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Micaps常规天气资料和NCEP 1°×1° 6h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06年2月27日十堰市出现的一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特征和物理量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是在比较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下发生的,高空东移小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地面冷锋是其主要的影响系统;中低层较强的暖湿气流(暖平流)沿低层冷空气垫爬升是产生强降雪的动力条件;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暴雪区位于近似西南-东北向水汽通量轴线的左侧。  相似文献   

2.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7年3月3—4日东北南部特大暴雪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850 h Pa低涡切变线附近对应着强降雪中心,其辐合抬升作用最明显,是本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和成功预报的关键;涡度变率更能准确反映出暴雪切变线生成、发展的物理机制,且对于强降雪中心的位置和强度变化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在涡度变率的各影响项中,700~900 h Pa正涡度区的强辐合项是正涡度倾向的主要强迫源,低层涡度增加,在强上升运动的作用下向上输送,使系统发展,从动力机制上进一步说明本次过程中主要影响系统的作用;涡度变率中绝对涡度平流项与各层高空槽移动或强度变化有关,反映了暴雪过程中各高度影响系统的垂直结构变化;而扭转项在低层一直产生负贡献,说明上升运动在水平方向的不均匀形成负涡度倾向,不利于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MICAPS探空资料(第五类站点数据)及地面观测资料(第一类格点数据、第四类站点数据)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1月13~14日发生在豫北地区的一次大雾天气过程的形成、持续及其性质转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区)的时空分布与大雾过程有时间上的伴随关系。水汽通量输送和温度平流的变化以及地面辐射降温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这次大雾的性质在持续过程中发生了转变,即由辐射雾变成平流雾。分析表明:13日08时之前豫北的降雪带来的充足水汽和夜间晴朗少云微风造成的辐射降温是形成辐射雾的主要原因;13日14时开始在豫北水汽通量输送加大和暖平流不断加强的同时地面持续降温,使得暖湿空气在较冷的下垫面冷却导致辐射雾转变为平流雾。  相似文献   

4.
2003年11月6日大同市异常暴雪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11月6日大同市产生暴雪天气过程,此次暴雪主要是由高空强冷气旋、低气切变线和地面倒槽前部强盛的偏东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所引发的。通过分析论述,进一步揭示出大同市暴雪发生的环流背景和水汽辐合区,为今后的暴雪预报总结出一些关键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993年10月29日发生在依安县的一次暴雪过程的分析,探讨了这次暴雪的成因。结果表明:高空切断低涡的形成与下游暖脊的同步发展,地面倒槽前部低压的形成,低空急流对水汽的输送等是暴雪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18-20日海河流域暴雨过程进行了天气学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低涡及低空暖切变,暴雨是产生在前期大气对流不稳定区域里,暴雨期间对流层中低层的辐合及上升运动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亦是本次暴雨动力场结构的主要特征,而西南暖湿气...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资料,NCEP/NCAR的1°×1°每6h再分析资料和柳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7年7月9-10日发生在柳州一次副高边缘特大暴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槽、低空急流以及地面辐合线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副高脊线的稳定维持,使得暴雨区主要出现在柳州中北部;孟加拉湾与南海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为这次暴雨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地面弱冷空气的侵入增强了柳州上空的不稳定度,并在地面形成中尺度辐合线触发暴雨产生。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长久维持为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抬升的条件,有利于强降水的维持;低质心、高效率的"列车效应"回波反复经过柳州市北部三县,造成了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8.
对1996年12月26~30日阿勒泰地区特大暴雪天气的分析表明,高空急流耦合的次级环流的加强了暴雪区的上升运动,低空急流为暴雪天气输送和集中了充分的水汽,深厚的上升运动和较强的位势不稳定是暴雪天气产生的动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9.
2011年隆冬北京初雪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董林  符娇兰  宗志平 《气象》2012,38(8):913-920
利用常规、加密观测自动站资料、雷达风廓线资料、L波段探空风、微波辐射计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2月9—10日北京首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过程是在高空短波槽、东风回流和地面倒槽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东路冷空气经东北平原南下到渤海,而后向西移动形成回流。华北地区的东风回流具有西北方向浅薄、东南方向深厚的楔形结构,同时具有湿冷的特性。东风回流前沿有辐合上升气流和锋生,在近地面层形成冷垫和小幅度增湿,西南暖湿气流在冷垫上爬升造成降雪。500 hPa短波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和850 hPa的温度平流促进了河套附近地面倒槽的发展和东移,倒槽的辐合上升区与东风前沿的辐合区叠加导致上升运动加强为北京降雪提供了动力条件。西南暖湿气流是降雪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一次弱对流引发局地特大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勇  王川 《气象》2005,31(8):14-18
对2003年8月28-29日宁陕特大暴雨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特大暴雨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合,不利于强对流发展的弱对流环境中。低层850~700hPa低涡倒槽为特大暴雨提供了辐合上升运动和充沛的水汽条件。850hPa几股来自不同方向、性质不同的气流相汇在宁陕上空,强水汽辐合是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冬、春季的天气影响系统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通过近20a大-暴雪个例的物理成因及卫星云图等特征的分析,总结出有预报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春季绥化市2次较大降水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2012年3月16日与3月29日2次较大的降水天气,对比分析了其大尺度的天气形势及相关物理量。分析表明,这2次过程在高空都存在低涡系统,低涡前部西南气流为降水提供了水汽输送,地面都有较强的低压中心维持。从涡度、垂直速度、水汽通量散度及相对湿度的垂直时间剖面看,在2次降水过程的时段内整层均表现为大面积的正涡度区,都有很强的上升运动,水汽输送带都处于中低层,只是相对湿度大值区高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应用常规探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 对2011年2月下旬典型华北回流形势下天津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回流降雪过程中,华北上空西风环流以纬向型为主,冷空气主体偏北,主要影响系统为华北回流冷高压和低压倒槽。同时,回流降雪中有浅薄的冷空气垫,其上有暖湿气流在爬升,爬升高度大约为650 hPa。回流降雪期间有来自西南和东北两个方向的水汽在天津地区交绥,西南方向的水汽较为暖湿,东北方向的水汽相对干冷,低空和超低空为一致的东北气流,900 hPa附近有超低空急流,700 hPa以上为西南暖湿气流。降雪过程中对流层低层到高层均为一致的强上升运动,上升高度可达200 hPa,对应于低空和超低空有强的辐合。降雪开始前天津及其周边地区有较强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对称不稳定性,有利于对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以绥化市测站数据为基础,同时选取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气象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最小二乘法和滑动平均法对1961-2010年绥化市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探讨并统计年代际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绥化市春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夏季虽有增温趋势,但不显著。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并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15.
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的大气环境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翟丽萍  魏鸣 《气象科学》2012,32(6):638-645
通过分析2009年11月9—12日的一次大范围暴雪天气事件,探讨其发生前期和过程中的大气环境条件及形成机理。通过研究分析环流特征、星载雷达有关能数、物理量场诊断等表明:此次天气过程中暴雪区域上空对流层中低层一直存在着一层具有增温增湿特征的层状云,暴雪前大气低层高温高湿的环境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温湿能量蓄积场;东北回流冷空气的入侵是层状云开始形成的触发机制;大气低层因水汽凝结产生的大量凝结潜热促进了垂直上升运动,大气中低层在水汽条件具备时,通过垂直上升运动的作用使水汽大量凝结增长,形成层状云。  相似文献   

16.
以绥化市测站数据为基础,同时选取气温和降水2个主要气象要素指标,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最小二乘法和滑动平均法对1961-2010年绥化市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趋势进行探讨并统计年代际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绥化市春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夏季虽有增温趋势,但不显著。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并略有减少。  相似文献   

17.
此次过程主要影响系统是蒙古气旋,冷空气源地为中西伯利亚,经贝湖、蒙古发展加深形成蒙古低压并从西南开始影响黑龙江省。过程从2015年2月20日夜间开始至23日结束。黑龙江省共有40个观测点过程量达到暴雪级别,南部部分地区经历了比较明显的降水相态转换。分析最终得出:(1)锋区强弱以及位置是产生强降雪的关键,暖锋强于冷锋时易产生强降雪,冷锋强于暖锋时则降雪量级一般不大。(2)急流是大范围强降雪产生的必要条件,急流不仅提供了动力条件,与水汽源地联通后更成为重要的水汽条件。(3)中低层正涡度、中高层负涡度结构的稳定维持,使低层气旋性涡度环流增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22日内蒙古中部地区出现的一次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气过程有5个站达到极端降水天气事件;短波槽和地面倒槽是本次暴雪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雪区强烈的水汽辐合和深厚的湿层为降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系统性抬升为暴雪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垂直配置有利于上升运动的加强;700hPa低空急流和较强风速切变的维持使动力不稳定发展和维持,低层θ_(se)高能舌向东北伸展,有利于热力不稳定的增长;动力和热力共同作用使大气层结不稳定,触发了本次降雪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次入海气旋局地暴雪的结构演变及成因观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加密自动站、常规探空和地面等多种观测资料,对山东半岛东部地区一次局地暴雪过程的成因及动力结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局地暴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为典型的黄河气旋槽前降雪,降雪强度弱,雷达回波自西南向东北传播;第2阶段降雪为气旋后部的海效应降雪,降雪强度大,1 h降雪量可达到大雪量级,雷达回波自东北向西南移动,较为少见。(2)第1阶段降雪发生在对流层中层有明显低槽、低层有气旋性环流和西南低空急流及地面有气旋的天气系统配置下,水汽来源于中国南海,降雪落区位于高空槽前西南低空气流的右前方和地面气旋的东侧。(3)第2阶段降雪发生在高空槽过后,冷空气自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入侵,降雪区域低层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东北风强于西北风,降雪的水汽和热量来源于渤海海峡和黄海,雷达回波自东北向西南移动,降雪落区位于低层的东北风中。(4)海效应降雪各时段对流层低层风场结构不同。降雪初期,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面存在γ中尺度低压环流,雷达径向速度上表现为低层有β中尺度涡旋,东部沿海有东南风与西北风辐合;强降雪时段,边界层内存在东北风和西北风的切变线,低压环流和切变线是造成强降雪的有利动力条件。该个例揭示了发生在黄河气旋后部、由渤海海峡和黄海影响产生的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其风场结构、雷达回波移向、降雪落区与风场的关系及降水相态等和常见的典型渤海海效应降雪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大降水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2001年5—10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西安市大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归纳出5种大降水环流形势类型:低槽型、副高型(副高影响型、副高东撤型)、西南气流型、西北气流型、两高切变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有利于西安市大降水的高低空环流配置和气象要素等特点,总结出相应的预报概念模型。并对2005-2006年的大降水过程套用指标检验,预报结论较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