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潮  方华 《地图》2003,(2):10-23
铁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总结。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与中华民族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铁路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3,(2)
读图识史 自1876年中国大地出现第一条铁路起,中国的铁路建设就与中华民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吴淞铁路示意图到2002年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地图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史,这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兴衰史。从蒸汽机车到磁悬浮列车1825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斯托屯顿至达林顿的铁路上,从此开刨了蒸汽机车的新纪元。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列车……交通发展的历史,同样展示了人类文明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卜庆华 《地图》2010,(1):50-61
<正>如果从第一条营运铁路——1876年通车的上海吴淞铁路算起,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34年的历史了,如果从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通车的京张铁路算起,也有100余年的历史了。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还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60年的时间里,这60年来,中国铁路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翘首昂姿、呼啸驰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对于古代地图学发展史的研究,已有很长的时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据可考的史料证实,中国的地图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自人类文明的产生,萌芽状态的地图便产生了。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由于国家的兴衰,朝代的更替,战争以及改造自然的需要,都促使地图文化不断发展。直到消末,中国的地图学已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色,各种地图作品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绥芬河:边境上的东方商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静 《地图》2008,(2):38-40
中俄边境上的绥芬河,曾是风光一时的国际商业都市,口岸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南部,滨绥铁路的终点。绥芬河原为中国内河,河名为满语"锥子"之意。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将流域下游割让给俄国,遂成为国际河流。距对面俄格罗捷阔沃市25公里,距俄远东最大的军港城市海参崴230公里。1898年沙俄在中国修建中东大铁路,1903年,小城绥芬河与中东铁路同时诞生,成为中国铁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小城里  相似文献   

6.
张燕燕 《地图》2003,(2):1-1
每幅地图的里面都有故事。事实上,地图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因为在地图这样一个精密空间里,盛满了历史的信息。从1876年的吴淞铁路示意图到2002年的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地图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在火车与铁轨上,你可以触摸到文明冲突的烙印以及文明提升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近年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趋密切,其行政区划的历史和现状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19世纪40年代,首先是殖民地经济发展,它推动了英属北美殖民地各省的联合。1853年后,连接东部大西洋沿海各省的铁路修建更推动了北美殖民地联合的进程。更为重要的是,其南部毗邻的美国自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后将领土很快地扩张至太平洋沿岸,与此同时,与英  相似文献   

8.
带着丰硕的果实,我们告别了2012年;心怀梦想,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新年. 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载入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册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选举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亿万人民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幸福画卷.全国各族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体制自信,在新的起点,踏上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古村落,是中国人的哲学与生存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与大自然和谐与共的生存空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基础载体。  相似文献   

10.
左弦 《地图》2010,(1):26-32,I0001,I0002,37
从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至今,中国铁路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从支离破碎的铁路线路到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从"一趟下来满脸灰"的蒸汽机车到内燃、电力机车的三级跳,从平均时速只有43公里到350公里,中国铁路正在让速度变得更快,让家乡变得更近,让生活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正>从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中国人自主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至今,中国铁路整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从支离破碎的铁路线路到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从"一趟下来满脸灰"的蒸汽机车到内燃、电力机车的三级跳,从平均时速只有43公里到350公里,中国铁路正在让速度变得更快,让家乡变得更近,让生活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异常强劲,南非国有铁路公司Spoornet已考虑修建一条从南非铁矿石产地Palabora到莫桑比克马普托港的、运输量为 1 000万吨 /年的铁路。Spoornet公司说,修建这条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Palabora矿山积压的磁铁矿。开采Palabora铁矿的两家公司———Palabor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的《振兴中华宣传教育图丛》已经出版发行。这是一套反映中国建设成就的系列地图,故称之为“图丛”。共有对开地图10幅:中国农业、中国重点工程建设、中国轻工业、中国重工业、中国能源工业、中国铁路和民航建设、中国公路和水运建设、中国对外贸易、中国旅游事业、中国文教卫生事业。它从我国经济的不同侧面,用地图这一独特形式,反映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  相似文献   

14.
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在这一天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历史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当年熊熊的抗日烽火硝烟已经灰飞烟灭,随风飘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中国人民不会忘记,60年前在艰难困苦条件下展开的那场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抗敌长城。为此,中国人民付出了极大代价——中国军民共伤亡3500多万人,占二战各参战国伤亡总数的1/3还多,直接经…  相似文献   

15.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转眼挥别了2011年,我们迎来了2012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尔雅·释天》有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  相似文献   

16.
铁路建设及其运输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改建既有线路以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一项重大措施,也是我国铁路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既有铁路主要是在曲线上进行改建。既有铁路由于运行多年,曲线上的五大桩已不存在,即使存在,其位置也已不准确。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既有线路控制网建网方式,然后就如何得到既有线曲线要素,推导出计算公式,并加以实例论证。  相似文献   

17.
铁路航空勘察是现代铁路建设中采用的新技术之一。我国铁路航察事业是于56年在党的领导下和苏联专家无私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正高铁在改变着中国的同时也逐步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它缩短了时空,让人们的旅程不再漫长。面对春运这样"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现象,在帮助数十亿计的中国人回家团圆的同时,如何保证铁路高频率、长时段顺利运行,将每一位旅客安全送至家人身边,这是铁路一年一度的"大考试"。  相似文献   

19.
陈出云 《地图》2010,(1):62-69
没有寻常的"咣当"声,没有明显的风噪和路噪,列车正以世界最快的运营速度贴地"飞行",车厢里却平稳得可以倒放一瓶矿泉水。窗外灰褐的冬日景色,没过多久就变为满眼的南国之绿。从中部的中心城市武汉出发,到达南部最大的城市广州,仅仅用时3个小时。一位乘客难抑兴奋,高声吟出:"朝辞武汉彩云间,千里广州一日还"!这就是2009年12月26日通车运营的武广高速铁路:1秒钟能跑出97米,比12级飓风还快两倍;持续运营时速可达350公里,超过了波音飞机的离地时速。武广高铁将武汉和广州之间的列车行程由过去的10小时左右缩短至3小时,一日之内往返于穗汉之间已然成为现实。350公里的时速,是目前全世界铁路投入实际运营的最高速度,不断刷新的"中国速度"宣告着中国的铁路已经昂首迈入高速时代。到2012年,将有1.2万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投入运营,而整体的高速铁路网也将在2020年形成。中国铁路突飞猛进的发展令全世界为之瞩目,就连美国的《新闻周刊》也撰文惊叹":铁路革命"正在让多年来以幅员辽阔为特色的中国"大大缩小"。  相似文献   

20.
成海宁 《地图》2010,(3):70-77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千百年来,人们对这条河的感情不亚于黄河,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美丽的长江源,人们寻找它已有数千年,然而,及至20世纪30年代,人们连长江发源自哪座山脉都无法确认。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知道在长江源区有三条比较大的支流,它们是沱沱河、当曲和楚玛尔河。然而,这三条源流一经确认,到底哪一个是正源的争论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