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人口问题,过去研究者,不乏其人,在国内有竺可桢翁文灏陈长蘅陈华寅诸氏,在国外则有洛克斯佩克莱西诸氏,或则偏於人口数字之研究,如陈长蘅陈华寅等均是,或则偏於人口分布之研究,如竺可桢翁文灏洛克斯佩克莱西诸氏均是。最近本刊创刊号,曾有张印堂君之中国人口问题之严重一文,而本期则有涂长望君对於张君论文之讨论;  相似文献   

2.
陈寅恪君有言:『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於此新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我国自科学兴起,史地二学均采用新方法与新观点,於是在旧日所谓沿革地理范围之外,增益不少之新材料与新问题。如以前数章所述,丁文江君推证有史以来大江三角洲之发展,翁文灏君搜求历代地震带之分布,竺可桢君阐明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君有言:『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於此新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我国自科学兴起,史地二学均采用新方法与新观点,於是在旧日所谓沿革地理范围之外,增益不少之新材料与新问题。如以前数章所述,丁文江君推证有史以来大江三角洲之发展,翁文灏君搜求历代地震带之分布,竺可桢君阐明  相似文献   

4.
年来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人口问题者,日见其多,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此实当今亟须解答之间题,各方对此之意见,甚为纷歧;或则谓中国人口,实已过剩,此可由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之;或则谓中国人口,实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其密度,较之欧西诸国,尚不及远甚,国境西北部,地旷而人稀,将来实大有移民之可能;两方之意见,相距十分遥远,吾人如欲对此问题,求得一公平之批判与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年来中外学者,研究中国人口问题者,日见其多,中国人口是否过剩,国境以内,是否尚有大量移民之可能,此实当今亟须解答之间题,各方对此之意见,甚为纷歧;或则谓中国人口,实已过剩,此可由社会生计艰难,失业问题严重,以及海外侨民之多可以证之;或则谓中国人口,实未过剩,以全国面积除全国人口,计算其密度,较之欧西诸国,尚不及远甚,国境西北部,地旷而人稀,将来实大有移民之可能;两方之意见,相距十分遥远,吾人如欲对此问题,求得一公平之批判与  相似文献   

6.
书报介绍     
治地理学者,每多推崇於休士(Eduard Suess)及汉恩(Julius Hann)二氏之伟业,若辈毕生尽瘁於综合及整理之工作,一则注意於地质构造地面形态,而一则致力於气候情形;今者,德人旭脱氏复努力於海洋之研究,使地球上水陆空三界之奥秘,得以阐发,此後旭晚氏之英名,将与休士汉恩等并垂不朽矣。  相似文献   

7.
关於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事实上有种种困难:(1)精密的地质,地形,气候,土壤,天然植物,及人口分布之研究尚未普遍於全国各地,综合的地理研究殊难着手。(2)地理的要素既不止一端,难免顾此失彼。(3)地理区域之范围必须大小适宜,(艹盍)太大则失於笼统空泛,太小则失於零碎淆乱,然何地应合称一自然区域,何地应分作数个单位,实无简单一定之标准。(4)自然现象分布  相似文献   

8.
关於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事实上有种种困难:(1)精密的地质,地形,气候,土壤,天然植物,及人口分布之研究尚未普遍於全国各地,综合的地理研究殊难着手。(2)地理的要素既不止一端,难免顾此失彼。(3)地理区域之范围必须大小适宜,(艹盍)太大则失於笼统空泛,太小则失於零碎淆乱,然何地应合称一自然区域,何地应分作数个单位,实无简单一定之标准。(4)自然现象分布  相似文献   

9.
句容县之人口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地理之趋势,颇注重人地关系之研究,人地关系之方面甚多,就中最基本而重要者,当莫过於人口之分布;一地人口之有无多寡,除极少数之例外,均视各该地自然生产力之强弱而定;一地自然生产力之强弱,固亦视人力经营之方式而有所不同,然此亦为人地之间彼此相互影响之结果;自然对於人生具有消极限制之条件,人生对於自然,亦有积极改造之功能,彼此相互作用,以构成  相似文献   

10.
新地理之趋势,颇注重人地关系之研究,人地关系之方面甚多,就中最基本而重要者,当莫过於人口之分布;一地人口之有无多寡,除极少数之例外,均视各该地自然生产力之强弱而定;一地自然生产力之强弱,固亦视人力经营之方式而有所不同,然此亦为人地之间彼此相互影响之结果;自然对於人生具有消极限制之条件,人生对於自然,亦有积极改造之功能,彼此相互作用,以构成  相似文献   

11.
成都都市地理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 成都都市之位置与发育 成都都市之位置,可分三方面讨论;一为几何位置(Location),即都市之定点,乃在相当广大地区中所处於面上之方位,这一点,我们可从整个川西平原说起。川西平原,西起七五○公尺等高线,东至龙泉山麓,面积约一二○○○平方公里,成一东北西南向之斜长地带,南北二端狭窄,中央开展如椭圆形,乐山与绵竹之连线,即椭圆之长轴,龙泉驿灌县分居短轴之二端,双流约当二轴之交,近於椭圆圆心,成都位置,却微偏於东缘。  相似文献   

12.
正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早期的地理研究就是区域地理研究,区域地理学因此被认为是地理学的核心。很多著名地理学家都是区域地理学家,如近代地理学创始人德国的洪堡、李特尔等,法国地理学家白兰氏、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艾萨德等,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大师翁文灏、张其昀、竺可桢、胡焕庸、黄秉维、吴传钧、陈述彭、任美锷、周廷儒、李春芬、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本部与美国之东部均各位於北温带大陆之东岸,惟中国之最南端较之美国南部纬度低十度而已,此就地理情形而言也。就气候情况言之,则二者颇相类似。若以其同纬度各地相比较则均有酷热之夏季及严寒之冬季。此大陆性之显著,乃其相似者一也。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此其相  相似文献   

14.
华北之干旱及其前因后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本部与美国之东部均各位於北温带大陆之东岸,惟中国之最南端较之美国南部纬度低十度而已,此就地理情形而言也。就气候情况言之,则二者颇相类似。若以其同纬度各地相比较则均有酷热之夏季及严寒之冬季。此大陆性之显著,乃其相似者一也。冬季多北风,夏季多南风;此其相  相似文献   

15.
山西全省之地形,通常成以一大高原目之。惟境内因山岭起伏,河流纵横,高原被其分割,间以河流冲积所成之狭长盆地,形势颇为零落。亘长山岭,耸出於地表之上者,或闪褶皱关系,构成重要之山脉,如太行吕梁等山脉是;或因断层关系,而为断层之断壁者,如恒山罗云山等是;其他由於火成岩之侵入者,如塔山紫金山等是。又近在本省之东北部山峯中,行被认为火山之遗迹者,见於桑乾河上游盆地之北边沿,为黄土所覆盖,保存极为完好。  相似文献   

16.
山西全省之地形,通常成以一大高原目之。惟境内因山岭起伏,河流纵横,高原被其分割,间以河流冲积所成之狭长盆地,形势颇为零落。亘长山岭,耸出於地表之上者,或闪褶皱关系,构成重要之山脉,如太行吕梁等山脉是;或因断层关系,而为断层之断壁者,如恒山罗云山等是;其他由於火成岩之侵入者,如塔山紫金山等是。又近在本省之东北部山峯中,行被认为火山之遗迹者,见於桑乾河上游盆地之北边沿,为黄土所覆盖,保存极为完好。  相似文献   

17.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战后以来,国际人口迁移规模显著扩大,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成为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流,1950~2000年间,由前者流向后者的净移民共达5800余万人,占同期内后者人口总增量的16%,但占前者自然增量的比重则不足2%。相对于本国自然增长,受移民迁入影响较大的有两类国家:(1)以往人口较少者,如西亚诸石油输出国;(2)自然增长率极低者,如西欧诸国。  相似文献   

18.
——沼级釉向——断唇或裂挺… 不甚榷定之断唇或裂缝·备有水银气压表三目纪空盒气压表,则并备有拂点高度表。在日中.目侵晓至晚九点每小时均观测水银气压表温度表及湿度表,晚中各小时之气压温度湿度则籍自纪气压表等求得。故每日二十四小时,均有气压、湿度与温度之读数。帜湄测候所凡观测十三个月?极年度告终,即行撤销。而 泰山测候所则迄今二 十四年十一月一仍继续维待。故此两高山之巅,均保持有悠久而每小时赓续不 绝之温度湿度与气压纪录?在晷谋本部一等干线水准测量尚未测至山东四川二省时工注大︶此项纪录 於测定两山之(度实为最可载…  相似文献   

19.
——沼级釉向——断唇或裂挺… 不甚榷定之断唇或裂缝·备有水银气压表三目纪空盒气压表,则并备有拂点高度表。在日中.目侵晓至晚九点每小时均观测水银气压表温度表及湿度表,晚中各小时之气压温度湿度则籍自纪气压表等求得。故每日二十四小时,均有气压、湿度与温度之读数。帜湄测候所凡观测十三个月?极年度告终,即行撤销。而 泰山测候所则迄今二 十四年十一月一仍继续维待。故此两高山之巅,均保持有悠久而每小时赓续不 绝之温度湿度与气压纪录?在晷谋本部一等干线水准测量尚未测至山东四川二省时工注大︶此项纪录 於测定两山之(度实为最可载…  相似文献   

20.
本年四月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举行第二届年会时,以我国科学研究应特别注重於国家及社会实际急需之间题,并以此事徵询各学术团体之意见。本会认为目前中国地理学应特别注意研究者,约有十一问题,兹列举如左,并加简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