因此,城市环境地图在环境地图群中颇为复杂,对其地理底图的设计亦非同一般,需要多方位、广角度地考虑。现以编制《常州市环境预测对策图集》地理底图为例,谈一些见解。《常州市环境预测对策图集》是一部以城市为对象,包含…  相似文献   

11.
张德梅  尹贡白 《地图》1998,(2):36-40
虽然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帛地图及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的发现,改变了“宋代地图为我国现存最古老地图”的观点,但宋代地图品种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使宋代地图不仅在中国地图学史上,而且在世界地图学发展进程中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宋代地图学的成就1.宋代地图数量众多,品种齐全宋代以前中国古代各朝代遗留的地图,总共不过十余幅,而宋代一朝存留至今的著名地图则有《华夷图》、《禹迹留》、《地理图》、《舆地图》、《九域守令图》、《平江图》、《静江府城池图》、《地理之图》及《禹贡论断》中的中国西部水系图、程大昌的《禹…  相似文献   

12.
期刊博览     
正星载大气探测激光雷达发展与展望(《遥感学报》2016年第一期)从最早的星载激光雷达空间技术实验LITE出发,回顾了已成功发射的多颗星载激光雷达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LITE、CALIPSO等星载激光雷达在大气遥感领域,特别是气候环境变化和数值预报模式研究上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从全球气溶胶垂直结构及其辐射强迫、全球云垂直结构和特征、气溶胶-云-降水相互作用和气溶胶数据在雾-霾和沙尘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等4个方面进行展开说明,并且深入分析了未来星载激光雷达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7,(1)
《禹贡》系《尚书》中一篇,记载夏禹九州之山川、物产、土壤、贡赋、运道等,为我国早期地理名著之一,为历代学者所重视。“禹贡所载随山浚川之图”(参见本期封面)是宋代学者复原禹贡山川的历史地图之代表作。原因雕版墨印。图中表现的地域西起昆仑山,东至大海,南至海南岛、越南及老挝北部,北及朔漠。内容有禹贡九州及各州的山脉、河流、湖泊、四夷、九州及其范围等地理事物。其中山有43座,河有32条,湖泊有9个,以及岛夷、和夷、仍夷、淮夷、渠搜、交南、太原、为滨、河东、东原、东陵、三巡、龙门、壶口、九江、三江、九河等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以《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为例,介绍其制作背景,分析地震灾情的评估指标与方法,并与之相对比,具体研究该图集灾情评估图组的选题与内容表示、可视化表达特点。认为图组内容正确表示了灾情评估指标,可视化方法形象生动,可为国家巨灾防御提供决策参考,并为浩大的灾后重建工程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芝 《地图》1993,(4):58-59
一、《水经注图》探源在我国记载历史地理沿革的著作中,除以朝代为纲的体例外,还有一种以水道为纲的体例。这种记载历史地理的体例创始于《水经注》。《水经》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其成书年代各说不一。盖中唐以迄宋元,人们多认为是汉桑钦所作。清代以后经过全祖望、戴震、赵一清及杨守敬等人对该书的文字、地名等内容进行考据,认为它非出于桑钦之手,其问世上不及两汉、下不达两晋,实成书当出自三国时人之手。今人钟凤年先生又提出新莽时人  相似文献   

16.
以《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教材贯通全篇的内容主线和核心要点,规划和分配了《测量学》与《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程各自的教学主线和内容侧重,分析了其主要区别与相通之处,并一一设计了各自的课堂实验内容,明确了实验方法、步骤、限差要求等,并强调了多次重复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态势图是伴随着军事学、地图、GIS和传播学的发展而诞生的,本文介绍了态势图的概念和主动式服务在态势图应用中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态势数据的分布式管理、发布与定制、集成、可视化及元数据技术在主动式态势图服务中的作用和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8.
王近仁 《地图》1991,(3):52-54
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四化建设的蓬勃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有了瞩目的发展,据1989年高师《地图学》教学研究会统计,全国现有师大27所、师院13所、师专31所、教育学院33所,总计达104所之多。高师院校普遍开设《地图学》,作为专业基础技能课,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开展地理调查和胜任中等学校的地理教学打下基础。1984年以来已先后出版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地图学》教材7种,1988年8月—1989年5月又出版了3本《地图学实习》教材。这对于开展教学研究、深化地图基本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高师《地图学》的特殊性在于:从用图的角度出发,以掌握小比例尺教学地图为中心、服务于中等学校地理教  相似文献   

19.
由王红旗创意、孙晓琴创作的山海经复原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山海经地理复原图,第二部分为山海经部落复原图。山海经地理复原图由13幅图组成,《中山经巴山图》是其中一幅,原画尺寸0.8×1.1m。《中山经巴山图》的主要画面,再现了《五藏山经·中次九经》所记载区域的自然地理景观,其方位大体相应于今日的岷山山脉和大巴山山脉地区,该图同时绘有当时那一地区的动物栖息分布状况。需要说明的是,该图上半部分只绘出山形而未标出山名,而这些山所出之水系则均为今日之名称,这是因为据笔者考证,现存版本《山海经》的中次一经原本…  相似文献   

20.
《省领导工作用图》(模拟版和光盘版)是河北省测绘局利用现代计算机制图技术制作的专题系列地图。本文介绍《省领导工作用图》的主要内容,总结分析了该图的设计特点和良好的应用前景,将其定位于直接为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成为辅助决策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