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荔县为地方性氟中毒病高发区,主要因长期饮用氟含量高的地下水所致。通过分析大荔县269件地下水样品中氟含量,查明地下水氟含量为0.01~11.8mg/L,均值为1.91mg/L,氟含量高于1.0mg/L的水样样本达70.6%。调查分析发现,大荔县地下水氟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北高南低的特征,富集最严重的区域出现在渭河二、三级阶地的东端,高氟地下水区域占到全区总面积的63%。大荔县丰富的氟源、特定的地形地貌、干燥的气候环境以及缓慢的地下水力更替过程是造成地下水中氟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前,孟加拉国居民的健康正面临着严重威胁,8,500,000人的饮用水和粮食作物受到了砷污染。孟加拉国的地下水砷污染问题在世界上是最严重的。由于孟加拉国对地表水管理不当,97%居民的饮用水和家庭用水来源于地下水。在孟加拉国,地下水严重受到砷污染引起大量砷中毒事件。砷污染回顾着重于综述近年来砷污染的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尤其是土壤、水和食物的砷污染。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饮用水中砷的额定浓度为10μg/L。现有勘查着重于孟加拉国64个地区深水井的地下水中砷的浓度。调查结果显示:59个深水井的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大于10μg/L;43个深水井的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大于50μg/L。受砷污染的地下水常被用于浇灌水稻(居民主要的粮食作物)。这种农业习惯(把受污染的地下水用于灌溉)引起土壤中砷的浓度增加。现有研究显示,稻米和蔬菜中85%-95%的砷是无机砷。在孟加拉国,土壤、地下水和植物中砷的浓度(基于孟加拉国4%的地区)超过报导的最大允许浓度或者正常范围,这(砷浓度大于最大允许浓度)对孟加拉国居民和家畜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强调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例如,较好地描述自然环境中砷的存在形态以及确定所有潜在的砷污染途径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曹振阳  李玉璞  方建华  董燕  陈炎 《地下水》2002,24(3):163-164
本文分析了宿鸭湖库区周围地下水污染源、污染因子、污染分布特征 ,论述了地下水污染程度、危害和污染机理状况 ,指出该区地下水污染是因为大量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入库区汇水支流 ,致使地表水严重超标 ,严重超标的地表水汇入库内又导致库区水体污染 ,库区地表水通过含水层渗透 ,引起地下水污染 ,居民饮水困难只能靠开采深层地下水解决 ,从而建议加大该区调查研究力度和水污染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4.
安溪县光德村地氟病区生态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安溪县光德村地氟病区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岩石、土壤、饮用水、水稻、蔬菜中F含量较高,而Cu、Mo、Ca等人体必需的元素严重缺乏;饮用水中F严重超标, F-高达4.18 mg/L,达地下水Ⅲ类标准的4倍之多,且水质pH低于饮用水标准的下限6.5,属酸性水质,不适合饮用,该地区特殊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是导致地氟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兴区第四系高氟地下水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京市大兴区供水以地下水为主,研究该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对指导区域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是必要的。在野外调查和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测试了北京大兴区地下水氟离子浓度。结果表明,高氟水分布区地层岩性以粘性土为主;浅层高氟水主要分布在大兴区的南部及东南部,超标区面积为258.57 km2;深层高氟水主要分布在中部,超标区面积为20.91 km2。建议对浅层高氟地下水加大止水深度,统一并严格设计饮用水井结构;对深层氟超标水,避免饮用或采取降氟措施后再饮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所取得的大量数据,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 采用检出法和超标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 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可以直接饮用(Ⅰ~Ⅲ类水)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的地下水资源占47.9%, 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52.1%;深层地下水质量一般好于浅层地下水.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以锰、铁、氟、碘、总硬度等为主, 人类活动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三氮"(NO3-、NH4+、NO2-)、镉、铅和微量有机等组分上.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 地下水中"三氮"普遍呈面状污染特征, 重(类)金属呈点污染特征, 尤以铅、砷污染较严重, 有毒有害有机污染呈现"检出率高、超标率低"的特征.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应该尽快推进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 组织实施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遏制地下水污染恶化态势, 有效保护我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相似文献   

7.
氟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笔者对天津北部蓟州区水土环境中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氟含量在201×10~(-6)~8 545×10~(-6),平均为757×10~(-6),平均含量是天津市表层土壤背景值的1.25倍,是全国的1.58倍;在土壤垂向剖面中,黏性土壤中氟含量相对高于砂性土壤;地下水氟含量在平原区平均为1.50 mg/L,山区平均为0.47 mg/L,平原区明显大于山区;全区超过90%的表层土壤氟含量表现为过剩和高水平,平原区地下水样品氟Ⅳ类和Ⅴ类水所占比例达61.54%;玉米样品氟超标比例为26.67%,最大超标倍数大于2倍。总体来说,津北表层土壤和平原区地下水中氟含量显著偏高,为高氟地区,部分大宗农产品中氟含量已经出现超标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8.
鲁西南地区高氟地下水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鲁西南地区,由于饮用高氟地下水而导致的地氟病,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地下水中氟元素的富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水化学测试结果表明,氟含量为0.05~6.7 mg/L,平均1.20 mg/L,高氟分布区主要集中在嘉祥黄河冲洪积平原与山前冲洪积平原交接部位和曹县、单县、菏泽黄河冲洪积平原河间洼地;地下水中氟含量与pH、矿化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与K++Na+和Ca2+相对含量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与Ca2+含量相关性显著。本文从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水文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浅层高氟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研究了黄泛平原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理,对于确定地氟病的成因及制定地氟病的防治措施,寻找适用饮用的低氟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质与资源》2011,(4):281-281
3)查明辽河流域区域水体地球化学状况和质量,为水功能整体规划和局部地区水环境整治提供决策依据. 辽宁省存在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氟病、甲状腺肿等地方病,这些地方病的发生与缺硒少碘多氟等水体的局部地球化学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调查成果显示,辽河流域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状况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浅层地下水普遍存在下辽河平原高铁、锰现象,局部地区氨氮、亚硝酸盐和氟化物超标,1/3以上的地下水存在饮用风险.尤其是,彰武、黑山、康平等地928km^2浅层地下水含氟量超标.该地区长期饮用地下水的居民常患有不同程度的氟牙、氟骨症等疾病.地表河流水质普遍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尤其是沈阳、鞍山、锦州等重工业城市周边下游河流水体受到污染,而且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大.多目标调查查清了区域水地球化学状况,为区域水功能规划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牧区是我国的绿色生态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牧区水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事关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更涉及饮水安全问题。以典型荒漠型草原牧区达茂旗为例,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分别进行水质评价,首先通过单因子评价直观判断,评价结果显示总氮和氟化物是地表水环境中的主要污染因子,而地下水中的普遍污染因子有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氟化物,局部地区氯化物、硫酸盐超标;通过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法评估水污染程度,结果显示达茂旗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受污染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印度拉贾斯坦邦北部以地下水为主要饮用水源的一些乡村进行了地下水氟化物污染评价。分析了利用手压泵从深含水层采集的水样的氟化物含量。目前,研究区内记录在案的氟化物的浓度范围为1.01m4.78mg/L。研究区地下水中氟化物的平均浓度为2.82mg/L。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或者印度标准办公署制定的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期望浓度(desirable limit)和最大容许浓度,研究区内约95%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在研究区,由于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浓度很高,目前氟斑牙和氟骨征患者正以惊人的速率增长。在印度最北部的哈努芒加尔县的中部和东部地区,由于地下水中氟化物的浓度相对较高(3-4mg/L),因此,可把这些地区列为氟中毒高风险地区。对本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评价后得出结论,在研究区采取改良措施来预防居民氟中毒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在盛产萤石的武义盆地,岩层中氟丰度为0.005%-0.089%,生态水源含氟均值:地表水为0.21mg/L,第四系孔隙水为0.277mg/L,否定了以往认为该盆地为高氟区的观点,建国以来,该区未发现氟骨症患者。患氟斑牙者达30%以上共7个村,皆因饮用高氟构造裂隙水所致。工厂排污导致的叠加氟污染危害较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王广才  孟炜  王慧 《地下水》2009,31(6):172-173
沧州市濒临渤海,浅层地下水匮乏,深层地下水氟、盐严重超标,人民群众长期饮用高氟水,严重影响力群众身心健康,为解决广大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沧州市水务局初步探讨出一套改水降氟的办法,供相关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雪  晏婴 《城市地质》2015,(4):38-43
饮用水中氟浓度超标,是导致地方性氟中毒疾病的主要因素。通过水质资料综合分析,结合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施工及水质专项调查,开展了地下水中氟分布规律的研究,掌握了氟在地下水空间的分布规律。浅层地下水中氟离子浓度超标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及南部地区,氟离子浓度与含水层深度呈反相关系,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大。深层地下水中氟离子浓度超标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当含水层埋深在300m以内时,氟离子浓度与含水层深度呈正相关系,随时间变化幅度较小。浅层地下水中氟的富集与气候条件、含水层岩性、地下水径流速度密切相关,深层地下水氟超标是由地质原因造成的。研究成果为水井施工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为研究治理地下水中氟浓度超标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典型灌区河南段是豫北平原重要的农业种植区。该地区浅层水质整体较差,因常用于作物灌溉或家畜饮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风险,因此对该地区地下水中砷与氟浓度变化特征和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该地区地下水污染的认识水平。本文基于2010年和2020年在灌区范围内采集的327组浅层地下水样品,研究区内地下水砷和氟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十年间灌区浅层地下水中砷、氟的演化特征,探索分析砷与氟浓度及空间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中存在砷与氟超标问题,2020年浅层地下水中高砷(砷浓度大于10μg/L)和高氟(氟浓度大于1mg/L)的样品数量分别占总数的26.1%和26.06%。高砷水分布在太行山前洼地与黄河冲积平原等泥沙互层结构的沉积环境中,还原性较强,同时地下水径流不畅,较强的阳离子交换作用使得其所处环境中Ca2+浓度较高。近十年间砷浓度增加的水样占总数31.8%,砷浓度减少的水样占36.7%。砷浓度的增长(减少)是地下水还原性增强(减弱)使得锰氧化物溶解释放(吸附)导致。近十年间不同地区农业灌溉和水源置换等用水方式导致水位变化是引起砷浓度变化的潜在因素。高氟水主要分布在河南新乡与濮阳的黄河沿线,氟离子浓度受到沉积物中萤石等钙质矿物溶解影响,使得高氟地下水出现在低钙环境中。近十年间研究区中氟离子浓度减少的占总数60.2%,氟离子浓度增加的占32.1%,整体变化趋势向好,但是高氟区中氟离子浓度继续增加。氟浓度的变化同样受到Ca2+变化影响,在Ca2+浓度降低(升高)时氟浓度进一步升高(降低)。地下水中氟升高地区分布在黄河沿线,因此受到黄河水补给影响较大,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好,阳离子交换作用减弱,使得Ca2+浓度降低,此时地下水中砷浓度受到环境影响而降低,因此研究区氟增加地区中砷与氟的分布和演化呈现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16.
黑河中游绿洲农区地下水硝态氮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区域采样的方法,对黑河中游绿洲农田灌区71眼水井硝态氮(NO-3-N)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井的NO-3-N平均含量为(10.66±0.19) mg·L-1,其中32.4%的水井NO-3-N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NO-3-N含量>10 mg·L-1),16.9%的水井NO-3-N含量严重超标(NO-3-N含量>20 mg·L-1).被调查的手压水井NO-3-N平均含量为17.41 mg·L-1,比饮用水机井((5.75±0.20) mg·L-1)、灌溉水机井((11.44±1.70) mg·L-1)分别高67.0%和34.3%,超标和严重超标机井所占比例分别为52.4%和28.6%;地下水观测井NO-3-N含量的平均值为(11.53±0.92)mg·L-1,超标和严重超标机井所占比例分别为50.0%和25.0%.该区域浅层地下水受到的污染较为严重,区域内深层水井也受到污染威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下水NO-3-N含量顺序为:蔬菜大棚>制种玉米>菜田>带田>水稻>小城镇.蔬菜大棚、菜田和制种玉米种植区域内的地下水污染情况严重.沙质土壤地区地下水NO-3-N含量平均值为(27.20±1.96)mg·L-1,比壤土地区的(9.93±0.87)mg·L-1高2.74倍,地下水NO-3-N含量的最大和最小值均高于壤土地区,超标率高28.3%,严重超标高52.5%,表明地下水NO-3-N污染受土壤质地影响,沙质土壤区域内的地下水更易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苏尼特地下水氟污染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内蒙古苏尼特地区地下水氟污染机理,本文运用水文地球化学分类方法,从水文地质、水化学特征两方面研究其地下水的水质特征、氟的起源、分布规律及污染形成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高氟地下水的主要水质类型为HCO3—Na型,pH值在7.08~9.38之间,氟浓度与井深有关,即井越浅,氟浓度越高;地下水中氟浓度最高达14.78mg/L,5~9月地下水氟浓度相对增长率在7.8~23.1之间;F-浓度与Li+、Br-相关系数达0.89和0.82,受断层影响的深层地下水中F-浓度几乎与Li+、Br-没有相关关系,这暗示着氟来源于浅部,并受到强烈的蒸发作用影响而使水中的氟浓缩;地质调查发现该地区还有数个萤石矿存在,显微镜分析结果证实表层土壤中普遍存在CaF2,地下水中的氟来自CaF2。高氟地下水存在于潜水层,深部含水层的地下水可供开采。从断层带涌出的水对潜水层有稀释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浅层地下水数据为基础,对分析测试的29项指标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区浅层地下水中,Mo、Pb、Mn、Fe、Cl-、NO2-、总硬度等含量变化较大,导致局部水质变差;其他指标含量变化较小,在浅层地下水中分布均匀。参照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对本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单因子与综合环境质量评价,该区不可直接饮用的浅层地下水占44.88%,综合环境质量较差;地下水污染多发生在主要城市、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地区;单指标水污染呈点(源)状、线状分布,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钾指数、NO2-、Cl-、F-、Mn、Fe。重点探讨了高密北部高氟浅层地下水形成的原因,为区内高氟水治理及地氟病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河北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中氟增高的一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东部平原深层地下水中氟含量较高,根据目前资料,氟含量最高可达7mg/l以上。70年代以来,当地人民由于饮用高氟深层地下水,氟斑牙、氟骨症患者日益众多。深层水氟的成因问题亦被有关专家和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所瞩目。目前已发表的深层水氟成因的文献,多从地球化学环境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方面论述。本文将用地下水动态分析的观点探讨深层水氟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6,(4)
黔西南地区岩溶分布面积广,地下水与地表水转换频繁,岩溶环境极其脆弱性,地下水保护程度低。区内煤企广布,排污现象普遍,污染问题严重,引起的社会关注度高。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黔西南煤区岩溶污染的调查方法,尤其是地下河的污染调查,为类似区域的污染调查、污染责任认定等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