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国家地震局编制的《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规定,地磁台仪器需每5年比测一次,自1989年起全面系统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三分量地磁仪器的比较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全国36个地磁台中的33个台的仪器比测和13个台的天文方位角复测,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数据,同时协助台站解决了一些具体技术问题,促进了台站的正常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选用云南省云龙台、永胜台、云县台、丽江台、昭通台DSQ型水管倾斜仪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时间段的观测数据,准确计算各台站数据的完整率、年零漂、年变幅、M_2波潮汐因子相对中误差、相对噪声水平等参数,并结合水管倾斜仪故障信息、台址条件,综合分析影响各台站水管倾斜观测质量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改进各台站观测资料质量的具体措施,为云南区域仪器设备更新升级改造、观测山洞新建改造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阚荣举  胡辉 《地震研究》1996,19(1):70-76
对天地联合观测研究课题中的天体测量、定点重力和地倾斜等三种类型的台站的观测条件、地质构造条件等进行比较分析,意图为台站条件分析的规范提供一种可能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短基线测量是定点地壳水平形变测量的一种手段。《地震台站观测规范》(试行)载称:台站基线的布设,分为“断裂位移型”和不跨断裂的“应变型”两种,前者作用在于监视断裂的水平位移,后者则以观测地面的水平应变为目的。按观测方法分,短基线测量又可分为不定期测量的“流动基线观测”和每天进行测量的台站短基线。从1968年在邢台地区建立形变台以来,各台陆续布设过一些“应变型”基线场地,试图取得地震前应变变化的前兆,但十多年来收效甚微,许多人对这种手段提出了质疑。 从理论上来说,观测了三个不同方向的长度变化(线应变)就可以计算出这一地区内主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台址、工作条件、观测精度等方面对承德地倾斜台的观测资料作了较深入的分析,肯定了该台资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认为1984年9月初—1985年2月初出现的r因子“U”型异常变化及随后发生的地倾斜的变化不是仪器因素或环境条件干扰的结果,对它的成因作了一些推测性的模拟解释,认为可能是台站近区断层的一次无震蠕滑事件。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怀来形变综合台的地倾斜,洞体应与钻孔应变等观测项目的台条件,仪器设备,观测管理与倾斜,线应变,体应变固体潮汐观测的精度评定。该台可与国内外知名台站媲美的优质台。  相似文献   

7.
代县中心地震台位于山西省代县峪口乡,始建于1970年8月。先后投入观测的项目有测震、水平摆倾斜观测、地应力、定点水准、流动水准、地电阻率、大地电场、洞体形变观测等。2006年至2007年对台站进行了环境优化改造,台站占地面积4600m^2,建筑面积1200m^2。代县中心地震台属国家基本台,隶属山西省地震局。  相似文献   

8.
引言随着“九五”前兆数字化改造的完成,库尔勒地震台已建成以地壳形变观测为主,集测震地下流体等观测的综合数字化地震台站。固体潮是目前唯一能够预先准确计算出理论值的地球物理现象,振幅因子反映了地壳弹性性质在震前发生的变化。因此,可以用固体潮的理论值来拟合固体潮的实际观测,对固体潮观测进行内在精度的拟合检验,提取前兆信息(蒋骏等,2000)。1台站概况及噪声分析1.1台站概况库尔勒地震台是新疆地震局直属的综合地震台。现有观测项目为:测震(CTS1型数字地震仪);地倾斜(SQ70型石英倾斜仪);跨断层仪(MD系列);自动测氡仪(SD3);以…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国地震局电磁学科技术管理组制定的《地电台站观测效能评估方案》,对新沂台地电阻率新场地观测效能进行了全面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新沂地震台地电阻率新场地远离或避开蔬菜大棚,有效地避免了蔬菜大棚的影响,台址结构条件、电磁环境、台站观测系统等均符合地电阻率台站建设规范要求,地电阻率观测精度符合异常识别的指标要求。新场地在2013年的试运行中能够记录到十分清晰的区域应力场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观测数据对本区及邻近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于1987年9月1日——9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第四次全区基本台网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交流了上一年台站观测及管理工作情况和经验;结合一九八七年全国一、二类测震、地磁台站观测质量评比会议的精神,认真分析了内蒙台网在观测质量和大震速报工作  相似文献   

11.
王宝坤  付萌 《华北地震科学》2000,18(4):40-43,47
对河北省及邻近地区9个地倾斜台站12年的观测资料用调和分析法和周期滤波法进行全程处理,用统一的标准提取异常信息,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个单台的对应地震的概率增益,再进行单台综合和多台综合,结果表明,概率综合曲线上升超0.05,转折之后半年内有Ms≥4.8级地震发生。  相似文献   

12.
对大柏舍地电台地电阻率的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台站台址条件、观测系统均符合地电阻率台站建设规范要求;观测数据连续、可靠,年变化主要受地下水位的影响;背景场观测系统外线路采用地埋敷设方式,减小了地表干扰对地电阻率观测数据的影响,观测精度有所提高。该台地电阻率观测对本区及附近中等地震有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13.
榆树地电阻率台观测效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地震局电磁学科制定的《地电台站观测效能评估方案》,评估了榆树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效能。评估结果如下:榆树台台址结构条件、电磁环境、台站观测系统符合地电阻率台站建设规范、观测方法标准等规定的技术要求;数字化地电阻率观测精度不低于3‰测值,保证了准确测量不低于1%地电阻率异常的指标需求;该台地电阻率观测对本区及附近中等以上地震有一定监测能力,并记录了对应深源地震及邻区中强地震的1年尺度地电阻率异常,其观测数据在本区及附近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及相关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清理调整全国倾斜台站的工作中,必须兼顾观测条件、观测信息以及临测能力等几方面的内容。本文提出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倾斜台站进行等级判定,并用21个台站的资料进行了验证。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地震局电磁学科技术管理组制定的《地电台站观测效能评估方案》,对宝鸡台地电阻率观测效能进行全面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宝鸡地震台地电阻率的台址结构条件、电磁环境、台站观测系统等均符合地电阻率台站建设规范要求;地电阻率观测精度不低于3‰测值,保证了准确测量不低于1%地电阻率异常的指标需求。宝鸡地震台地电阻率对本区及附近地区中等以上地震有一定监测能力,其观测数据在本区及附近地区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及相关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兰州地磁台是我国解放后首批新建的台站,已有二十多年的连续工作历史,是我国西北地区能提供完整的地磁观测报告的老台站;从一九七九年起,经国家批准正式参加国际资料交换,被国外同行视为全球主要地磁台站之一。随着仪器装备的更新和补充,急需进一步改善观测条件和增建第三观测室,遂于一九八○年根据国家地震局(80)震发计字第012号文件下达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第二观测室设计和建筑。在设计中参照国家地震局编制的《地震台站观测规范》有关对地磁台建筑的技术要求,并吸取了兄弟单位一些地磁台建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大连九龙地磁台观测环境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大连九龙地磁台台址勘选、建筑材料磁性检测、台站建设以及观测数据精度等方面着手对大连九龙地磁台的观测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连九龙地磁台的观测环境符合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电子自动数字化水准仪已进入市场 ,并将作为光学水准仪的替代产品被广泛应用。中国地震局在“九五”规划期间 ,为形变台站等有关单位的水准测量配备了一批 Di Ni-1 1数字水准仪。安徽合肥形变台自 2 0 0 0年 1月 1日起正式投入观测。执行“大地形变台站测量规范” (短水准测量 )及“使用电子水准仪的规范中有关条款和附录要求的变化情况”的规定要求 ,分析处理了 1年的观测资料 ,对 Di Ni-1 1数字水准仪的性能和适合台站定点水准测量的工作方法、操作规程进行了分析讨论 ,研究探讨了该仪器用于定点短水准测量的观测精度及测量误差。1  Di…  相似文献   

19.
1 地电观测干扰地磁记录地电供电观测干扰地磁记录 ,已成为全国既有地电手段又有地磁手段台站存在的通病 ,已严重影响这些台站正常记录 ,特别是垂直分量 ,其跳变幅度在 1~ 2 0 n T左右。超过《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要求环境干扰水平小于 0 .1 n T,地电干扰已超出《地磁台站观测规范》要求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 。为解决地电供电观测干扰地磁记录 ,我们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 ,图 1 蒙城台地电、地磁布局相对位置分布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试图寻找排除干扰的办法。图 1是我台地电和地磁布局相对位置图。图 1中 E为地电工作房 ;F为地磁仪器房…  相似文献   

20.
地震预报是建立在观测数据基础上的研究,地电阻率、地电场是观测地下介质电性结构随时间的变化,要求观测系统有足够的分辨率和长时间范围的测量准确度。这就要求拥有先进的观测仪器和优良的观测场地,高邮地震台采用ZD8BI地电阻率仪器和ZD9A地电场仪器进行观测,并严格按照《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第2部分,地磁观测)》(GB/T19531.2-2004)和《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1部分:地电阻率台站)》(DB/T18.1-2006)和《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电台站,第2部分:地电场台站)》(DB/T18.2-2006)的技术要求,对观测场地进行认真的勘选和测试,对外线路的走向设计和建设,考虑地电阻率和地磁同场地的供电干扰问题,采取有关措施加以解决。对外线路进行全部地埋方式,解决了风扰和外线路被盗的问题,提高了观测精度,保证资料连续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