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云南省保山市西邑铅锌矿床位于保山地块中北部,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香山组构造破碎带中。应用"三位一体"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和方法,对保山西邑铅锌矿床开展了系统解剖,研究认为其成因类型为海底喷气沉积型(SEDEX型)+热液叠加改造型,成矿地质体为晚古生代(泥盆纪—早石炭世)保山盆地边缘的次级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盆地,重磁推断矿区深部存在隐伏花岗岩体,对矿床形成产生了热液叠加改造;北东向或近南北向区域断层控制了沉积盆地的展布,其旁侧次级断层和断层破碎带为主要赋矿构造,矿体顶板主要为炭质泥岩、炭质板岩,含矿岩性为碳酸盐岩,显示硅钙面特征;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矿化蚀变分带规律、北东(北西)侧伏规律;据此建立了地层+构造+硅钙面+蚀变分带组合"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利用该研究成果,在外围鲁图、广邑等地预测了有利成矿地段并提出勘查工作部署建议,其中鲁图和广邑预测区新发现了铅锌矿(化)体。  相似文献   

2.
云南峨山县大黑山铜矿的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因民组(Pt_2y)硅质白云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体产状与围岩层理产状平行。矿床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属沉积-变质型矿床。矿区构造简单,含矿层位稳定分布较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易门狮子山铜矿为沉积-改造型铜矿。受地层、岩性和构造的控制,层状矿体产于狮子山倒转背斜北西翼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白云岩中,柱状矿体分布于褶皱转折端落雪组白云中,成矿条件优越,深部有一定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第二段(Pt2l2)砂泥质白云岩、细晶白云岩及鹅头厂组(Pt2e)底部的炭质板岩中,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蚀变多因素控制,其中地层、岩性的控矿尤为明显,属沉积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甘肃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家庄铅锌矿床位于下拉地—西成铅锌成矿带上,赋存于中泥盆统碎屑岩夹碳酸盐建造中。矿床受地层、岩性、岩相、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属沉积改造型矿床。本文通过对代家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综合研究,总结了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以期为矿床评价和外围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湖南雪峰山金钨锑矿带西带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峰山金钨锑矿带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上。西矿带包括有四个矿田,各矿田呈长圆形、等间距右行斜列。矿脉成群成组分布。矿床受地层(板溪群五强溪组)、岩性(浅变质细碎屑岩)和华夏系压扭性断裂控制带。富矿段呈柱状或板状聚集在断块中的次级构造交汇处,矿体延深远远大于延长。矿床的形成是在板溪群矿源层的基础上,经构造—变质作用的改造富集而成。本矿带有广阀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里伍铜锌矿床是具有明显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成因特点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程度较高。通过矿物特性和岩矿关系研究,发现矿体分布与蚀变带和特定岩性层关系密切,构造解析显示矿床受穹窿构造和层间韧性剪切滑脱带等多级构造控制,具多次变形改造的特点。利用矿体分带侧伏、沿层位尖灭再现等定位特征和元素组合、充电法等物化探方法,可以在本矿床的深部及边部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8.
西藏拉屋铜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拉屋铜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区申扎—旁多铜银铅锌金成矿带内重要的矿床。文章总结了该矿床的形成机制,认为矿化早期形成于喷流沉积,后期得到了岩浆热液的叠加富集,F3是一条持续活动的同沉积断层,后期又是热液活动通道,是导矿储矿构造,二长花岗岩体及岩脉对早期形成的矽卡岩及矿体的形态起着破坏作用。拉屋矿床矿体为典型的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据此成矿理论指导,近年在该区实际找矿勘查中,圈定了八个重点综合异常,控制了铜、锌(333以上)资源量达13.56万吨,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喀腊大湾西铅锌矿床位于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成矿亚带,矿床产于长城系喀腊大湾组碳酸盐岩中,矿体形成和产出受推覆逆冲断裂控制.赋矿岩石为角砾状白云石化大理岩,具网脉状、角砾状构造.该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等具北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基本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具很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云南羊拉铜矿成因新认识及勘查技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静  徐伯恩  罗诚  尹光候 《矿产与地质》2011,(6):461-469,485
羊拉铜矿主要由里农、路农、江边3个矿段组成.含矿岩系为下泥盆统江边组中段—中上泥盆统里农组上段,产有层状和似层状火山—喷流沉积矿体;印支—燕山早期具岛弧性质的中酸性岩浆侵入,形成矽卡岩型和改造叠加矿体;构造—岩浆演化至燕山早期末形成斑岩和断裂构造中脉状矿体,是一个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既受层控,又绕岩体,从岩体穿插至围岩之...  相似文献   

11.
刘军威 《西北地质》2011,44(2):102-109
通过对夏家店金钒矿床地质特征、矿体赋存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得出该区主要的控矿因素为地层和构造。地层因素中,寒武系水沟口组黑色岩系为主要的控矿地层。构造因素中,镇-板断裂为夏家店金矿的主要导矿构造,次级断裂(F4、F5)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金钒矿的找矿靶区,即以夏家店金钒矿床为中心,夏家店东部构造急剧减弱,但地层完整,应是钒矿成矿有利地段。夏家店至东侧甘沟应开展金矿床的找矿预测。而在夏家店以西至冷水沟段,地层缺失较多,构造变形虽然强烈,但提供形成金、钒矿床的地层建造物质基础差,导致沉积型钒矿规模小,改造型金矿床的矿化强度不理想,找矿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青海省东昆仑开木棋—红水河地区发现的4处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进行论述,总结矿床成因、成矿模式、找矿标志,并对找矿方向进行探索。认为:(1)区内赋矿地层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斜长角闪片岩;构造一方面起破坏作用,另一方面为岩浆和热液的通道,对石墨矿起加大和富集作用。(2)区内石墨矿赋矿地层岩性一致,矿床规模为中到小型,矿化规模较大,矿体规模较小,品位较低,矿石质量一般。(3)石墨成矿物质在富硅铝质和碳酸盐的陆缘碎屑沉积岩原始预富集,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经区域变质作用,原岩中的有机碳重新结晶形成石墨及其含矿岩系,而后又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岩浆活动改造,使含矿岩系中的石墨鳞片增大、富化。(4)晶质石墨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三个阶段:沉积成岩阶段、区域变质作用阶段、构造-岩浆叠加改造作用阶段。(5)石墨矿的找矿标志主要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激电异常、自电异常和石墨矿化。(6)找矿方向主要有:就矿找矿、矿区外围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分布区和区域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的大理岩分布区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理论与地质勘查深度融合,纳雍枝、猪拱塘等大型-超大型铅锌矿床相继被发现,实现了该区找矿历史上最重大的突破,揭示了该区巨大的找矿潜力。成矿岩性组合与构造控矿样式是铅锌矿体就位的基本要素,亦是矿床学研究中根本的科学问题,可为矿产预测提供最直接的证据。本文深入剖析了黔西北地区7个典型铅锌矿床的控矿岩性组合与构造样式,厘定了2种控矿岩性组合和4种构造控矿样式,分别是碳质页岩+碳酸盐岩+碳质页岩组合和碳质页岩+含碳质泥质碳酸盐岩组合,张性断裂-背斜、断裂复合空间、逆断裂纵向羽状节理和平行次级断裂构造控矿样式。总结了"流体-构造组合导入-岩性组合圈闭"的成矿过程,深化了矿体就位机制,完善了矿床成矿模式。以期为该区成矿预测与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依据矿山生产积累的地质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对锡铁山铅锌矿床矿带划分、矿化分带、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矿石组构特征提出新的认识,指出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及海底三级盆地是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即矿床的形成受控于“层、位、相”。用新的认识指导矿山找矿工作相继在矿区空白区,深部及近外围中发现几十条隐伏矿体并积累了宝贵的就矿找矿经验。  相似文献   

15.
景谷曾家村铜矿床位于三江构造带中段的兰坪—普洱中—新生代盆地中南部。在野外勘探工作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矿鉴定结果,对曾家村铜矿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开展了与同构造位置的宋家坡铜矿矿石成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曾家村铜矿在矿体形态、矿石组构以及围岩蚀变方面既有典型层控沉积矿床特点,又有后期叠加改造特征,双重成矿作用特征明显。矿石成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内三叠系火山岩对曾家村铜矿成矿金属有一定贡献,二者物源属性既有亲缘性又有继承性。综合矿床地质特征、矿石成分对比研究结果和区域构造演化史,认为曾家村铜矿床属典型的沉积-改造型铜矿床。曾家村铜矿床勘探成果、经验及成因认识的厘定,为整个兰坪-思茅盆地类似地区铜矿找矿打开了思路,拓宽了区域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海南石碌铁钴铜矿床成因及其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南石碌矿床是以富铁矿为主,并伴生有钴铜等矿产的著名大型矿集区。通过对该矿床控矿地质条件的再认识,并对其成矿物质来源、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成矿时代进行了讨论,认为铁钴铜等物质来源很可能来自原始火山沉积地层石碌群中,后期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对其形成起重要的改造富集作用,初步定义其为火山-沉积变质+多期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该矿床成矿模式概括为:1)新元古代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期,奠定了铁钴铜等成矿物质的基础;2)加里东—海西期的变质改造成矿期,形成了沉积变质型贫矿体;3)印支—燕山早期热液叠加改造富化期,石碌矿床发生了重要的改造富集作用,形成了富铁矿体;4)燕山晚期热液叠加改造富化期,对原来矿体进行改造富集,并形成了脉状、角砾状铁矿体及伴生的铜钴矿体。  相似文献   

17.
老许寨铜及多金属床位于云南"三江"成矿带南段,形成于岛弧环境中,是一处较为典型的火山喷流—沉积型矿床。矿床形成主要受海相火山裂陷盆地控制,盆地中发育较为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矿区成矿条件优越,含矿层位为上石炭统龙洞河组上段(C3l2)中的第二段,含矿岩性主要为角砾状流纹岩、沉凝灰岩及部分硅质岩。矿(化)体主要由位于上部的块状硫化物矿体及下部的细脉浸染状矿体组成,共同构成典型的"双层结构"。本文通过研究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结合矿区演化特点及矿床成因,对矿区找矿潜力进行分析,为本矿区进一步深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东川区大石头山石灰岩矿矿体呈中厚层状、块状产出,赋存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组灰白色至深灰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中,矿物成分变化不大,矿体倾角较缓,产出层位较为稳定。矿体有益成分、有害成分、物理性能特征均符合建筑用石料Ⅰ类标准质量要求。该区石灰岩矿主要受地层、岩性控制。矿床成因属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矿床,具有较好的石灰岩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滇东北铅锌(银)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才先 《云南地质》2005,24(3):275-281
滇东北铅锌(银)矿由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提供成矿热液,通过EW向构造导矿,NE—SW向构造控矿,在特定的岩性(碳酸盐岩)条件下形成,同一矿床又分脉状矿体(主要)、似层状矿体(次要),成因类型应为碳酸盐型中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晋红展 《江苏地质》2013,37(2):308-312
新疆契列克其铁矿位于阿克陶县.目前,矿区内发现2个矿体、12个铁矿矿脉,赋矿地层为奥陶—志留统下组(未分)的第一、第二岩性段.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碳酸盐型菱铁矿.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找矿标志的研究、分析,阐述了矿区地质、矿床、矿石特征和矿体找矿标志,为矿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