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队于一九七四年在白银地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工作中除地质、物探、化探、坑探、钻探等多兵种联合作战外,我们在认真总结已往1∶20万区域地质测量工作中应用航空地质方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特别注重了航空地质方法的充分利用。三年来的生产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火山岩分布区航空地质方法是开展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工作的良好手段和重要工具。大力发展航空地质对加速区域地质调查、提高工作效率,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是符合多快好省的原则的。白银地区广布的火山岩为一套海底喷发的富含钠质的细碧角斑岩系。该岩系地层构  相似文献   

2.
我国航空放射性测量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百川 《铀矿地质》1990,6(2):99-103
本文概述了我国航空放射性测量在铀矿普查中取得的地质找矿成果和今后工作设想。文中全面而简要地综述了近10年来我国航空放射性测最在仪器设备、技术方法、标定设施、资料研究和综合找矿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1989年12月笔者参加了地矿部赴苏联区域地质和遥感考察团,访问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苏联地质部航空地质联合体及其所属部门,以及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岩石矿物物理分析实验室等单位,现将苏联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向国内同行作一概略介绍。 苏联在区域地质工作中充分应用航空航天所获得的遥感资料,主要进行:1.区域性基础地质研究和区域地质调查;2.编制各类区域地质图件;3.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 遥感资料作为地质工作各类资料之一,在使用时一般都结合已获得的地质、地球物理(航磁、重  相似文献   

4.
《河北地质》2008,(1):32-32
1、发现和评价一批大型、超大型后备勘查基地,对全国矿产勘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明显提高,为资源勘查、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更新一批国家基础地质图件;填补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地区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实现1:100万全国重力调查和航空磁测陆域全覆盖;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地质问题,发现大量找矿线索;开展了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为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从无人机航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质信息,让无人机更好地服务于地质调查工作。本文研究了利用无人机航拍影像资料进行地质宏观分析的思路以及基于三维彩色数字地面模型进行地质点、线、面、体等信息获取的工作流程,同时形成了一套利用无人机进行辅助地质调查工作的技术方法。通过在滑坡灾害地质调查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验证了基于无人机辅助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该方法对如何基于无人机航空地质测绘进行全面系统地质资料的有效获取和地质综合调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作为一项基础地质工作,自上海会议以来有了显著的进展.但仍是当前地质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远远不能满足许多国民经济部门和地质工作内部矿产普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地质科学研究及其他专业对区域地质资料的需要.根据地质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贯彻今年年初全国地质局长会议精神,统一认识,交流经验,  相似文献   

7.
频率域航空电磁法岩性地质单元填图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频率域航空电磁测量基本方法原理,讨论解释参量的特性和用于岩性地质组合单元填图的技术,介绍了应用双三频航空电磁资料在推断岩性地质构造方面的地质效果。利用航空电磁勘查资料进行地质填图,可给区域地质调查补充许多以前未发现的地质构造信息,并能增强局部异常对探测目标物的识别能力,提高勘查效果。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来,我们在甘肃北山、祁连山、西秦岭及巴丹吉林沙漠等地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工作中,坚持了充分利用航空地质方法,它不仅加快了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进度,而且对提高地质图件质量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践,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航空象片具有视域广阔、反映真实、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成本低等优越性,使我们增加工作的予测性和计划性,从而做到“胸中有数”。因此,我们认为航空地质方法是当前地质工作中值得推广的先进技术,也是使地质工作符合多快好省发展的重要途径。岩浆岩发育区应用航空地质方法研究断裂构造同样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林双幸,教授级高工,1960年Ic月生,陕西韩城人。1982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三系放射地质专业,分配到驻扎甘肃徽县的核工业部26地质大队开始从事铀矿地质工作,1983年作为26地质大队先遣技术人员进入新疆进行铀矿选区研究,随后全队整体移师新疆从事铀矿找矿和地质勘探工作。80年代,林双幸同志主要从事新疆境内的铀矿普查、综合区域地质调查及选区工作,在南大山、东天山、阿尔泰山、塔里木盆地北缘主持了8项铀矿普查及科研项目,其中《新疆南天山铀矿带铀矿综合区调》提交远景区13片,并获得核工业西北地质局科技一等奖。这些工作为查明…  相似文献   

10.
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能够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同时获取均一的高质量航空地球物理多参量数据资料,其两项重要工作内容是进行岩性构造填图和矿产资源远景预测,成果是进行基础地质研究和区域成矿远景预测的重要地球物理资料。笔者以湘东南地区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利用实测高精度航空物探资料进行岩性构造填图及找矿远景预测的过程和成果,解释成果不仅能够直接指导找矿工作,而且能够服务于以后的相关地质专题研究。综合表明即使在地质调查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高精度航空物探调查工作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遥感图象的地质解译为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和矿产资源的勘查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为探索这一先进技术在区域铀矿研究中的实效,我们应用了地球资源卫星象片和航空象片进行目视地质解译,获得了较好的收效,丰富了基础地质资料,加深了对岷礼地区区域地质构造轮  相似文献   

12.
<正>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十五"以来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水工环地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实验技术方法和资料信息等多个专业研制和修订了地质调查标准,这些标准都是目前地质调查工作急需的规范、规程和技术要求。2013年启动了《滨海砂矿地质勘查规范》(下称规范)的编制工作,标志着我国滨海砂矿地质勘查工作进入有规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省级基础地质调查项目为基础,开展1∶5万低空航空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获得了全面的磁异常信息,并取得了较好的方法运用效果,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区域地质构造研究、圈定岩浆岩、成矿预测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地质勘查提供了一种绿色而又先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江民忠  王怀武  石岩 《铀矿地质》2002,18(6):365-370
民和盆地铀矿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前人在盆地边缘已发现了一些砂岩型铀矿化和大批航测铀异常,显示了一定的找矿前景,本文以区域地质背景为基础,通过对高精度航磁、航空放射性(简称“航波”)和布格重力资料进行解释,结合对盆地水动力,岩相古地理与古气候的分析,对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指出了成矿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15.
东秦岭—大别山铀钍钾空间分布与铀矿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秉钧 《铀矿地质》1990,6(1):26-33
本文在综合分析东秦岭—大别山航空伽玛能谱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探讨本区铀、钍、钾元素的空间分布与铀矿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一比二十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于一九五六年开始,一九七四年完成;一九六六年又开展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一九七五年开始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总结工作。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出版审查验收,二十多年来,区域地质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并有许多重要的新发现。解决了一批遗留的重大地质问題,填补了区域地质某些领域的空白,把广西基础地质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经济建设各  相似文献   

17.
郝永莲 《中国地质》2001,28(11):44-44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地学工作,也是地学领域地面数据获取的主要方法之一。全面系统地取全、取准野外第一手资料是进行地质调查与填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任务。传统的地质调查与填图工作获取资料的基本方式,是通过连续的野外地质路线观测,把获得的第一手基础资料记录在纸介的笔记本上。这种做法现已不能适应当前地质工作现代化的要求。开展数字区调,尽快实现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愿望,也是世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普遍发展趋势。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立项,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实施…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测深资料进行岩性(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则制  张秉书 《物探与化探》1990,14(1):78-80,62
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工作的基础。物探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区域地质调查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第四系或沙漠复盖区。我队在第四系覆盖的北京平原区进行了1/5万电测深区域调查工作,并以电测深资料为主,完成了编制基岩地质图等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地质事业的飞速发展,航空地质方法在地质调查中已陆续得到应用,它对加快地质调查速度和提高图幅质量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航空地质方法与其它地质方法相比,至今尚不完善,还不具备一套符合生产工作的程序。因此就限制了这一方法的普遍应用。究竟应该怎样开展航空地质工作,尤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北方主要盆地铀矿地质调查工作中,煤田自然伽马异常作为主要矿化信息和找矿线索,为一系列铀矿床(点)的快速发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提高煤田资料铀矿二次开发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运用水成铀矿理论,以中国二连盆地ZS煤矿区典型铀矿点的发现为例,初步探讨了煤田资料的铀矿二次开发技术,提出了"异常筛选与选区分析、原位验证与环境判别、等时地层格架建立与沉积体系分析、综合分析与靶区定位"四位一体的煤矿区铀矿地质调查模式。这对中国北方含煤盆地铀矿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和技术路线,具有较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