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眼间,原尊礼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时至今日,每当我走进会长办公室,都会感到先生仿佛就在屏风对面的办公桌前阅读论文,或是在查看地震图;而我,时而向他请教,时而同他谈谈自已的想法,这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一、“地震云”的由来“地震云”的提法始于日本原奈良市长键因忠三郎.自1948年至今,键田对云彩进行了观察,并且将用于预报地震的云称之为“地震云”.这种提法,真正见诸于报端的时间是1977年5月26日,日本《读卖新闻》在这天刊登了九洲工学院助教真锅大觉《可从云彩形状预测地震》的文章.1977年11月20日《参考消息》刊登了真锅大觉文章的摘要,首次将“地震云”说法传入中国.次年的1至4月,首都一些报纸接连不断地报道了键田用“地震云”准确地预报地震的消息.  相似文献   

3.
徐迅 《地球》2012,(12):88-89
库尔勒的秋色实际上是胡杨林点染的金黄——秋天到来,万木萧瑟,许多的树叶都在秋风里无声地飘落,沙漠上只有胡杨林一树繁华,黄得像花,黄得灿烂绚丽至极。远远望去,那一大片一大片的胡杨林在阳光里火焰一般地燃烧,如凤凰涅槃,尽情地升华着自己的生命。又仿佛在用无比华丽的金色,把它生命的最后一刻演绎得热烈而辉煌,即便躯干佝偻,或斜或倒卧的,那枝头金色的叶片依然保持一种生命的激情。这时候,我突然感觉面前的胡杨林不是一棵棵树,而是徘徊在沙漠上的一个个神灵。如果没有胡杨林,我想库尔勒的秋天一定是荒凉的。这个因出产香梨而著  相似文献   

4.
转眼间 ,原尊礼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时至今日 ,每当我走进会长办公室 ,都会感到先生仿佛就在屏风对面的办公桌前阅读论文 ,或是在查看地震图 ;而我 ,时而向他请教 ,时而同他谈谈自已的想法 ,这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原尊礼先生 1 93 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震系 ,1 944年晋升为教授。 3 0~ 40年代 ,正是包括内陆直下型地震在内的地震灾害频繁发生的时期。在此期间 ,先生将自已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地震观测 ,以及地震仪观测技术和倾斜仪、伸缩仪连续观测系统等的研发之中。1 956年研制的。原式电磁地震仪 ( HES) ,在 1 …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全国各地通过网络、手机微信平台传播的地震谣言屡见不鲜,且谣言内容主要集中在地震预测预报方面。最典型的主要有:(1)李四光预测中国有4次大地震,其中3次已经成功预测并发生了,最后1次将在某时某地(涵盖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发生;(2)据中国地震局某预报机构预测,未来两周内中国或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随着撞击大陆板块破裂,可能在某省某地;(3)某民科日观天象,天空出现疑似"地震云"的怪异云彩,据此预测某地某时将有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骨盆骨折的X线和CT影像学特点并探讨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620例同时有X线平片及螺旋CT检查的骨盆骨折影像资料,比较检出率,分析漏诊因素。结果:620例共有骨盆骨折1036处及关节脱位/分离38处,其中髂骨骨折255处,髋臼骨折226处,骶尾骨骨折99处,耻骨上下支骨折341处,坐骨骨折115处,髋关节及骶髂关节脱位20处,耻骨联合分离18例。X线片共漏诊169处小骨折,1处髋关节后脱位,5处骶髂关节脱位、3处耻骨联合轻度分离。X线的骨折诊断检出率为83.7%,脱位诊断检出率为76.3%;其中226处髋臼骨折X线、SSD分别漏诊61处、20处,X线、SSD骨折诊断检出率分别为73.0%、91.2%。99处骶尾骨骨折X线平片与SSD分别漏诊48、11处;检出率分别为56.0%、89.9%。经χ2检验,骨盆骨折的X线平片与CT检查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SD与常规螺旋CT和/或MPR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骨折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螺旋CT结合MPR、SSD可更好地显示骨折及其周围情况,术前正确诊断对治疗方案、手术入路及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可提供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7.
特大地磁暴的一种行星际源:多重磁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3月31日观测到的大的多重磁云(Multi MC)事件造成了第23周太阳峰年(2000~2001)最大的地磁暴(Dst=-387nT). 通过分析ACE飞船的观测数据, 描述了这个多重磁云在1AU处的磁场和等离子体特征. 并且根据SOHO和GOES卫星的观测资料, 认证了它的太阳源. 在这次事件中, 由于多重磁云内部异常增强的南向磁场, 使之地磁效应变得更强, 它大大的延长了地磁暴的持续时间. 观测结果与理论分析表明, 多重磁云中子磁云的相互挤压使磁云内的磁场强度及其南向分量增强数倍, 从而加强了地磁效应. 因此, 研究认为多重磁云中子磁云之间的相互压缩是造成特大地磁暴的一种机制. 此外, 研究发现形成多重磁云的日冕物质抛射(CMEs)并不一定要来自同一太阳活动区.  相似文献   

8.
宋帅华 《地球》2020,(4):42-46
在太平洋东海岸,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处海滩上,每当退潮时分,便会有一排排的“巨大圆球”露出来,形似一堆堆的大号保龄球,这就是远近闻名的“保龄球海滩”类似的圆球,也纷纷在世界各地被报道,位于新西兰南岛的摩拉基(Moeraki)海滩上便散布着很多圆形巨石。也有些大圆石分布在砂岩峭壁的周围,每块巨石都重达数吨,高达两米。  相似文献   

9.
基于开放式有限元系统SiPESC. FEMS,构建了机翼流固耦合分析的程序框架。程序框架通过研发流固耦合界面数据交换模块来调用结构和流体分析功能.在流固耦合分析中采用高阶面元法对流体计算以获得飞行器机翼上各点处的压力系数。耦合界面交互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进行流固两相的载荷和位移的双向插值。进一步通过调用结构分析模块计算结构响应更新结构构型,实现机翼流固耦合整体流程分析。计算过程中各分析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均是基于大规模工程数据库SiPESC. ENGDBS来实现的。通过算例测试验证了在SiPESC平台上进行流固耦合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我省安庆地震台利用屏蔽声波的方法,排除了飞机噪声与1—3km处近炮声波对短周期测震仪记录的干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台站附近小型爆破是否有地振动成分?主要是声波还是地振动?什么是主要干扰因素?为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做了以下试验,得出了结果。一、实验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11.
谭锴  王曦 《地球》2022,(2):44-48
<正>车子行驶在世界屋脊蜿蜒曲折的公路上,从日光城拉萨一直向西到日喀则、普兰再到阿里,一行人仿佛走进了穿越时空的艺术画廊。从布达拉宫的大殿到大昭寺的金顶,从镀金的转经筒到精美的唐卡,这些已有千百年历史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西藏沧桑的历史。当我们真正走进群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穿越时空的艺术殿堂,  相似文献   

12.
云闪放电通道的光谱及温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无狭缝光栅摄谱仪在西藏地区进行了自然闪电的光谱观测试验,首次拍得了7幅分辨比较清晰的云闪通道的光谱,并与地闪光谱相对比,对云闪光谱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云闪光谱显示出两种不同的结构特征:一类与地闪光谱具有相似的谱线结构,而另一类与以往得到的地闪光谱完全不同.同时,与同一地区的地闪光谱相比,在这些云闪光谱中记录到的激发能较高的OII离子谱线比较多.依据谱线波长和相对强度等信息,计算了放电通道的温度,并对通道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从光谱结构和通道温度的特征推断:与地闪相比,在一次闪击过程中,云闪通道内发生的物理过程变化速度更快、变化范围更大;两类光谱对应的云闪通道放电特性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地质云1.0"是我国地质调查领域第一个云端的综合性集成应用平台,于2017年11月上线服务,实现了地学数据集成、地质业务集成、产品应用集成的服务效果.为了保证"地质云"能够稳定健康地运行,持续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需要对"地质云"中近400台各种类型的服务器、上万个软硬件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本文透彻分析了地质云中软硬件资源的相互关系,提出并确定了地质云中各种资源的量化监测参数,首次提出了在云中监测"地质云"的"全云化"监控的新模式,开创了一种云端资源监控的新思路;基于大数据技术设计了一个透明化的地质云监控平台,采用Hadoop、HDFS、HBase等研发了一种生于"地质云"中、存在于"地质云"内、全部使命为监测"地质云"的崭新的监控软件与分析系统,可完成地质云监控数据的一站式采集、解析、存储、展示、查询、分析、挖掘与服务.经在线运行结果表明,地质云监控平台将监控工作量缩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能够自动地完成业务服务情况分析、稳定性评价、故障和错误诊断、问题点快速定位等功能,为"地质云"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来信节选     
《地球》2015,(8)
<正>坦白说,我是被7月刊杂志封面上那一碗满满的"米饭"给吸引进来的(当时正好没有吃午饭,饿得慌),然后才看到封面的主题"节地"。我就说说我自己看到的吧。记得小时候暑假回老家湘西,一眼望去,一片一片的全是绿油油的水稻,蹲在田埂上还能看看田里肆意摆尾的鲤鱼,乡村野趣十足。可是,今年再回家乡,乡野变了模样,原来连片的耕地现在如旧时缝补的衣服般只剩了东一块西一块的,一下雨就泥泞的土路已经变成了沥青马路,只是路旁的耕地不见了,一栋栋两三层的小楼房拔地而起。离马路稍远的田  相似文献   

15.
俯冲带是理解地球内部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大陆岩石圈演化、地震和火山活动及矿产资源分布等的重要环节.本文聚焦于西北太平洋俯冲带,通过汇集多种地震观测研究结果,清晰地揭示了由日本海沟至中国东北的俯冲板片整体活动图像,即整个西北太平洋俯冲板片的主压应力轴一致地稳定在俯冲方向上,俯冲板片上深浅部的显著地震活动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俯冲板片深处的亚稳态橄榄岩楔形区及其周边是深源地震多发区,深源地震可能是由亚稳态橄榄岩楔形区内的相变断层开始破裂的;在410~660 km深的地幔过渡带内处观测到的俯冲板片上下界面,揭示了俯冲板片的层状组分结构和板块下侧的高含水量.为更好地约束日本海下方的俯冲板片结构和深入探讨西太平洋的俯冲动力作用,有待于在全球罕有的大陆深部不断发生深震的西北太平洋俯冲区,开展海陆联合的地球物理探测及岩石高温高压实验和地球动力学模拟等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20,(4):20-23
去年春天,在秦岭南坡,我见到了心仪已久的鸽子树。之前,我只在图片、视频,论文资料和同事的口口相传中,描绘它的身影,揣摩它的心思。去年四月,我应邀赴秦岭参与一场亲子游学讲学,出乎意料地,途中偶遇一片大树,栖息着无数翩翩“白鸽”。恍惚间,我俨然走进了一千万年前新生代的第三纪时空,和这个时期的兴盛植物珙桐,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元谋断裂有强烈、复杂和多阶段的新活动,表现西盘先断陷成湖,后回升成阶地,并在东盘水平挤压下时而顺扭、时而反扭,使阶地变形、错位、掀斜,并在湖积中形成轴向或走向与主干断裂成向南或向北锐角相交的新褶皱与断层,构成新“人”字形构造。 此带地处滇西南北带中段,灾害性地震危情不如南、北两端严重  相似文献   

18.
我省安庆地震台利用屏蔽声波的方法,排除了飞机噪声及在一至三公里处的近炮声波对短周期测震仪记录的干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台站附近几十至几百米的小型爆破(药量几至上百市斤)是否有地振动成分,对短周期测震仪记录的干扰因素主要是声波还是地振动?为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做了以下试验。 在电雷管铜皮外壳上扎二根电线,通过直流电源作为信号,在电雷管引爆炸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邵文杰 《地球》2011,(11):110-111
一直以来,对北京河流的关注导致了我在认识上的错位,觉得河流就是臭的、直的、漂满垃圾、水泥衬底,行人惟恐避之不及。直到有一天,我有幸看到汪永晨老师的《江河十年行》一书,一张怒江的照片极大震撼了我,才觉得自己有些狭隘了。那是一张怒江奔流的照片,碧绿的激流穿梭在峡谷中,耳边仿佛传来阵阵轰鸣声,那一刻我忘记了所有的苦痛,只把目光投向远方遐想。  相似文献   

20.
湖泊水深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繁殖与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水深增加改变了水下光照、风浪和底泥特性等,因而可能导致沉水植物的生理生化指标发生相应变化.本研究通过对云南洱海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随水深分布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定植于不同水深的苦草叶片碳(C)、氮(N)和磷(P)含量及其比率,以阐明水深变化对苦草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影响.结果表明洱海苦草定植的水深范围为0.5~5.6 m,在1.5~2.4 m处达到最大频度,在2.5~3.4 m处达到最大相对生物量,这表明苦草在洱海中的最适生长深度在1.5~3.4 m范围内;苦草叶片C、N和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56.10、26.13和3.54 mg/g,C:N、C:P和N:P的平均值分别为14.38、113.46和7.85;苦草叶片C含量、C:N和C:P均随水深增加而降低,N和P含量则随水深增加而升高,N:P在0.5~1.4 m较高,其余水深梯度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总体上,苦草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显著地受到了湖泊水深的影响.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水深的增加使得苦草叶片N、P含量发生聚敛,这导致其N、P之间的耦合性变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