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文》1957,(8)
山溪性河流或受闸门啓閉影响的测站,当洪水漲落或闸門啓閉时,应每隔数分或数十分鐘加测一次水位,并采用面積包圍法計算日平均水位,但因时距系以小时为單位,在將“分鐘”化为“小时”时,小数点以后的数值很零碎,如果將加測的时距改为3或6分鐘的倍数,例如:3、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从星际空間落到地面上來的铁質、鉄石質和石質的物体叫隕石。隕石总是突然落下來的,无法預言它將在何时、何地以及怎样落下來。隕石下落时常常伴有非常强烈的發光、声响和机械現象。天空中出現一个火球,即所謂流星,它几秒钟間从天空疾逝而过。夜間流星能够照亮四周几百公里。流星消逝时常可看到无数火花。白晝在无云的天空可以在流星射过的軌道上看到一道淺灰色的痕迹,这道痕迹常可存在几分鐘,有时存在許多分鐘,甚至超过一小时。  相似文献   

3.
Ⅳ.資料整理压水試驗完畢,並获得孔深、試段長度、孔徑、地下水位、工作管內径、压力表至孔口距離、孔口至地下水位或橡皮塞之距離等記錄以後,即可依次進行下列資料整理工作。 1.繪製以時間(t)為轉移的流量(Q)曲线(Q=f(t)曲綫):目的是確定穩定流量的時間。計算時,在一定压力下,每分鐘的漏水量若相似,則流量前後兩次的  相似文献   

4.
我們在白云鄂博地区进行鑽探时,由于岩层裂縫較多,发生了大量漏失冲洗液的現象,使鑽进无法正常进行。經我們研究后采用在冲洗液中摻入鋸末的方法来处理,結果証明这一方法,不但可以防止漏水现象,而且节省时間,操作簡单(每次处理漏水只需30分鐘到一小时),成本也較低,同时沒有象过去使用粘土,馬粪处理漏水时,增加泥漿粘度的缺点。这种方法除对大溶洞和大裂縫的处理效果不好外,一般的滲水、漏水地层均可使用此法。在鑽井渗水时可用細鋸末、漏水时可用粗鋸末。根据漏水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文》1983,(6)
在用瞬时单位线方法推求洪水时段流量时,为了避免从S曲线内插,全国雨洪办委托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编制了可以直接查读数值的《时段单位线用表》,现该表已交厂付印,计划于今年12月上旬出版,年底将由本所直接寄送订购单位。本表可供各省、市、自治区编制的瞬时单位线法《暴雨径流查算图表》配套,并可供采用瞬时单位线进行洪水计算和预报使用。《时段单位线用表》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各种时段单位线,计有10分钟、15分钟、30分钟、1小时、3小时等五种计算时段用表。  相似文献   

6.
在濃酸中,作者曾加入銨鹽和鋅鹽於試液中进行試驗。应該指出,在矿样溶液里,还有大量铁和少量的鋁、鈣、鎂、錳等,測定时的酸度为鹽酸8—9N,保溫时間为30分鐘,测得結果列於表5。  相似文献   

7.
合金鑽头的镶焊,尤其是其中切制水口,在地质勘探的机修工作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过去镶嵌合金,其切口均以鋼鋸鋸,每鋸一个合金切口需2~3分钟。为此,我們用旧料装配一架铣切合金口和水口的銑口机来切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減輕了体力劳动,由过去2分鐘縮短到3—5秒钟,銑切一个110毫米的合金鑽头,計六个切口並包括輔助时间共只需4~5分鐘,且此机构造簡单,制作容易,一般的修配间均可配制。一、铣口机簡单构造銑口机主要由底座、皮带輪、主轴和工作台等组  相似文献   

8.
调蓄经验单位线法是计算干旱、半干旱区无水文资料的中小流域设计洪水的一种较适用的方法。该方法要通过图表查算、产流试算、汇流计算来完成,计算较为繁杂,且存在图表查算缺乏唯一性的缺憾。利用Excel软件丰富的图表计算、函数与宏运算以及控件工具等功能,编制了调蓄经验单位线法推求设计洪水的自动化计算模板程序,旨在运用该方法推求设计洪水中减少试算、查图等工作量,避免图表查算存在的人为性。  相似文献   

9.
一、作图目的我們計算河床糙率,一般采用巴甫洛夫斯基公式。因巴甫洛夫斯基公式比較复杂,須經过多次反复計算才能确定n值,故过去多用查算图查算,借以免去繁杂的試算工作。但由于現行的查算图一般均用簡化公式制得,故与原公式算得的頗有出入,而且图中曲线交錯,不仅查图不便,而且誤差也較大。本文介紹的查算图是按未加簡化的巴甫洛夫斯基公式作出  相似文献   

10.
无论采用何种钻探方法,提高纯钻进时间利用率和小时效率,都直接影响到钻探生产效率和成本。我国地质岩心钻探十多年来纯钻进时间利用率在30%左右徘徊;台月效率在300米左右徘徊;虽小时效率历年有所增长,但幅度很小(1979年大约为1.4米弱)。根据统计资料,1979年全国总平均纯钻进时间利用率为29.7%,但各单位水平不一。列入统计的29个单位纯钻进时间利用率分布情况是:纯钻时间=35—40%:3个单位纯钻时间=30—35%:13个单位  相似文献   

11.
《水文》1965,(7)
一、問題的提出 1960年我省曾对30个測站进行过降雨径流关系的分析研究,最大初損Ⅰ_n采用35毫米,折减系数K一律采用0.85,来計算前期影响雨量P_a值,建立了R=f(P,P_a)相关图,并初步划定区域,为无資料地区的径流計算提供了参考数据,但从成果来看尚有些偏离的点子,比較普遍突出的是:初次洪水的点据偏离較大(多是二、三月洪水),径流深显著偏小,久旱  相似文献   

12.
坑探工作中一般濕式鑿岩所使用的供水方法多為分散的單獨水桶供水,而水桶的容積一般都較小,就以直徑0.4米,高1米的水桶計算,其容量也只有125公升。如果按着“地質坑探技術規程”关于防塵的規定:輕型鑿岩機冲洗水的消耗量不得少於3公升/分,則一桶水僅能使用45分鐘左右,這樣一個班就得灌7~8次水,以致大大降低了純鑿岩時間(實際上目前我們鑿岩機水的消耗量最多是1公升/分,這是違反关于防塵規定的)。因此,我們根據實際需要,設計了一种連續水桶(如圖),其外形仍然與普通水桶一樣,中間有一隔板將桶隔為左右兩半,並各设有進氣管  相似文献   

13.
測定铁矿中全鉄几乎所有的方法都要用濃盐酸来溶解矿样。但由于目前盐酸供应不足,为了克服困难,完成大量的鉄矿比驗任务,笔者曾提出用硫酸加氯化鈉来代替盐酸,經大家研究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結果。現将操作方法介紹于下供大家参考。精秤0.2克研細至160目烘干之矿样,置于25毫升瓷坩堝中,加0.3~0.5克无水碳酸鈉,用玻棒搅匀,于800~850℃馬福爐中燒結一分鐘,取出冷却(此时应燒結成块状)小心移至500毫升三角瓶中,  相似文献   

14.
M.A.维里康諾夫,从溝流概念出发,根据漫流过程中的入渗現象,导出的径流系数理论公式,较之用一般经验方法计算徑流量有很多的优点淙患俣ú问齂为常数是较为粗略的。本文根据維里康諾夫的理論公式,导出了一个暴雨徑流相关图的数学公式靡越斜┯陱搅飨喙赝嫉暮侠硇詸z查。但如以此式作暴雨徑流关系的定量計算可能嫌粗略一些。因为在绘制及分析K_τ=f(P_a,x/T)关系图时,假定P_a与K_τ成直线关系是近似的。此綫簇中的各条綫在理論上説,是不会与纵軸相交;且彼此亦不相交。当然在实测资料范圍内这种誤差是不大的。此外公式中以x/T代替原来暴雨徑流相关图中的x、T兩因素也有缺点,因为一小时下了10公厘的雨量与2小时下了20公厘的雨量即使P_a相同,其徑流系数e~(-Kτ)則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这种鑽粒连续供給器,适于不便采用一次投砂的硬岩层鑽进中,用连续供给鑽粒的方法时使用。此鑽粒供給器,经406队使用结果証明共有如下特点:投入鑽粒时无须停水、停车,在正常鑽进中就可向孔內投入鑽粒,为此每班可节省50~60分鐘的投砂时间;鑽粒混合冲洗液一起陆續到达孔底,可避免其在鑽杆中阻塞及挤夾鑽具;制  相似文献   

16.
杨政  刘金凤 《岩矿测试》1983,(3):240-240
采用锂盐作熔剂,一般硅酸盐均可分解完全。本文选择了一种聚乙二醇作凝聚剂,可不用浓缩体积,维持一定的酸度就可直接凝聚硅,并且有过滤速度快的优点,30件样品从称样到过滤当天可完毕此凝聚剂也可适用于常用的在碳酸钠熔剂的硅的快速凝聚。若以Li_2CO_3∶LiOH∶H_3BO_3=2∶1∶1为熔剂,还可直接快速测定如萤石之类的含氟试样。 试剂及操作 Li_2CO_3∶LiOH混合熔剂为2∶1 聚乙二醇溶液0.5%∶0.5克聚乙二醇用100毫升  相似文献   

17.
煤层气井清洁压裂液破胶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清洁压裂液在煤层气井中的破胶问题,通过考察破胶剂的种类、温度、用量及pH值对破胶时间的影响,筛选了4种适合于不同压裂深度的煤层气井的新型温敏化学破胶剂——PJJ-25、PJJ-30、PJJ-35和PJJ-40。结果表明:这4种破胶剂用量为0.02%~0.03%;破胶时间在0.5~5 h之间可控制;破胶后体系粘度小于3 mPa.s;表面张力低于30 mN/m;残渣低于0.1%。实践证明,这4种破胶剂均有良好的破胶效果,破胶液与地层的配伍性良好,且对煤层伤害较轻。   相似文献   

18.
在洪水調查的計算中,用平均此降法試算洪峰流量时,在相邻两断面面积变化較大的情況下,往往要試算許多次,工作量很大。笔者曾把原試算法稍作变更,得到新的計算式,并可用图解法来試算,借以提高工效。現介紹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推理公式汇流参数m值查用表的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家琦  张恭肃 《水文》2005,25(4):37-38
在实际应用中,水科院推理公式汇流参数m值查用表,有时计算的辅助参数0可能大于90,而使查算m值困难;对此,本文结合原来分析的原始档案中的资料,补充了θ=90-400部分,并对原表中个别数据做了修正;同时,建议对现行设计洪水计算规范附录中表B1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20.
沉积物Fe组分是研究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重要指标,而现代海洋不同沉积环境下的Fe组分变化特征则是限定这一指标适用范围的基础。东赤道太平洋巴拿马海盆作为高生产力和热液活动的叠加作用沉积区,代表了地质历史上大陆边缘海的一类典型沉积环境,但前人对这类沉积环境的Fe组分研究较为缺乏。本次研究分析了巴拿马海盆氧化底水下ODP 677钻孔(1°12.138′N, 83°44.220′W, 3461 m)约300 m长的岩心柱有机C、Fe组分及氧化还原敏感元素(U、M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ODP 677钻孔Fe/Al值大约为0.78±0.14(n=35,σ),明显高于上部陆壳的平均值0.44,而Al/Ti值与上部陆壳接近且保持稳定在22.4±1.3(n=35,σ),可以推测,相当一部分Fe应来源于活跃热液活动和高生产力背景下有机碳颗粒对水柱中Fe氢氧化物微粒的吸附或Fe的自聚集/沉淀。高活性Fe与总Fe的比值(FeHR/FeT)大约为0.30±0.10(n=35,σ),远低于活性Fe加入通量的预期,表明一部分活性Fe可能在高生产力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