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政策委员会调查观测计划部(部长:京都大学大学研究院理学研究系教授平原和郎)正在对"与地震有关的综合性调查观测计划"进行修改讨论。本文将对目前的调查观测计划的内容和修改讨论的情况等作一介绍。1引言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以下简称地震本部)以阪神·淡路大地震为契机,根据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确立了政府领导的旨在推进地震调查研究的目标。该法规  相似文献   

2.
3.
为了精确测定承载着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这四大板块的活动情况,日本邮政省电波研究所将与中国合作,共同进行大规模观测实验。这个实验将布设连接日本茨城县鹿岛、东京都南鸟岛、冲绳县南大东岛和中国上海这四个地点的观测网,并通过分别捕捉到的远离地球3亿光年以上的星体传来的电波,测定大地动态。人们认为,板块运动与大地震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地震预报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测定方法可使用 VLBI(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方式,通过来自遥远星体的电波的微小到  相似文献   

4.
日本国土地理院和邮政省通讯综合研究所1992年11月16日宣布,从当月23日起,他们将在静冈县御前崎周围共同实施首次采用了甚长基线射电干涉仪(VLBI)的东海地震观测。这种精度极高的观测系统是在两个点上接收来自银河系以外的微电波并利用其到时差来测量地壳位移。据说在日本东海地震的预想震源区内检验板块的具体活动动态,这还是首次。  相似文献   

5.
日本多家科研机构将在福岛、群马、(木厉)木县境附近设置三百几十台地震计,从1993年9月份开始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探索内陆地震发生机制的大规模集中观测。这次的集中观测是日本地震预报计划的一环,由日本全国18所大学和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气象厅、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等国  相似文献   

6.
引言谁发起和组织了GEOSCOPE? GEOSCOPE是由I.N.A.G(现在是I.N.S.U)发起的一个全球长周期、宽频带地震台网。自从1981年以来,它一直作为一项国家计划。 最初,它创建于设在巴黎的地球物理研究所,涉及该台网的科学和技术管理以及数据中心设在I.P.G的地震实验室。后者的作用是收集GEOSCOPE各个台站的数据,并进行数据的分类和归档。  相似文献   

7.
美国地球科学研究会(Board on EarthScience)于1987年2月6日在首都华盛顿召开了地学组织主席和执行主席会议。约有5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讨论了地学技术、全球地质和地球科学教育的长期计划及未来等问题。地球科学研究会是作为国家研究理事会的顾问并帮助制定科学政策的许多研究会之一。科学家们讨论了统一和推进地学研究的计划。某些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例如,国家在一些大学对设施进行改进并购买新设备的努力。1986年4月,在确定未来研究领域的专题讨论会召开后,由地球科学研究会负责组织的一项研究地球物质的物理学和化学计划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8.
尽管专家们认为现有的观测网可以对预想在东海近海发生的8级大地震作出临震的短期预报,但就日本地震预报的现状而言,目前还不能预报7级内陆地震。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地圈地球科学技术研究部主任滨田和郎认为,地震预报是一门尚未确立的技术,“对于模糊的前兆,有必要改变一下看法”。以下是他对地震预报研究应有状态等的看法。困难的内陆7级地震预报预想中的东海地震是大约呈西北方向俯冲的菲律宾海板块与大陆板块之间的地震。震源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观测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观测什么、用什么来观测、怎样观测。下一代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的发展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基础。论文详细论述了观测设备、观测系统以及地球外行星体结构探测等发展动态,并对下一代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地球内核与地球的其他部分正在进行着无休止的竞赛,并且地核似乎已绝对领先。这一曾经是纯粹抽象的理论假设,现在已经有了有力的定量观测基础。猜测地球固体内核自转并快于其周围物质,并将此看法用于模拟计算及作为基本假设已近10年,但从未被证实过。  相似文献   

13.
基于形变数字化观测资料,利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易县形变综合观测资料进行任何(固体潮及气压)改正的情况下,获取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巨大地震激发的0S4~0S37基频球型自由振荡。并于PREM模型理论自由振荡的周期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测周期与PREM预测振荡周期是相吻合,除0S10周期的相对误差为0.29%,其余周期误差均小于0.1%左右。所得的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和震源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2001,44(04):573-580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包括两颗小卫星,将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近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用高分辨率的仪器在近地空间的主要活动区探测场和粒子的时空变化;研究磁层亚暴、磁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磁层空间暴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的响应过程;建立地球空间环境的动态模式.为了实现科学目标,赤道卫星和极区卫星上各载有9台探测仪器.赤道卫星的轨道是:近地点550km,远地点60000km,倾角约2.5°;极区卫星轨道是:近地点350km,远地点25000km,倾角约90°左右.为了使双星计划与欧空局ClusterⅡ相配合,赤道卫星计划于2002年12月发射,极区卫星计划于2003年6月发射.双星计划与ClusterⅡ相配合,可形成地球空间6点探测计划,这将成为21世纪初国际上重要的地球空间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15.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包括两颗小卫星,将分别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近地赤道区和近地极区.双星计划的主要科学目标是用高分辨率的仪器在近地空间的主要活动区探测场和粒子的时空变化;研究磁层亚暴、磁暴和磁层粒子暴的触发机制及磁层空间暴对太阳活动和行星际扰动的响应过程;建立地球空间环境的动态模式.为了实现科学目标,赤道卫星和极区卫星上各载有9台探测仪器.赤道卫星的轨道是:近地点550km,远地点60000km,倾角约2.5°;极区卫星轨道是:近地点350km,远地点25000km,倾角约90°左右.为了使双星计划与欧空局ClusterⅡ相配合,赤道卫星计划于2002年12月发射,极区卫星计划于2003年6月发射.双星计划与ClusterⅡ相配合,可形成地球空间6点探测计划,这将成为21世纪初国际上重要的地球空间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这篇短文介绍了国际岩石圈计划(ILP)的全球地球科学断面计划(Global Geoscience Transects project,简称GGT)的性质和目的。断面这个词的含义就是要通过综合研究一切可以利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的信息做出一个横剖面,其深度至少要达到莫霍界面,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所提供的资料和解释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世界不同地区的地壳性质能够直接对比,断面的构制鼓励不同学科的地学家进行地区的和国际的合作,使问题和分歧取得合理的解决,因此希望断面的初步草图能在1989年华盛顿的第28届国际地质会议上展出。  相似文献   

17.
前言 (强震观测事业的历史 )1 955年 1月 3 1日 ,科学技术厅资源调查委员会向内阁总理大臣提交“关于强震测定计划的建议”,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强震观测。为了使建议从组织上得到落实 ,1 956年 1 2月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设置了强震测定委员会。1 958年 1 1月 ,资源调查委员会又向科学厅长官提出了促进观测计划实施的请求。1 964年 1 1月 1 7日 ,日本学术会议向内阁总理大臣提交的“加强抗震工程研究的报告”中提出 :希望增设强震计并充分利用所获取的记录资料。 1 965年在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设置了强震观测中心 ,经费由国家财政拨款。 1 96…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17日,在日本科学技术学术审议会上,审议通过了从2009年度开始的有关地震和火山喷发预报观测研究的5年计划《推进地震和火山喷发预报的观测研究计划(2009--2014)》。  相似文献   

19.
20.
<正>深井地震与地球物理观测(Borehole Seismology)是21世纪的一项崭新的高科技项目。东海深井地球物理长期观测是我国开展深井地震学观测研究迈出的第一步。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地球物理学界开始从地面观测向地下深井发展,前苏联等国相继进行了不同深度的科学钻探。1995年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组织成立,中国为其成员国之一。此后随着项目的进行与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的科学家规划建设了多个深井钻孔与观测台站,组建了区域深井观测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