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系统学理论,构建区域旅游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将区域旅游创新系统分为创新能力系统和创新效率系统,采用离差算法,对广东省2007—2008年、2012—2013年、2017—2018年3个节点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各地市旅游子系统的创新协调水平,揭示出区域旅游创新协调能力“时间上波动、空间上差异”的时空特征。将广东省创新变化型城市分为四大类,发现旅游创新系统是自我调整和优化的系统,该系统能力子系统和效率子系统协调共生,系统协调值的时空变化符合“中心-边缘”的空间衰减规律和经济周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王振波  方创琳  王婧 《地理学报》2011,66(12):1657-1668
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2001、2008 年的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以长三角90 个县(市、市区) 为基本研究单元,构建空间数据转换模型、ESV模型、EEH模型,借助ArcGIS 9.3 平台对海量的栅格和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依据ESV指数和EEH指数揭示长三角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关关系和演变特征,并进行功能分区和模式提炼.研究表明:① 1991 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大幅转换,城镇面积增长最大,来源主要是水田、旱地、草地、园地和其他用地;② ESV模型研究发现,1991-2001 时段长三角生态系统呈现恶化趋势,2001-2008 时段恶化幅度有所减缓,同时证明水域、水田变为城镇和旱地的开发行为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极大的伤害;③ 1991 年来GDP空间格局为中、南部高北部低,其中1991-2001 时段中部增长率明显高于北部,2001-2008 时段中部增长率明显高于南北;④依据EEH指数将长三角分为12 类区域,EEH空间特征为生态冲突区居中心区位,生态协调区居边缘区位,并且按EEH由低到高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空间结构;1991-2001 时段长三角生态-经济关系已经出现了集中型初步恶化趋势,2001-2008 时段则由集中型初步恶化趋势向分散型恶化与协调并存状态;⑤ 通过空间数据转换模型将长三角分为5 种生态经济演变类型分区:初始恶化区、初始协调区、持续恶化区、协调降低区、协调升级区;⑥ 总结出长三角EEH的空间演变模式:梯度模式与核心边缘模式共存,其中一级梯度模式为北中南三大横向梯度带,二级梯度模式为长三角南北两翼的东中西三大纵向梯度带;核心边缘模式概括为7 大组团:即苏锡常沪组团、南京组团、绍甬组团、苏北组团、泰州组团、杭州组团、南通组团.不同的模式对应着不同的生态经济系统演变方式,反映出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内部存在着较大程度的生态经济关系空间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及其预警(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n the basis of Landsat TM data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YRD) Economic Zone in 1991, 2001 and 2008, this article, taking 90 counties in this region as study units, built spatial data transformation models,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ESV)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of eco-economic system (CDES) models. With the aid of ArcGIS9.3, mass grid and vector data has been processed for spatial analyses. ESV and CDES index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 system and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searched areas. Furthermore, the indexes have also been used for functional zon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ome results can be shown as follows. Firstly, since 1991, land use in the YRD has greatly changed: urban land area has increased primar-ily from original paddy land, dry land, grassland, garden plot and other land. Secondly, the ESV model has proved the deterioration trend of the YRD ecological system from 1991 to 2001 and slower degradation trend during 2001-2008. Also, it is illustrated that land-use conversion from water area and paddy field to urban area and dry land could cause great damage to ecosystem stabilization. Thirdly, GDP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the YR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part since 1991. GDP growth rate in the central part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thern part during 1991-2001. This growth rate in the central part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rts of the YRD from 2001 to 2008. Fourthly, the YRD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12 types of subregions in terms of CDES index. According to i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 of CDES index value in the study area, eco-economic conflict area with low CDES valu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is surrounded by eco-coordinated areas with high CDES values. This illustrates a core-periphery spatial structure exists in the YRD. During 1991-2001, the CDES value implied the convergent de-terioration trend of eco-economic system in the study area; while it gradually stepped into coexistence of divergent deterioration and coordination during 2001-2008.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d five subregions in the YRD, including initially degrading zone, initially coordinative zone, continuously degrading zone, coordination-declined zone and coordination-promoted zone, based on eco-economic coordination and evolution patterns. And these subregions can be recognized and categorized by spatial transformation model.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背景下嘉兴市河流水系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基于1960s,1980s和2010s的三期水系数据,通过构建定量描述河流水系变化特征的指标体系,对嘉兴市河流水系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近50年来,嘉兴市的河流水系呈现出剧烈衰减的趋势,其中河流发育系数,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分别减少了58.91%,28.49%和14.09%,但在城市化不同阶段,河流水系衰减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② 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河流发育系数和干流面积长度比变化的空间差异非常大,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变化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大,而盒维数和河流曲度变化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小.③ 河流发育系数,盒维数和河网密度的衰减趋势为城区>近郊>远郊,水面率的衰减趋势为远郊>近郊>城区,河流曲度的衰减趋势为近郊>城区>远郊,但干流面积长度比的空间变化趋势不明显.④ 城市化对河流水系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且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河流水系的变化越剧烈,而城市化对干流面积长度比与河流曲度的影响大于其对河流发育系数与河网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运用熵值法对长江流域2008年、2013年及2018年3个时期105个地级市的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水平进行多维评测;依托ArcGIS平台分析城镇化的时空演变特征及耦合协调性的时空集聚模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挖掘城镇化耦合协调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显著差异,呈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的格局。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中等协调及以上水平的地级市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合肥与皖江沿线、武汉城市圈、长沙城市圈、成渝城市群、南昌、贵阳、昆明等地。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水平的地级市主要位于长江源头地区、藏东—川西—滇北横断山区、甘肃陇南、乌蒙山区、武陵山区、南岭地区等地。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空间集聚模式可划分为热点聚集型、中部发展型、冷点聚集型、边缘游离型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4种空间集聚类型的拟合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00。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长江流域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口城市化质量与土地城市化质量两方面,构建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07~2016年相关数据为支撑,定量计算云南省多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耦合度、综合发展指数和协调发展度,并根据协调发展类型划分标准对研究时段内云南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类型和对比类型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的协调状态进行评估;同时在GIS技术支持下,分别以2007年和2016年为时间节点,揭示不同时段云南省各市(州)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从时间序列特征看,云南自2010年起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土地规模扩展过快,存在造成空城的风险;城市化水平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高;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发展趋势良好,逐步进入协调阶段;从空间格局特征看,呈现以昆明为中心,从中部“协调型”逐步转变为边缘“失调型”的空间格局;土地城市化滞后型数量少,且集中分布于滇中和滇西北地区;人口城市化滞后型数量多,广泛分布于滇东、滇西、滇南和滇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各市(州)协调发展状态分属协调阶段、磨合阶段和失调阶段,协调发展对比类型空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究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发展响应对于理解城乡关系、区域城镇化以及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力构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时空格局,并探究二者的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二者高低值空间分布不完全吻合,农村发展差距整体上小于城镇化差距;2城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发展,但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二者协调程度下降,农村发展分异加大;3协调分析需要紧密结合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状态,三者空间分布存在多种耦合情形。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创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协调机制;应着力凸显地域主体功能,加强不同功能区间的协同;宜依托区域自身禀赋特征,探索契合当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钟霞  刘毅华 《热带地理》2012,32(5):568-574
依据2001―2010年广东省旅游、经济、环境方面的数据,构建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和GI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物理学中耦合协调度函数建模法,对广东省21市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1市的耦合协调度在不断提高,平均耦合协调度由2001年的濒临失调提升到了2010年的勉强协调水平;但各市旅游、经济、环境3个子系统的发展程度各异,省内不同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也存在一定差距,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珠三角地区发展的起点高、速度快,而粤北山区和两翼地区始终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2001年广州、深圳的耦合协调度得分分别为0.65、0.67,处于初级协调阶段;揭阳、云浮得分为0.29、0.33,分别为中度失调水平和轻度失调水平。到2010年,广州、深圳的耦合协调度达到了良好协调的水平,而揭阳、云浮的耦合协调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省土地开发强度与土地供给能力的协调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指数计算模型、协调度模型和R/S分析方法研究了2001—2016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空间协调度时空格局分异及态势,以期对国土开发利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推进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甘肃省土地开发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土地供给能力变化幅度较小,基本保持在0.4左右。(2)土地利用空间协调度时间上呈现上升—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从河西走廊地区向陇东、陇南地区递增的空间格局,且河西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协调状态不稳定,协调等级较低。(3)各地区土地利用空间协调度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利用空间协调度仍然会以延续过去变化态势为主,其中张掖市具有较强持续性,而其余地区持续性相对较弱。整体上,甘肃省土地利用空间协调度时空分异特征仍十分明显。为了满足将来土地开发利用的需求,各市州要明确发展定位,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合理调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  相似文献   

10.
欧向军  甄峰  秦永东  朱灵子  吴泓 《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根据城市化的内涵,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等4个方面,构建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1991~2005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主要表现为经济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人口城市化对区域城市化的总体贡献不断减弱;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市场力、内源力、外向力和行政力依次是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市场力和行政力是促进江苏省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理想动力。  相似文献   

11.
阿克苏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协调度评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新疆阿克苏市为研究区域,利用1997~2008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结果显示:1997年以来,阿克苏市城市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而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呈现出波动性的变化特征,即1...  相似文献   

12.
从创新性和中心性两个角度构建了相对创新指数,并以广东省2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系的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广东的创新输出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范围逐渐缩减的趋势,创新承接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范围逐渐扩张的趋势,这反映出广东区域创新在全国的相对优势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创新输出区域和创新承接区域均倾向于与相似类型区域相邻,且这一趋势由不显著逐渐转变为非常显著,逐渐形成了珠江口两岸的创新输出集聚区。广东各地市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系的差异程度在2005—2010年间有所增加,而在2010—2014年间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3.
I.TheProcessofAdministrativeDivisionSystemChanges(ADSC)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hangesinadministrativedivisionsystemandurbanizationprocessmain1ydisplaysinthemutualtransferring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Thiskindoftransferringisduetotheadjustmentofthea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