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的震源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广东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的波形资料,通过频谱分析,得出此次地震的霜相动力学特征,计算出P波和S波的应力降、地震矩、震源尺度等震源参数和介质品质因子Q值,并求出了它的距震级。  相似文献   

2.
渤海地震的震源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20个WWSSN台记录到的渤海地震(1969年7月18日,M_S=7.4)远震P波波形与理论地震图进行了对比。确定了渤海地震的震源参数为:地震矩2.6 × 10~(19)N·m;震源破裂持续时间为12S;震源深度为35 km;两个节面为:(1)走向φ=24°,倾角δ=85°,错滑角λ=170°;(2)φ=115°,δ=80°,λ=5°。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0个WWSSN台记录到的渤海地震(1969年7月18日,MS=7.4)远震P波波形与理论地震图进行了对比。确定了渤海地震的震源参数为:地震矩2.6 1019Nm;震源破裂持续时间为12S;震源深度为35 km;两个节面为:(1)走向=24,倾角=85,错滑角=170;(2)=115,=80,=5。   相似文献   

4.
丽江7.0级地震的余震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从PDR-2数字化近源(6.2km≤△≤42km)台网记录的丽江余震中初选了74个地震,初定了震中位置,震中方位角。用相应的台网数据处理技术,研究了丽江地震序列的体波谱。对震级2.5≤M≤5.7、地震矩21.40≤longM0≤23.28的地震,得出了丽江地区地震系列的震源参数;以及P波、S波的logM0与Md的关系式分别为:logM0^p=0.62Md+19.93;logM0^s=0.59M  相似文献   

5.
2008年盈江5.9级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8年8月21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了MS5.9地震。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ML≥2.5余震波形记录,通过对S波观测记录谱进行传播路径、场地响应和仪器响应等影响的逐一消除,得到了196个ML≥2.5地震的震源谱,进而根据Brune圆盘震源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计算了地震矩、应力降、震源半径等震源参数,结果表明,该地震序列的地震矩在1012~1016N.m间,与近震震级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与震源半径也呈线性关系;应力降与近震震级有一定的线性趋势相关性;拐角频率和地震矩之间有明显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6.
1668年郯城8.5级地震震源参数及其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野外考察资料系统地计算和屯1668年郯城地震的震源参数,讨论了其特点进而提出了计算地震断层动摩擦阻力和应力的公式,给出了衡量地震断层破裂彻底度的判别指标和主震后强余震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彭美煊  彭浩 《山西地震》1999,(3):39-42,77
为计算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的震源参数,根据断裂力学的有关公式分析了断裂扩展过程中应力和位移的变化,利用弹塑性力学中的达格代尔塑性区中最大位移的公式计算了应力场的初始剪切应力τ。和地震释放的总能量ET;根据不同作用行震波资料和历史地震等烈度线所得出的不同震级的地震矩,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出山西地区不同震级地震矩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大同一阳高6.1级地震的地震矩和其它震源参数。  相似文献   

8.
近期发展的震源反演方法并没有充分利用区域地震图的宽频带性质,原因是用平行层模型计算的格林函数和真实地壳的复杂传播现象不同。这种反演通常去掉了短周期成分,并且只反演记录中选定的部分。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一种估算震源参数的方法,它可以较好地应用整个宽频带记录,而且只采用目前仅有的不完善的格林函数即可。这个方法通过分别拟合格林函数的各个部分来使得记录图与合成图主要的地壳到达波到时差别不大。确定震源参数的原  相似文献   

9.
泾阳4.8级地震的震源参数和震源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卫东  王平 《地震学报》1998,20(6):656-658
1998年1月5日,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附近发生了MS=4.8地震.震中位置:34.5°N,108.9°E;发震时刻:北京时间09时36分;震源深度:14km;震中烈度:Ⅵ度强,西安等地震感强烈.陕西省关中东部地区是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上曾多...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 0 0 2年 5月 1 5日北京时间 1 1时 46分在台湾苏澳以东海域( 2 4.5°N,1 2 2 .1°E)发生 MS6.5地震。震中距苏澳约 2 5km,距台北约 80 km。据报道 ,福建、浙江部分沿海地区有震感。我们利用 CDSN的 6个台站的数字波形资料初步反演了该震的震源参数 ,结果如下 :最佳双力偶解节面 :走向 1 0 9°,倾角 84°,滑动角 3°;节面 :走向 1 9°,倾角 87°,滑动角 1 74°。应力轴T轴 :本征值 4.8,方位 3 3 4°;仰角 7°;N轴 :本征值 -0 .4,方位 1 68°;仰角 83°;P轴 :本征值 -2 .9,方位 64°;仰角 2°。标准地震矩 :M0 =…  相似文献   

11.
2013年8月12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左贡县、芒康县交界发生6.1级地震,地震序列为前-主-余型,在主震发生前9h内发生了7次ML≥2.0中小地震,最大震级为ML 4.7。本文采用体波谱振幅相关系数方法,基于区域测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研究左贡-芒康6.1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变化过程。结果显示,主震前的中小地震相关系数较高,均值为0.86,表明其震源机制相似程度较高,是具有震兆意义的小震序列;余震的相关系数较低,表明震源机制相似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中国大陆1910年以来8级以上特大地震和国外几组典型特大地震对震源邻近区域的影响,发现特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断裂带上,一组或一次特大地震可能使发震断裂部分破裂,而未破裂断裂的构造应力可能增大,又成为大震的空段,该空段短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大震(起到增震作用);反之,发震断裂完全破裂或没有大震空段,震源邻近区域构造应力可能减小,短时间可能不会发生大震(起到减震作用)。依据这一结果,可对特大地震发生后震源邻近区域的后续大震作短、中期预测。  相似文献   

13.
针对所承担工程任务的要求,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数值计算方法,将根据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得到的库车河铜场水库的地震动参数(3 种概率水平)转换成模拟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因为计算中直接采用了新疆地区乌恰强余震频谱,合成的基岩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很好地反映了该地区的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4.
黄媛  杨建思  黄磊 《中国地震》2006,22(3):269-276
2003年3月24日发生在我国新疆巴楚-伽师交界处的Ms6.8强烈地震余震序列的近台记录中普遍存在一组特殊震相,该组震相分别出现在Pg波和Sg波的后面,类似于Pg波、Sg波以分组集丛式出现,多为2~3组,且后续震相的能量有所增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经合成地震图验证,认为该组震相可能是受当地十几公里深的沉积层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后的叠加波。为便于描述,文中将其分别称为P1、S1震相。  相似文献   

15.
同一震源区两次地震到达某台站的直达P波、S波零频观测谱值之比与其辐射图型因子之比线性相关,而后者取决于震源机制的几何特性。用波形记录计算谱振幅相关系数,认为该系数是震源机制异同的归一化数值描述。据此对2003年青岛序列及冀鲁豫交界地区小震集中区地震事件进行聚类分组,给出序列事件的滑动平均相关系数的时序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序列的滑动平均相关系数时序曲线存在由一致到发散的变化过程,即震源区应力场强度由相对集中向逐步分散过度;冀鲁豫交界地区小震集中区谱振幅相关系数较低,震源机制各不相同,区域应力积累没有形成任何一个优势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秦岭周边和南美地区的部分台站2012-2014年记录的地震事件垂直分量数据,获取了166个台站对之间的互相关函数,从中观测到了近对跖点台站之间的体波格林函数.在此基础上,我们计算了理论地震图的互相关,其结果与实际数据获得的结果很相似,推测格林函数的能量来源应主要是大地震引起的地球自由振荡.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的震源机制对于互相关结果中不同震相的振幅有较大影响,走滑断层引起的地震并不能产生较好的互相关结果.通过对比不同位置台站对的互相关结果,本文认为互相关得到的体波格林函数包含了传播路径信息.  相似文献   

17.
18.
利用P波初动和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联合求解小震震源机制的方法求出珊溪水库ML2.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得到了珊溪水库震源机制各参数时空特征如下:主压应力为SN向,主张应力为EW向,应力主要为水平应力,发震断层倾角较大且多为走滑断层。在个别4级左右地震前P轴方位都有偏离再恢复的现象。在北纬27.65°~27.69°间,P轴方位集中在0°±30°或者180°±30°,节面走向集中在45°±15°或者135°±15°。震源深度大于4km的地震倾角多集中在70°~90°度之间。  相似文献   

19.
on Septmeber 23,1999,an earthquake swarm occured in Fuzhou,Because the swarm occurred in the region where earthquaks occurred scarcely before and very close to the center of the city as well as shortly after the Jiji earthquake with Ms7.6 in Taiwan,September 21,1999,has aroused interest broadly.In this paper,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 swarm and validated magnitude-number constituent of the swarm is special.In present theory,the earthquake swarm means that a small scale macro original rupture has formed in the layer of the crust in Fuzhou region where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 risk exists.  相似文献   

20.
1999年福州震群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定强  王健 《中国地震》2000,16(4):327-333
1999年9月23日开始发生的福州震群,由于距离市中心很近,加之紧随“9.21”台湾集集7.6级大地震之后,且该区域曾经是极少震区域,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分析了此次震群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点,表明存在着显著的密集震级、密集时段和密集区域等震级结构特征,意味着福州地区中层地壳介质中易于产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层位可能形成了小尺度的宏观起始破裂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未来中长期中强以上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