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载波相位历元间差分测速方法,建立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单点测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误差源,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多GNSS系统各频点及其无电离层组合、不同系统组合的测速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系统不同频点的测速精度有所差异,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B1I、B1C、B3I、B2a频点和Galileo(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的E1、E5a、E6、E5b、E5频点的测速精度相当,水平方向优于1.5 mm/s,高程方向优于3 mm/s;BDS的B2I和GPS的L1、L2、L5频点的测速精度相当,水平方向在1.5~2 mm/s,高程方向在3~4mm/s;GLONA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的G1、G2频点测速精度最差,水平方向在3~4 mm/s,高程方向在5~5.5 mm/s;双频无电离层组合由于放大了观测值噪声,其测速精度低于单频。此外,多GNSS组合增加了可见卫星数,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各导航系统的兼容与互操作,需要对各导航系统间的时间偏差进行实时监测.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时差监测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空间信号法进行GNSS时差监测.由于GLONASS系统频分多址的信号体制,导致GLONASS接收机频间偏差(IFB)的存在,GLONASS IFB会影响到GNSS GLONASS的系统时差监测.为消除这一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GLONASS IFB估计的GNSS时差监测方法,由仿真结果可知,利用该方法可以将GPS GLONASS时差监测精度平均提高90%以上.   相似文献   

3.
GNSS导航定位技术的研究综述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GNSS导航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了GNSS信号结构的多元化,探讨了GNSS接收机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提出了我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载波相位观测值精度远高于伪距,利用时间差分载波相位的组合导航可避免整周模糊度解算问题。本文以简化的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模型为基础,分析其误差特性,说明了短期内时间差分载波观测更新的特点。时间差分载波在距离域本质上是相对观测值,存在误差积累,提出了利用伪距在另一个更长的组合周期上进行系统的观测更新方法。重点推导了双周期组合情况下时间差分载波观测值的实用随机模型确定公式,并结合多普勒观测值进一步保证姿态修正的精度。将采用时间差分载波的组合方案与传统伪距组合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时间差分载波精度组合系统高,在观测随机模型可靠的情况下优于传统的伪距紧组合导航,误差最大的高程方向精度提高可达47%。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光谱图像与全色图像融合中的光谱失真问题,采用一种双正交小波的方法进行融合。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减少图像的失真问题,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保留图像的边缘细节。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载移动测量需要高频高精度的动态差分定位解算的问题,文中介绍利用GPS、北斗、GLONASS三个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载波相位动态差分的解算方法。首先利用双频观测值组成双差宽巷观测方程,利用M-W组合求出较高精度的宽巷模糊度浮点解,然后对宽巷模糊度进行搜索固定;接着对载波双差的基础模糊度进行搜索固定;最后将固定的模糊度代入载波相位双差观测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求解测站坐标。文中使用该方法对车载GNSS实测数据进行解算,最终可得到厘米级别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7.
彭磊  任立华  黄真辉 《测绘工程》2014,23(12):35-38
周跳的探测与修复是高精度GNSS定位的核心问题,随着GNSS现代化的逐步实施,L5载波观测值的增加给周跳的探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文中结合三频组合观测值的一些特性,提出一种多频电离层残差法用于周跳的探测与修复。实验表明,文中方法不仅能探测出双频条件下不能探测出的一些特殊周跳组合,还可以单历元间直接解算得到单个频率上的周跳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量化的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分类指标,并利用正交小波变换所具有的良好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特点建立了包含18种典型海底的特征海底分类库,同时给出了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分类算法。通过分类算法将计划测量海区海底与特征海底分类库中的海底进行分类匹配,确定了计划测量海区海底的海底地形复杂程度。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北斗/GPS双模定位系统,提出能够精确定位用户位置的完整相对定位算法。文中详细分析卫星导航的定位监测机理,开发北斗/GPS数据融合的双模式信号采集系统。利用星站在历元间的距离增量为参考值来检测周跳,给出判断周跳的标准。对整周模糊度确定的问题进行研究,给出利用LAMBDA法来快速搜索整周模糊度的算法,编写监测点三维位置的定位监测程序。基于上海司南接收机北斗/GPS相对定位实验得到的数据,验证给出双模导航系统的精确性、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潘林 《测绘学报》2020,49(5):668-66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提供多频信号,多频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精密钟差估计(PCE)的过程中,卫星钟差参数会吸收卫星端稳定的伪距偏差和时变的相位偏差,这些偏差均与频率相关。因而使用不同的观测值进行PCE时,得到的卫星钟差估值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值被定义为频率间卫星钟偏差(IFCB)。按组成成分,IFCB可以分成伪距相关的IFCB(CIFCB)和相位相关的IFCB(PIFCB)两部分。国际GNSS服务(IGS)提供的精密卫星钟差产品是基于双频消电离层(IF)组合观测值生成的。由于IFCB的存在,导致IGS卫星钟差产品不能直接应用于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PP)。IFCB的精确考虑已经成为多频PPP的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对IFCB特性和估计方法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并评估其对多频PPP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重叠正交变换的奇异值分解图像水印方案,应用量化法嵌入信息,在提取中无需原始图像和水印信息.由于重叠正交变换能有效去除基于块数据变换所产生的块效应,而图像的奇异值具有稳定性,它体现图像的内蕴特性而非直接的视觉特性,因而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12.
引入临时坐标系,采用高斯 牛顿迭代算法,在双曲线基于垂直距离最小二乘拟合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角度约束条件和两个平移约束条件,对沉降数据进行双曲线几何拟合而非代数拟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垂直距离最小二乘拟合的双曲线沉降模型的曲线参数估计算法。算例表明,改进算法改善了传统算法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3.
土地开发整理对于节约土地资源、维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3S技术为土地利用信息获取和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分析3S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开发整理体系,该体系可以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首个基于CNGI的地理信息系统移植和建设情况,针对CNGI与IPv6的技术特点开展了新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研究,并以政府地理信息系统“地学之窗”为基础开发了GIS应用示范系统,为下一代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和应用建设奠定了一系列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正交变换的多通道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多时相多通道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问题,引入了多元统计中的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遥感影像进行典型变换,并采用最小噪声比率变换对典型变换结果作后处理,得到差异影像,初步解决了将变化信息集中到少数分量中的问题。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与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在地表沉降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本文利用D-InSAR技术,以某矿区为研究对象,基于5景哨兵-1卫星(Sentinel-1)雷达影像,采用SARscape与Arc GIS软件相结合处理的方式得到了精准的成果数据,并结合实地水准观测结果对D-InSAR地表沉降监测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D-InSAR技术进行地表沉降地理国情监测,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且该技术具有大尺度连续覆盖能力、受天气干扰小、低成本等特点,在地理国情监测等相关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的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IS技术为基础,针对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特点,分析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概率及各种隐患表现的定性或定量具体内容,利用GIS—RTSIS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标示事故黑点信息和空间分布,并研究引发交通事故的各种因素,在有效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系统问题的同时,找到预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各种途径,为道路安全评价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文章以哈尔滨市GIS—RTSIS模拟示范工程为例,详细探讨了有关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系统研制及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组件技术的GIS数据格式转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源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是目前GIS深入应用遇到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了不同GIS数据之间的转换问题,提出了以组件技术为基础的数据转换自定义接口开发的思路,保证了数据转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优化了GIS数据从制作到发布的流程。并以MapGIS和GeoMed ia为实例叙述了数据转换实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加剧了部分地质灾害的产生,尤其是矿产行业,如何对矿区的地表沉陷进行有效监测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方向之一.随着雷达卫星的陆续布置,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方法(D-InSAR)的高精度、全天候、成本低的特点使得它成为矿区沉降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利用D-InSAR技术对试验区域的雷达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