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沂市被江苏省测绘局列为江苏省第一个县级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示范试点。本文以新沂市为例,从数字新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目标成果以及目前地理信息资源应用与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数字新沂建设的总体技术框架以及维护和服务的关键技术,为城市各行业和各部门提供权威的、统一的、现势性强的地理空间基础数据的共享服务平台,促进城市地理空间数据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数字城市对GIS数据集成与应用服务的需求,提出了GIS分布式应用体系的框架,即由网络体系、数据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应用服务体系组成,建立了逻辑数据中心,可利用元数据和多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的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3.
“数字重庆”空间数据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远 《测绘科学》2003,28(1):54-56
数字城市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建设应有明确的计划、任务、目标以及相关政策标准保障。本文着重介绍重庆市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所作的工作 ,包括规划纲要的编制、空间数据框架建设、数据覆盖策略、以系统建设应用推动数字城市发展 ,以及组织保障的基本情况等。针对数字城市建设提出了组织协调、投入机制、信息共享等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田茂义  张燕  卢秀山 《测绘科学》2006,31(3):50-51,88
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平台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重大社会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全面的信息共享服务。传统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平台的封闭性和自身服务器的性能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网格技术能够实现数据访问透明、一体化应用服务、计算吞吐量极大。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网格计算的数字城市空间信息平台框架,并对数据网格中的单个计算节点作了基于J2EE三层体系结构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面向智慧城市信息获取与综合服务需求,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处理、可视化表达,实现泛在网络下的信息共享、智能服务,解决智能感知数据与空间数据的融合、共享、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是指导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从分析数字城市项目建设的主要地理空间数据分类与编码的基础上,依据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将地理空间数据划分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公共管理地理信息数据、公共服务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四大类,并综合设计了城市级的地理空间数据编码,为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多种类、多尺度和多时相的地理空间数据整合、建库、管理及共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空间数据管理与服务共享应用的需求,研究了相关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ArcGIS Server实现空间数据管理与服务共享应用的解决方案;并采用.NET、Web Service、ArcGIS Server二次开发、ExtJS等技术,开发了广州市增城区空间数据管理与服务共享应用系统,满足了多部门、多终端、多系统、多用户的应用需求,可为相关部门构建空间数据管理与服务共享应用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肖凡 《浙江测绘》2008,(3):43-45
在分析数字城市公众信息服务的数据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城市空间数据库总体框架和空间数据组织方案,并对空间数据逻辑模型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针对系统应用中存在的查询效率优化、数据安全性控制以及数据实时更新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特大城市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具有数据海量、增长快速、多源异构、频繁使用的特点。随着大数据和Web2.0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空间数据存储管理与共享服务模式存在成果缺乏整合和挖掘、空间信息服务被动且无差别性等缺点,难以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空间数据内容、服务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难以适应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本文对个性化服务和云空间数据中心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个性化空间数据情境应用模式,以及一种基于Web客户端的个人异构空间数据在线集成方法,基于NoSQL实现了个人空间数据与传统空间数据服务集成,并以北京市为例基于私有云构建了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可扩展、用户参与度高、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特大城市云空间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空间信息服务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数据交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翊  孙立坚  刘晓东 《测绘科学》2007,32(5):141-143
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推广,数据交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关注和探讨。本文针对GIS和其他非空间数据的数据共享与自动数据交换应用,提出了由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交换适配器和任务处理器三部分组成的数据交换系统模型;引入了XML作为空间数据的逻辑表达及中间数据标准格式,使其具有异构GIS跨平台共享数据资源与服务的能力;数据引擎模型作为GIS和其他非空间数据的事务处理中心,采用工作流管理技术定义复杂分析模型及业务流程;以及不同数据类型驱动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服务共享是当前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方向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探讨了基于面向服务的数字城市共享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数字泰州建设为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服务架构的数字城市共享服务平台,为空间信息在城市信息化发展中的共享服务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基于SOA的数字城市公共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娜  彭玲  池天河  孙旭 《测绘科学》2011,36(6):230-232,186
针对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建设周期长、开发成本高、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本文从软件架构、系统功能、服务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并开发基于SOA的数字城市公共平台。平台采用松散耦合的WebSer-vices、Ajax等技术,结合数据资源控制访问、平台架构分离等策略,实现对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分布式集中管理和授权共享,封装形成统一的服务接口及应用框架,辅助业务系统的快速搭建与无缝集成;并在二维GIS基础上扩展添加三维GIS服务。  相似文献   

13.
邱祥峰 《测绘科学》2012,(4):114-116
空间地理数据共享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最为基础也是当前最热的建设内容,而基于数据的共享交换是其中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本文在比较了物流与空间地理数据共享交换的异同点后,将物流的相关概念引入到空间地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中,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并在分析了其中的关键点后,阐述了该模式共享交换平台的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14.
徐嘉兴  李钢  池建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36-38,41,4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成为各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没有成熟的理论指导,缺乏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和设计,结果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岛",造成了资源浪费。以"数字徐州"为例阐述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目标、任务及实施方案;详细介绍了地理空间框架的体系结构、空间数据及数据库、地理空间框架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并结合国土、市政、城管、气象等领域给出了应用示范,旨在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基于SGS的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托城市基础测绘成果数据,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等相关标准及规范,经过数据提取、重组、加工并制作了面向政务服务的地图产品数据;基于超图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SGSV6.0,快速搭建了广州市政务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使得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在线浏览、简单系统定制、地图API接口开发和...  相似文献   

16.
天津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变革,迫切需要集约化、面向服务的数据支持。本文结合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需要,论述天津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的数据整合、数据发布与数据共享。详细介绍了城市空间资源信息平台在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数字城市和城市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个基于Web Service的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服务技术框架,并讨论采用Mashup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应用开发。案例研究验证了城市地理数据服务框架的可行性,表明Web Service和Mashup技术在数字城市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实现对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公共服务类的多尺度、非结构化、多源化、海量数据共享与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白银市公共服务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并设计了白银市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分析了公共服务数据内容,按照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进行采集、处理以及数据建库。最后设计了共享平台总体结构框架和公共服务数据显示、编辑、检索和空间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林秀玉  廖磊 《现代测绘》2011,34(3):13-16,22
现有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框架及开发模式较难灵活地完成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系统多层次的融合、空间信息资源整合及空间信息的共享等问题。本文通过一种基于SOA网格管理模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设计框架,结合空间信息多级网格和SOA服务体系框架的优点解决了在广域网络环境下整合空间信息资源从而有利于空间信息共享的问题,并通过多级地图缓存服务,即利用对各种比例尺的地图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的临时存储,来提高用户在编辑、特征渲染和标注等操作的响应速度的技术来解决空间数据的传输和显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