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系统的矿相学研究表明,太阳山金矿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含银自然金、闪锌矿、黄铜矿;矿床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钾长石化、石墨化。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假象结构、压碎结构、包含结构、错断结构等,矿石构造包括浸染状、微脉浸染状、脉状、网脉状构造。金主要以包裹金、粒间金、裂隙金、赋存于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中。矿区内常见的是碎裂岩和糜棱岩化岩石,很少见到糜棱岩,不存在超糜棱岩、构不成糜棱岩系列。本矿床地质特征与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山东焦家金矿极为相似。因此,太阳山金矿属于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3.
岩坝桥岩体外接触带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近年来在湘西鹤-锑-砷-金矿带发现的新类型金矿,具有矿化厚度较大,品位较低,矿化较均匀的地质特点。它的发现进一步展示了本区元古宇及其中发育的剪切带的成矿潜力,具有一定的找矿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地区寻找金矿,一般都局限在石英脉型的范围内。笔者和贵州有色地质勘探局一总队的禹子楠、吴才帮、杨海军等人于1992年考察了湘西南的几个较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后,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发现了同类型的蚀变岩型金矿。 1.区域地质黔东南地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三隆起带上。出露的地层以前寒武系  相似文献   

5.
延边闹枝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鲍振襄 《黄金地质》1995,1(2):21-25
岩坝桥岩体外接触带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近年来在湘西钨-锑-砷-金矿带发现的新类型金矿,具有矿化厚度较大,品位较低。矿化较均匀的地质特点,它的发现进一步展示了新本区元古宇及其中发育的剪切带的成矿潜力,具有一定的找矿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造蚀变岩型铅锌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元岭金矿蚀变破碎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元岭金矿三条蚀为破碎带一般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特征的对比研究,并借鉴邻近矿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特征,本文阐明了元岭蚀变破碎带矿化的有利构造部位,总结了蚀变破碎带特征与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指出蚀变破碎带的矿化蚀为元素为中低温组合,矿化蚀变愈强则参与元素的种类愈多,数量愈大,围岩性质对矿化蚀变有一定的影响,围岩中的易迁移亲铜元素的亲硫铁族元素对矿化有利,据此,为进一步成矿预测,评价蚀变破碎含矿性提供  相似文献   

10.
11.
胶西北新城金矿成矿流体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城金矿是胶东招远-莱州成矿带内重要的蚀变岩型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新城金矿蚀变岩石和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3种类型:H2O-CO2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H2O溶液包裹体.早期乳白色石英中主要赋存原生的H2O-CO2包裹体;成矿期黄铁矿石英脉中的富CO2包裹体主要为原生,随机分布,常与同时期的H2O...  相似文献   

12.
胶东金矿成矿模式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胶东是全球三大金矿集区之一,深入研究其成矿模式对于正确认识胶东金矿类型并指导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章通过系统总结胶东金矿控矿构造特征与型式、构造与矿体的耦合关系、岩浆活动与金矿化的关系及其他成矿地质因素,在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金矿赋矿规律、成矿机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石英脉型金矿、胶西北金矿和深部金矿成矿模式。综合分析后,提出了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模式,其要义是:早白垩世,由于板块俯冲、回撤,诱发壳幔相互作用,产生大规模岩浆活动,引起广泛的流体活动;同时,地壳拉张和岩浆隆升,形成花岗岩穹窿-伸展构造,出现大量铲式断层、拆离断层等。与岩浆活动有关的高强度含矿流体活动和交代蚀变作用是胶东金矿大规模集中产出的基础条件,地壳快速隆升引起强烈减压、降温是大量金质从流体中析出、沉淀的重要原因,伸展构造则为大规模金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胶东西北部黄埠岭金矿床两期次叠加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埠岭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招莱金矿带,产于北东向黄埠岭-凤凰山断裂的上盘,由18条大小不一的金矿脉组成。研究表明,北东向断裂控制早期中深成金矿成矿,北北东向断裂控制晚期浅成金矿成矿。早晚两期金矿化不同,早期中深成金矿以石英、黄铁矿、辉钼矿、银金矿、自然金、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组合为特征,晚期浅成金矿以石英、方解石、银金矿、自然银、硫盐矿物和胶黄铁矿等组合为特征。早晚两期成矿叠加部位构成矿区内富矿段。  相似文献   

14.
胶东西北部金矿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区,其金矿化具有东西成带,北东成列及北强南弱的「空间分布特点。作者借助16条重磁剖面的反演及岩体形成温压条件的计算,确定了玲珑花岗杂岩的岩源及空间形态,并建立了重熔岩浆及其流体的模拟数学模型,指出太古宙基底建造,变质相带,北东及东西构造,玲珑花岗杂岩的空间形态,岩源,重熔机制,形成的物化条件,以及燕山期热事件的强度,综合制约着胶东西北部金矿的区域分布,认为上述条件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毛兴强  王恩德  杨群  赵兴东 《地质通报》2022,41(10):1855-1868
胶东半岛西北部三山岛-仓上断裂带的新立金矿床是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对新立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开展研究, 分析了新立金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 明确新立金矿床的成因。矿床的矿化阶段划分为Ⅰ黄铁绢英岩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Ⅳ石英-碳酸盐阶段。将新立金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划分为单相液相包裹体(Ⅰ-l型)、单相气相包裹体(Ⅰ-g型)、两相富液相包裹体(Ⅱ-l型, V/V+L < 50%)、两相富气相包裹体(Ⅱ-g型, V/V+L>50%)和CO2-H2O三相包裹体(Ⅲ型, VCO2+LCO2+LH2O)。阶段Ⅰ中发育Ⅰ-l、Ⅰ-g、Ⅱ-l、Ⅱ-g和Ⅲ型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为201~378℃, 盐度变化为3.06%~13.83%NaCl.eqv.; 阶段Ⅱ中发育Ⅰ-l、Ⅱ-l、Ⅱ-g和Ⅲ型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为144~355℃, 盐度变化为2.07%~13.45%NaCl.eqv.; 阶段Ⅲ中发育Ⅰ-l、Ⅱ-l、Ⅱ-g和Ⅲ型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为108~299℃, 盐度变化为0.35%~11.61%NaCl.eqv.; 阶段Ⅳ中发育Ⅱ-l、Ⅱ-g和Ⅲ型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为102~236℃, 盐度变化为0.35%~10.49%NaCl.eqv.。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 流体包裹体的成分为CO2、H2O和少量的CH4, 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CO2-H2O±CH4流体体系。新立金矿床阶段Ⅰ中δ18O水SMOW为4.86‰~6.04‰, δDSMOW为-72.49‰~-69.27‰, 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黄铁矿中δ34SCDT为10.8‰~13.2‰, 方铅矿中δ34SCDT为7.7‰, 新立金矿床的成矿物质硫元素可能直接来源于郭家岭花岗岩。成矿过程中随着成矿流体温度的降低, 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反应及流体的不混溶作用使流体发生相分离作用导致金的沉淀, 成因类型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脉状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剪切带断层泥是中低温热液蚀变的产物。研究表明,断层泥的形成演化与剪切带水-力行为间存在强烈的作用与反馈。断层泥的粒度分布、矿物组成以及孔渗结构受断裂带构造变形和流体作用的控制。同时,由于具有组成和结构上的特性,断层泥可以通过增强岩石各向异性和储存或释放流体而改变断裂带剪切强度和流体压力。以胶东金矿集中区为例,讨论了剪切带构造变形、流体输运-反应与断层泥形成演化的耦合作用,及其对剪切带流变学行为及金矿化形成和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星灿  毛先成  陈进 《江苏地质》2022,46(2):173-181
胶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矿集区,深入研究其构造控矿特征对于揭示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对胶西北地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胶西北矿集区三山岛断裂、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定量空间分析,得到了与构造控矿模型相对应的控矿因素指标。在数据驱动视角下,从空间数据出发,分析控矿因素指标与矿化指标间的关联,挖掘数据背后所体现的定量化证据,揭示了胶西北矿集区断裂距离场及断裂形态特征的控矿规律。  相似文献   

18.
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矿集区赋存的地质背景 ,包括区域重大地质事件、壳幔结构、深断裂及浅层断裂系的导流性、区域流体活动、地层建造及岩浆侵入事件等研究 ,建立了矿集区形成与演化框架 ,并提出了形成的必备因素。成矿诸因素间彼此关联、耦合为大型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必备而优越的条件。地质演化历史中构造体制转换事件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基础 ,其引起的区域壳幔物质交换、岩浆活动等系列事件及耦合作用为区域成矿作用提供了充足成矿物质、良好导流网络、丰富成矿流体、持续成矿能量等必备条件 ,最终导致矿集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胶西北留村金矿成矿流体特征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村金矿床位于胶东招远-莱州成矿带南端,是发育于古老变质岩中的小型石英脉型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留村金矿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的H2O-CO2-NaCl型流体体系,成矿流体从初始H2O-CO2-NaCl 体系逐渐演化成简单的低盐度H2O-NaCl体系,主成矿期的温度、压力分别为161~354℃和80~310 M...  相似文献   

20.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也是环太平洋中、新生代金成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花岗质岩石分布广泛,95%以上的金资源储量赋存在晚侏罗世玲珑型花岗岩和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型花岗质岩中。关于花岗岩类的成因,尤其是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的岩石类型及其源区仍存有争议。新城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焦家断裂带北段,是迄今为止在胶东矿集区内发现的赋存在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中最大的金矿床,其内已探明金资源储量大于200t。该金矿床的赋矿围岩为新城花岗岩体,由中细粒石英二长岩和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组成,形成于127~132Ma。进一步的地质观察表明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两侧的岩石粒度逐渐变细,斑晶逐渐变小,长英质矿物增多,明显不同于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应为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论文对该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定年和Lu-Hf同位素组成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该类岩石的地球化学类型、形成时代、岩浆源区性质及其与新城花岗岩体的关系。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71.18%~73.72%)、全碱(K2O+Na2O=7.07%~8.64%)、Ba(793×10-6)、Sr(729×10-6)和轻稀土含量(71.14×10-6),低的Al2O3(13.57%~15.73%)、MgO(0.22%~0.39%)、Rb(91.7×10-6)、Th(7.4×10-6)、U(4.51×10-6)、Nb(4.49×10-6)、Ta(0.26×10-6)、Y(3.67×10-6)和重稀土含量(7.47×10-6),无明显的铕异常,明显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典型的高Ba-Sr花岗岩所具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属高BaSr花岗岩。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形成于123±1Ma,而石英二长岩和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年龄为127±2Ma~132±1Ma,3种类型岩石具有相似的主量元素组成及稀土和微量元素分布模式,表明新城花岗岩体的形成时代应为123±1Ma~132±1Ma。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浆锆石的εHf(t)为-20.76~-18.66,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2351~2479Ma;在εHf(t)-锆石U-Pb年龄图解中,所有数据点均落在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下的壳源区域。金矿床已有石英二长岩、中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区域玲珑型花岗岩Hf同位素组成及该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2个太古代(2629±14Ma、2402±18Ma)和3个中生代(150±7Ma、151±1Ma、147±1Ma)的继承锆石年龄,表明新城金矿床内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应来源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石,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了上地壳(主要是玲珑黑云母花岗岩)的混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