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给出了数字天顶摄影仪的基本结构和垂线偏差测量的基本算法,结合仪器和测量过程,分析了垂线偏差测量误差。数字天顶摄影仪的自动化程度和测量精度都高于传统的天文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2.
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地天文测量无论在基础科学,还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LLR、SLR和GPS等)的发展,虽然天文测量在应用上有所减少,但在大地测量的绝对定位和中远程武器的发射等领域中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技术。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述了天文测量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文的工作可为天文大地测量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光学天文大地测量技术是大地测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的天文大地控制网建立、高精度垂线偏差测量、惯性导航设备标校、大尺度工程测量以及军事测绘保障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了光学天文大地测量仪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主流观测仪器的现状及其特点,比较了不同观测仪器之间的优劣;总结了光学天文大地测量理论及其发展,介绍...  相似文献   

4.
一种无需精密整平的抗差天文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崇辉  郑勇  张超  马真 《测绘学报》2013,(6):810-816
针对传统天文定位需要将测量仪器精密整平,并且定位算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无需精密整平的抗差天文定位方法。首先根据二维倾角传感器的倾角测量值对天体位置观测值进行改正,然后在定位模型中加入天顶距改正量以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在参数解算时采用抗差估计的方法,以达到抑制粗差的影响和限制利用误差偏大的观测值的效果。经算例分析验证,只需将测量仪器概略整平,即可实现较高精度的天文定位。若使用星敏感器代替经纬仪进行天文导航定位,本方法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CCD图像传感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目前,已逐步应用于天文观测。本文研究了CCD数字摄影在天文定位中的坐标系统,初步探讨了CCD天文定位的基本原理和其应用特点,想必在不久的将来,该技术会应用于我国天文测量,告别过去经典天文观测费时费力的模式,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和观测精度,使摄影天文定位数字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过静珺教授     
《全球定位系统》2011,36(4):91-91
过静珺 女、清华大学教授。1964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系。曾任清华大学土木系测量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精密工程测量、激光测距仪及卫星导航定位理论及应用研究。1986年开始主要开展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算法、卫星接收机研制及高精度应用系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0中国大地测量系统》的启用,天文测量需要采用新的天文星历系统,为此我们研制了“电子星历信息快速定位系统”。该系统以天文星历为主要信息源,编制了天文大地测量观测专用的电子星表,改进了传统的星位处理模式,建立了星位信息数字平台,实现了动态和可交互性信息的查询检索。  相似文献   

8.
天文大气折射一直是影响天文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光学天文测量中大气折射的问题,主要介绍、归纳了几种在处理天文大气折射改正中常用的模型,并比较分析了标准大气条件下不同模型的改正效果,为天文大气折射模型改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在天顶距不大于60°的情况下,不同方法之间差异性很小,但随着天顶距的增大,不同方法的差异增大。对于高精度天文测量,需要寻求一种精度高、实用性强的处理方法对天文大气折射的影响进行改正和计算。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天文大地垂线偏差在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化、区域大地水准面模型验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目前,数字天顶仪是最为常用的天文大地垂线测量仪器,但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设备笨重、价格昂贵、运输不便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全站仪实现高精度、全自动垂线偏差测量的方法。简要介绍了垂线偏差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Leica公司生产的TS60图像全站仪,在河南郑州和陕西泾阳进行了为期1 a共计23个夜间的野外试验。结果表明,观测时间为12 min时,垂线偏差的内符合测量精度达到0.18″~0.23″;观测时间增加到96 min时,内符合精度提升至0.13″~0.19″,外符合精度优于0.2″。与数字天顶仪相比,图像全站仪兼具了测量精度和效率,甚至具备单人观测的条件,因此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数字天顶摄影测量仪的研制必须要优先进行探测波段的研究,探测波段的合理设计能够极大地拓宽天顶摄影测量仪的探测领域和范围,使天顶摄影测量仪真正实现数字化、全天候、高速高效的测量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成就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阐述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3维工业测量技术,GPS定位技术、数字化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及GIS技术等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同时概括地介绍了大型与精密工程测量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天文定位是一种重要的导航定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大地天文测量、天文航海等领域。该方法中观测恒星的选择会影响最终的定位精度,目前缺少针对同时测定经纬度天文定位算法中最优选星问题的研究。随着观测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观测数据的获取变得更加高效,这就要求研究最优的选星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定位精度。本文借鉴卫星导航中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概念,研究了天顶距法中恒星的数量以及分布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实测数据验证得到结论:在天顶距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一定时,GDOP能够用来描述恒星的分布对定位结果影响的优劣,且观测的恒星方位角均匀分布时定位误差最小。考虑到不同高度的恒星天顶距大气折射改正残差不同,在实际测量中应尽量采用等天顶距且方位角均匀分布的恒星。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0中国大地测量系统》的要求,天文测量需要启用新的天文星历系统。本次建立的“电子星历信息快速定位系统”以天文星历为主要信息源,编制出适应天文大地测量观测的电子星表;其改进了传统的星位处理模式,建立了星位信息数字平台,实现了动态和可交互性信息查询。电子星历信息快速定位系统的研究,将为《2000中国大地测量系统》的启用和高精度天文测量数据综合处理体系的构建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VLBI天体测量和大地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系统(CALC/SOLVK)。利用最新VLBI观测资料(1993年~1994年)对各类天文地球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精密的测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主管、解放军测绘学院主办的测绘专业学术刊物,季刊。始创于1984年,1993年5月获准使用国内统一刊号CN41—1205/P。主要刊登该院师生及研究人员的科研论文,涉及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大地测量、椭球大地测量、航天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与数字测图、军事遥感技术、普通测量、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  相似文献   

16.
DPG型数字测图仪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研制的一种多功能的解析摄影测量仪器,能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及地籍测量。本文介绍了仪器的设计方案以及光机、硬件、软件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新版《辞海》关地“大地测量”的定义,叙述了我国一千年来大地测量的成就和发展,由于我国清以前各朝代所进行的大地测量主要是天文测量,因而本文重点叙述了宋、元、明朝代的天文大地测量,而对清化以后则较全面的叙述了大地测量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字天顶摄影仪中星象匹配识别与匹配星表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数字天顶摄影仪通过天文测量确定重力垂线偏差的工作中,需要建立高精度高密度的恒星星表,实现CCD观测星象与星表中恒星匹配识别。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三角形匹配算法,利用CCD影像平面中星象与天顶切平面中恒星的三角形角、三角形边长及星等信息作为判定条件,快速准确实现CCD影像平面中星象与切平面中恒星的控制星和参考星识别匹配。根据数字天顶摄影仪CCD星象观测能力,通过对 Hipparcos、Tycho-2星表处理,分别编制了数字天顶摄影仪控制星和参考星匹配星表数据库。0.3s内完成一幅3073×2048大小的CCD实测图像星象准确匹配识别。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天文测量仪器小型化、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线阵式国产全站仪的天文测量数据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星点质心提取方法和观测时刻计算方法;然后,分析了数据粗差的产生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星点位置预测的粗差剔除方法;最后,设计并开展了两次野外试验,对比粗差剔除前后的定位精度。结果表明,经粗差剔除后,单时段间定位结果较为稳定,且8个时段的定位中误差小于±0.3″,满足一等天文测量要求;同一测站4个夜间联测的平均天文经度与准确值之差为0.23″,平均天文纬度与准确值之差为0.61″。相较于传统天文测量仪器,本文方法不仅实现了小型化、自动化及精准化,且摆脱了人眼观测的束缚,观测效率提升了一倍。  相似文献   

20.
国防军事的现代化建设对天文大地测量提出新的和更高的发展要求。文中总结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发展的脉络,对已有的测量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较全面的阐述,介绍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天文大地测量方法,并对各个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最后对天文大地测量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使天文大地测量向着小型化、快速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