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阜新地区多年农业气候资料对 2003年春播关键期干旱成因进行分析 ,得出了上年秋季降水量小、墒情差和脆弱的自然环境是造成 2003年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3年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阜新地区多年农业气候资料对2003年春播关键期干旱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上年秋季降水量小、墒情差和脆弱的自然环境是造成2003年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土壤墒情(土壤古水量)的好坏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尤其是春播、秋播及农作物生长关键期,土壤墒情对农业生产及农业主管部门决策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现在的单站测墒资料网点稀少.给宏观了解全区的土壤墒情带来了一定困难,我们将单站的测墒资料做为要寮值填在全区地理图上,利用这些要素值分析出全区各级墒情的等值线。  相似文献   

4.
阜新地区共有乡村气象哨53所,承担着本地的降水量、地温、土壤墒情和灾害性天气要素值的测量和观测任务,并且随时为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提供气象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5.
海北地区是干旱易发区,土壤墒情的监测预测对于指导抗旱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然降水数据,结合土壤物理参数,建立了海北地区土壤反演模型。分析表明:表层土壤水分随降水量变化显著,深层土壤变化一般,但在发生干旱时土壤水分与降水匹配较好;浅层土壤体积含水率与旬降水量之间相关性在0.70以上,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自动站土壤体积含水率数据基本能够代表土壤墒情状况,与人工观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土壤墒情反演值与实测值相关性在0.79以上。  相似文献   

6.
利用VFP6.0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研制了沈阳地区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测系统。系统实现了土壤墒情信息的统计、检索、列表显示、图形分析显示和预测等功能,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变化规律,为有关部门部署人工增雨等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阜新地区共有乡村气象哨53所,承担着本地的降水量、地温、土壤墒情和灾害性天气要素值的测量和观测任务,并且随时为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提供气象情报服务。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气象哨业务资金来源不足,仪器简陋,影响了业务质量。针对上述问题,阜新市局多次深入调查.制定了强化气象哨管理措施,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争取了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气象哨业务建设。阜新市重视气象哨工作@张秋媛  相似文献   

8.
阜新地区干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1953—2008年阜新县、彰武县两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分析阜新地区干旱发生时间、频率,对这一地区干旱发生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阜新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05mm,就这一降水量而言,基本能够满足大田作物生产对水分的需求,但降水年际变差大、年内分配不均是引发旱灾发生的主要原因;夏季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的67%,多数年份能够保证大田作物生产;秋季常有秋吊发生,而漫长的冬季至春播之前降水较少,春旱最为频发。提出解决春旱的有效途径是高效保蓄夏、秋两季的降水,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农田水分入渗、蓄水能力,抑制和减少地面蒸发。另外,这一地区年降水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并表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这可能使当地的干旱灾害更频发。  相似文献   

9.
沈阳地区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VFP6.0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研制了沈阳地区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测系统。系统实现了土壤墒情信息的统计、检索、列表显示、图形分析显示和预测等功能。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变化规律,为有关部门部署人工增雨等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调研采取气象专家与地方气象局领导、农气人员、农业专家、农户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并亲自到田间地头查看,结合当地农委的第一手材料,了解当前粮食主产区的春播开展情况、作物品种分布、土壤墒情、气象为农民服务的方式、满意度.通过调查找准今后气象服务的切入点,达到气象更好的服务于"三农".  相似文献   

11.
用天气资料实时监测和评估北方的旱情变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李小泉  顾秋瑾  牛若芸 《气象》1998,24(1):13-19
从天气情服服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并提出了考虑近期降水,土壤底墒(前期降水)和气温三种因素,利用实时天气资料来计算干旱指数的方案,5年历史资料和1997年北方春旱的检验表明,这对于实时监测和评估大范围旱情变化和提供天气情报服务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以及春玉米生育期数据, 对1980—2020年春玉米播种期、苗期、拔节期、抽雄期、成熟期和全育期的生长度日(GDD)、高温度日(HDD)、降水量及其气候倾斜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春玉米全育期生长度日呈上升趋势, 各生育期生长度日空间分布差异不太显著, 总体上呈由北向南递增趋势, 高值主要分布在浑南区和苏家屯区, 低值分布在康平县和法库县。春玉米全育期高温度日呈递增趋势, 除康平县在成熟期高温度日呈减少趋势, 其他各地生育期高温度日均呈增加趋势, 空间上由西北向东南不断递增。沈阳地区在近40 a春玉米全生育期均呈降低趋势, 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呈递减趋势, 在苗期各地降水均呈增加趋势, 其他时期均以减少趋势为主。沈阳地区春玉米全育期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 但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此种趋势增大了该地区极端高温和气象干旱风险。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2—2020年三江平原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土壤湿度及同期降水、气温数据, 基于相关系数和自相关系数统计方法, 分析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土壤湿度记忆性及与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春、夏季三江平原土壤湿度记忆时间均在10—40 d, 各层土壤湿度记忆性的空间分布以中间层(10—20 cm)土壤湿度平均记忆时间最长, 呈上下层递减的趋势; 春季三江平原10—20 cm土层土壤湿度的记忆时长平均20 d, 夏季平均17 d; 夏季土壤湿度记忆性强度大于春季, 空间分布以三江平原西部的记忆性较强, 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湿度记忆性有增大的趋势。降水是三江平原土壤湿度主要来源, 受降水和气温协同作用的影响, 夏、秋季土壤湿度与同期降水量、温湿指数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春季土壤湿度与前期秋冬季降水亦呈显著正相关, 与前期温湿指数呈负相关, 前期秋冬季气温的升高会促进土壤的融冻, 从而使当年春季土壤水分增加。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60—2017年沈阳市5个气象观测站4—5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累积距平分析了沈阳市春播期(4—5月)降水量演变特征,并分析首场透雨及最大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演变特征及对春播期降水量影响,对春播期降水量资源变化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58a沈阳春播期降水量整体呈现弱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a增加3.1mm,2004年开始降水量迅速增加,且波动性较大,降水量异常偏多或偏少年份较多,易诱发春旱春涝事件。春播期首场透雨出现日期平均每10a偏晚0.051d,首场透雨日期偏晚,将导致春播期前期雨水条件不足,引起土壤干旱,不利于春播开展。最大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平均每10a增加0.56d,对4月降水量影响较大,虽然春播期降水资源总量增加,但存在降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且长时间无有效降水事件频发,将导致春播期干旱灾害事件发生风险加大,导致适播期延后。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特征及与气候相关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利用美国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及我国华北地区25个气象站1951~2003年53年的月降水资料,研究了华北春季和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及与大气环流的联系。结果表明,华北春季和夏季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有一定的差别,春季降水存在3种典型降水类型,即“全部一致型”、“东西型”和“东北西南型”。第一特征向量为主导,其时间变化系数与春季降水量特征基本一致,说明华北春季降水主要受西北气流影响,具有降水偏多(少)一致性特征。降水偏多、偏少年异常场差值显示春季华北主要受东亚上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影响,其底部偏东气流在南海、台湾海峡一带转向向北一直吹到华北。华北夏季降水存在3种典型降水类型,即“全部一致型”、“南北型”和“东西型”。降水偏多、偏少年异常场差值显示夏季华北受副高西侧西南气流的影响从印度孟加拉湾携带大量水汽从西南方向吹向华北,带来较多的降雨。  相似文献   

16.
湖南秋季积层混合云系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2007—2016年秋季湖南省长沙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湖南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 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的降水分布情况、一般结构特征和相应的飞机增雨作业方法。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GRAPES_CAMS数值模式和中小尺度气象站网等资料对典型作业天气过程进行云降水物理和数值模拟分析, 采用成对对流云和基于TREC算法的回波跟踪等方法进行作业效果评估。归纳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的12个宏微观指标, 探讨在使用运7飞机、碘化银烟条作业装备条件下, 开展飞机增雨作业的最佳催化时机、部位和剂量。针对积层混合云系中的降水性层状云系、积云对流泡, 飞机增雨适宜作业的区域、播撒高度和催化剂量:在过冷高层云的-15~-5℃层, 播撒达到30 L-1的人工冰晶浓度; 在过冷积云的-15~-7℃层, 静力催化使冰晶浓度达到30 L-1或动力催化达到100 L-1。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7.
Precipitation causes several short- and long-term effects on wind-induced surface erodibility and subsequent dust emission. Among the principal effects considered by this paper are soil moisture, soil crusts, and vegetation. A quantitative method is developed to assess these effects us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otential and the actual amounts of dust emitted from dust sources as inferred from surface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obtained downwind from those sources. The results of this assessment must be interpreted with caution, however, when the size and location of dust sources are unknown.Using meteorological data recorded near Yuma, Arizona at the Yuma Marine Corps Air Station (YMCAS),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potential and actual amounts of dust emitted from upwind dust sources during the spring and fall/winter seasons between January 1, 1981 and May 31, 1988. (Spring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period between February 1 and May 31; fall/winter, between October 1 and January 31.) Because summer precipitation is intermittent and wind patterns are localized, summer meteorological data are not used to evaluate regional correlations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d dust storms. For the period between 1981 and 1988, a correlation of -0.60 was found between fall/winter precipitation and the actual amount of dust emitted from sources upwind of YMCAS during the following spring. A particularly strong reduction in dust emission was noted during the springs of 1983 and 1984 following the start of an El Nino event in fall/winter 1982. Photographs taken at a ge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data-collection (Geomet) site, located in the natural desert 25 km southeast of YMCAS, show 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increased antecedent precipitation recorded at the site and increased vegetation. Whereas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totals at YMCAS and the Geomet site from the beginning of 1982 through 1984 are high, their seasonal totals, especially during the fall/winter seasons, are disparate. This fall/winter precipitation disparity may account for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significant vegetation growth occurred at dust sources upwind of YMCAS by spring 1983, but that such growth did not occur at the Geomet site until fall/ winter of 1983. Spatial inhomogeneity in fall/winter precipitation probably contributed to the relatively low correlation (-0.60) between fall/winter precipitation recorded at YMCAS and the actual amount of dust emitted from upwind sources during the following spring.  相似文献   

18.
气象干旱指数在东北春玉米干旱监测中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和县级春玉米单产数据,在气象干旱指数SWAP(standardized weighted average of precipitation)的基础上,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春玉米受干旱影响的界限指标,结果表明:SWAP在春玉米播种-出苗期低于-0.9,出苗-拔节期低于-1.0,拔节-抽穗期低于-1.2,抽穗-乳熟期低于-0.7时,土壤相对湿度偏低,即气象干旱一般为中旱时,不利于春玉米生长。以此构建春玉米干旱指数,对比我国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指数与省级农作物干旱受灾面积的关系,发现两者相关关系显著,尤其在典型干旱年份,两者对应关系更好,说明构建的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干旱对春玉米的实际影响。利用东北地区县级春玉米单产数据对春玉米干旱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划分结果可为东北地区春玉米防旱减灾和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61—2017年帕米尔地区3站的日降水资料及NECP/NCAR再分析资料,利用气候诊断分析及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了近57 a来帕米尔地区春季降水特征及季节内差异,并讨论了降水偏多年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研究表明:(1)近57 a来,帕米尔地区季节尺度上和月尺度上降水增加明显,旬尺度上有不显著的增加趋势。21世纪初帕米尔地区进入新的多雨期,降水正距平年份强度和频率均有显著增加。(2)500 hPa高度场上3月东欧沿岸脊发展、东欧—西西伯利亚槽加深,4—5月欧洲沿岸槽加深、乌拉尔山脊发展、巴尔喀什湖槽加深是帕米尔地区降水异常偏多的关键系统及指标。(3)降水异常年的高空急流较常年强度更强、位置更偏东,在旬尺度上是一个逐渐减弱西退的过程;其低层风场距平分为西南风距平辐合型、西南风和东北风距平辐合型和气旋式环流距平辐合型,均有利于低层辐合。(4)降水异常偏多年水汽输送以偏西路径为主,同时还有偏东、西南和偏南路径,水汽辐合强度较常年更强,更有利于降水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气象因子对大悟县花生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湖北省大悟县1994—2010年逐年花生产量资料中分离出随气象因素变化的气象产量,分析了花生气象产量率和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并且建立了基于气象因子的大悟县花生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播种期热量不足,始花期日照过量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下针期充足热量、适量降水和日照有助于花生增产。夏花生播种的起始气温为22.2°C,始花期日照时数临界值为53.2 h,下针期气温临界值为28.9℃,降水量临界值为45.7 mm,日照时数临界值为83.8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