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余飞燕  吕蒙  杨军 《地质与资源》2015,24(2):152-156
综合环境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整理的数据进行数学模型计算,系统研究了镇雄县滑坡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GIS叠加分析功能,得出镇雄县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采用滑坡确定性系数(CF)法对滑坡地质灾害各个因子数据进行量比,并根据主要致灾因子数据与滑坡形成有利级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最终获得适用于镇雄县滑坡地质灾害主要致灾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得到各个分区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在地质勘查和试验的基础上对碎石土滑坡稳定性进行评价,构建了一元多重属性回归模型。基于官家滑坡的14个工程地质剖面的实测资料,选取滑体重量、滑面倾角、滑面长度、水力坡度、浸水面积、内聚力、内摩擦角7个影响因素,采用模型对影响因素和稳定性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和影响因素显著性研究,得到计算稳定性系数的回归方程,并利用新昌下山滑坡进行模型准确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模型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回归性显著,能够用模型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通过模型得出对稳定性系数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综合滑坡实际地质状况确定地下水对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有助于开展滑坡灾害预警预报工作和采取有效的工程治理措施;新昌下山滑坡介于稳定与较不稳定状态之间,在降雨量比较大的时段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3.
滑坡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方法在一个算法下同时实现了回归建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据结构简化(主成分分析)以及两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给因变量之间存在较高相关性的回归带来极大的便利。为了探讨PLS方法在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中的适用性,选取位于三峡水库区巫山县的邓家屋场滑坡为试验区。在考虑三峡水库蓄水后引起的地下水力坡度变化、地震因素以及建筑物因素对邓家屋场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条件下,建立了滑坡稳定性系数与以上指标的PLS回归方程,以期达到对邓家屋场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的分析目标。计算建立的回归模型为:K*=0.181468×C*+0.274876×φ*-0.611369×J*-0.238604×α*-0.105219×ΔW*。表达式各因素影响力的排序为:地下水力坡度>滑动面内摩擦角>地震加速度>滑动面内聚力>滑体均匀加载。结果表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物理意义明确、计算简单、建模效果好、解释性强的特点,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林喜 《福建地质》2010,29(2):157-163
在确定矿石体重时,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是较为常用的定量化分析方法。利用目前普遍使用的EXCEL软件实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其检验,从而避开程序开发等复杂的技术问题,实现矿石体重各种因素分析的快速化。  相似文献   

5.
Excel回归分析及其在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归分析方法是处理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有利工具,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数学原理,以及用MicrosoftExcel工作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的多种方法。在应用实例中用常村矿井的钻孔实测数据,演示了Excel多元线性回归各种方法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6.
云南玄武岩滑坡滑动面力学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强  陈从新  汪稔 《岩土力学》2006,27(12):2309-2313
云南是中国滑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滑坡的稳定性问题。分析滑坡稳定性的关键是获得较为准确的滑动面力学参数。首先提出了滑坡滑动面力学参数分析的内容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然后针对云南一高速公路玄武岩滑坡的滑体松散、取样困难的实际情况,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进行滑动面力学参数分析,并采用基于稳健回归分析的计算方法进行滑动面力学参数的计算,能有效地减少异常值的影响,从而获得更为可靠的滑动面力学参数。同时指出,古滑坡滑动面的抗剪强度的分析应考虑时间效应下残余强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山东省勘察设计行业的89个指标的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2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采用matlab7.0的统计工具箱,首先进行对勘察设计行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了与勘察设计行业比较密切的有关行业。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勘察设计行业主要指标与各国民经济各相关行业的定量关系,探求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黄土台缘滑坡滑距与滑体形态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土台塬地区,由于过量引水灌溉导致塬边滑坡频繁发生。本文以24起甘肃黑方台滑坡及11起陕西泾阳南塬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台缘地区滑坡滑动距离与滑体各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滑距与滑体体积、宽度及厚度的关系较为明显,并以表征滑体形态的滑体长度、宽度及厚度作为计算滑距的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及模糊信息优化法量化滑体参数与滑距之间的关系,计算滑距,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其计算值与实际值吻合度都较高,可为滑距的计算及统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降雨-库水联合作用影响着三峡库区滑坡,而降雨、库水分别对滑坡演化的贡献及作用规律迄今尚不明确.以库区树坪滑坡和八字门滑坡为例,通过分析降雨和库水位资料,采用变系数回归模型,对滑坡位移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变系数回归模型方法不仅比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而且能定量地给出各影响因素对滑坡位移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两种煤质分析指标的关联方程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利用MATLAB对大量煤质分析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推导出了煤质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的关联方程组。新方法实现了由工业分析结果求元素分析成分的目的,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现场考察和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的“三大要素”——砂源区、溜动区和形成区、粒状碎屑溜砂坡形成条件和演化规律、研究了粒状碎屑溜砂坡的散体结构特征和天然休止角。通过影响天然休止角的主要因素和显著性分析,研究了天然休止角的线性回归方程以及粒状碎屑溜砂坡的稳定性和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12.
The stability problem of natural slopes, filled slopes, and cut slopes are commonly encountered in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 Predicting the slope stability is an everyday task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s. In this paper, a study has been done to predict the factor of safety (FOS) of the slopes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A total of 200 case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 and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well-known slope stability methods like Fellenius method, Bishop’s method, Janbu method, and Morgenstern and Price method. The FOS values obtained by these slope stability methods were used to develop the prediction models using MLR and ANN. Further, a few case studies have been done along the Jorabat-Shillong Expressway (NH-40) in India,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The output values of FEM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prediction models to find the best prediction model and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韦立新  曹贯中  蔡磊 《水文》2019,39(6):64-68
在水力因素多变的长江下游感潮河段建立ADCP在线测流系统实时采集指标流速,可选用合适的方法推求断面平均流速,从而实现流量的实时报汛和整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BP神经网络具有原理明晰、实现便捷等特点,为比较以上两种方法在断面平均流速计算中的优劣,以南京水文实验站2014年以来实测数据为例,分析不同情况下两种模型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精确性和稳定性,且拟合精度与模型选用的监测指标有关;对于只采用单一指标流速而言,BP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果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同时,两种模型都能较好的预测断面平均流速,其中BP神经网络适应更好。  相似文献   

14.
高雅玉  张新民  田晋华  钱鞠 《水文》2013,33(2):70-74
选取1993~2008年瓜州县人类活动数据及双塔水库水质指标年平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去除冗余信息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四组反映人类活动对水库水环境影响情况的回归方程。说明对双塔水库水质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是农业活动和因农业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农业活动的非点源污染是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源,水库水质仍存在富营养化的风险;工业活动对水库水质的影响没有在回归方程中体现出来。在农业活动过程中,耕地面积每增加10 000亩促使pH值上升0.062、溶解氧值下降0.046、高锰酸钾指数上升0.103、COD值上升0.617;而每增加10 000t的氮肥施用量会引起pH值升高1.837;总人口每增加1万人,COD值上升0.798。  相似文献   

15.
李昭升 《福建地质》2004,23(2):82-88
在研究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特点,分析以往矿床勘查中确定矿石密度值难点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矿石密度值与矿石各组分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预测矿床的矿石密度值。  相似文献   

16.
System effe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a layered soil slope due to the potential existence of multiple failure mod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approach for layered soil slopes based on 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 (MARS) and Monte Carlo simulation (MCS).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chieved in a two-phase process. First, MAR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a group of training samples that are generated by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LHS). MARS is validated by a specific number of testing samples which are randomly generated per the underlying distributions. Second, the established MARS is integrated with MCS to estimate the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of slopes. Two types of multi-layered soil slopes (cohesive slope and cφ slope) are examined to assess the cap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Each type of slope includes two examples with different statistics and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levels.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provide an accurate estimation of the system failure probability of a soil slope.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quadrati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QRSM) and the second-order stochastic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SRSM) for slopes with highly nonlinear limit state functions (LSF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ARS-based MCS is a favorable and useful tool for the system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oil slopes.  相似文献   

17.
威信县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灾害破坏严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及地裂缝五种。其中以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为主,灾害点分布较广且个体规模小,稳定性较差。调查显示,威信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时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威信县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得出: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地形地貌、生态植被等因素是滑坡、泥石流、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形成的基本条件;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形成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及不稳定斜坡的主导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与搬迁避让、工程防治、生物防治、清除危岩(土)体及排水为主的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峨边县新声后山地质灾害点由X1和X2两个不稳定斜坡组成,威胁新声村170户1118人。X1不稳定斜坡滑体、滑床均为崩坡积含块碎石粉质粘土,规模为中型,变形表现为间断性蠕滑,天然工况下为稳定~基本不稳定状态,暴雨等极端工况下为基本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X2不稳定斜坡潜在滑面为基覆界面,规模为中型,变形轻微,以地表房屋开裂为主,天然工况下为稳定状态,暴雨等极端工况下为基本稳定状态。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通过勘查手段、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变形历史等分析其变形原因及发育特征,通过传递系数法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宏观判断进行比较验证。综合分析计算结果与现场施工条件,确定了抗滑桩、挡土墙和接排水沟等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