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4 计算结果 为了模拟山字型构造随时间演变规律,以位于鄂、豫、皖、苏省相邻地区的淮阳山字型构造为例。考虑到山字型构造为地壳上部构造形迹,在0~22km深度范围内弹性模量E采用0.86×10~(11)(Pa)泊桑比v为0.3,在Ross模型中粘性系数η为10~(22)~10~(23)(poise)E_1=0.35E、E_2=0.45E。由于中国境内几十个山字型构造绝大部分弧顶向南凸出,中小型山字型构造往往是在纬向构造带内发育而成的,大型或巨型山字型构造大部分在两条纬向带及经向带之间,这种空间展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山字型构造与纬向带及经向带  相似文献   

2.
山字型构造为一种复杂的扭动构造体系,自从李四光教授提出以来,已有许多弹性解及数值解。本文以流变学理论研究了山字型构造的非稳定构造应力场,比较实际地反映出山字型构造体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发生、发展及形成规律。 本文在解决混合边界条件的弹性解答前提下,采用对应原理,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出山字型构造的粘弹性解答。最后给出了山字型构造初期、中期、晚期的构造主应力迹线及等值线图(12幅),据此对三个时期的山字型构造各部位的构造形迹进行分析,并得出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3.
4.
5.
陆壳为什么会产生运动?这是世界地学领域中一个没有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是大陆为主体的国家,地域宽广,分布着许多典型运动的地块。仔细研究这些典型运动地块的运动方向和地球物理特征发现,其运动方向与地块的密度具明显的规律性。在相邻两地块中,密度大的地块缓慢的向极点运动,密度小的地块向赤道方向运动,从这一现象入手,研究了由于地块的密度变化造成受力条件的改变。并导致水平运动的力学机制。通过对天体形状的观察,提出了密度平衡椭球体观点。利用平衡椭球体、等势面、能量极值原理,从理论上阐明了密度变化导致水平运动的规律,进一步又用数学力学方法和大量的具体实例等,从各个侧面,终于证明了地球表面地块密度变化导致水平运动的规律。这一理论的提出,使地学领域中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如我国大量花岗岩体向南推覆,南极冰盖移动问题,水库地震产生的原因等得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6.
7.
东北北部地构造反思录(四):花岗岩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10.
塔里木西南缘(齐姆根弧)前陆构造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齐姆根弧形构造地表地质构造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齐姆根弧形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分段性,提出了齐姆根弧形构造由依格孜牙薄皮推覆构造段、齐姆根主弧形三角带构造段和叶尔羌棋盘对冲构造段组成,各弧形构造段之间以横向走滑斜冲断层为界;发现了齐姆根弧形构造中规模巨大的塔里木西南盆地白垩系新生界沉积盖层向西昆仑帕米尔被动反(逆)冲逆掩构造系统,阐述了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由铁克里克主动逆冲推覆系统、塔里木西南盆地被动反冲逆掩系统和深部双重构造组成。齐姆根弧形构造的隆升时期为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尤其是第四纪以来西昆仑帕米尔向北和北东整体推移导致的深部双重构造是齐姆根弧形隆升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龙门山双石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文章详细描述了龙门山双石推覆构造两个主要单元-双石断层和双石推覆体,根据它们的变形特征,探讨了双石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认为该推覆构造是由不同级别,不同期次逐次发育的台阶式推覆构造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15.
徐宿地区平面上存在3个推覆构造带,剖面上有两个不同深度的滑脱层位。推覆构造受到两次构造运动的作用。早期滑脱为后缘推覆,前缘重力扩展、滑动;晚期滑脱为从东向西的推覆。构造变形机制表现为滑脱系统边缘为压剪、内部为挤压。  相似文献   

16.
徐州—宿州地区滑脱构造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宿地区平上存在3个推覆构造带,剖面上有两个不同深度的滑脱层位。推覆构造受到两次构造运动的作用。早期滑脱为后缘推覆,前缘重力扩展、滑动、晚期滑脱为从东向西的推覆。构造变形机制表现为滑脱系统边为压剪、内部为挤压。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野外考察、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清平飞来峰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清平飞来峰具有明显的叠覆式特征,共分5层。各层峰体特征、成因各具特色,下部两层为推覆体,上部三层为滑覆体。推覆体与滑覆体共同构成同一飞来峰,为龙门山飞来峰中所少见。从而证实了龙门山飞来峰先发育推覆体,后发育滑覆体的地质景观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20.
刘欢  林寿发  宋传中 《地质学报》2016,90(6):1098-1111
桐柏杂岩中发育一套典型的L构造岩,其构造位置位于桐柏造山带核部,被两条近似对称的韧性剪切带所夹持,北侧剪切带左旋,南侧剪切带右旋。由于L构造岩构造位置特殊,其位于剪切带、桐柏背形、桐柏穹窿等多种构造体的交叉部位,L构造岩的构造成因解析可以为桐柏造山带的形成演化提供重要制约。通过对桐柏造山带L构造岩的构造成因机理解析和其变形温压条件的研究,同时结合前人对桐柏山其它主要构造单元的研究,我们提出,桐柏山L构造岩的形成主要受其南北两侧两条韧性剪切带控制,传统意义的桐柏杂岩体白垩纪之前与南北一体的韧性剪切带沿近似东西方向发生管状韧性剪切,剪切作用形成了一套典型的L构造岩。L构造岩的形成指示了桐柏山单元可能经历了一期中下地壳物质的管状的韧性的向东剪切流动,后期白垩纪桐柏山核部的L构造岩经历了大规模的岩浆上升与浮力增加,该L构造岩同剪切带一起发生隆升但管状剪切构造特征并未被改造,随着不均匀隆升桐柏山出现了现今的几何学特征。L构造岩反映出管状剪切形成了现今桐柏造山带近东西向线状构造样式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