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北太平洋海温信息区特征,把北太平洋海温场划分为四个区域,通过谱分析得到:赤道中太平洋与热带西太平洋的海温变化基本一致,赤道中、东太平洋信风应力变化具有相同周期振荡;各海区平均海温和赤道地区信风应力在显著凝聚的60个月周期变化次序上和ENSO形成的Wyrtki理论颇为相似,其中,赤道中太平洋信风首先发生变化,而致使源地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随之变化中,中纬度太平洋中部海温的变化可能成为过程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2.
对北太平洋(55°~20°N)的SST进行了主成分分析(1951~1986年)。分析表明:前五个特征向量空间型是北太平洋SST非季节变化的主要型,它们约占海温场总方差的50%。第一特征向量空间型反映了与埃尔—尼诺现象有关的大尺度分布特征。相应的时间系数序列的变化,可以清楚地鉴别50年代以来出现的埃尔—尼诺时期。它的10阶多项式反映了历史上的变暖(变冷)和变冷(变暖)期。其余特征向量空间型,反映了占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如阿留申低压和西太平洋高压)和洋流区、非洋流区有关的海温分布特征。同样,对它们的时间系数序列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根据前五个时间系数的线性变化趋势。对北太平洋海温变化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唐佑民 《海洋学报》1994,16(6):49-57
本文引用气候跃变概念,结合主相关型和EOF(经验正交函数)的分析,揭示了1951~1986年太平洋海温以及我国降水在60年代发生的大规模跃变时空演变特征,并对两者跃变之间的联系作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1年10—11月在赤道北太平洋海域(含赤道东太平洋东、西部海区和西太平洋暖池区)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水体中二氧化碳体系各组分的含量及其分布状况,并对其与营养盐及碳酸钙饱和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表层海水总二氧化碳(∑CO2)含量为1.07—2.01mmol.L^-1,自赤道北太平洋东部向西呈逐渐降低趋势;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2)高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值,表明赤道北太平洋可能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海水源区;海水二氧化碳体系的垂直分布主要受生物生命过程和碳酸钙沉淀与溶解过程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北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的遥相关型,指出:北太平洋海温有3个遥相关区,分别在西风漂流区、亦道东太平洋区和阿拉斯加湾区。这3个相关区的结构十分类似于大气中的PNA结构。用赤道东太平洋和西风漂流区之间的海温差作为太平洋海温指数PTI,它能代表北太平洋65%海区的海温变化,可以作为太平洋海温场PNA结构的变化指数,用来监视剧Nino和反E1 Nino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内部的气候变化与东亚陆架海海洋环境变化密切相关.本文利用OAflux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北太平洋内部风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将其距平场序列与东亚陆架海SSTA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对东亚陆架海SST影响显著的风场关键区.结果表明:东亚陆架海SST距平序列与PDO指数同期相关系数接近于0,说明北太平洋内部异常信号只能通过斜压Rossby波调整影响东亚陆架海SST,不存在正压调整过程;北太平洋风场“关键区A、B”对东亚陆架海SST的变化影响最显著,且1958-2010年,2个风场“关键区”风速异常增强,分别被风应力旋度偶极子、异常负风应力旋度场控制,异常信号从中东太平洋传递到东亚陆架海,导致该海区SST明显升高,尤其是黑潮海域;“关键区A、B”风场异常信号分别超前东亚陆架海SST变化4a (7a)、4a时呈显著正相关,该时间基本与斜压Rossby波从大洋中东部传递到西部或副热带环流对风场变化通过斜压Rossby波进行调整所需的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7.
赤道外北太平洋冬夏海温场的EOF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较高分辨率的SODA资料,对赤道外北太平洋海洋上层各层的海温,特别是对中纬度北太平洋海温明显异常的海域(其被定义为关键区)做了海温的EOF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北太平洋第一模态空间场上,冬、夏在中纬度北太平洋中西部均有较强正值带出现。在关键区第一模态空间场上,冬、夏两季近表层在日本本州岛的东、西面海域均分别有较强正值区,而次表层则仅存前者;这表明近表层海温(前者)受辐射、蒸发等影响明显,而次表层海温(后者)则其主要受流场垂直运动的影响,前者属海温的热力变化而后者则属海温的动力变化,两者性质不同。北太平洋和关键区的第一模态冬、夏海温变化的趋势均相近,两者在年尺度上均有持续性;两者的年际变化冬、夏均不明显,但均有明显的约20年的年代际变化;两者时间系数的演变均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中的冷、暖位相期有较好的对应;这两个模态均可称为PDO模态。  相似文献   

8.
北太平洋中部沉积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深海的沉积作用,将大量调查和分析资料作了详细研究,认为该区的沉积物可分为钙质软泥、硅钙软泥和红粘土。沉积物类型的分布受水深等因素的控制,调查区东部以钙质软泥为主,西部以红粘土为主;钙质软泥多在5200m以浅,硅钙软泥一般在5200~5300m,5300m以深以红粘土为主。5300m左右是该区的碳酸钙补偿深度。本文还较深入地分析了该区的正常沉积和再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太平洋海温的遥相关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学椿 《热带海洋》1992,11(1):90-95
  相似文献   

10.
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及各贡献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珊  王辉  姜华  金啟华 《海洋学报》2013,35(1):63-75
采用1958年1月至2007年12月SODA海洋上层温度的月平均资料,基于海温变化方程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SST)异常特征及各局地因子贡献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伴随着1976/1977风场最强中心位置的南北移动,形成了两个北太平洋SST年际-年代际变化的异常中心:一个是位于30°N附近的副热带海盆内区,SST异常主要受风应力强度的主导;一个是位于40°N附近的副热带和副极地环流交汇区,SST异常主要受风应力旋度的位置即风场位置的影响。在副热带海盆内区,最强降温发生在1978-1982年,SST异常的主要局地贡献因子为海表热通量和经向平流,二者所占比例和约为50%~60%,均为同相增温或降温作用,余项所占比例约为20%~50%。在副热带和副极地环流交汇区,海盆内区和西部边界区的SST异常的跃变时间同为1975年,但是内区的垂直混合项的跃变时间早于西部5年左右。SST异常的主要贡献因子为海表热通量和经向平流,但在1983-1988年海温强降温期间,经向平流项贡献大于海表热通量项的贡献。两个区域的垂直混合项均为降温贡献,虽然量值小却显示出很强的年代际变化信号。平流项中经向平流最大,垂直平流最小。  相似文献   

11.
北太平洋海温与福建后汛期降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苏万康 《台湾海峡》2005,24(1):7-14
本文应用奇异值分解方法给出同期和前期北太平洋海温与福建后汛期降水量相互匹配的空间典型分布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同期还是前期北太平洋海温与福建后汛期降水量之间均存在着清晰的遥相关.同期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高、日本以东洋面海温偏低,福建后汛期降水量偏少;另外,闽南地区后汛期降水量与同期NINO西海区和黑潮海区的海温成正相关关系.冬、春季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次年福建尤其是闽南沿海后汛期降水量将偏少.  相似文献   

12.
西北太平洋波候与大气涛动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ECMWF 1958-2001年44 a的ERA-40海浪再分析资料计算了西北太平洋海域(0°~45°N,99°~160°E)月平均有效波高(SWH)、平均周期(T)与北太平洋模态指数(NPI)、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多变量ENSO指数(MEI)等大气涛动之间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重点探讨了NPI对北半球西太平洋波候(SWH和T)的影响。结果表明:NPI、PDO和MEI均与SWH和T有显著的相关性;NPI与SWH和T呈现正相关性,NPI超前SWH和T半年左右正相关最强,最强的相关海域位于日本和菲律宾以东洋面;NPI还存在3~5 a、8~9 a和13~15 a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变化; NPI高指数且PDO负位相或MEI负位相均使得SWH和T 增大; MEI冷位相且叠加PDO负位相时也利于SWH和T增大。NPI影响西北太平洋波候的可能机制是:NPI处于低(高)指数时,阿留申低压加深(减弱)且位置偏东(西),北太平洋西风带海面风速急流出现(消失),太平洋副热带东北信风大值区东移(西移),西北太平洋海域信风减弱(加强),西北太平洋海域有效波高和平均周期随之减小(增大)。中、东太平洋西向传播的涌浪对西北太平洋海域波侯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太平洋风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 1950~1995年共46a的北太平洋气象船舶报资料,按 5°*5°网格统计的逐月平均气压、风向频率、平均风速、≥6级和≥8级大风频率等要素进行绘图分析,阐明了北太平洋气压场、风场特点及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50-1995年共46 a的北太平洋船舶报资料,以5°×5°网格为统计单元,绘制了历年各月风向频率、平均风速、6级和8级大风、能见度(≥10 km和≤4km)、雾、雷暴频率等气象要素分布图.在对影响海上航行的风、能见度、雾、和雷暴等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分析表述了北太平洋风、能见度、雾、雷暴等海洋气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及其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51—2010年台北、台中、福州和厦门4站2—3月降水资料和北太平洋海温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华南东部过渡季节(2—3月)降水变化的一致性和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台北、台中、福州和厦门4站过渡季节(2—3月)降水变化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华南东部过渡季节(2—3月)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存在着很好的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降水异常年份,有着不同的海温距平分布特征,降水偏多年,表现为厄尔尼诺分布型,降水偏少年,则表现为拉尼娜分布型,且这种距平分布型在其前期9月开始出现端倪,12月发展成熟。前期12—1月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和西风漂流区关键区海温变化,对华南东部过渡季节(2—3月)降水具有较好的预测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IAP-AGCM(二层大气环流模式),针对黑潮弯曲时的北太平洋冬季表层海温(SST)异常进行八个月的数值积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潮弯曲时北太平洋冬季SST异常对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具有明显的30-60d振荡的特征;在北半球的30-60d振荡,大部分地区为向西传播,在南半球则为向东传播;其经向传播较为复杂,在120°E剖面上以向南传播为主;热带地区受此SST异常的影响以西太平洋、印度洋大气加热场的30-60d振荡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海浪对北太平洋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种海-气界面气体传输速率公式对比研究了北太平洋气体传输速率及其CO2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与单纯依赖风速的算法相比, 考虑波浪影响的气体传输速率和CO2通量在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上具有明显差异。在低纬度地区(0°~30°N), 波浪参数使气体传输速率下降, 海洋对大气CO2的吸收减少, 而在30°N以北范围内则出现新的气体传输速率高值区, 海洋对大气的吸收增加。进一步研究了黑潮延伸体区域的气候态月平均气体传输速率和CO2通量。结果表明, 该区域气体传输速率和CO2通量最大值分别出现于冬季和春季, 引入波浪参数后, 虽然该区域气体传输速率和CO2通量平均值没有明显差异, 但季节变化强度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9.
刘娜  王辉  张蕴斐 《海洋学报》2014,36(7):9-16
利用IPCC-AR4气候模式诊断与比较计划(PCMDI)20C3M试验和A1B情景试验模拟数据,研究了在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北太平洋海表面温度的变化及其对太平洋风应力旋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温室气体中等排放A1B情景与20C3M情景相比,北太平洋年平均海表面温度表现为一致增温的趋势,且最大的增温中心位于黑潮及其延伸体区。与20C3M试验相比,CO2增加情景下北太平洋中部东风加强,增加向北的Ekman输送,使得北太平洋内区增温。风应力旋度零线也向北略有移动,导致黑潮延伸体向北移动并得到加强,从而引起延伸体区较强增温。风应力旋度零线的纬度附近产生的Rossby波,向西传播到黑潮延伸体区,进一步加强黑潮延伸体区的温度异常。海洋对北太平洋风应力场变化的局地响应及延迟响应,使黑潮延伸体海域海表面增温远大于周围海区。  相似文献   

20.
《海洋地质前沿》1995,(11):21-21
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简介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NorthPa-cificMarineScienceOrganization--PICES)成立于1992年3月,缔约国有:加拿大、中国、日本和美国4个国家,俄罗斯于1994年12月加入了该组织,韩国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