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构造带的物理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东地区发育一系列NE走向的侏罗山式褶皱构造,按照褶皱的组合形态,自东向西发育隔槽式褶皱和隔档式褶皱,齐岳山断裂是二者的分界线。本文采取物理模拟手段对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实验研究,选取硅树脂模拟滑脱层,石英砂和微玻璃珠模拟沉积盖层,改变盖层与基底之间摩擦力、盖层的物性、滑脱层的埋藏深度等因素。模拟实验研究表明,滑脱层的深度和盖层性质是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齐岳山断裂以东地区主要是下寒武统膏页岩充当滑脱层,滑脱层埋深较大,地表构造形态表现为隔槽式褶皱;齐岳山断裂以西地区,下二叠统泥质灰岩充当滑脱层,埋深较浅,盖层表现为隔档式褶皱。微玻璃珠是模拟侏罗山式褶皱较好的实验材料,推测川东薄皮构造带形成时候以塑形变形为主。  相似文献   

2.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形成时代:不整合面的证据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确定川东“侏罗山式”褶皱带的形成时代是了解上扬子地区这一重要板内变形带动力学机制的关键所在。详细的野外工作显示,该构造带中、上三叠统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说明其没有发生过印支期褶皱。区内上三叠统与下侏罗统,中、下侏罗统和中、上侏罗统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又指示其褶皱变形发生在晚侏罗世之后。区内白垩纪盆地边缘下白垩统与下伏地层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较平缓的上白垩统地层也覆盖在下伏较陡立的不同时代地层之上,从而指示该构造带形成于早白垩世之前。综合分析后限定川东—湘鄂西北部的“侏罗山式”褶皱带的褶皱变形发生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初期间,而不是过去认为的印支期或早燕山期。  相似文献   

3.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的数值模拟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采用有限差分法(FLAC)对“侏罗山式”褶皱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层间粘聚力差异和上覆压力是控制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样式的主要因素,即层间的能干性差异和埋深的控制。当地层在埋深较浅时,层间能干性差异对褶皱样式起主控作用,能干性差异小时出现隔槽式褶皱,差异大时出现隔档式褶皱。随着埋深加大,压力逐渐起主要作用,这时仅出现隔槽式褶皱。川东东带褶皱地层总体上层间能干性差异小,因而盖层的深部与浅部皆出现隔槽式褶皱,与模拟结果一致。西带褶皱地层总体层间能干性差异大,因而浅部出现隔档式褶皱。而其深部的下古生界地层主要受上覆压力控制,根据模拟推测应为隔槽式褶皱。  相似文献   

4.
裴锋敏 《河南地质》1997,15(3):192-199
小秦岭地体中的褶皱包括露头褶皱和宏观褶皱和宏观褶组成褶皱的面理为闪生构造面理。露头褶皱为地壳早期伸展机制下发生左行张扭剪切作用产生的构造形迹;宏观褶皱为侵入岩浆穹起、底辟作用向外扩张窨推拉围岩形成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松潘—甘孜造山带的三叠系西康群复理石岩系中,普遍发育着一种特殊的同劈理直立褶皱,作者称为“西康式”褶皱。这类褶皱的特点是:其褶皱枢纽倾状角是变化的;具有圆滑—同心褶皱、尖楞褶皱及过渡型褶皱等多种复合褶皱形式;由不同类型劈理构成复杂的折射劈理图形;在流劈理面上发育有垂直的拉伸线理。根据微构造分析和有限应变测量表明,这类褶皱是由压扁、纯剪切、纯剪切+简单剪切等三种变形机制的产物。其动力学基础是在三个板块和近于垂直的南北及东西方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叠加褶皱,推测形成深度为10~15km“西康式”褶皱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及壮观程度上,完全可与世界著名的“侏罗山”型、“彭尼内”型造山带褶皱相比美,它是造山带中一种新的褶皱类型。  相似文献   

6.
乌鲁木齐山前坳陷逆断裂-褶皱带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57,自引:9,他引:57  
乌鲁木齐山前坳陷位于天山新生代再生造山带北侧,南以准噶尔南缘断裂与天山相隔,内部发育了几排逆断裂 背斜带,每一排构造带又由多个逆断裂 背斜组成。最南的齐古逆断裂 背斜带形成于中生代末,其北的玛纳斯逆断裂背斜带包含霍尔果斯、玛纳斯和吐谷鲁逆断裂背斜,形成于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受上、下2 个滑脱面和断坡的控制,形成上、下2 个背斜。再向北的独山子逆断裂背斜带由独山子、哈拉安德和安集海逆断裂背斜组成,形成于早、中更新世之间,主逆断裂向下在8 ~9 km 深处的侏罗系中变为近水平滑脱面。此外,在独山子和吐谷鲁背斜的西北和东北还分别发育有正在形成之中的西湖和呼图壁隆起。研究了这些逆断裂 背斜带的地表和深部的构造特征、二维和三维几何学及运动学后指出,它们是在天山向准噶尔盆地扩展过程中发育于近水平滑脱面和不同断坡上的断展褶皱,独山子和安集海逆断裂 背斜的水平缩短量分别为2 900 ,1 350 m ,缩短速率分别为397 ,187 m m/ a。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逆断裂 背斜的水平缩短量分别为5 900 ,6 500 ,6 000 m ,相应的缩短速率分别为202,223 ,206 m m/a,准噶尔南缘断裂和乌鲁木齐山前坳陷第四纪?  相似文献   

7.
8.
湘东南印支期褶皱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湘东南地区以王仙岭-坪石一线为界,分为东部隆起区和西部坳陷区,分别发育两种不同类型和成因的印支期褶皱.东部隆起区大面积出露前泥盆纪褶皱基底并发育隔槽式褶皱,由泥盆纪跳马涧组与褶皱基底间的不整合界面所显示,表明褶皱基底参与了褶皱作用;露头显示褶皱过程中盖层未沿不整合界面产生明显滑脱.基于上述事实,认为隔槽式褶皱形成于基底(厚皮式)横向收缩与压扁作用,并从理论上论证了隔槽式褶皱不可能是盖层沿基底滑脱的产物,修正了前人的薄皮式观点.西部坳陷区主要出露中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并发育类侏罗山式褶皱,褶皱具有波长小且大小不一、垂向上不协调等特征,并伴生大量走向断裂,说明褶皱受不同层位软弱层顺层滑脱作用控制,其深层机制与区域断裂逆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沉积岩区的叠加褶皱主要是纵弯叠加褶皱,其基本类型有;横跨型叠加褶皱,限制型叠加褶皱、移褶型叠加褶皱和重褶皱叠加褶皱。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分析了纵弯叠加褶皱常见类型的变形特征和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白云鄂博叠加褶皱及其变形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块北缘中上元古界的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在白云鄂博群东南花果山一带褶皱变形十分复杂,为了研究其褶皱形态、变形机制,在原1∶5万填图的基础上选近1 km2的范围进行1∶2000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以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为标志层,确定了两期褶皱构造.综合区域资料表明:早期EW向褶皱以纯剪切、纯剪切+简单剪切为主,是加里东运动的结果;晚期褶皱表现为EW向压扁,为印支运动所形成.  相似文献   

12.
沉积岩区叠加褶皱及其成因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作基 《西北地质》1994,15(1):5-10
近来在岩石力学界及隧道工程中极为重视隧道的变形特性,即围岩挤出使隧道经受大范围变形的特征,与岩石发生瞬时变形的岩瀑现象相反,挤出现象是围岩逐渐缓慢地发生变形,此时随着隧道的开挖,沿室周边产生的应力已超过了围岩的强度。对围岩挤出的定义和围岩挤出力的预测及产生变形的特性在一些文献中虽然作过一些论述,但是难说是适当的和简明扼要的。  相似文献   

13.
华南地台盖层褶皱及其形成时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福祥 《地质与勘探》1999,35(4):5-7,11
研究表明:印支运动的褶皱作用非常轻微,认为其导致华南法台盖层全面褶皱的观点是不恰当的。华南地台盖层全面褶皱是由晚三叠世以来多期次继承性造山运动形成的同步一类同步褶皱。主要褶皱时代很晚,在南北太平洋大地构造域是晚侏罗世至中始新世,在特提期大地构造域是中晚始新世之交。  相似文献   

14.
构造裂缝的发育往往与褶皱、断层等构造密切相关,本文对钱塘坳陷南缘富阳–临安地区褶皱岩层中的同褶皱裂缝进行了研究。在褶皱翼部多发育与层面斜交的构造裂缝,具体表现为与层面高角度斜交构造裂缝较为发育,而与层面低角度相交的构造裂缝发育较少或不发育。其中,与层面高角度斜交的构造裂缝的特征与层间剪切作用下形成的裂缝特征不同。分析认为岩层褶皱初期主应变轴与层面平行或直交,在岩层褶皱变形过程中,主应变轴与层面高斜交。岩层外弧受到与层面不平行的拉伸,而内弧则受到与层面不平行的压缩作用。本文认为褶皱过程中应变轴的变化是导致岩层中形成与层面高角度斜交构造裂缝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西缘逆冲褶皱带构造特征及其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研究表明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经历了多次的逆冲推覆作用 ,广义上该构造带是一个大型的双冲构造系统 ,由下古生界和中生界两套变形组成。同时明确了狭义的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分的构造特征以及南北两部分的形成机制 ,南北两部分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形成机制与过程。北段主要包括桌子山段、贺兰山中、北部、银川地堑地区和横山堡段 ;南段主要包括贺兰山南部、马家滩段以及沙井子段。确认了在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部分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的侧断坡。它的存在导致了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部分之间的分化 ;该构造带在平面上的凹凸展布也反映了这种分化。而且在中生代狭义的鄂尔多斯西缘构造带南北两部分形成时间以及持续时间也不同。北段活动时间短 ,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 ;而南段活动时间长 ,在晚三叠世就已经开始活动。  相似文献   

16.
钦防褶皱带的形成及其地质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钦州—防城一带的钦防褶皱带,是中国南方唯一的海西褶皱带,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阶段。晚加里东阶段,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的不完整拼合,造成具有地槽型沉积特点的钦防线余海槽,与泥盆系为整合关系。海西期,它成为华南海侵的主要通道,随着寰牢山洋盆的打开与华南大陆边缘北西向裂谷系的形成,与右江盆地融为一体,成为它们的东部边界。东吴运动后,在滨太平洋构造影响下,钦防海柄褶皱成山,西侧形成上思前陆盆地并逐渐向西迁移,造成迭置的沉积棱柱体,从而使前期的右江盆地解体为构造性质不同的东西两部份。印支期后,右江盆地和上思前陆盆地同时消失。  相似文献   

17.
龙永煤田罗山区构造机制及其控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质填图、槽探、硐探、钻探、电法及煤矿井资料收集,总结了罗山区构造几何特征及构造形成次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造形成机理,探讨了本区构造控煤作用的几种类型,为工作区域井延伸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北部小峡背斜是一个新生代发展起来的基底卷入型背斜.研究表明背斜的形成经历了三次重要变形,新生代早期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约49~29Ma),造成了西宁盆地顺时针旋转,在此变形中,背斜基底早期发育的北西向断层以及新生断层开始右行斜滑,造成了小峡地区盖层轴向北西向褶皱的形成,基底与盖层的变形类似Trish...  相似文献   

19.
贾磊  吴德超  朱学强 《云南地质》2010,29(4):480-483
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而形成分布在区域范围内的三期三方向褶皱。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以第一期褶皱——孜河-楞古背斜为主体,构成区域整体格架,表现出近东西向弧顶向南突出的弧形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双向俯冲"的板块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永城煤田城郊矿区位于河南省东部永城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为秦岭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北支南侧,豫淮坳陷的东北部,面积约260km2。矿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特别是褶皱构造很有特色,它们一般都具有长期发育的历史,是在沉积期坳陷和隆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与通常所谓:的同沉积褶皱不同,是在沉积期正向构造(隆起)的基础上,发展成后期的负向构造(向斜),在沉积期负向构造(坳陷)的基础上,发展成后期的正向构造(背斜),形成所谓的“反向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