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形变趋势累计率的基础之上,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局部改进,将跨断层场地布设较多的川滇地区作为实验区,利用精密水准测量分析该地区的垂直形变异常强度,并结合川滇地区震例开展研究。分析发现强震发生前后一段时期,震中附近形变异常强度几乎保持一致,但在震前(1、2个月左右)会发生较大改变,震后逐步恢复到与震前相同的情况;强震主要发生在形变异常强度值变化较大区域附近。垂直形变趋势累计率在中短期的映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Vondrak滤波法在定点地形变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使用天文学数据处理中常用的Vondrak平滑滤波法,对库尔勒短水准和呼图壁断层形变资料进行了高通、低通和带通数字滤波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资料突出了地震前不同周期的地壳形变异常信息,降低了背景噪声和观测误差的影响。该方法对于识别形变异常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垂直形变强度分析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华  王若柏 《地震》1997,17(4):397-403
根据数学上曲面拟合度的概念定义--平均垂直形变量,来定量分析研究地壳表面垂直形变的强度,这一量值同时值有系统分析性质一统计意义。采用50-90年代中国大陆趋势性的垂直移计算结果,并利用定方法研究了中国在陆垂直形变强度背景值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震危险性的关系;利用华北地区1965-1988年多期垂直形变资料,研究了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前后华北地区垂直形变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得到了强震的  相似文献   

4.
用大地形变测量手段进行地震预报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前景,给出了对形变资料由形估到值估进而进行统计预报地震的方案,并以京、津、唐地区部分短基线、短水准资料为例,给出了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大地震多发生在主要活动断裂带及其附近, 因此断层形变的监测与研究非常重要。 多年来采用跨断层短水准、 短基线、 跨断裂带综合观测剖面等手段监测断层活动, 进而研究断层活动与变形规律。 GNSS多用于大面积地壳水平运动场和主要地块活动与变形的研究, 随着GNSS数据的积累和应用研究的深入, 已有学者用GNSS从不同角度开展断层形变的监测与研究。 本文介绍和论述了GNSS在断层形变研究中已有的部分应用和新的探索, 主要介绍以下几个方面: ① GNSS用于断层走滑活动的监测与研究; ② GNSS用于断层垂直活动的监测与研究; ③ 通过研究断层两边地块变形规律并建立应变模型, 可分别依据各自模型推测断层的活动与形变, 将推测结果与跨断层观测到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与比较。 研究分析认为, 由块体推测的变形与实测变形差异越大, 说明块体相互作用越强烈。 这可能对强地震地点预测、 地震危险性判定及地震趋势预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我国西部各垂直形变监测区形变特征及其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垂直形变趋势面的概念。据此对我国西部七十年代以来垂直形变进行了阶段划分,并讨论了其与构造应力场变化及地震大形势的关系。进而结合青藏块体近年地震群体特征,对我国西部近期震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断层形变趋势异常特征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运用地壳形变趋势累积率Dc值对中国西部跨断层形变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断层活动引起的形变累积的区域图像并对其孕震意义进行了讨论。综合分析了断层形变的时域演化类型及1995 ̄1996年前后断层形迹出现大范围异常的变化特点,明确提出:1995 ̄1996年是9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断层网络活动的转折点,它与中国西部地震活动主体区的转换,亦即青藏块体及周边构造应力场的强、弱阶段交替与作用区间的变化密  相似文献   

8.
杨绍富 《高原地震》2012,24(1):33-37
介绍了地形变测量学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内容,分别从大地形变测量、台站形变观测和重力观测方面,阐述了地形变测量应用于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进展。通过震例介绍具有较好预报效果的地形变测量手段,说明利用地形变测量可以做出具有一定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测预报。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地形变测量水平能有较大的提高,为地震预报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9.
地震预报的实践发现,重力变化地区有时并没有地震发生或地震震级与重力变化量不符.其主要原因是与地形变、地下水有关.用弹性理论和动力学理论研究了测点高程变化、密度变化和质量迁移伴随的重力效应及其与地壳活动的关系,探讨了地壳垂直形变、地下水、降水量与重力变化关系,研究其影响量级、时间和方式、以获得与地震直接有关的重力前兆.理论与实践证明,抽取地下水或开采油田引起地壳形变与重力变化呈线性关系.提出了不同含水层对重力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潜水是引起重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降水量导致土壤湿度对重力的影响,承压水在无抽水情况下,它的升降对重力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从华北及西南地区的重力观测资料入手,验证了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地倾在克孜尔水库第一形变站水准观测中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第一形变站人工水准前视读数变化和克孜尔水库垂直形变监测网推算第一形变站附近断层下盘和上盘沿测线方向地倾年变速率及地倾方向,发现断层附近地面以断层为分界朝着相反的方向倾斜。这可能是多种原因综合所致,首先水库施工、蓄水、灌浆等活动引起地面负荷变化,其次断层破碎带内渗水后发生膨胀,上盘对下盘的摩擦推挤作用使下盘在断层附近的地面产生翘曲或掀斜,而上盘产生旋转,这种现象离断层越近越明显。扣除地倾因素后获得断层实际高差活动量Δh时,发现断层活动方式自1989年开始由逆断层转变为正断层,但是第一形变站基线和大坝变形GPS监测网数据反映出F2断层长期以来总体保持逆断层的活动特征,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很可能是上盘地倾量被严重低估造成的,从而可以看出地倾变化对第一形变站水准观测数据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11.
12.
MD数字化断层形变测量仪资料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九五”期间安装在“山东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的MD跨断层形变测量仪资料的干扰因素、变化特点及其与水准、基线观测的一致性,探讨了其映震能力及断层运动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地壳形变监测中的水准与重力资料联合解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祖胜 《地震学报》1998,20(1):76-85
重复水准测量提供了点位高程变化的重要几何信息,但水准测量本身又受地球重力场的影响,在水准观测值中同时含有重力场的信息.重复绝对重力测量或相对重力测量提供了丰富的局部重力场的信息,由于点的重力值随高程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们同时也含有点位高程变化的信息.经典平差方法将两类观测值分别解算,将互补的信息作为干扰加以改正,或作为噪声处理,这不仅丢失了有用的信息,而且有损于成果的精度. 本文在整体大地测量框架内构制了这两类观测值的联合解算模型,给出了解算方法,研究了形变场的拟合和预测问题,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研究表明:联合解算可同时给出地面点的高程及其变化率和局部重力场的参数及其变化率,有利于信息的提取;联合解算的精度优于单独解算的结果;秩亏抗差解和拟稳抗差解分别优于相应的非抗差解;拟稳抗差解算方法自动选择拟稳点,有效地抵制了粗差和形变异常对起算基准的干扰;对于多期复测的资料,使用动态拟稳抗差估计,不仅能动态地寻找可靠的拟稳点,而且能保证动态变化参数免受或少受各历元观测粗差的干扰,可明显地提高动态参数的验后精度;当点位丰富时,建立形变模型并据此内插未测点的变形和推测某个时刻地壳的形变状态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太原台短水准东西方向测线1986年形变异常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测线周围的环境变化与背景干扰.利用动态灰箱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处理,初步认为测线出现的反向抬升异常变化是由周围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此外,本文还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小波分析在地壳形变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和奇异性检测特性 ,使得其在非稳态信号处理中有不可抵挡的优势 ,本文用已知的合成信号对这两个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对几次地震前的形变时间序列资料 (定点潮汐形变观测、GPS观测 )作了小波变换 .结果发现 :地震前约 4个月左右 ,震中周围的几个定点形变台站都接收到周期为几天到十几天的异常信号 ;而地震前震中周围的几个GPS观测站均同时接收到周期为 3个月到半年左右的异常信号 ,不同的地震异常出现的时间不一样 .这些同时出现在多个台站或观测站的同频段的异常信号是可能的地震前兆 .  相似文献   

16.
日本9.0级地震前后华北形变场变化特征与地震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晶  刘峡  方颖  刘琦 《地震》2012,32(2):64-72
本文分析了华北主要断裂带基于2011年日本9.0级地震同震位移场的应变变化, 结合华北地区近几年形变异常分析日本9.0级地震前后华北地区形变场的变化特征, 分析了日本9.0级地震对华北地区的影响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地区。 日本9.0级地震的发生使得华北地区EW向主压应变有所释放, 不同地区的同震响应存在差异, 部分趋势性变化在日本9.0级地震后有所恢复, 目前郯庐带中南段及附近区域的挤压应变背景和断层活动水平增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进小波的数字形变资料趋势异常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二进正交离散小波,通过Mallat快速算法对形变倾斜资料进行了处理,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分析认为,小波分解的本质是窗口加权滑动平均的结果,能有效地对各种不同频率成分的形变序列按不同的频段分离和重构,可以起到明显放大低频段趋势成份的作用,为有效识别形变趋势异常提供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取云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和断层活动特征,收集了云南地区1992—2016年的2期精密水准观测资料,采用基于GNSS连续站垂直形变资料约束的平差方法,对区域整体地壳垂直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滇西北区域地壳整体表现为隆升,垂向速率为2—3mm/a,滇南区域显示地壳沉降速率为-1—-2mm/a,并在下关—永胜和思茅—景谷一带存在地壳形变高梯度带。收集了该地区30多年的跨断层场地观测资料,计算了所跨断层的三维活动量,得出了断层现今活动状态和异常特征,认为滇西北和滇中南地区的场地多数表现出异常活动的现象,其中楚雄、剑川和永胜的监测断层现今表现出与地质背景相反的走滑和拉张特征,峨山、建水和通海场地所处断层在张压性质上与地质背景相反。结合区域水准和跨断层观测分析结果,从“面”和“线”上得出滇西北和滇中南地区存在地壳形变和断层活动异常,构造应力积累较高的结果,加之缺震背景显著,认为应关注该区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一沂沭断裂带剖面水准测线为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沂沭断裂带垂直剖面形变的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测点序列距离改化前后的关联度矩阵和关联序的差异研究垂直剖面的整体倾斜性变化特征,并研究了水准测线剖面形变时间上的时段性分布特征.实例表明灰色关联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断裂带垂直形变分析中.  相似文献   

20.
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和奇异性检测特性,使得其在非稳态信号处理中有不可抵挡的优势,本文用已知的合成信号对这两个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对几次地震前的形变时间序列资料(定点潮汐形变观测、GPS观测)作了小波变换. 结果发现:地震前约4个月左右,震中周围的几个定点形变台站都接收到周期为几天到十几天的异常信号;而地震前震中周围的几个GPS观测站均同时接收到周期为3个月到半年左右的异常信号,不同的地震异常出现的时间不一样. 这些同时出现在多个台站或观测站的同频段的异常信号是可能的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