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筱俊  薛福 《城市地质》1997,9(1):18-26
北京密云水库水 库区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库区区域新构造及地质问题,水库诱发地震问题,水库渗 漏,水库边岸再造,对公路及其它建筑的影响问题,地下水水浸没问题水库固体迳流物质来源及水土保持问题,水库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库蓄水后引起的库岸失稳,关系到库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以及水库的寿命,对水库工程来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对水库库岸稳定性研究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赵立敏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2):44-46,69
在调查高腊梅水库大坝所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及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坝体、坝基及坝肩的工程地质特征,对坝体的稳定性、填筑土的渗漏,坝基及坝肩岩(土)体的渗透等问题进行了评价.对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危害及应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光寿  方建华 《河南地质》1998,16(3):237-240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发达,人口稠密,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强烈,全省地貌类型齐全,岩土体类型复杂,在水库建设,矿产开发和铁路公路建设中出现一系列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岩土体类型不同,其工程地质特性各异,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亦不尽相同,分析岩土体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是治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防治人为灾害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河南省岩土体类型及其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对水库区,采矿区及交通建设中出现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5.
覃子建  吴淑才 《贵州地质》1993,10(4):335-344
水库地震是人类开发水力资源的工程活动中,有些水库蓄水后会出现诱发的地震现象。乌江渡水电站,是我国在岩溶地区建成的一座高原峡谷型的高坝大型水库,库区蓄水后5个月就有频繁的地震活动,主要有三个震区,至今延续时间已达13年,目前的这种地震活动势态仍在继续。本文就水电站工程及地质背景、震情与震害、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及成因机制等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水库地震是当今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地基工程地质问题、区域构造稳定问题及防震、软基处理、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隧道地质灾害、边坡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梁永玖 《云南地质》2011,30(1):112-114
对包墩水库建成运行以来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大坝渗漏、稳定作出评价,归纳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防渗漏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河龙羊峡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的初步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该水库的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背景与水库诱发地震的工程地质特征,将水库区划分为四个诱震环境的工程地质区段,并初步指出水库蓄水后可能潜在的水库地震的震中区及可能最大的震级。初步结论是:主要危险地段在Ⅰ区(即库首附近),最大可能的震级M_s<5级,影响到坝区的烈度不超过Ⅶ度(低于坝区的基本烈度),对坝区不会产生特殊不利影响,但应注意库首右岸的库岸滑塌以及大规模的滑塌所产生涌浪的影响。最大主震可能发生在满库前后。由于库盆是由第四纪的松软堆积物组成,在水位的多次变动所引起的库岸滑塌及黄河泥淤积的特点,可能很快在库首形成铺盖,起到阻挡库水沿断裂下渗的作用,而不利于诱发地震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罗军昌 《地下水》2023,(6):187-189
为研究宕昌县城区饮用水源地库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文章主要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物理地质现象、区域地质构造与不良地质现象、水文地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述,并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对库区渗漏、水库浸没与库岸稳定、水库诱发地震等地质问题进行评价。研究认为,水库不存在向邻谷的渗漏问题;库区岩性完整,无区域性的活动断层通过,水库蓄水后,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小。研究可为下一步水库坝址、坝型及枢纽建筑物的选型、布置等提供技术指导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某水库为一在建的岩溶水库,岩溶发育复杂。与蓄水前相比,其水文地质环境在物理和化学方面发生较大变化。水库蓄水后,可加剧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和溶蚀作用,对岩溶结构产生破坏;同时也是引发岩溶渗漏、水库漏水及岩溶塌陷等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该水库蓄水后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问题,对水库建设、蓄水后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汾河水库岩塞爆破工程地质问题研究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汾河水库泄洪隧洞进水口建造采用了水下岩塞爆破实施方案,本文以汾河水库岩塞爆破工程地质勘察为实例,对水下岩爆破工程地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石长青  赵毅鹏 《河南地质》1998,16(3):202-207
宿鸭湖水库是一座综合利用的平原大型水库,经75.8特大洪水考验后暴露出坝基修漏及渗透稳定等诸多工程地质问题,本文通过对多次勘察及水库观测资料的整理分析,对洼地段坝前后渗水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论证,指出坝基粉质粘土(Ⅲ)的大孔隙结构与坝后排渗设施不完善,年久失修是该段坝后渗水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建议被设计部门采纳,大坝经加固除险施工,水库运行15年来证明,大坝安全,水库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13.
边毓  唐亦川 《地下水》2019,(1):205-207
自强水库位于陕南秦巴山地中低山地貌区,水库为镇巴县备用水源地及旅游观光风景区,属小(1型水库。通过对库坝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岩溶发育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知,对工程建设及坝线选址有影响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库区内发育逆冲叠瓦小断裂以及岩溶发育可能导致水库渗漏等。库区内无大型活动性断裂构造,构造较为稳定,且库区蓄水范围小,蓄水量不大,不易诱发地震。而拟选坝址位于自强河段,沟谷对称顺直,综合水库坝址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条件进行坝线比选,推荐下游坝线为较为理想的坝线位置,可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4.
潘别桐  唐辉明 《地球科学》1989,14(2):145-154
文章简介了下汤地区区域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分析了下汤地区岩体渗透性、现代地应力场特征及车村—鲁山断裂现代活动性。从地质条件分析、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类比、危险度估算及统计检验等诸方面,论证了下汤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结合岩石断裂力学研究成果预测了下汤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和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15.
岩溶地区水库渗漏是碳酸盐岩地区兴建水利枢纽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可溶岩广布、岩溶发育强烈、地形复杂地区。拟建兴文县新坝水库地处岩溶地区,存在岩溶渗漏的可能性。通过对该水库库区地质概况、岩溶水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水库潜在的三条岩溶渗漏途径均不会发生渗漏;并利用库区降雨量与泉流量进行水均衡计算,计算结果进一步论证了该水库不存在岩溶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水库诱发地震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在总结了水库地震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后,以工程地质学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地震地质学,对水库地震进行了评价。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大坝施工期与建成后的安全运行,并根据库坝区的诱震地质条件,正确评价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工程建设采取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其步骤分为三步:水库地震可能性评价、水库地震危险性评价与水库地震监测和预测研究。其内容为区域工程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地震与水库地震监测,并依据世界水库地震资料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构造断裂型、地表卸荷型与岩溶塌陷型3种主要水库地震类型的判据。其评价方法,主要是对水库地震综合性分区评价及水库地震强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巩虎平 《地下水》2022,(5):266-267
拟建水库坝址比选是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关键性的工作,其勘察设计成果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可靠及投资等,而坝址比选阶段中工程地质勘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详实资料对重庆市龙象寺水库可行性研究阶段上、下坝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选,结果显示:两坝址均无建坝的制约性工程地质问题,仅从工程地质角度考虑,上坝址占优;而结合水工建筑物的布置,综合、征地及移民、淹(浸)没影响等方面比选后推荐下坝址,研究对今后类似工程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茂秋 《中国岩溶》1993,12(2):143-148
水库渗漏是高坝洲水利枢纽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本项试验,发展和扩大了电模拟法的应用范围。模拟建库前的区域渗流场,可求出两岸地下分水岭的位置和高程;模拟建库后的渗流场可以预测分水岭的变化情况。试验成果为评价水库渗漏提供了可靠依据,对解类似问惠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洞坪水库岩溶发育规律及水库渗漏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洞坪水电站左岸河间地块是由一套滨— 浅海相的碳酸盐岩地层组成。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发育有呈串珠状、平行于忠建河展布的岩溶洼地,并直抵清江,其下是否存在贯通的地下岩溶管道? 水库蓄水后会不会形成自库尾向清江的岩溶管道式渗漏? 这是该工程急待解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该区岩溶发育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岩溶水系统的特征及岩溶水流动子系统的空间展布规律,为水库渗漏问题的勘察和评价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三峡工程地质勘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目前已进入关键的建没阶段。本文从区域稳定与地震危险性、水库区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水库诱发地震、坝址及建筑物工程地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五个方面论述三峡工程长期以来所进行的工程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并着重对三峡工程区的地质地震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最后对这一巨型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