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开庆先生是我国构造地球化学创建人之一.早在60年代他在李四光构造带地球化学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开创了岩石形变与相变、构造动力地球化学及地壳物质构造动力调整作用等新的研究领域,创立了构造动力成岩成矿的理论体系,并首次把岩石形变相变作为高温高压一种实验研究方向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5,40(3):414-414,438,456
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先生的遗著《解析构造学》,2004年11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63页,885千字。解析构造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杏垣先生在总结自己和研究集体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的。之后,在他的领导下,他的学生们在各自的研究岗位上做了许多工作,既丰富和完善了解析构造学的理论和方法,也使解析构造学在我国学术界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解析构造学的形成与发展,构造解析的原则与方法,中国前寒武纪构造、大陆伸展构造、重力作用与构造运动、中国大地构造发展的基本样式与地壳构造演化,地学断面研究、中国地震活动与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系统论是当代科学的重大进展.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早在二十年代就致力于构造形迹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任何构造形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把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序次,但  相似文献   

4.
张进  曲军峰  王勤  程弘毅 《地质学报》2022,96(5):1524-1543
丁文江先生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地质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地质学的诸多领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组建了我国最早的地质调查和科研机构,立德树人,培养了第一代地质学家,主导了前中央研究院的重大机构改革,为地质甚至科学事业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到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践行自己报效国家的理念。他是在我国开展系统性区域地质调查的第一人,开启了中国人系统地质填图的先河,先后填制了诸多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为后世我国构造地质界奠定了研究传统。他填图的区域从克拉通到造山带,从弱变形区到强变形带,填制的地质图也从简单到复杂,从关注地层到构造内容的逐步增加,不仅体现了一个地质学家野外填图经验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体现了我国构造地质学逐渐从地层学中独立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国际上构造地质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从地层学中分离出来的阶段一致。因此丁文江先生不仅仅是我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更是我国构造地质学的开山宗师。丁文江先生始终怀揣科学救国的信念,将自己的一生融入到科学救国、传播科学思想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科研活动与当时的国家建设联系,积极参与多项铁路选址、矿产调查与开发以及生态环境变迁等工作,这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中国地质学乃至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5.
正杨振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是变质岩区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的专家。他为推动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前寒武纪构造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杨先生1952年进入刚刚成立的东北地质学院学习,1956年毕业留校,同时作为第一届副博士研究生师从喻德渊教授,并受当时苏联专家的指导。毕业后一直在长春地  相似文献   

6.
《地学前缘》2012,(6):71
<正>何梁何利基金2012年度颁奖大会10月29日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前缘》主编翟裕生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翟裕生先生长期从事矿床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在金属矿床地质、矿田构造和矿床成因等方面均有系统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地质人才。他是我国矿田构造学的开拓者之一,主编的矿床学教材被广为应用。他  相似文献   

7.
国际地科联构造委员会(COMTEC)于1987年设立了构造名词分委员会(Subcommissionon Tectonic Nomenclature),并任命Paul Hancock为分委员会主席。Hancock致函国际构造委员会委员马杏垣教授,提出分委员会的首要工作是出版一本构造新概念和新名词的专著,约请马杏垣教授与他共同主编该书,并建议在我国出中文版。该书将简明地阐述近20年来构造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重点是讨论需要重新理解的岩石圈动力学的一些新概念,不同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2015,(1):168
<正>马杏垣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学家之一,曾长期担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他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坚持实践第一,勇于开拓创新.他在科学研究和治学领域,学风严谨、为人师表,培育了几代地质学者,为我国地质研究和教育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2019年5月将是马杏垣院士百年华诞的日子,为了  相似文献   

9.
地质力学是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教授创立的.他立足于我国和亚洲地质构造实际,着眼地球运动的规律,将力学原理引入地质学,探索地壳运动的规律和起因,揭示了千差万别的地质构造现象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1977年,国际地科联副主席杜佩伦到我国考察后表示:中国地质是了解大陆内部构造的关键,传统的概念不能解释这种构造,这就是我们被地质力学理论强烈吸引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地学学部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一级研究员李春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对当今流行的“板块构造学说”研究得成效较好的构造地质学者之一。在他取得重要成就的青年时代和中年时代是在四川度过的,他对四川的区域地质及矿产勘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四川省地质调查所的创建人。  相似文献   

11.
翟庆国  高俊  宋述光 《岩石学报》2019,35(10):2943-2947
<正>肖序常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蛇绿岩与中国大地构造的研究工作,为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中亚造山带等地区的区域构造与大地构造,以及有关能源、矿产勘查等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肖先生90华诞暨从事地质事业70年之际,我们出版本专辑,向先生致敬!以此  相似文献   

12.
翁文灏(1889—1971)是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他是我国第一位地质科学博士;长期担任解放前最大的地质机构——全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组织领导并具体从事了我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基础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在地质学、地理学各领域都有很大贡献,尤其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震地质学、沉积学、矿床地质学、山志学、地图学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燕山运动”等概念和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最早从事地震地质考察和研究的中国学  相似文献   

13.
前言     
马杏垣院士历来认为:要用高度活动的动力地球观作为构造地质的学术指导思想,重视实地调查和提高野外构造现象的观察能力,不断运用新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这是中国构造地质学能够有所前进和创新的必由之路。他还强调,应强化构造地质的四维研究、指出大.中、小尺度构造研究要互相配合,尤以中度的区域构造格局查明最为重要;要准确区分形成于不同层次的构造变形组合特征,揭示它在成因上的共生与制约关系;应筛分不同构造期次的变形体系和样式,从新到老地反演区域构造的改造过程。这种先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学,对深化我国造山带构造地质研…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李四光教授关于“构造体系”基本概念的建立,是从认识山字型构造开始的。他是从事野外观察和室内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对山字型构造进行了理论分析,奠定了从实验、理论分析各种构造应力场、形变场的基础,建立了山字型构造体系。在这个思想指导下,继后出现了多字型、辐射状旋卷构造形变场的研究,及歹字型构造应力场等探讨。但是迄今为  相似文献   

15.
他什店煤田地质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什店煤田位于库尔勒市东北十八公里,焉耆中新生代沉积盆地西南缘.盆地南北两侧为东西向构造带所限,西南和东北两侧为北西西向构造带所截,形成一个轴向呈北西向延伸的菱形山间盆地.其中沉积了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和第四系.新生界与侏罗系呈不整合接触.侏罗系主要出露于盆地西南侧,在哈满沟、他什店一带,元古界变质岩系直接掩覆其上.中生代以来,该区经过多期构造变动,不同期次的构造彼此迭加,相互干扰,构造较为复杂.该区经过几年的地质勘探工作,对煤田内出现几组不同期次、不同方向的构造形迹进行了研究,初步搞清构造分布规律,扩大了煤田范围,证实勘探区是一个大型煤田.  相似文献   

16.
地球系统科学从20世纪80年代蓬勃兴起。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概念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983年首次正式提出。然而如果我们重温李四光先生遗著,则不难发现早在20世纪20-30年代他就已将系统论引入地质学,提出了诸如构造系统(tectonic system)、大陆车阀说、海水进退规程等等新概念;1970年在他临终前出版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还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内容进一步扩大。可以说,系统科学思想贯彻在他的一生论著中,说明我国杰出地质学家李四光才是真正地球系统科学的先驱。李四光先生有诸多超前思维值得传承,他创建的“地质力学”的内容就是现代“系统构造地质学”加“地球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大陆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环太平洋构造域及古亚洲洋构造域叠置的位置,在印度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作用下,我国新构造运动与活动构造在活动方式、活动强度上存在很大的地域性差异,形成了独特的地质构造,总体上呈现出西高东低的三级地貌阶梯的地貌特征。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特征控制了我国主要山系的分布和江河的形成,影响我国气候的总体分区,导致中国的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分区特征,进而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布局、重大工程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卓越科学家李四光同志在谈到南方找煤问题时,曾强调指出要“根据构造的规律去寻找煤田和个别煤层分布的规律”;他认为:“煤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和构造体系有关系”。近年来,南方各地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找煤勘探的实践中,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论断的份量和意义。一些煤田地质队运用以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为中心环节的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普查找煤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和理论,在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的基础上,从改造和建造的结合来说明煤田地质规律,指导普查找煤工作。本文就几种构造型式与煤田分布的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论构造筛分     
该文系统论述复合构造的筛分方法和构造筛分的定义、内涵、基本原理、原则、定律和方法步骤,并结合我国区域地质实际和前人研究成果提出若干例证。该文是"论构造复合"的续篇,对我国及东亚-西太平洋复合构造域的复合构造体系的筛分作了若干说明。最后对星球级规模的全球复合构造体系的构造筛分也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冰川是地壳上重要的地质体之一,开展冰川构造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冰川学的研究内容,而且也开拓了构造地质学的研究领域。文章分析了冰川变形的各种物理参数,并以绒布冰川和阿厄玛卿冰川为例阐明了我国冰川构造的基本特征,如冰川构造变形的多样性,冰川构造发育的层次性及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某些特点等,提出了我国冰川构造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