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顺和西煤矿区地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和西煤矿区属华北地台型含煤沉积、石炭、二叠系为其主要含煤地层,山西组的二:煤层为主采煤层,埋深585~1585m。由于永城隐伏背斜两翼发育的次级宽缓褶曲及其高角度断层,控制着本区含煤地层的分布,故该矿区的地温亦受各种地质因素的作用与控制,表现为同一水平地层越老温度越高,背斜轴部地温和增温率均高于向斜轴部;中北部地温梯度较高,增温异常;南部、东北局部地温梯度较低,增温正常;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并在岩浆侵入地段与非侵入地段也有明显差异。地温随深度或煤层埋深的增大而增高。二:煤层除局部较浅地段为一级热害区外,二级热害区基本覆盖全区。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安乐锡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开华 《矿产与地质》1998,12(6):404-409
安乐锡多金属矿床产于地球构造变异带幔洼区,主矿体赋存在压性构造透镜体外缘断裂中,呈复合脉产出。矿区次火山岩和侵入角砾岩发育。锡石稀土元素特征与基性—超基性岩中镍矿有相似之处。矿床可能是含锡多金属的上地幔(或硅—镁层)物质部分熔融的流体多期次喷贯到断裂中成矿。构造变异带幔洼区中多期次活动的断裂,次火山岩和侵入角砾岩发育地段的锡多金属异常,复杂矿物组合的地质体为其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巨厚新生界对电磁波和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作用强烈,单一方法难以达到煤炭勘查的目的。在宁夏香山西麓某巨厚新生界覆盖区煤炭勘查中,投入的二维地震勘探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补充实施了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为主、直流电测深为辅的电法勘探,组成的综合方法成功圈定了含煤地层的范围,确定了含煤地层的含煤性。通过钻探验证和后续地质勘查工作,证明了电震综合方法在巨厚新生界覆盖区煤炭勘查中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从福建省天湖山煤矿区二叠纪煤系所处的聚煤环境和煤矿区经过后期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改造的区域构造背景入手,通过分析构造特征及其含煤性,并结合近年来在隐伏区下找煤(火山岩与岩体下找煤、推(滑)覆体下找煤)的成功实例分析,圈定了曾坂、西坑、尾厝和天湖山深部等四个隐伏找煤远景区,指出该区域下一步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收集、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龙游庙下陈村矿区重点成矿地段开展1:2000地质修测,通过地质、物化探和钻探等综合方法,了解第四系覆盖区下方庙下断裂的产出状况、含矿构造蚀变带分布以及酸性岩脉群下方可能存在的隐伏斑岩系统,共圈定出成矿潜力较大的物化探综合异常带2处.根据地表土壤Pb、Zn高异常,已知矿化蚀变带分布及矿化分带性,特别是ZK001钻孔勘探显示的5层铅锌矿化体,认为矿区是开展深部找矿工作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大高庄井田的物探和钻探资料入手,分析了岩浆岩覆盖和岩浆岩侵入煤层后的地震反射波的动力学特征。初步揭示了利用地震波动力学特征,圈定岩浆岩在煤层中侵入范围和侵入程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依据钻探资料对永陇矿区天堂勘查区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分布与厚度变化进行分析,认为天堂勘查区含煤地层的赋存主要受三叠系基底形态的控制,基底的隆起与凹陷控制了含煤地层的厚度及分布范围,在凹陷区延安组沉积厚度大,煤层较厚,隆起区延安组沉积厚度小甚至缺失。  相似文献   

8.
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通过室内遥感地质解译和野外调查验证,结合聚煤规律研究分析,对四川省盐源地区各时代含煤地层的含煤性及赋存规律进行了总结,最终圈定了8个含煤远景区,即盖祖-桃子含煤远景区、盐塘含煤远景区、梅雨含煤远景区、营盘山含煤远景区、小高山含煤远景区、大坡-白乌含煤远景区、巴折含煤远景区、白马-金河-藤桥含煤远景区;其中,盐塘、梅雨及白马-金河-藤桥含煤远景区为资源潜力较好区域,为该区进一步开展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9.
以杨谈勘查区勘查成果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区内岩浆岩的侵入特征及其对煤层的影响。区内岩浆主要以岩床形式由西南向东北侵入煤系,岩性主要为闪长玢岩,厚度呈南厚北薄的特点。区内共有7层煤不同程度的受到岩浆侵入影响,多沿煤层顶、底板侵入。岩浆侵入加大了含煤地层厚度及煤层间距,同时使煤层的变质程度进一步加深,局部变质为热变煤或天然焦,煤层灰分、碳含量增加,挥发分、氢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在风成土或厚岩层覆盖区,采用常规化探方法难以开展找矿工作。为解决此类地区寻找掩埋矿体或深部盲矿体问题,我们利用自制的仪器,于77年6~8月,与黑龙江冶勘706队协作,在八八一铜(钼)矿区进行了壤中气汞量测量试验。在已知掩埋铜矿上方的风积物覆盖层中,获得清晰的汞气异常;并在未知地段圈定矿化富集地段9处,经钻探验证,其中5处异常已见矿或矿化体。随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新城子盆地位于大兴安岭南端及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南端,盆地内中生代火山活动频繁且强烈,区域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火山岩型铀矿化,目前已发现小型火山岩型铀矿床1处、铀矿点2处、矿化异常点20余处,成矿潜力较大。研究区基岩出露较好,利于开展遥感铀矿勘查工作。笔者利用遥感数据对研究区进行了构造解译及蚀变信息提取,依据高分一号数据,初步厘定了研究区以NE、NW、近EW、近NS向4组线性构造为构造格架的特征;根据Landsat ETM数据提取了铁染、羟基等蚀变信息,缩小找矿范围,并开展铀矿地质调查及钻探查证工作;最后依据多源地学信息进行成矿预测,圈定胡斯台北、巴彦尔灯、五间房以及任家营子东4处成矿远景区。钻探揭露胡斯台北远景区多金属工业孔1个、五间房远景区铀工业孔2个。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龙王庙矿区深部铁矿含矿性,圈定龙出找矿靶区,笔者在开展了1/5 000高精度磁测及钻探验证工作后,推断测区存在近东西向1条、北北西向2条较大的断裂构造;圈定处5个异常区(带),M1、M2、M3、M4、M5。通过对M2-1、M3-2异常剖面半定量解释,推测M2-1高磁异常为隐伏的磁性岩体引起,具有较好的寻找磁铁矿前景。在两个异常区位置进行了钻探施工及样品采集分析工作,铁品位已接近工业品位。高精磁测在龙王庙矿区应用效果明显,圈定的异常区结合钻探验证结果,可以为下步该矿区找矿工作起到一定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邹远耀 《湖南地质》1992,11(1):43-48
通过卫片地质解译,从遥感角度对该区的构造特征及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同时,紧密结合生产性的物探、井探及钻探工作,以半隐伏含煤复向斜为找煤影像模式,在本区中、新生界盖层下或断裂构造下圈出含煤预测区7个,预估含煤面积12.8 km~2,预测煤炭储量5473万吨。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1,(4)
利用区域地质、区域矿产资料,结合区域物探资料对阿勒泰地区含煤远景区进行了划分,对重点含煤远景区开展地质调查、地震、钻探工作,对含煤远景区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进行分析,认为侏罗纪成煤环境最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可采煤层,内陆坳陷盆地成煤环境优于山间断陷盆地,是该区今后找煤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次火山岩,亦称潜火山岩或火山侵入岩。它具有熔岩状、浅成岩状及角砾熔岩状三种外貌。次火山岩的定义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定义认为,次火山岩与火山岩属同一岩浆源不同相的产物,与围岩具有侵入接触关系,是一种未侵入到地表的超浅成岩体,其生成时间与火山岩大致同时,形成深度一般0.5-1.5公里。广义的次火山岩认为,它应包括火山岩浆的超浅成侵入体和火山管道岩体,后者的形成深度为0.1-0.5公里。笔者认为,按广义的涵义理解次火山岩的定义较为合适。在火山岩区进行普查找矿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阳谷茌平煤田煤炭资源开发,近年来投入大量地质工作。通过二维地震测量及钻探工作认证,在矿区地层中又揭露出侏罗纪三台组地层;构造格局由4个升降相间的断块组成;煤系地层中局部出现辉长岩等岩浆岩侵入现象。本溪组、山西组、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24层,可采煤层10层;煤质主要为气煤、气肥煤,少量焦煤、无烟煤;开采条件较好。初步预测埋深-1500 m以浅煤炭资源量86.5亿t;埋深-1500m以深煤炭资源量130.5亿t,具有较好的开采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结合适量野外调查验证,综合分析了腾冲芒棒盆地聚煤作用及聚煤期后构造对煤层的改造作用,最终在盆地内圈定了两个遥感含煤远景区即橄榄寨——大崩嘎含煤远景区和弄岗——团田含煤远景区,为该区今后进一步煤炭资源勘探工作提供了靶区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童玉明  邱明 《地球化学》1982,(4):357-366
地槽区、地台区和地洼区岩浆岩的特征,前人已有总结。在湘赣地区湖南资兴、江西萍乡、丰城、乐平等地的几个地洼型煤田中,常见有基性、中性和酸性岩岩体侵入到中生代含煤地层或煤层中,多形成岩脉和岩床,部分地区有酸性一基性岩浆喷发,形成数米至数百米厚的火山喷出岩覆盖在含煤地层上。在以往的煤田地质工作中,对侵入含煤地层中的岩浆研究较少。本文拟对资兴中平洞、唐洞、萍乡青山、丰城攸洛、乐平横路、景德镇北安等地洼型煤矿区岩浆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浙东南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晚侏罗世火山岩广布,厚度可达1~2km,局部3km以上,说明该时期火山活动十分频繁。伴随火山作用形成了与火山热液有关的各种矿产,圈定火山构造也就成为探寻各种矿产的重要途径。以治岭头地区为例,说明1∶5万重力调查在圈定Ⅳ、Ⅴ级火山构造中的效果及作用,并对区内矿产与火山构造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指出该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0.
浙东南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晚侏罗世火山岩广布,厚度可达1~2 km,局部3 km以上,说明该时期火山活动十分频繁.伴随火山作用形成了与火山热液有关的各种矿产,圈定火山构造也就成为探寻各种矿产的重要途径.以治岭头地区为例,说明1:5万重力调查在圈定Ⅳ、Ⅴ级火山构造中的效果及作用,并对区内矿产与火山构造的关系进行探讨,进而指出该区进行地质找矿的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