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收集荥巩煤田三李煤矿区地质资料,在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前提下,对矿区构造采用地质力学理论,总结出断裂构造的成因,对今后煤矿地质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来有不少同志发表了一些小型构造的文章,还提出了小型构造对勘探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较小构造单位的分析,正确地推断区域地质构造和对矿层的了解方面帮助更大。为了要正确地去分析、认识和解释某些地区的地质构造问题,地质力学里面的一些理论对我们来说,尤其是对研究构造地质及参加勘探工作的地质工作同  相似文献   

3.
运用煤田构造与控煤构造研究方法,从浑江煤田地质构造展布的平面差异性分析入手,揭示了本区地质构造展布的分区、分带特征,指出南北方向上分为三带,东西向分为两区,不同的区带内赋煤规律有显著差异。受到SE—NW向的挤压,浑江地区发育SW—NE向的断裂及褶皱,成为控制煤系赋存形态的主要因素。浑江煤田西区因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较强烈,断裂较发育,对煤系的后期改造破坏较强烈;而东部煤系赋存于向斜构造内,受断裂破坏较小,但保存面积少于西部。  相似文献   

4.
地质力学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引下,经过长期的地质实践初步总结出的一套理论和工作方法。它揭示了地质构造的某些重要特点,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在认识地壳构造运动和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在寻找一些矿产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为了推广和普及地质力学,在实践中广泛运用地质力学,本刊从本期起,连载“地质力学讲座”《学习和运用地质力学》,同志们看后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来信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5.
我国卓越科学家李四光同志在谈到南方找煤问题时,曾强调指出要“根据构造的规律去寻找煤田和个别煤层分布的规律”;他认为:“煤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和构造体系有关系”。近年来,南方各地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找煤勘探的实践中,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论断的份量和意义。一些煤田地质队运用以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为中心环节的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普查找煤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和理论,在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的基础上,从改造和建造的结合来说明煤田地质规律,指导普查找煤工作。本文就几种构造型式与煤田分布的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格顶井田的实际地质资料为基础,应用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井田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以及各种构造之间的复合关系,讨论地质力学的工作方法在井田地质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广大煤田地质工作者十分关心地质力学在煤田地质领域内的应用,特别是应用于已在全国广泛开展的煤田予测工作中,不少单位已经进行了探索,初步收到一定成效。本文仅就各方面所提供的经验,着重对煤田预测中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工作中的体会,供进行煤田预测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煤田开发与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与地质构造有关的一系列生产地质问题,如深部找煤、井下断失煤层的寻找、顶板管理、矿井突水、瓦斯突出、火成岩分布等等。本煤田开采过程中,上述这些问题当中的大部分都有所表现。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地质力学观点,对本煤田的地质构造初步进行一次力学分析,找出一些规律,以便促进本煤田各个局部地段生产地质问题的解决。一、本区地质构造形迹的展布峰峰石炭二迭纪煤田位于太行山中段,属新华夏系的一部分。为一北北东向的狭长隆起地带。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20多公里。地层倾斜度小,褶皱不太发育。局部地方,如鼓  相似文献   

9.
从地质力学观点分析煤田的地质构造体系,进一步找出控制煤系沉积及煤田分布的规律,对煤田预测工作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一年来,我们对湖南醴陵普口市至浏阳文家市一带的地质构造形迹作了野外观测和室内模拟试验,并按照构造体系控制煤田的观点,对此区煤的赋存远景及找煤方向提出初步看法。兹将我们研究的初步成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地热是赋存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能源,它在地球内部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如火山、地震、构造运动、热田、油气田、煤田以及某些金属矿床的形成等),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板块构造学说、断裂与断块学说,地质力学等各种地质构造学说的兴起和发展,随着石油地质,煤田地质,水  相似文献   

11.
自1991年《中国矿产地质报》、《煤田地质报》报导了 K 形构造及其在不少煤田运用发现新的含煤区后,受到了地质界的高度重视。1992年初,在老一辈地质力学专家的关怀下,K 形构造研究列入了东煤公司科研计划。理论模拟试验表明,K 形构造不但控制着矿产的形成,也控制着矿产的改造。目前 K 形构造的发现者常  相似文献   

12.
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寻找煤矿资源,已在许多地质单位试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若提出较为系统的一套方法,尚需从实践和理论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并进行总结。地质力学方法不仅要认识地质现象,解释地质现象,提出规律性的认识;而且还要根据所总结的规律性认识,去进行矿产予测。为达此目的,一方面要求尽量全面地掌握实际资料,另一方面则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严密的工作步骤。按照李四光同志生前对找煤工作的指示和有关单位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以及个人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地质力学工作方法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构造体系概念是地质力学的核心,组成构造体系的基本单元—结构面,则是它的基础概念。正确理解和运用结构面概念,则是地质力学分析的基础。研究结构面的几何和力学性质及其在空间的展布规律,其主要目的在于认识和建立构造体系,并由此推导其构造应力场以及导致该构造型式的动力作用方式,进而作出成因上的解释。 结构面概念是根据地质力学的研究方法特点提出的,有它特定的几何、力学含义,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构造的力学分析。但在涉及有关结构面概念的众多地质文献和教科书中,对它的理解却不都是一致的;在运用它作构造应力场分析(特别是平面应力场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局广大革命职工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正在掀起轰轰烈烈的学大庆、赶开滦的群众运动,以实现煤炭翻番,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地质条件对煤炭生产的影响很大,如何查清地质构造情况,了解和掌握它的变化规律是很重要的问题。在煤矿开发过程中,我们运用地质力学体系观点分析了井上下构造资料,对鸡西矿区的构造体系有一定认识,这种认识会给煤矿的开拓部署及生产实践提供科学的地质依据。兹将我们的认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运用地质力学的观点分析阳泉矿区地质构造,探讨构造体系,构造演化及其形成机制。作者认为,阳泉矿区地质的构造格局是东西向构造带和新化夏的构造带互相复合造成的,矿区内煤系底部的岩浆岩侵入体,在新华夏系南北向扭力作用时起了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质力学是卓越的科学家李四光教授创立的.他立足于我国和亚洲地质构造实际,着眼地球运动的规律,将力学原理引入地质学,探索地壳运动的规律和起因,揭示了千差万别的地质构造现象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1977年,国际地科联副主席杜佩伦到我国考察后表示:中国地质是了解大陆内部构造的关键,传统的概念不能解释这种构造,这就是我们被地质力学理论强烈吸引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找水就是寻找蓄水构造,找含水层和有利的地质构造,对它进行研究达到找水的目的。其方法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构造地质找水、地质力学找水、新构造找水、电法找水;激发极化法找水、放射性法找水…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1988,(3)
找水就是寻找蓄水构造,找含水层和有利的地质构造,对它进行研究达到找水的目的。其方法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构造地质找水、地质力学找水、新构造找水、电法找水、激发极化法找水、放射性法找水等。近  相似文献   

19.
华丰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展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勘探和生产过程中获取的地质资料,论述了华丰井田的地质构造特征,并运用地质力学原理对构造之间的成因联系和展布规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天府矿区在矿井中所遇中、小型断层较多,煤层变化较大,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使地质工作更好地为矿井生产服务,笔者运用地质力学的观点,对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及煤层变化规律,提出一些初步认识和看法,谬误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