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永泰云山晚中生代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永泰云山早白垩世石帽山群第I、Ⅱ旋回岩石组合由沉积岩、基性熔岩、酸性火山岩构成,缺乏中性成分的岩石单元,为典型的双峰式岩石组合。其玄武岩富碱(尤其富钾)、富铝、富铁,贫镁,富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及亲铁元素,并具偏高的ISr值和显著偏低的εNd(T)值[ISr=0.70682 ̄0.70770,εNd(T)=-7.42 ̄-3.22。流纹质岩石总体具富碱、富硅、富铝,贫铝、贫镁特征,  相似文献   

2.
张成立  金海龙 《岩石学报》1999,15(3):430-437
武当地块基性岩墙群与耀岭河群基性火山岩的Sr、Nd、Pb同位素特征反映它们具相同的混合地幔源区。前者的(^87Sr/^86Sr)i=0.6905 ̄0.7061,εNd(t)=-1.9 ̄5.0,Δ^208Pb/^204Pb=35.49 ̄190.26,Δ^207Pb/^204Pb=4 ̄85,Th/Ta低,La/Yb变化大;后者的(^87Sr/^86Sr)i=0.6487 ̄0.7075,εNd(t)=0  相似文献   

3.
河北风化店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静兰  高知云 《岩石学报》1998,14(1):108-116
河北风化店中生代火山岩主要为钙碱性到偏碱性的流纹英安岩-流纹岩-碱流岩及少量碱性粗面岩和石英粗面岩。岩石全碱含量高,平均9.25%,大部分岩石的K2O/Na2O>1,Fe2O3/FeO比值大,TiO2含量低,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贫高场强元素(HFSE)及贫亲铁元素为特征。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并具Eu弱负异常。(87Sr/86Sr)初始比和(143Nd/144Nd)初始比分别为0.7054和0.5115,εNd(t)为-18.2。所有这些特征均表明该区火山岩的物源来自地壳硅铝层的重熔并有消减带物质及幔源物质的加入。该火山岩形成于中生代时期中国东部活动大陆边缘挤压作用向引张作用转变前的挤压应力环境,是较成熟火山孤后拉张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生代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的断陷型陆相火山盆地中,为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产物.Rb-Sr全岩等时年龄变化于111.4~119.6Ma.岩石组合主要为粗面玄武岩-橄榄安粗岩-安粗岩-粗面岩.这套岩石在化学上具有富碱富钾、富铝贫钛、高氧化系数及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点,并具有较高的ISr值和明显偏低εNd值.根据对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产出构造环境的详细分析,表明这套岩石的成因应主要是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5.
广东恶鸡脑碱性正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广东从化恶鸡脑碱性正长岩岩体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唯一已各的中生代含副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的碱性正长岩岩体。岩石含有霞石、白榴石及岩浆成因的方钠石。碱性正长岩体侵入到燕山期第三期的佛冈岩体之中,岩体侵位年龄为127.5Ma(角闪石Ar ̄Ar法)。岩体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Sr和Ba,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富Nb和Zr等高场强元素。εEd(t)为近于零的负值(-0.66 ̄-1.6),模式年龄tDM较小(0.9  相似文献   

6.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系列侵入岩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邢凤鸣  徐祥 《地球化学》1996,25(1):29-38
铜陵地区侵入岩在化学性质上不属于一般的钙碱系列岩石。它们可能是幔源碱性玄武岩浆同化古老麻粒岩相下地壳为主的酸性组分,同时发生结晶分离(AFC的产物。铜陵地区侵入岩的特点是:以石英二长闪长岩为主,高钾富碱,富Sr,δEu=0.9±。εNd和ISr较低,Pb同位素比值中等,但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εNd-ISr图和^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样品投影点的特点是均作陡倾斜  相似文献   

7.
赣东北地区晚元古代钾玄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m-Nd同位素测龄研究表明,赣东北广丰地区桃源组火山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1100±168)Ma,形成时代应归属晚元古代,与扬子、华夏两板块在晋宁期对接造山作用的时间一致。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表明,该组火山岩富碱、K2O,Al2O3,LREE及地幔不相容元素,属碱性系列中的钾玄岩系列;低εt(Nd)(-4.5±1.9),It(Sr)为0.7048~0.7131,变化范围很大,具壳幔混合成因的Sm-Nd、Rb-Sr同位素组成。笔者研究认为,桃源组钾玄岩系列火山岩是晋宁期岛弧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乌依塔克花岗岩体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依塔克花岗岩体分布于乌依塔克蛇绿岩套中,与其中的基性熔岩呈侵入接触关系,形成时代比蛇绿岩套(超)镁质岩稍晚;岩石类型为斜长花岗岩,斜长石属钠长石;岩石高SiO2,低Al2O3,富Na2O,贫K2O(〈1%),里特曼指数σ为0.96 ̄1.08,是钙质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并且属轻稀土元素亏损型;除Y含量较高外,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均较低;ISr为0.702588,εSr(t)为-16.1,εNd(t)  相似文献   

9.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祥身  李钟益 《岩石学报》1998,14(4):503-519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是晚侏罗纪至晚白垩纪三期火山活动的产物。岩石普遍贫钾,轻稀土元素略为富集,但轻重稀土分馏不强烈;Sr、K、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明显富集,Nb和Ta明显亏损,过渡金属族元素Cr和Ni强烈亏损,表明它们属于火山弧环境中生成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白垩纪中期和白垩纪晚期岩石的87Sr/86Sr比值主要在0.7039~0.7053之间变化,εNd>0,87Sr/86Sr相对1/Sr、Rb、K和SiO2等的变化不大,表明其源区岩浆可能直接来自上地幔,很少受到壳源物质的混染。而晚侏罗纪火山岩的Sr同位素比值较高,说明早期岩浆可能受到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但在Th/Ta-Th和Th/Sm-Th图解上所有岩石的投影点分布趋势相同,趋势线的斜率>0。百耳斯半岛中生代火山岩是上地幔部分熔融生成的同源岩浆不同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张宏飞  骆庭川 《现代地质》1994,8(4):453-458
扬子克拉通北缘的铁船山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其岩石类型为霓石-钠铁门石花岗岩,岩石富碱质、St、Fe、REE和高场强元素,而贫Al、Ca、Mg、Sr、Ba、Co、Ni等组分,δEu=0.20,A/KNC=0.85,K2O+Na2O/Al2O3=1.09,A·R=9.28,岩石属典型的A型花岗岩,Nd、Sr和O同位素示踪反映其成岩物质来自于壳幔混合源区。根据区域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岩体形成于活动陆缘的张裂构造环境,属活动板块边缘拉张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凌洪飞  沈渭洲 《岩石学报》1999,15(2):255-262
本文报道了福建省范围内前人分析数据稀疏或空白区域内的18个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体的Nd、Sr同位素组成:εNd(t)=-3.6~-16.4,(87Sr/86Sr)i=0.7055~0.7318,tDM=1.2~2.3Ga。结合前人分析数据,区分出三个地域区带:福安-南靖断裂以东的沿海带:εNd(t)=-1.5~-6.8,(87Sr/86Sr)i=0.7056~0.7099,tDM=1.1~1.45Ga,弧后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幔-壳岩浆混合是该带花岗岩的主要成岩方式;福安-南靖断裂以西的内陆区域:εNd(t)=-4.0~-16.4,(87Sr/86Sr)i=0.7064~0.7410,tDM=1.3~2.3,其中加里东-印支期花岗岩主要由与麻源群相当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而燕山期花岗岩,一部分由与麻源群相当或较年轻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也有一部分可能由壳-幔岩浆混合形成;福建省南部的纬向带:εNd(t)=-3.6~-7.5,(87Sr/86Sr)i=0.7055~0.7099,tDM=1.2~1.55,同位素特征与沿海带相似,但该带构造拉张发育时间较沿海带略早  相似文献   

12.
丁林  张进江 《岩石学报》1999,15(3):408-421
藏北鱼鳞山超钾质火山岩为一中等规模的熔岩被,可分为三期。前两期主要为霞石黝方白榴石响岩、霞石白榴斑岩等,后期主要为防方钠石霓石粗面岩、霓霞粗岩等。时代为18 ̄30Ma。本区超钾质岩浆SiO2强烈不饱和、强碱性、高度富集LREE及LILE、放射成因Sr、Pb及非放射成因Nd同位素(^86Sr/^87Sr=0.708766 ̄0.709162,^206Pb/^204Pb=18.882888 ̄19.104  相似文献   

13.
西天山琼阿乌孜超基性岩体的稀土元素和Sr,Nd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西天山琼阿乌孜超基性岩体和围岩片麻岩作了Sm、Nd、Rb、Sr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获得岩体的形成年龄为314±19Ma,∑REE约为4.0~7.6μg/g。其主体岩石是由来源于未亏损地幔较高程度熔融而产生的岩浆在结晶分异作用中形成。其岩体的边缘[εNd=-5,(87Sr/86Sr)=0.7055,∑REE=111.56μg/g]同化了围岩[εNd=-16.7,(87Sr/86Sr)i=0.7537,∑REE=196μg/g],并同时发生结晶作用,经历了AFC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琼阿鸟孜超基性岩侵入体。  相似文献   

14.
陈义兵  胡霭琴 《地球化学》1999,28(6):515-520
采用颗粒级锆石U-Pb定年方法,精确测定了西天山前寒武纪天窗花岗片麻岩的结晶锆石年龄为798Ma,它代表了花岗质岩浆的结晶时代。花岗片麻岩具有较高的IAS值(1.17 ̄1.55)和LILE、LREE含量,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4-0.38)和Ba、Sr、p、Ti、Nb、Ta的亏损,表明源岩为成熟度很高的陆壳物质。其负的εNd(t)值(-4.4 ̄-6.4)和较高的初始^87Sr/^86Sr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大同西侧石英二长岩体地球化学及岩石系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姜耀辉  杨万志 《地球化学》1999,28(6):542-550
大同西侧石英二长岩体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西昆仑山主峰地带,形成于早古生代。其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体岩石组合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岩石主要由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角闪石、辉少量黑云母组成。岩石化学成分富碱、富钾、K2O/NaO比值大而贫铁,微量元素富集Rb、Sr、Ba特闫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属于钾玄岩系列。  相似文献   

16.
冀西北水泉沟正长岩杂岩体的成因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包志伟  赵振华 《岩石学报》1996,12(4):562-572
水泉沟碱性正长岩杂岩体侵入于太古宇桑干群变质岩中,岩体主要由碱性长石正长岩、角闪碱长正长岩、正长岩、石英碱长正长岩等组成,属碱性岩系列,在岩石的石英颗粒中见有熔融包体的存在。岩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呈平滑的右倾模式,无明显的铕异常。岩石的Pb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6.457~18.286、207Pb/204Pb=15.270~15.472、208Pb/204Pb=36.539~37.393,石英的δ18O值为8.0‰~8.5‰,(87Sr/86Sr)i≈0.705,岩石的tDM为1.6~1.9Ga,εNd(t)为-7.45~-13.1,明显大于区域基底的εNd(t)值(-20±)。以上结果表明,岩体为上地幔和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角闪石39Ar-40Ar年龄327Ma,为海西期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由于缺乏合适的测年对象,华北地区中上元古界的年龄值主要是从沉积财及脉岩中获得。该文据近来从辽北中元古界凡河群中识别出的一套同期喷发玄武岩,获得其Sm-Nd等时线年龄为1199±39Ma.FeO(全-MgO,Ti/100-Zr-Y.3,TiO2-K2O-P2O5,TiO2-Y/Nb和TiO2-Zr图解指地了其大陆内部的裂谷构造环境。^87Sr/^86Sr=0.7030,ε^(T)Nd=-9.5-11  相似文献   

18.
新疆西天山菁布拉克岩带基性-超基性岩的全岩εNd(t)约为-5.1-+6.4,87Sr/86Sr(t)约为0.7037-0.7094。幔源岩浆同化围岩和结晶分异联合作用(即AFC过程)可以解释这些岩石的Nd、Sr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19.
粤东塌山含锡花岗斑岩原生铝质矿物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德滋  陈绍海 《矿物学报》1995,15(3):249-253,T001
粤东塌山含锡花岗斑岩以岩脉产出,侵位年龄138Ma,含不等数量的原生铝质矿物,如红柱石、铁铝榴石、铁叶云母和白云母等。根据产出特征,红柱石被区分为两个世代,石榴子石分为三个结晶时期。结合全岩为过铝质(A/NKC=1.234),高的K2O/Na2O(2.15)、Rb/Sr(3.10)、K/Rb(215)比和ISr值(0.7131),低的εNd(T)值(-7.4)和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似于造山带铅演化模  相似文献   

20.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174,自引:23,他引:174  
对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性岩脉主要形成于-140Ma、d-105Ma、-90Ma三个阶段,其化学成分以拉斑质玄武岩为主,高的εNd(T)值(+5)表明其母岩来源于一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长期较亏损的地幔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