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主要讨论火山岩和相关侵入岩地区金矿的形成机制问题,把整个成矿系统分为成矿热流体体系和控矿环境两个部分,把热流体分为近地表和高位两粝岩浆-热流体体系;把控矿环境划分为火山中心、高位岩体和复合在其上的构造破坏带等6类空矿系统,全面分析了各类控矿系统内具有共性特征的物质能量综合场,指出金矿的形成过程也是成矿物充休体系与控矿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金的局部富集不仅取决于体系与环境之间、体系内部各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地区金矿的蚀变分带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热流体与控矿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四维记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主要讨论火山岩、次火山岩和相应侵入岩地区各类金矿的蚀变分带和形成条件,作者把成矿系统分为成矿热流体体系和控矿环境两个组成部分。热流体体系分成近地表和高侵位的两种类型,控矿系统分为火山中心控矿系统、高侵位岩体控矿系统和有区域性断裂系统复合的上述控矿系统。与近地表岩浆热流体体系有关的浅成热液金矿可分为低硫、高硫和富碲3个类型,与高侵位岩浆热流体体系有关的有斑岩型和浅成侵入体型。全面分析了与两种热流体体系有关的各类金矿产出的的地质环境、蚀变矿物组合的时、空分布,及其形成的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提出了成矿热流体体系与控矿环境相互作用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过程的四维记录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3.
新疆纸房东地区广泛出露一套早中泥盆世及早石炭世钙碱性的中酸性火山岩,对Cu多金属矿床的形成十分有利。前人在该区进行过区域矿产调查工作,但至今还没有准确的同位素年龄。利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早中泥盆世及早石炭世火山岩进行了精确的定年,分别测得其年龄为(377±3)Ma和(334.3±2.9)Ma。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早中泥盆世火山岩形成于拉张环境,而早石炭世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4.
5.
鲁东地区侵入岩形成时代和期次划分——锆石SHRIMPU—Pb年龄的证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鲁东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其侵入活动集中于新太古代和新元古代,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带的改造,形成一套花岗质片麻岩类。新太古代早期TTG质花岗岩分布于胶北隆起区莱州一栖霞一带,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灰色片麻岩,锆石内核SHRIMPU—Pb年龄2726—2707Ma基本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变质边为2500Ma;古元古代侵入岩——莱州基性一超基性岩组合形成于1900~1850Ma左右,锆石SHRIMPU—Pb年龄(1852±9)Ma,(1868±11)Ma;新元古代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出露于胶南-威海造山带,锆石U~Pb定年结果集中为892~605Ma,其中荣成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年龄720~780Ma。中生代侵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集中出露于半岛北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燕山早期侵入岩文登超单元、垛崮山超单元、玲珑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167~150Ma;燕山晚期侵入岩大店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年龄120±4Ma,崂山超单元锆石SHRIMPU~Pb同位素年龄值为(120±2)~(114±2)Ma。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乌拉山金矿为例,对剪切带中应变石英脉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剪切带中流体相和其流动驱动机制是应变石英脉形成的必备条件。在整个剪切带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流体参与岩石间的相互作用,反应结果释放大量SiO_2,SiO_2或以石英形式或以流体形式存在于剪切带中。石英脉是在同一渐进变形过程中形成及定位的,是变形、变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发育完全的应变石英脉,一般经过乳白色石英、微砂糖粒状石英、网脉和重结晶石英三个形成阶段。石英可以作为变质产物、矿物和流体反应产物,有时,可作为含钾或钠的残留相在晚期上升,贯入。 相似文献
7.
大型复杂松散堆积体形成机制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初 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我国西部山区广泛发育和分布第四纪大型复杂松散堆积体,这是一套介于土、岩之间的过渡类型的地质体;其成因复杂,主要包括残坡积物、崩滑堆积体、冲洪积物、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等两种或多种组合混杂堆积,明显区别于东部平原区的单一成因类型。本文通过资料对比分析,对大型复杂松散堆积体的一般特征、主要类型和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最后从耦合的角度来探讨其成因机制,并提出河谷型松散堆积体的内外动力耦合概念模型,研究认为大型复杂松散堆积体属于典型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产生的多期次、成因复杂的复合地质体。 相似文献
8.
火山岩油气藏通常具有双重孔隙介质特征,储集空间按成因可划分为原生和次生两大类,绝大多数次生储集空间是原生储集空间经后期成岩作用改造而成。本文通过大量铸体薄片的鉴定和描述,将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原生储集空间类型分为气孔、杏仁体内残留孔、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等5类原生孔隙,以及收缩缝、炸裂缝、砾间缝、晶间缝等4类原生裂缝。综合火山喷发环境、强度及岩石结构构造等影响因素,按照岩浆不同阶段的演化特征,将原生储集空间的形成划分为4个阶段:"岩浆房"阶段、喷溢地表阶段、冷凝成岩阶段及岩浆期后热液阶段。认为岩浆喷溢地表与冷凝成岩阶段是形成原生孔缝的主要时期;岩浆期后热液阶段是减少原生孔缝时期;结晶速度快慢是形成不同类型孔缝的关键。火山岩原生储集空间类型形成机理研究能揭示次生储集空间展布规律,对预测有利储集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阿尔泰诺尔特地区塔斯比克都尔根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塔斯比克都尔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塔斯比克都尔根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岩浆起源深度为诺尔特地区中地壳位置,成岩地质来源于地壳,为加黑东晚期挤压构造背景下的产物。成岩机制的研究表明,塔斯比克都尔根岩体为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临安市上侏罗统劳村组火山凝灰岩露头中发育了很多与挠曲相关的裂缝, 地层构造简单、露头良好, 为研究与挠曲相关裂缝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对两处野外露头的精细测量, 发现裂缝面平直、且未被充填, 均为构造裂缝, 在剖面上裂缝的组合呈扇形.裂缝面与岩层层面夹角为44°~80°, 裂缝密度随着地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根据裂缝面与层面的交切关系, 将两组裂缝分别命名为: 锐夹角指示邻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和锐夹角指示本层相对运动方向的D’裂缝.通过对地层挠曲变形的几何分析, 发现两组裂缝的形成是为了调节核部地层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缩短量和剩余剪切, 地层厚度与地层中产生剩余剪切成正比.结果表明, 地层厚度越大, 形成的裂缝也越多. 相似文献
11.
中国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目前发现两种类型。1.金银矿床组合类型,以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床为代表;2.金铜矿床组合类型,以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为代表。两类矿床的特征模型不同,因此其找矿模型也有明显区别。前者的找矿前提是陆内深断裂分布区的陆相火山岩盆地,沿火山喷发中心多期侵入的次火山斑岩体,矿体产于晚期岩体顶部和边部的爆破角砾岩简内;其找矿标志是玉髓状石英硅化带,向下有冰长石-绢云母型的蚀变分带,典型的矿石组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延边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条件等,首次提出该区火山岩型金矿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继承性火山断陷盆地周边控矿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前寒武纪金矿的成矿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前寒武纪含金岩系密切相关的金矿储量占全国岩金储量的73.85%,它几乎囊括了全国的金产量.已发现的金矿资源基地,基本上沿三条近东西向的槽台边缘构造带成带分布,由于受中生代环太平洋板块的作用影响,产生了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的超壳型深大断裂,使中国前寒武纪金矿产生了极其明显的活化、改造和重就位作用.因此,中国东部金矿具有沿北东向深大断裂成串分布的规律.从10个方面讨论了中国前寒武纪金矿的成矿特点和找矿途径,建立了“三个系统”相统一的成矿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及成矿作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我国主要的热液金矿床类型之一,空间上多分布于扬子地台周边地区,其产出受大地构造背景及地层、构造和一定的热动力条件的控制.我国该类型金矿床成矿作用总体具有如下特点:①矿化点多面广,但规模相对较小;②区域上金矿化常与Hg、Sb、As及U等元素低温热液矿床密切共(伴)生;③矿床形成具多期多阶段性,且其成因复杂多样;④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晚期-燕山期. 相似文献
15.
总结新疆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地质特征。通过对区内与火山岩有关的主要金矿床硫、铅及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火山岩。论述下石炭。论述下石炭统火山岩及火山岩及火山碎尿沉积岩、区域性大断裂及次级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黔西南凝灰岩中金矿控矿因素概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贵州盘县-兴仁金矿评价等工作的基础上,对黔西南地区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有关,主要赋存于玄武质凝灰岩中金矿的控矿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认为,此类金矿的区域分布受控于峨眉山玄武岩及其边缘凝灰岩分布区;区域性控矿构造,如扬子陆块西南缘的深部构造和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了金矿成矿域及矿田的形成和分布;局部性构造决定了矿床的定位,也决定了矿体空间分布及产出特征;蚀变控矿因素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各类岩层因能干性不同而分别起着导矿、容矿及盖矿作用;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这些认识,可指导黔西南乃至滇黔桂峨眉山玄武岩及凝灰岩分布区的同类型金矿的勘查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辽宁西部火山财型金档流体包裹体研究,讨论了该区火山岩型金矿的成矿作用。辽西地区火山岩型金矿具有中低温热液和低CO2、高K特点,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兼有天水地下渗流混俣特征。结合成矿地质条件,阐述了火山金矿热液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新疆哈图—萨尔托海地区蛇绿岩镁铁质火山杂岩型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图—萨尔托海地区金矿主要见于蛇绿岩镁铁质火山杂岩的上部(并不一定是顶部)及下部(并不一定是底部)两个“层位”.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镁铁质火山杂岩,矿化主要发育其中,是典型的蛇绿岩镁铁质火山杂岩型金矿,当属广义的层控矿床.矿化区表现为受断裂裂隙控制,但主要矿床与古火山机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砂金富集规律可归纳为五条:(1)砂金比重大,体积小,一般下沉于砂砾层底部基岩之上,形成富矿带。(2)河流流速减缓处是砂金富集之场所,如河流内湾处;两河会流处;河谷由宽突变窄处;河谷由窄突变宽处。(3)河床起伏不平是砂金富集之主要条件。最理想的河床是软硬相间之岩层,如砂页岩互层,且走向横穿河谷,倾斜较陡,这样,便形成具有无数隔梁与隔槽的起伏不平的河床,砂金受阻,易于停积。(4)位于谷旁之古老河床沉积阶地是无水患的易采砂金矿床,不容忽视。(5)红黄杂色铁砂及石英碎屑常为砂金富集标志。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矿床的分布很不均匀,从地理位置上看,东部优于西部;从大地构造位置上分,地台区优于褶皱区。近10上来,我国的金矿地质勘查和黄金工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目前的金矿资源和矿山生产经菜势都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