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峰 《水科学进展》1996,7(2):163-166
为确定云贵高原洱海和南明河中铀的含量及污染程度,从洱海和南明河中污染程度不同的地段采集两类水样,在核反应堆中经热中子辐照,使铀裂变碎片在固体径迹探测器上产生径迹,并用NaOH蚀刻.通过光学显微镜观测径迹数,结果表明:南明河水中铀含量远大于洱海.通过南明河与国内外其它河流的对比,讨论了铀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3.
4.
460矿床是火山岩型铀矿床。玻璃包裹体中裂变径迹研究表明:成矿岩体次流纹斑岩的原始铀含量为13.0ppm;裂变径迹测年龄法在强烈蚀变地区可以作为一种测年龄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赵云龙  翟鹏济 《铀矿地质》1997,13(2):117-121
监测中子积分通量是裂变径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铀玻璃监测中子积分通量是国际裂变径迹定年标准化工作组推荐的重要方法之一,铀玻璃测定法还普遍用于测定样品中的铀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本文介绍的铀标准玻璃,经过多家实验室定值测定,表明其稳定性、均匀性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要求,抗酸性能达到Ⅰ级光学玻璃水平,抗潮性能达到Ⅱ级光学玻璃水平。其它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6.
裂变径迹长度测量的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影响裂变径迹长度测量的主要因素——蚀刻程序和测量误差,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采取统一的蚀刻程序和蚀刻标准,确立长度参照标准。由于锆石铀含量具有差异,蚀刻标准是锆石长度测量标准化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利用裂变径迹方法研究碱交代作用中铀赋存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采用裂变径迹方法研究碱交代作用中铀在岩石主要矿物中的赋存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碱交代作用,岩石中主要造岩矿物的铀含量明显降代;含铀副矿物大部分消失,铀被带出;裂变径迹方法可以直观、定量地用于成矿元素在矿物中迁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裂变径迹法原理及其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变径迹法对于研究盆地热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对于年龄和温度的确定,将地热的发展史揭露出来。从裂变径迹的发展历史入手,分析裂变径迹的成因和退火产生的影响。由于裂变径迹具有温度和长度双重特征,就可以对于盆地热史或盆地边缘山体隆升情况进行具体恢复。因此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裂变径迹法在盆地热史分析以及如何研究盆地热发展史和成矿、断裂的作用。概述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加强机制研究,建立标准,多方法结合,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用裂变径迹法测定白云母和玻璃陨石的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矿物中微量铀杂质在长久地质时间内发生的自发裂变的碎片径迹测定矿物年龄的方法,称为裂变径迹法。  相似文献   

10.
裂变径迹法在金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胡瑞英  郭士伦 《地球化学》1995,24(2):188-192
用裂变径迹法对湖南平江、浏阳一带含金石英脉人工重砂中的石英进行了年龄测定,以石英的化学蚀刻技术进行了改进,选用65%NaOH蚀刻剂效果较好,石英裂变径迹年龄为100-160Ma,同时还分析了新疆某含金石英脉的铀含量及铀的显微分布。  相似文献   

11.
12.
裂变径迹退火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变径迹定年是6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同位素年代学方法。人们一开始就注意到了它的退火特性,例如使用总体定年时,先把样品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经高温退火,退去所有的自发裂变径迹,再送反应堆辐射,用来测诱发裂变径迹密度。但直到80年代初,裂变径迹分析方法还...  相似文献   

13.
广西的玻璃陨石及其裂变径迹年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世益 《广西地质》1996,9(3):25-30
近年来,在广西靖西,百色,博白,贵港等地先后表现了玻璃陨石,使得该物体的陨落地点从海南和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向北推至广西北回归线附近,经采用裂变径迹法对靖西玻璃陨石作年龄测定,它损落至今的年龄为0.737Ma,其年龄值与我国琼雷地区以及印支地区,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的玻璃陨石大致相同,同属亚澳散布区撞击事件的产物。由于亚澳散布区的玻璃陨石被公认为第四纪中更新世初期的事件地层学标志物,可据此划分中更新和  相似文献   

14.
15.
裂变径迹方法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变径迹作为盆地分析的一种方法是近十几年提出来的,特别是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着重介绍了裂变径变在盆地热史、地层抬升史及剥蚀量,测定沉积岩石年龄及计算沉积速度和物源区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周缘造山带裂变径迹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玮  胡健民  渠洪杰 《地质学报》2010,84(2):171-182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造山带地质剖面观察、系统裂变径迹测年与热演化模拟结果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准噶尔盆地周缘造山带中,主要经历了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通过裂变径迹分析对比,准噶尔盆地两侧造山带具有不同的隆升历史,盆地西北缘早于东部隆升,隆升速率亦大于东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自白垩纪以来经历了由准噶尔盆地边缘向扎伊尔山先后依次隆升事件,表明了准噶尔西北缘逆冲断裂系向盆内后展式逆冲推覆。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造山带岩石裂变径迹数据均反映了白垩纪以来的冷却隆升事件,充分证实了燕山晚期构造运动在准噶尔地区的普遍存在,为详细研究燕山期新疆北部陆内构造活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裂变径迹Zeta法定年及应用现状作了简单的介绍。采用国产的铀标准玻璃UB2标定了磷灰石的Zeta常数 ,并对Zeta法的过渡性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对Zeta法过渡到绝对法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矿物裂变径迹年龄与青藏高原隆升速率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冈底斯花岗岩带中段花岗闪长岩中不同矿物裂变径迹年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南部的隆升是分阶段的,从岩体就位到约30Ma为高原缓慢隆升阶段,30Ma-7Ma期间高原隆升速度加快,7Ma以来高原快速隆升;结合已有的有关青藏高原不同地区隆升速率、时限研究成果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具有整体性、阶段性、加速性和区域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9.
裂变径迹定年法Zeta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第6届国际裂变径迹测定地质年代学术讨论会推荐的三种锆石、两种磷灰石和一种榍石国际年龄标样对Zeta值进行了系统刻度,对NBS-SRM612铀标准玻璃测定的锆石Zeta值为(335.6±8.2)acm ̄2,磷灰石(343.3±14.6)acm ̄2,榍石为(347.7±15.8)acm ̄2,三种矿物之间的Zeta值无很大差异,统一的加权平均Zeta值为(339.2±6.6)acm ̄2。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矿物自发裂变径迹的统计误差、自发与诱发裂变径数量的比值对姝影响,提出了自发裂变烃迹统计误差对ξ值的影响强于诱发裂变径迹、自发与诱发裂变径迹数量的比值对ξ值有显著影响的观点;利用ξ值计算矿物裂变径迹年龄时,正确识别和统计自发裂变径迹是提高裂变径迹年龄准确度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